学术投稿

手术室切口感染预防的护理干预

白岩峰

关键词:手术室, 切口感染, 预防,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室切口感染预防的护理干预和效果,降低伤口感染率.方法 根据术后患者的临床特点,对其进行目标性监测,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 166例患者经过精心的护理,显效100例,有效50例,无效16例.结论 手术室切口的感染与手术室环境、消毒和患者体质等密切相关,因此在开展临床治疗的同时更要做好各方面的护理工作,使患者保持佳状态,积极配合治疗,才能有效预防切口感染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近3年抗老年痴呆药物利用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抗老年痴呆药物利用情况,比较各种药物使用频率.方法 对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抗老年痴呆药物利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采取统计学方法对药物种类、限定日剂量、药物使用频率以及购买药物开支金额进行分析,对药物利用特点与趋势进行总结.结果 抗老年痴呆药物使用频数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购买药物的开支金额增加较快,所购的药物中多的是脑代谢激活剂,此外购买的脑循环改善剂以及胆碱酯酶抑制剂较多.结论 我院近3年抗老年痴呆药物利用情况基本合理,呈现逐年上升趋势,部分药物在临床应用中不足,每年使用量有少量提升,绝大部分使用较多的药物价格居中,总体情况较好.

    作者:王琴;黄小红;夏斌;朱齐琦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临床护理工作中的用药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

    本文作者结合多年临床护理管理经验,并查阅了相关医疗文献,现在和同行探讨一下如何加强病区药品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管理,防范用药差错的发生.

    作者:赵立兰;朱明瑛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丹田降脂丸治疗高血脂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丹田降脂丸治疗高血脂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治疗的高脂血症患者3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8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辛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丹田降脂丸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显效62例,有效83例,无效13例;对照组显效41例,有效88例,无效29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丹田降脂丸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血脂症疗效优于单用辛伐他汀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吕维红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血栓通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 探讨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血栓通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1年12月入住我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拜阿司匹林片100mg,1次/d;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1次/d;福辛普利纳10mg,1次/d,螺内酯 20mg,1次/d,控制血压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160mg 静脉滴注和血栓通注射液450mg 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以10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 (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率、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前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率和血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白细胞、肝功能、血糖、血肌酐无明显变化.结论 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血栓通能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包艳春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与17种常用注射液联合用药的配伍禁忌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为第三代长效、广谱头孢菌素,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由于该品的配伍禁忌较多,近年来,出现许多不当的联合用药导致的不良反应.结合近几年文献,对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与17种常用注射液的配伍禁忌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叶晓滨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微量泵静脉注射3种降压药物治疗老年高血压急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微量泵静脉注射3种降压药物治疗老年高血压急症疗效.方法 选取2008-2012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B、C组.A 组采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硝酸甘油注射液;B组采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后的盐酸地尔硫卓;C组采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乌拉地尔,置入微量泵.比较3组治疗前后血压、心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3 组患者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0~60min内,与治疗前比较3组血压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效率为95%,B组有效率为99%,C组有效率为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心率明显增高,B组心率较治疗前下降,而C组心率无明显的变化.A组出现不良反应10例,主要表现为心悸、头痛等;B组出现恶心、心跳过缓各1例;C组只出现轻度头昏1例.均经相应处理症状消除且不影响继续用药.用药前后3组患者的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以及心电图无明显变化.结论 硝酸甘油注射液、盐酸地尔硫卓、乌拉地尔治疗老年高血压效果均显著,乌拉地尔对心率的影响较小,更适合老年人应用.

    作者:岳海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异位妊娠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7月-2011年7月诊治的异位妊娠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既往人工流产史40例,伴发慢性炎症12例;无计划生育手术史18例,伴发慢性炎症3例;宫内环15例,伴发慢性炎症2例;输卵管结扎7例,伴发慢性炎症1例.结论 人工流产手术不当、宫内环是异位妊娠发生的危险因素,应严格做好异位妊娠的预防措施,尽量避免此类疾病.

    作者:张金波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辐照猪皮在急诊烧伤创面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观察辐照猪皮技术对急诊烧伤患者实施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80例急诊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烧伤治疗方式治疗;治疗组采用辐照猪皮技术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烧伤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接受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辐照猪皮技术对急诊烧伤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陈政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进展

    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病机复杂.痰、瘀、虚是肺源性心脏病主要病因病机.在临床治疗中,应重点分析引起致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才能得到很好的疗效.

    作者:李春华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麻醉镇痛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麻醉镇痛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2年9月在本院妇产科门诊要求终止妊娠的宫内早孕女性200例,丙泊酚配伍芬太尼静脉麻醉,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200例早孕女性198例在无痛中完成手术,其中152例一次用药镇痛效果确切,表现意识消失,术中安静舒适,配合完成手术;28例在操作中因出现躯体扭动不配合,无法完成手术,需追加麻药;另20例由于受术者个体因素操作时间长,麻醉效果减弱,需追加麻药.结论 麻醉镇痛术用于人工流产术,孕妇乐于接受,值得应用及推广.

