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布洛芬混悬液口服治疗儿童急性发热退热的疗效观察

王玉杰;胡剑;赵凯

关键词:布洛芬, 发热, 儿童,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 观察口服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儿童急性发热的退热疗效.方法 将在本院儿科门诊和急诊就诊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131例呼吸道感染急性发热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3例)给予布洛芬口服退热;对照组(78例)给予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口服液退热治疗.记录两组患儿用药前、用药后60min和90min的体温;记录用药90min后腋温降至正常及在治疗期间出现与治疗有关的药物不良反应的患儿例数.结果 两组发热患儿在用药后体温均明显下降,但布洛芬组优于对乙酰氨基酚组;在用药90min后布洛芬组体温恢复正常的患儿比率优于对乙酰氨基酚组;虽然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布洛芬组大汗淋漓比率明显高于对乙酰氨基酚组.结论 布洛芬应用于呼吸道感染所致急性发热患儿,退热疗效较好,可以推荐,但对其不良反应仍需重视.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辐照猪皮在急诊烧伤创面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观察辐照猪皮技术对急诊烧伤患者实施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80例急诊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烧伤治疗方式治疗;治疗组采用辐照猪皮技术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烧伤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接受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辐照猪皮技术对急诊烧伤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陈政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针灸治疗中风恢复期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针灸治疗中风恢复期高血压的疗效,探讨中风恢复期控制血压的有效措施.方法 选择2012年4月-2013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132例中风恢复期高血压患者.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7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降压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行针灸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8周后,治疗8周后对照组显效27例,有效23例,无效10例;观察组显效48例,有效22例,无效2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4例出现再次中风;观察组未出现再次中风病例,两组患者治疗后再次中风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中风恢复期高血压症患者常规药物治疗中应积极加行针灸治疗,可显著改善血压控制效果,有效避免中风复发,且治疗简便安全,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张经晖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麻醉镇痛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麻醉镇痛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2年9月在本院妇产科门诊要求终止妊娠的宫内早孕女性200例,丙泊酚配伍芬太尼静脉麻醉,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200例早孕女性198例在无痛中完成手术,其中152例一次用药镇痛效果确切,表现意识消失,术中安静舒适,配合完成手术;28例在操作中因出现躯体扭动不配合,无法完成手术,需追加麻药;另20例由于受术者个体因素操作时间长,麻醉效果减弱,需追加麻药.结论 麻醉镇痛术用于人工流产术,孕妇乐于接受,值得应用及推广.

    作者:孙慧勤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手术助萌与口腔正畸治疗埋伏阻生牙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手术助萌与口腔正畸的方法治疗埋伏阻生牙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我院收治的198例埋伏阻生牙,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通过术前影像定位、间隙拓展、局麻手术、牵引助萌等方法进行治疗,周期4~6个月;对照组采用局麻后拔出埋伏阻生牙,并给予义齿修复.分别从感染发生率、咬合功能、美观程度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感染发生率、咬合功能异常、影响美观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手术助萌与口腔正畸相结合的方法治疗不同部位的埋伏阻生牙,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得到了患者的普遍认可,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高振英;郁峰霞;刘忠虎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输尿管气压弹道碎石术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输尿管气压弹道碎石术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0年8月-2012年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88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给予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B组患者则给予输尿管气压弹道碎石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住院费用和术中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B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尿管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疗效确切,具有安全高效和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新元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效果观察

    目的 比较传统手术和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0例小儿疝气患儿,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微创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自主活动时间、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自主活动时间、并发症比对照组均有显著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患儿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目前已经成为治疗小儿疝气的患儿的主要方法,对我国治疗小儿疝气的患儿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高良华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会阴切口感染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对会阴切口感染患者的护理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产科2010年1-6月共行会阴切开术800例中会阴切口感染患者34例,对其进行护理.结果 经全身和局部治疗护理,29例5~8d切口甲级愈合,3例10~12d切口甲级愈合,2例感染较重裂开者18~20d甲级愈合.结论 细心、专业的护理能够提高会阴切口感染的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潘玉英;赵永霞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40例.按照患者自主选择治疗方法分成两组,每组各20例.治疗组给予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子宫腔内纱条填塞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平均手术时间为(75.4±10.4)min,平均出血量(600.5±93.8)ml;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为(92.1±14.8)min,平均出血量(788.4±122.8)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具有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曹爱武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中西医结合疗法配合康复治疗社区脑血管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配合康复治疗社区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社区2011年3月-2012年4月进行康复治疗的患者72例.采用中西药结合疗法根据患者病情轻重适量选择予以血塞通注射液、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并根据药量适量添加氯化钠注射液,1次/d,平均每15d为1个疗程,一共两个疗程,并辅之以针刺和艾灸,对患者病情进展及药物疗效进行监测.结果 72例患者中,治愈18例,显效37例,有效10例,无效7例.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配合康复治疗社区脑血管疾病效果显著.

    作者:夏芸;黄坤丹;张新征;马海洁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复发性转移性乳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2 年5 月我院就诊的乳腺癌晚期患者28例,给予吉西他滨1000mg/m2加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脉滴注,第1、8天;顺铂25mg/m2静脉滴注,第1~3天;每21d重复1个疗程,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28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11例,平稳(SD)9例,进展(PD)6例,总有效率为50%.绝经前、绝经后,曾用过、未曾用过内分泌治疗,转移个数1个、≥2个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脏转移、软组织转移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粒细胞减少、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复发性转移性乳腺癌近期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小,是目前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优先选择方案.

