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保俊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配合康复治疗社区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社区2011年3月-2012年4月进行康复治疗的患者72例.采用中西药结合疗法根据患者病情轻重适量选择予以血塞通注射液、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并根据药量适量添加氯化钠注射液,1次/d,平均每15d为1个疗程,一共两个疗程,并辅之以针刺和艾灸,对患者病情进展及药物疗效进行监测.结果 72例患者中,治愈18例,显效37例,有效10例,无效7例.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配合康复治疗社区脑血管疾病效果显著.
作者:夏芸;黄坤丹;张新征;马海洁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液状石蜡混合液在前列腺增生尿潴留患者留置导尿术中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门诊应用利多卡因液状石蜡混合液对76例前列腺增生致尿潴留患者行留置导尿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72例患者均一次导尿成功,4例二次导尿成功.疼痛程度较轻,无明显尿道损伤.结论 留置导尿时注入适量的利多卡因混合液状石蜡液,可提高一次导尿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减轻尿道黏膜损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魏红;王玉慧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麻醉镇痛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2年9月在本院妇产科门诊要求终止妊娠的宫内早孕女性200例,丙泊酚配伍芬太尼静脉麻醉,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200例早孕女性198例在无痛中完成手术,其中152例一次用药镇痛效果确切,表现意识消失,术中安静舒适,配合完成手术;28例在操作中因出现躯体扭动不配合,无法完成手术,需追加麻药;另20例由于受术者个体因素操作时间长,麻醉效果减弱,需追加麻药.结论 麻醉镇痛术用于人工流产术,孕妇乐于接受,值得应用及推广.
作者:孙慧勤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锁定板、动力髁螺钉和髓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各自优缺点,提高股骨粗隆下骨折治疗的规范性、合理性.方法 筛选符合入组标准的105例股骨粗隆下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锁定板内固定组、动力髁螺钉内固定组和髓内钉内固定组,每组各35例.比较3种不同内固定治疗的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平均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髋关节评分.结果 髓内钉内固定组平均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平均愈合时间明显低于锁定板内固定组与动力髁螺钉内固定组;锁定板内固定组、髓内钉内固定组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动力髁螺钉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髓内钉内固定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锁定板内固定组;髓内钉内固定组髓内翻、内固定松动的比例明显低于锁定板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锁定板、动力髁螺钉和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各有优缺点,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灵活选择,促进临床治疗更加安全、有效、合理.
作者:臧剑;姚正凯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抗老年痴呆药物利用情况,比较各种药物使用频率.方法 对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抗老年痴呆药物利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采取统计学方法对药物种类、限定日剂量、药物使用频率以及购买药物开支金额进行分析,对药物利用特点与趋势进行总结.结果 抗老年痴呆药物使用频数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购买药物的开支金额增加较快,所购的药物中多的是脑代谢激活剂,此外购买的脑循环改善剂以及胆碱酯酶抑制剂较多.结论 我院近3年抗老年痴呆药物利用情况基本合理,呈现逐年上升趋势,部分药物在临床应用中不足,每年使用量有少量提升,绝大部分使用较多的药物价格居中,总体情况较好.
作者:王琴;黄小红;夏斌;朱齐琦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雌激素治疗女性更年期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月临床拟诊为冠心病的女性患者36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给予小剂量雌激素,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随着治疗前后雌二醇水平的巨大变化,更年期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病情得到显著改善.结论 小剂量雌激素早期应用对于冠心病一级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延缓、女性更年期症状的改善有着重大意义.
作者:孟雪峰 刊期: 2013年第21期
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病机复杂.痰、瘀、虚是肺源性心脏病主要病因病机.在临床治疗中,应重点分析引起致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才能得到很好的疗效.
作者:李春华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卡泊三醇软膏联合转移因子治疗扁平苔癣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20例经临床和组织病理确诊的扁平苔癣患者,转移因子注射液隔日1次肌肉注射,外用卡泊三醇软膏,2次/d,共用药3个月,用免疫测定技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及CD8,并计算CD4/CD8比值与健康组进行对照.结果 经1个疗程的治疗,其中痊愈58例,显效92例,好转43例,无效21例,中途退出6例,患者治疗前CD3、CD4及CD4/CD8比值均显著低于健康人;治疗后CD3、CD4及CD4/CD8比值均显著提高.结论 卡泊三醇软膏联合转移因子治疗扁平苔癣患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缩短病程,且不良反应较低,两者联用是治疗扁平苔癣的较好方法,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苗国英;张西克;田珂;郭晓辉;吴平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的效果.方法 对2011年12月-2012年12月70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进行专业的系统护理,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70例患者中,43例患者治愈出院;15例患者病情好转,满足出院要求;12例患者病情无变化,其中4例患者经治疗无效死亡.结论 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实施专业的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提高有很大帮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程勇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云南白药与蒙脱石散交替鼻饲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9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儿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每组各45例.常规组给予云南白药鼻饲止血及紧急输血等治疗;联合组给予云南白药与蒙脱石散交替鼻饲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常规组的患儿住院天数长于联合组.常规组显效4例,有效29例,无效12例;联合组显效30例,有效12例,无效3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云南白药与蒙脱石散交替鼻饲治疗止血效果明显,对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具有临床价值.
