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琴;黄小红;夏斌;朱齐琦
目的 探讨颅脑肿瘤术后脑脊液漏的原因,对颅脑肿瘤术后脑脊液漏的护理措施进行深入分析.方法 分析我院2010年6月-2012年8月收治的92例颅脑肿瘤术后患者脑脊液漏的原因及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积极寻找发生脑脊液漏的原因并给予针对性的优质护理,本组92例患者中有90例脑脊液漏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2例并发颅内感染.结论 积极查找脑脊液漏的发生原因,同时采取优质有效地护理措施,可大限度地控制脑脊液漏的情况发生.
作者:郑丽颖;彭爽;姜越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血栓通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1年12月入住我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拜阿司匹林片100mg,1次/d;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1次/d;福辛普利纳10mg,1次/d,螺内酯 20mg,1次/d,控制血压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160mg 静脉滴注和血栓通注射液450mg 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以10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 (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率、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前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率和血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白细胞、肝功能、血糖、血肌酐无明显变化.结论 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血栓通能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包艳春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社区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治疗疗效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北京郊区、农村社区的高血压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仅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d;治疗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d+社区干预治疗,两组均持续用药8周.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33例,无效12例;治疗组显效27例,有效29例,无效4例;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3489,P=0.1774).治疗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降低幅度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空置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0802,P=0.0021).结论 社区干预可提高高血压的血压降低幅度和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高血压治疗的控制率,可以在功能社区等高血压聚集的人群进行推广.
作者:王金香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伊布利特与胺碘酮治疗心房纤颤(房颤)及心房扑动(房扑)的疗效.方法 选取66例在我院门诊、急诊及住院的房颤及房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3例.伊布利特组给予伊布利特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缓慢静脉注射治疗;胺碘酮组给予胺碘酮缓慢静脉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房颤转复率、房扑转复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房颤转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伊布利特组房扑转复率明显优于胺碘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转复时间相比较,伊布利特组明显优于胺碘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QTC间期比较,伊布利特组QTC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伊布利特治疗房颤及房扑的转复率高于胺碘酮,其对房扑的转复成功率高于房颤.
作者:宋春丽;徐芳;吉丽;籍振国;任巧彦 刊期: 2013年第21期
通过对某县级医院2008-2012年度发生的18起医疗纠纷的原因、纠纷起数变化趋势及科室纠纷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提出防范医疗纠纷的对策,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郭贵生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酮康唑、伊曲康唑治疗甲真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趾甲癣患者随机采用酮康唑、伊曲康唑进行治疗,分别于停药时、停药后3个月、停药后6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停药时、停药三个月后、停药半年后,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伊曲康唑和酮康唑治疗甲真菌病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甲真菌病的临床症状.伊曲康唑疗效更优,安全性更高,治疗甲真菌病时可以优先选择.
作者:徐洋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甘露醇联合清蛋白治疗大面积脑梗死致顽固性颅内压增高的效果.方法 将57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脱水治疗给予20%甘露醇125ml静滴,1次/8~12h.实验组脱水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蛋白10g,1~2 h内静脉输完,1次/d,连用7d.持续监测两组患者颅内压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颅内压、持续时间、反跳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露醇联合清蛋白治疗大面积脑栓塞致顽固性颅内压增高患者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兴容;曾懿;田德辉;王慧权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在二次手术时使用改良新式剖宫产对手术粘连的影响.方法 将2009年3月-2011年3月来我院妇产科就诊的60例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二次手术使用改良新式剖宫产;对照组的二次手术使用新式剖宫产,再比较两组手术粘连程度.结果 观察组6例出现了手术粘连,粘连率为20%;对照组15例出现了手术粘连,粘连率为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改良新式剖宫产手术能减少手术粘连的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韦珍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复发性转移性乳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2 年5 月我院就诊的乳腺癌晚期患者28例,给予吉西他滨1000mg/m2加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脉滴注,第1、8天;顺铂25mg/m2静脉滴注,第1~3天;每21d重复1个疗程,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28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11例,平稳(SD)9例,进展(PD)6例,总有效率为50%.绝经前、绝经后,曾用过、未曾用过内分泌治疗,转移个数1个、≥2个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脏转移、软组织转移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粒细胞减少、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复发性转移性乳腺癌近期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小,是目前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优先选择方案.
作者:丁丽娟;闫俊才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急救措施并分析.方法 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57患者在常规救治的基础上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方法急救.结果 57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经过急救后,显效35例,有效17例,无效5例,其中3例患者死于心脏猝死.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方法急救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血气指标,缓解患者出现的危重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急救效果显著,以此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寿命.
作者:李长道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社区医院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方式及预防措施,以探索社区糖尿病综合防治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的120例社区糖尿病患者,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干预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干预组显效29例,有效23例,无效8例;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7例,无效31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时,加强健康教育和综合干预对提高治疗效果,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芹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顽固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理想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在我院治疗的顽固性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47例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选择克霉唑和氟康唑治疗的22例为观察一组;选择斯皮仁偌和克霉唑栓治疗的25例为观察二组.治疗后观察两组治疗1、3、6个月的总有效率.结果 两组治疗1个月时总有效率为100%;治疗3个月时总有效率(两组分别为95.5%和96.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半年后总有效率(两组分别为81.8%和9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斯皮仁偌和克霉唑栓联合治疗顽固性念珠菌性阴道炎具有满意的长期疗效.