    作者:孙慧勤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

    目的 总结脑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47例脑梗死患者,并实施全方位的护理方案,包括心理护理、日常生活护理、口腔护理、康复锻炼护理、排便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等.结果 全部观察对象在住院期间没有出现无任何压疮、口腔溃疡以及心理障碍等护理问题;其中44例好转出院,1例未愈转上级医院治疗,2例未愈要求出院.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尤其重视其心理护理和康复锻炼护理,能够有效地稳定病情,促进康复,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华萍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C反应蛋白在儿科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C反应蛋白(CRP)在儿科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200例入院患儿治疗前后分别静脉采血使用飞测TM全程CRP免疫荧光定量分析包含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常规CRP范围的检测及Sysmex血球仪白细胞计数(WBC).另设5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结果 菌感染组CRP阳性率为85.0%,WBC阳性率为32.5%,与病毒感染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CRP结果与WBC计数结果升高显著,与病毒感染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水平检测可广泛适用于发热待查及疑似感染患者的临床诊断,飞测TM全程CRP免疫荧光定量检测分析性能优越,经抗生素治疗前后CRP水平较WBC计数差异更为显著,该检测更进一步适用于临床不同病原感染的鉴别诊断,感染过程的监控,疾病预后等.

    作者:翟金明;王莎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手术室切口感染预防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手术室切口感染预防的护理干预和效果,降低伤口感染率.方法 根据术后患者的临床特点,对其进行目标性监测,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 166例患者经过精心的护理,显效100例,有效50例,无效16例.结论 手术室切口的感染与手术室环境、消毒和患者体质等密切相关,因此在开展临床治疗的同时更要做好各方面的护理工作,使患者保持佳状态,积极配合治疗,才能有效预防切口感染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白岩峰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社区糖尿病患者综合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社区医院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方式及预防措施,以探索社区糖尿病综合防治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的120例社区糖尿病患者,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干预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干预组显效29例,有效23例,无效8例;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7例,无效31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时,加强健康教育和综合干预对提高治疗效果,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芹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3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200ml 0.9%氯化钠溶液+复方丹参注射液25ml,静脉滴注,1次/d.试验组采用500ml 0.9%氯化钠溶液+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80mg,静脉滴注,1次/d,连续给药1周.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效果,测定脑血管的阻力和脑血流量.结果 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脑血管阻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脑血管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急性脑梗死,减少了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损伤,降低了患者脑循环的阻力,改善了患者脑血流的灌注,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严春宏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和中药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甲氨蝶呤加米非司酮联合中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0例确诊为异位妊娠并有保守治疗指征的患者给予甲氨蝶呤+米非司酮+中药联合治疗.结果 53例患者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降至正常,包块全部消失;7例患者因用药后腹腔内活动性出血而行手术治疗.结论 甲氨蝶呤+米非司酮+中药联合用于保守治疗异位妊娠安全、有效、经济、可靠.

    作者:张莉;田文鲜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小剂量雌激素治疗更年期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性心脏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小剂量雌激素治疗女性更年期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月临床拟诊为冠心病的女性患者36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给予小剂量雌激素,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随着治疗前后雌二醇水平的巨大变化,更年期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病情得到显著改善.结论 小剂量雌激素早期应用对于冠心病一级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延缓、女性更年期症状的改善有着重大意义.

    作者:孟雪峰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重症监护室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的现状.方法 收集2011年8月-2012年8月在我院重症监护室住院的患者感染标本,进行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筛选.采用E-test,头孢他啶+棒酸或头孢他啶进行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确证.并用凝胶脉冲场电泳(PFGE)对产ESBLs菌株进行分型,了解产ESBLs大肠埃希菌流行情况并指导临床抗生素的选择.结果 (1)分离的90株大肠埃希菌中,对青霉素类抗生素和头孢素类抗生素耐药率达到80%以上,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耐药率较低,分别为44%和20%;(2)90株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菌株有25株(27.8%),该25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均为多重耐药菌,对青霉素类抗生素和头孢类抗生素全耐药,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敏感性为88%和93%;(3)PFGE研究结果显示,25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中,有6株来源于一个相同菌株,其余19株来自于不同菌株.结论 目前我院重症监护室产ESBLs多重耐药菌大肠埃希菌发病率较高,需严格掌握抗生素的使用指征.

    作者:钟惠香;周世娟;陈锦顺;吕福应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老年性耳聋的防治分析

    本研究首先简要阐述了老年性耳聋的概念和研究概况,然后对老年性耳聋的诊断进行了分析,后探讨了老年性耳聋的防治进展,现综述如下.

    作者:徐峰;陈频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消化性溃疡治疗中潘托拉唑的应用

    目的 探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潘托拉唑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5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25例.观察两组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显效9例,有效15例,无效1例;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15例,无效4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化性溃疡治疗中潘托拉唑能够显著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并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广为推广.

    作者:李延领 刊期: 2013年第2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