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曹爱武

关键词:子宫背带式缝合术, 子宫腔内纱条填塞, 剖宫产术, 产后出血
摘要:目的 观察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40例.按照患者自主选择治疗方法分成两组,每组各20例.治疗组给予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子宫腔内纱条填塞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平均手术时间为(75.4±10.4)min,平均出血量(600.5±93.8)ml;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为(92.1±14.8)min,平均出血量(788.4±122.8)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具有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惊厥的急救与护理

    目的 探讨小儿惊厥的急救与护理.方法 对我科2010年6月-2011年2月救治的小儿惊厥60例进行回顾分析,总结该组患儿的护理方法.结果 经急救处理与护理,20例惊厥控制后留观1~3d痊愈出院.40例症状缓解后收住病房住院治疗.结论 通过科学的护理,可以提高小儿惊厥的急救效率,使患儿尽快治愈.

    作者:许明娟;赵永霞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百草枯中毒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百草枯中毒的临床表现、肝肾功能变化以及血气分析特点.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2年8月住院的百草枯中毒患者,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进行分析.结果 百草枯中毒患者几乎都存在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的症状,且肝肾功能严重受损,肺脏限制性损伤甚至出现肺间质纤维化,预后极差.结论 百草枯中毒会造成多器官功能损伤,甚至不可逆,死亡率高.

    作者:李红;姬欢欢;王静;孟伟华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妇科微创手术在临床上已广泛开展,腹腔镜手术日渐增多,全麻比例增加.全麻苏醒期患者躁动(EA)是我们临床工作中经常碰到的问题,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许多并发症,风险不容忽视.本文观察了在采用静吸复合全麻的妇科手术患者中,部分出现了苏醒期躁动,针对病因采取相应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晓红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酮康唑与伊曲康唑口服治疗甲真菌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酮康唑、伊曲康唑治疗甲真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趾甲癣患者随机采用酮康唑、伊曲康唑进行治疗,分别于停药时、停药后3个月、停药后6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停药时、停药三个月后、停药半年后,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伊曲康唑和酮康唑治疗甲真菌病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甲真菌病的临床症状.伊曲康唑疗效更优,安全性更高,治疗甲真菌病时可以优先选择.

    作者:徐洋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晚期肿瘤患者高危压疮的护理

    目的 分析预防压疮对于晚期肿瘤患者治疗的意义.方法 通过建立三级质控网络、预防压疮工具预防晚期肿瘤卧床患者的压疮.结果 50例患者中,46例患者没有出现压疮症状.结论 对压疮因素进行有效评估、提高医护人员和医疗器械的先进性等方法能有效预防压疮,降低晚期肿瘤卧床患者压疮的发生.

    作者:郭丽晶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现代外科学概念

    本研究从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概念、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手术治疗等方面入手,对于该病症外科学概念进行详细概述分析.对于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应以理论结合患者具体病情,方能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治疗,以提高该病治疗效果,减少后期并发症.

    作者:唐秀锦;韦敏生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氟乙酰胺灭鼠剂中毒的抢救分析

    氟乙酰胺是一种高效剧毒的有机氟,是内吸收性很强的杀虫、灭鼠农药.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吸收进入体内,在酰胺酶的作用、代谢、水解脱胺生成氟乙酸,氟乙酸与细胞线粒体的辅酶A结合生成氟代乙酰辅酶A,再与草酰乙酸结合形成氟柠檬酸,抑制马头酸酶,使体内柠檬酸积聚,丙酮酸代谢受阻,妨碍体内正常的氧化磷酸化过程,影响机体生理代谢,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消化及心血管等系统难以逆转的病理改变[1-2].

    作者:刘坤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临床护理工作中的用药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

    本文作者结合多年临床护理管理经验,并查阅了相关医疗文献,现在和同行探讨一下如何加强病区药品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管理,防范用药差错的发生.

    作者:赵立兰;朱明瑛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针灸治疗中风恢复期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针灸治疗中风恢复期高血压的疗效,探讨中风恢复期控制血压的有效措施.方法 选择2012年4月-2013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132例中风恢复期高血压患者.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7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降压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行针灸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8周后,治疗8周后对照组显效27例,有效23例,无效10例;观察组显效48例,有效22例,无效2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4例出现再次中风;观察组未出现再次中风病例,两组患者治疗后再次中风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中风恢复期高血压症患者常规药物治疗中应积极加行针灸治疗,可显著改善血压控制效果,有效避免中风复发,且治疗简便安全,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张经晖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麻醉镇痛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麻醉镇痛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2年9月在本院妇产科门诊要求终止妊娠的宫内早孕女性200例,丙泊酚配伍芬太尼静脉麻醉,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200例早孕女性198例在无痛中完成手术,其中152例一次用药镇痛效果确切,表现意识消失,术中安静舒适,配合完成手术;28例在操作中因出现躯体扭动不配合,无法完成手术,需追加麻药;另20例由于受术者个体因素操作时间长,麻醉效果减弱,需追加麻药.结论 麻醉镇痛术用于人工流产术,孕妇乐于接受,值得应用及推广.