    作者:丁丽娟;闫俊才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华北石油局第九普查勘探大队职工两年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华北石油局第九普查勘探大队职工两年健康体检结果.方法 通过比较2011年(309例)、2012年(313例)华北石油局第九普查勘探大队职工健康体检结果,分析威胁职工健康的主要疾病,并探讨健康干预措施.结果 2011年与2012年血脂升高、脂肪肝、血尿糖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1年与2012年心电图异常、高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2年较2011年21~39岁和40~59岁年龄段血脂升高、心电图异常、高血压、脂肪肝发生率均有所下降;≥60岁年龄段高血压、血尿糖异常发生率均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干预措施的实施,应根据职工不同年龄段特征有所强调,以便充分发挥作用.

    作者:单秀凤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耳鼻喉门诊患者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目的 探讨耳鼻喉门诊患者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处理措施.方法 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月我院耳鼻喉门诊就诊的5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挂号后,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专人陪护、讲解;而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常规导引.比较两组患者对就诊的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28例患者中,就诊后问卷调查表示对就诊满意的患者为27例,满意度达到96.4%.对照组27例患者中,就诊后问卷调查表示对就诊满意的患者为21例,满意度为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耐心陪同和讲解可以大幅度提高患者就诊的满意程度.

    作者:薛云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我院儿科处方合理用药情况分析

    目的 调查我院儿科处方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的2000例儿科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2000张儿科处方中,男生处方有982张,女生处方有1018张.其中,新生儿(生后28d)的处方有354张,婴儿期(<1岁)处方有422张,幼儿期(1~3岁)处方有757张,学龄前期(4~6岁)处方有335张,学龄期(7~14岁)处方有132张.合理用药的处方有1902张,占95.10%,不合理用药的处方有98张,占4.90%.结论 我院儿科门诊处方审核较为严格完善,但是对部分不合理处方要加强审核,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给予纠正,从而促进儿科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秦庆寅;周琴英;康智岷;龙夏香;杨荣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2009-2012年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及耐药分析

    目的 调查2009-2012年住院患者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应用Microscan walkaway40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实验.结果 4年检出铜绿假单胞菌756株,主要分离自ICU科,其次是呼吸科,分别占31.3%和21.3%.标本主要来自呼吸道痰标本610株占80.7%.耐药率>30%的抗菌药物有氨曲南、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对其他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30%;亚胺培南耐药率是10.9%.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变化不大,要继续加强耐药监测,防止耐药菌定植、感染和传播,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张琳;童小东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利妥昔单抗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目的 探究利妥昔单抗不良反应发生特点.方法 应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回顾性分析2002-2012年利妥昔单抗不良反应文献.结果 954例患者应用利妥昔单抗治疗,致317例不良反应,主要为第一次静脉输注反应,多为发热、寒颤.结论 临床应用利妥昔单抗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用药较安全,临床应用时可在严密监护下用药,以此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史吟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社区干预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和治疗依从性观察

    目的 探讨社区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治疗疗效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北京郊区、农村社区的高血压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仅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d;治疗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d+社区干预治疗,两组均持续用药8周.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33例,无效12例;治疗组显效27例,有效29例,无效4例;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3489,P=0.1774).治疗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降低幅度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空置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0802,P=0.0021).结论 社区干预可提高高血压的血压降低幅度和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高血压治疗的控制率,可以在功能社区等高血压聚集的人群进行推广.

    作者:王金香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我院门诊抗生素不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抗生素使用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门诊处方9146张,选取含抗生素的处方,对其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抗生素的不合理用药处方833张,占抽查处方的9.11%.不合理用药主要包括无适应证用药、选择药物不合理、用法不当、用量不当、联合用药不合理、配伍不当及重复用药等.结论 我院门诊抗生素应用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进一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蒋小艺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青少年肺结核的临床护理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杆菌通过呼吸道传播途径侵入人体的一种有害的慢性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各个脏器,但以肺内结核多见,其次是胸膜结核、脑膜结核、骨关节结核等.原来就诊的肺结核患者以中老年为主,近几年青少年增多.我科2011年1月-2011年12月共收治结核患者245例,其中22岁以下50例.肺结核治疗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要求患者要有良好的遵医行为.青少年因工作、学习繁忙以及对健康的不重视,治疗依从性差.我科从患者入院到出院采取了一系列的护理方法,现总结如下.

    作者:任亮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某县级医院2008-2012年度18起医疗纠纷情况调查分析与防范对策

    通过对某县级医院2008-2012年度发生的18起医疗纠纷的原因、纠纷起数变化趋势及科室纠纷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提出防范医疗纠纷的对策,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郭贵生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及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及病房RA患者96例(RA组),选择同期收治的其他风湿疾病患者40例(其他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检测抗-CCP抗体;采用免疫比浊法定量测定RF水平.结果 RA组与其他组抗-CCP抗体和RF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CCP抗体检测灵敏度为83.3%,特异性为95.5%;RF检测灵敏度为80.0%,特异性为85.0%.结论 抗-CCP抗体检测有利于提高RA检测的阳性率.

    作者:周福利 刊期: 2013年第2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