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面积脑梗死致顽固性颅内压增高甘露醇联合清蛋白治疗的疗效观察

王兴容;曾懿;田德辉;王慧权

关键词:脑梗死, 颅内压增高, 甘露醇, 清蛋白,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 观察甘露醇联合清蛋白治疗大面积脑梗死致顽固性颅内压增高的效果.方法 将57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脱水治疗给予20%甘露醇125ml静滴,1次/8~12h.实验组脱水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蛋白10g,1~2 h内静脉输完,1次/d,连用7d.持续监测两组患者颅内压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颅内压、持续时间、反跳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露醇联合清蛋白治疗大面积脑栓塞致顽固性颅内压增高患者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2型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2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有效防治.方法 对26例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常发生于老年女性患者,结合临床表现,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肝功及尿培养+药敏结果,显示老年糖尿病尿路感染常发生在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营养状态较差患者,感染的细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经控制血糖,营养支持、抗感染等综合治疗,尿路刺激征消失,复查尿常规或尿培养+药敏结果正常.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因糖和蛋白质代谢紊乱,造成营养不良,使机体抵抗力降低易并发尿路感染,其中女性患者更常见.因此对老年糖尿病尿路感染的治疗,控制血糖、纠正营养不良与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同等重要.

    作者:杨孟雪;胡洪炜;杨波;李显文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单纯修补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胃大部分切除术和单纯修补手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90例急性胃穿孔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应用胃大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单纯修补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比对照组具有显著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目前已经成为治疗急性胃穿孔的患者的主要方法,对我国治疗急性胃穿孔的患者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潘英福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5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急救措施并分析.方法 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57患者在常规救治的基础上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方法急救.结果 57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经过急救后,显效35例,有效17例,无效5例,其中3例患者死于心脏猝死.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方法急救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血气指标,缓解患者出现的危重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急救效果显著,以此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寿命.

    作者:李长道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妊娠子痫患者的整体护理

    目的 探讨妊娠子痫患者的整体护理.方法 2005年1月-2010年1月我院住院治疗的妊娠子痫患者40例,在治疗的同时实施整体护理.结果 40例患者均成功分娩,无孕产妇死亡,无围生儿死亡,住院时间为11~20d,平均住院13.6d.结论 通过对妊娠子痫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全方面保证了孕妇与胎儿的健康,同时对产科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薛家秀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重症监护室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的现状.方法 收集2011年8月-2012年8月在我院重症监护室住院的患者感染标本,进行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筛选.采用E-test,头孢他啶+棒酸或头孢他啶进行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确证.并用凝胶脉冲场电泳(PFGE)对产ESBLs菌株进行分型,了解产ESBLs大肠埃希菌流行情况并指导临床抗生素的选择.结果 (1)分离的90株大肠埃希菌中,对青霉素类抗生素和头孢素类抗生素耐药率达到80%以上,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耐药率较低,分别为44%和20%;(2)90株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菌株有25株(27.8%),该25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均为多重耐药菌,对青霉素类抗生素和头孢类抗生素全耐药,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敏感性为88%和93%;(3)PFGE研究结果显示,25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中,有6株来源于一个相同菌株,其余19株来自于不同菌株.结论 目前我院重症监护室产ESBLs多重耐药菌大肠埃希菌发病率较高,需严格掌握抗生素的使用指征.

    作者:钟惠香;周世娟;陈锦顺;吕福应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妇幼医院院内感染的诱因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妇幼医院引起患者院内感染的诱因.方法 总结近4年来我院就诊患者院内感染情况.结果 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院内总感染发生率分别是7.97%、6.26%、5.33%、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9-2012年不同季节院内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9-2012年不同部位院内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院内感染,在高危季节、易感因素等方面加强管理,改善医疗环境,可提高医疗治疗,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李冬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2009-2012年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及耐药分析

    目的 调查2009-2012年住院患者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应用Microscan walkaway40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实验.结果 4年检出铜绿假单胞菌756株,主要分离自ICU科,其次是呼吸科,分别占31.3%和21.3%.标本主要来自呼吸道痰标本610株占80.7%.耐药率>30%的抗菌药物有氨曲南、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对其他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30%;亚胺培南耐药率是10.9%.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变化不大,要继续加强耐药监测,防止耐药菌定植、感染和传播,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张琳;童小东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阿奇霉素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16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莫西沙星进行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对照组痊愈24例,显效24例,有效16例,无效16例;观察组痊愈36例,显效36例,有效6例,无效2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啰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以及咳嗽消失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奇霉素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

    作者:沈海英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头孢呋辛致过敏性休克并上消化道出血一例报告

    1 病例简介患者,女,30岁,主因咳嗽、咳痰数日就诊于当地卫生院,考虑呼吸道感染,拟给予头包肤辛抗炎治疗,在皮试过程中患者突发呼吸困难、抽搐,当时测血压60/0mmHg,考虑为过敏性休克,卫生院值班医生立即给予肾上腺素、甲强龙并补液治疗,患者血压恢复正常,意识转清,但仍烦躁,诉剑下疼痛,呕吐暗红色血性液,为进一步治疗转入我院,急诊收入ICU病房.