    作者:孙慧勤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克林霉素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的类型与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应用克林霉素所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类型和特点.方法 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网站,选取由克林霉素导致的不良反应案例500例,对这500例患者按照年龄、性别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类型等分类,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 500例病例中男女比例相差无几,共涉及4种给药途径,发现14种不良反应类型和不同的临床症状表现,其中主要对皮肤和胃肠系统的损害尤为多见.结论 应用克林霉素会发生多种的不良反应,因此临床在应用克林霉素时应提高警惕,加强对克林霉素的合理使用.

    作者:曾涌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康复活动和药膳疗法及穴位按摩解除便秘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采用康复活动、药膳疗法及穴位按摩解除便秘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因其他疾病住院的便秘患者12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1例.治疗组采用康复活动、药膳疗法及穴位按摩,对照组采用康复活动,2次/d,番泻叶3g代茶饮.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15d.治疗组治愈55例(占90.2%),好转5例(占8.2%),无效1例(1.6%).对照组治愈32例(占52.4%),好转22例(占36.1%),无效7例(占1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活动、药膳疗法及穴位按摩综合疗法疗效快、效果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隋丽红;王天松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单纯修补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胃大部分切除术和单纯修补手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90例急性胃穿孔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应用胃大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单纯修补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比对照组具有显著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目前已经成为治疗急性胃穿孔的患者的主要方法,对我国治疗急性胃穿孔的患者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潘英福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卡孕栓预防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卡孕栓预防高危妊娠产妇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2年9月待产的高危妊娠产妇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在胎儿娩出后观察组立即给予卡孕栓(舌下含化)+催产素(宫体肌内注射);对照组产妇则单纯给予催产素(宫体肌内注射),测量并记录两组产妇术中和术后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术中、术后2h、术后24h出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发生产后出血分别为4例和9例,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和出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各发生不良反应4例、3例.结论 高危妊娠产妇应用用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效果显著,不仅产妇术中、术后平均出血量明显下降,发生产后出血的概率也明显降低.

    作者:计雪玲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中医治疗轻度宫颈糜烂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治疗轻度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科室轻度宫颈糜烂患者23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中医组)和对照组(物理组),每组各115例.比较两组疗效以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9个月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痊愈75例,显效23例,有效15例,无效2例;对照组痊愈70例,显效21例,有效13例,无效11例.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可以根据患者不同表现及身体状况,有针对性地选择用药,既治疗疾病又可调理身心,无不良反应,愈后不易复,是治疗宫颈糜烂的首选.

    作者:王丽雯;顾永红;冯娟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布洛芬混悬液口服治疗儿童急性发热退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口服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儿童急性发热的退热疗效.方法 将在本院儿科门诊和急诊就诊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131例呼吸道感染急性发热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3例)给予布洛芬口服退热;对照组(78例)给予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口服液退热治疗.记录两组患儿用药前、用药后60min和90min的体温;记录用药90min后腋温降至正常及在治疗期间出现与治疗有关的药物不良反应的患儿例数.结果 两组发热患儿在用药后体温均明显下降,但布洛芬组优于对乙酰氨基酚组;在用药90min后布洛芬组体温恢复正常的患儿比率优于对乙酰氨基酚组;虽然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布洛芬组大汗淋漓比率明显高于对乙酰氨基酚组.结论 布洛芬应用于呼吸道感染所致急性发热患儿,退热疗效较好,可以推荐,但对其不良反应仍需重视.

    作者:王玉杰;胡剑;赵凯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妈富隆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妈富隆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青春期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2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青春期功血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妈富隆治疗;对照组己烯雌酚联合安宫黄体酮治疗.记录两组的控制出血时间、完全止血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 控制出血时间、完全止血时间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痊愈15例,显效4例,有效1例;对照组痊愈9例,显效4例,有效4例,无效3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妈富隆是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慧;牛彩霞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系统缺血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马来酸桂哌齐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系统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选取128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64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显效41例,好转16例,无效7例;对照组痊愈19例,好转26例,无效19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马来酸桂哌齐特对后循环系统缺血性眩晕患者有较好的效果,能有效改善后循环系统.

    作者:赫能福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糖化血红蛋白和糖耐量检测在糖尿病诊治中的价值

    目的 分析糖化血红蛋白和糖耐量检测在糖尿病诊治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62例糖尿病患者为实验组;46例同龄正常人为对照组.分别进行糖化血红蛋白和糖耐量检测,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糖化血红蛋白结果和糖耐量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和糖耐量检测在糖尿病诊断和治疗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刚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40例.按照患者自主选择治疗方法分成两组,每组各20例.治疗组给予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子宫腔内纱条填塞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平均手术时间为(75.4±10.4)min,平均出血量(600.5±93.8)ml;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为(92.1±14.8)min,平均出血量(788.4±122.8)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具有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曹爱武 刊期: 2013年第2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