作者:孙家浜 刊期: 2013年第21期
腹泻病原菌监测一直是基层疾控部门工作的重点,为掌握腹泻病原菌在我市的流行和菌型变迁及其耐药情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圆园园愿年苑—愿月定点对腹泻患者粪便进行了病原菌监测,结果如下.
作者:王润莲;刘宝莲 刊期: 2013年第21期
婴幼儿哮喘在儿科中属于常见病,但由于哮喘复发率高,同时也是临床的难治病之一.本文主要探讨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辅佐治疗重度婴儿哮喘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梁湖秀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气压弹道碎石术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0年8月-2012年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88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给予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B组患者则给予输尿管气压弹道碎石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住院费用和术中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B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尿管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疗效确切,具有安全高效和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新元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颅脑肿瘤术后脑脊液漏的原因,对颅脑肿瘤术后脑脊液漏的护理措施进行深入分析.方法 分析我院2010年6月-2012年8月收治的92例颅脑肿瘤术后患者脑脊液漏的原因及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积极寻找发生脑脊液漏的原因并给予针对性的优质护理,本组92例患者中有90例脑脊液漏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2例并发颅内感染.结论 积极查找脑脊液漏的发生原因,同时采取优质有效地护理措施,可大限度地控制脑脊液漏的情况发生.
作者:郑丽颖;彭爽;姜越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甲氨蝶呤加米非司酮联合中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0例确诊为异位妊娠并有保守治疗指征的患者给予甲氨蝶呤+米非司酮+中药联合治疗.结果 53例患者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降至正常,包块全部消失;7例患者因用药后腹腔内活动性出血而行手术治疗.结论 甲氨蝶呤+米非司酮+中药联合用于保守治疗异位妊娠安全、有效、经济、可靠.
作者:张莉;田文鲜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评价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4月-2012年12月内科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经同位素法测定确定,以同位素测定结果为标准,抽取患者空腹血液离心分离血清后分别进行血清胱抑素C检测、血尿素氮检测、血肌酐检测,对比三种检测方法阳性率.结果 以同位素检测结果为标准,血清胱抑素C检测阳性率为95.00%,血尿素氮检测阳性率为68.75%,血肌酐检测阳性率为62.50%,血清胱抑素C检测阳性率分别与血尿素氮检测、血肌酐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尿素氮与血肌酐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胱抑素C检测可以及早反应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损伤,且可以准确反应肾功能受损程度,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戴惠清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预防压疮对于晚期肿瘤患者治疗的意义.方法 通过建立三级质控网络、预防压疮工具预防晚期肿瘤卧床患者的压疮.结果 50例患者中,46例患者没有出现压疮症状.结论 对压疮因素进行有效评估、提高医护人员和医疗器械的先进性等方法能有效预防压疮,降低晚期肿瘤卧床患者压疮的发生.
作者:郭丽晶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采用康复活动、药膳疗法及穴位按摩解除便秘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因其他疾病住院的便秘患者12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1例.治疗组采用康复活动、药膳疗法及穴位按摩,对照组采用康复活动,2次/d,番泻叶3g代茶饮.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15d.治疗组治愈55例(占90.2%),好转5例(占8.2%),无效1例(1.6%).对照组治愈32例(占52.4%),好转22例(占36.1%),无效7例(占1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活动、药膳疗法及穴位按摩综合疗法疗效快、效果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隋丽红;王天松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针灸治疗中风恢复期高血压的疗效,探讨中风恢复期控制血压的有效措施.方法 选择2012年4月-2013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132例中风恢复期高血压患者.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7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降压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行针灸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8周后,治疗8周后对照组显效27例,有效23例,无效10例;观察组显效48例,有效22例,无效2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4例出现再次中风;观察组未出现再次中风病例,两组患者治疗后再次中风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中风恢复期高血压症患者常规药物治疗中应积极加行针灸治疗,可显著改善血压控制效果,有效避免中风复发,且治疗简便安全,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张经晖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胃大部分切除术和单纯修补手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90例急性胃穿孔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应用胃大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单纯修补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比对照组具有显著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目前已经成为治疗急性胃穿孔的患者的主要方法,对我国治疗急性胃穿孔的患者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潘英福 刊期: 2013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