    作者:杨会娟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我院门诊抗生素不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抗生素使用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门诊处方9146张,选取含抗生素的处方,对其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抗生素的不合理用药处方833张,占抽查处方的9.11%.不合理用药主要包括无适应证用药、选择药物不合理、用法不当、用量不当、联合用药不合理、配伍不当及重复用药等.结论 我院门诊抗生素应用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进一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蒋小艺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

    目的 分析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妊高征的产妇90例,对护理方式进行总结.结果 患者均治愈出院,住院时间均比较短.结论 科学的护理有利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痊愈.

    作者:郑元元;赵永霞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急性心力衰竭76例急救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救治方案,用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76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76例患者治疗24h后显效43例,有效26例,无效7例.用药至症状缓解时间为50min~24h,平均2h;用药至症状消失时间为2.1~48 h,平均2.5h.结论 急性心力衰竭发病急骤,进展迅速,预后很差,只有经过恰当的处理才可以迅速挽救患者生命,提高生存率.

    作者:魏中兴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科室2011年3月-2011年7月收治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1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单纯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结合中药配合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临床疗效:治疗组显效32例,有效15例,无效8例;对照组显效29例,有效17例,无效9例.静息心电图疗效:治疗组显效35例,有效11例,无效9例;对照组显效32例,有效9例,无效14例.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均明显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稳定性心绞痛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其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王胜宝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氢氧化钙糊剂联合碘仿治疗儿童瘘道型根尖周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氢氧化钙糊剂联合碘仿治疗儿童瘘道型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4 颗儿童瘘道型根尖周炎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2 颗牙齿用氢氧化钙糊剂联合碘仿进行充填;对照组52 颗牙齿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充填.6个月及1年随访比较疗效.结果 治疗后6个月和1年进行复查,6个月复诊实验组有效率为86.54%,对照组有效率为63.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复诊实验组成功率为96.15%,对照组成功率为78.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氢氧化钙糊剂联合碘仿治疗儿童瘘道型根尖周炎操作简单,远期疗效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家嘉;袁翔;杨大伟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普外科全胃肠外营养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普外科全胃肠外营养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普外科术后采用全肠外营养治疗患者80例,比较患者治疗结局,分析护理方法.结果 该组80例患者,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死于肺栓塞,1例死于心肌梗死,2例转院,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肠外营养是普外科术后不能进食患者维持生命及电解质正常的重要手段之一,为减少和防止各种并发症,必须完善和细化整体护理过程,从营养液配置、导管护理、病情的观察及并发症的预防等多个环节减少并发症,维持患者电解质稳定.

    作者:杨华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伊布利特与胺碘酮治疗心房纤颤及心房扑动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伊布利特与胺碘酮治疗心房纤颤(房颤)及心房扑动(房扑)的疗效.方法 选取66例在我院门诊、急诊及住院的房颤及房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3例.伊布利特组给予伊布利特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缓慢静脉注射治疗;胺碘酮组给予胺碘酮缓慢静脉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房颤转复率、房扑转复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房颤转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伊布利特组房扑转复率明显优于胺碘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转复时间相比较,伊布利特组明显优于胺碘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QTC间期比较,伊布利特组QTC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伊布利特治疗房颤及房扑的转复率高于胺碘酮,其对房扑的转复成功率高于房颤.

    作者:宋春丽;徐芳;吉丽;籍振国;任巧彦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10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1月经血清学诊断MP抗体阳性患儿10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所有患儿都有呼吸道症状,肺外表现有25例.所有病例经规范治疗,105例治愈,3例3~4个月复发,再次经规范治疗后治愈.结论 MP感染多发于学龄前、学龄期儿童,具有小范围流行特点;起病较缓慢,病程长;呼吸道症状突出,表现剧烈阵咳,痰少;肺部体征少,而X线改变出现早且明显;部分病例有肺外并发症;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治疗无效,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疗效显著.血清学检查为目前诊断MP感染的方法,MP-IgM检测特异性强,对早期诊断有帮助.

    作者:黄丽意;梁亮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观察

    腹股沟疝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手术是可靠的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腹股沟区解剖的深入认识和人工合成材料科学的巨大进步,腹膜前间隙腹股沟疝修补术已经成为疝外科治疗的热点[1].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8月-2013年1月238例腹股沟疝患者应用善愈补片行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作者:任荣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护理要点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患者护理的要点.方法 对60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患者护理要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通过规范的术后护理,全部患者均顺利出院,无出现严重并发症患者及术后感染,护理效果满意.结论 术前掌握好疾病的特点及把握好手术的适应证,术后精心细致的护理是该手术顺利展开的保证和支持.

    作者:刘志章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酮康唑与伊曲康唑口服治疗甲真菌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酮康唑、伊曲康唑治疗甲真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趾甲癣患者随机采用酮康唑、伊曲康唑进行治疗,分别于停药时、停药后3个月、停药后6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停药时、停药三个月后、停药半年后,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伊曲康唑和酮康唑治疗甲真菌病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甲真菌病的临床症状.伊曲康唑疗效更优,安全性更高,治疗甲真菌病时可以优先选择.

    作者:徐洋 刊期: 2013年第2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