作者:江夕兰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口服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儿童急性发热的退热疗效.方法 将在本院儿科门诊和急诊就诊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131例呼吸道感染急性发热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3例)给予布洛芬口服退热;对照组(78例)给予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口服液退热治疗.记录两组患儿用药前、用药后60min和90min的体温;记录用药90min后腋温降至正常及在治疗期间出现与治疗有关的药物不良反应的患儿例数.结果 两组发热患儿在用药后体温均明显下降,但布洛芬组优于对乙酰氨基酚组;在用药90min后布洛芬组体温恢复正常的患儿比率优于对乙酰氨基酚组;虽然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布洛芬组大汗淋漓比率明显高于对乙酰氨基酚组.结论 布洛芬应用于呼吸道感染所致急性发热患儿,退热疗效较好,可以推荐,但对其不良反应仍需重视.
作者:王玉杰;胡剑;赵凯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调查2009-2012年住院患者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应用Microscan walkaway40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实验.结果 4年检出铜绿假单胞菌756株,主要分离自ICU科,其次是呼吸科,分别占31.3%和21.3%.标本主要来自呼吸道痰标本610株占80.7%.耐药率>30%的抗菌药物有氨曲南、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对其他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30%;亚胺培南耐药率是10.9%.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变化不大,要继续加强耐药监测,防止耐药菌定植、感染和传播,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张琳;童小东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杆菌通过呼吸道传播途径侵入人体的一种有害的慢性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各个脏器,但以肺内结核多见,其次是胸膜结核、脑膜结核、骨关节结核等.原来就诊的肺结核患者以中老年为主,近几年青少年增多.我科2011年1月-2011年12月共收治结核患者245例,其中22岁以下50例.肺结核治疗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要求患者要有良好的遵医行为.青少年因工作、学习繁忙以及对健康的不重视,治疗依从性差.我科从患者入院到出院采取了一系列的护理方法,现总结如下.
作者:任亮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总结脑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47例脑梗死患者,并实施全方位的护理方案,包括心理护理、日常生活护理、口腔护理、康复锻炼护理、排便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等.结果 全部观察对象在住院期间没有出现无任何压疮、口腔溃疡以及心理障碍等护理问题;其中44例好转出院,1例未愈转上级医院治疗,2例未愈要求出院.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尤其重视其心理护理和康复锻炼护理,能够有效地稳定病情,促进康复,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华萍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临床对小儿腹泻的饮食护理的影响和体会,为今后小儿腹泻的护理提供比较有价值的指导.方法 将2011年6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儿科就诊的260例的腹泻患儿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是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之上,根据患儿临床实际情况,给予合适的饮食护理;对照组仅仅提供常规基础的腹泻护理.两组患儿治疗1周后,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1周的积极治疗,实验组显著有效112例,有效15例,无效为3例;对照组显著有效72例,有效39例,无效19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有效的饮食护理比常规的护理更为有效,可以显著加快腹泻患儿的康复,并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邓小冬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C反应蛋白(CRP)在儿科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200例入院患儿治疗前后分别静脉采血使用飞测TM全程CRP免疫荧光定量分析包含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常规CRP范围的检测及Sysmex血球仪白细胞计数(WBC).另设5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结果 菌感染组CRP阳性率为85.0%,WBC阳性率为32.5%,与病毒感染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CRP结果与WBC计数结果升高显著,与病毒感染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水平检测可广泛适用于发热待查及疑似感染患者的临床诊断,飞测TM全程CRP免疫荧光定量检测分析性能优越,经抗生素治疗前后CRP水平较WBC计数差异更为显著,该检测更进一步适用于临床不同病原感染的鉴别诊断,感染过程的监控,疾病预后等.
作者:翟金明;王莎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颈癌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子宫切除术的可行性以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5月-2009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患有子宫癌的患者,其中的25例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子宫颈癌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子宫切除手术为研究组;另外25例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手术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手术情况、两组术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治疗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盆腔淋巴结切除数、宫旁切除长度、阴道切除长度、淋巴结转移率、肠道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使用尿管的时间7~17d,平均(10.6±2.7)d,对照组使用尿管的时间9~25d,平均(17.2±4.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拔尿管时间和排尿功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颈癌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方法是安全和可行的,这项技术对于术后膀胱功能障碍具有明显的作用,这能够在保证疗效的基础上,保证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郭红军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及病房RA患者96例(RA组),选择同期收治的其他风湿疾病患者40例(其他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检测抗-CCP抗体;采用免疫比浊法定量测定RF水平.结果 RA组与其他组抗-CCP抗体和RF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CCP抗体检测灵敏度为83.3%,特异性为95.5%;RF检测灵敏度为80.0%,特异性为85.0%.结论 抗-CCP抗体检测有利于提高RA检测的阳性率.
作者:周福利 刊期: 2013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