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丽晶
目的 观察酮康唑、伊曲康唑治疗甲真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趾甲癣患者随机采用酮康唑、伊曲康唑进行治疗,分别于停药时、停药后3个月、停药后6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停药时、停药三个月后、停药半年后,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伊曲康唑和酮康唑治疗甲真菌病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甲真菌病的临床症状.伊曲康唑疗效更优,安全性更高,治疗甲真菌病时可以优先选择.
作者:徐洋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7月-2011年7月诊治的异位妊娠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既往人工流产史40例,伴发慢性炎症12例;无计划生育手术史18例,伴发慢性炎症3例;宫内环15例,伴发慢性炎症2例;输卵管结扎7例,伴发慢性炎症1例.结论 人工流产手术不当、宫内环是异位妊娠发生的危险因素,应严格做好异位妊娠的预防措施,尽量避免此类疾病.
作者:张金波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预防压疮对于晚期肿瘤患者治疗的意义.方法 通过建立三级质控网络、预防压疮工具预防晚期肿瘤卧床患者的压疮.结果 50例患者中,46例患者没有出现压疮症状.结论 对压疮因素进行有效评估、提高医护人员和医疗器械的先进性等方法能有效预防压疮,降低晚期肿瘤卧床患者压疮的发生.
作者:郭丽晶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依普沙坦治疗中重度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连续纳入门诊中重度高血压患者18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 组患者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5 mg和依普沙坦600 mg,1 次/d;B组患者单用苯磺酸氨氯地平5 mg,1 次/d,均晨起顿服,治疗8周后根据血压水平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用药8周后,A组显效37例,有效48例,无效5例;B组显效21例,有效40例,无效29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依普沙坦治疗高血压的降压效果较单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立娜;张明燕;陈东峰;张晶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在肠外营养支持的基础上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体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67,P<0.05).观察组术后的肛门排气、肛门排便、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患者恢复效果显著.
作者:张改连 刊期: 2013年第21期
通过对某县级医院2008-2012年度发生的18起医疗纠纷的原因、纠纷起数变化趋势及科室纠纷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提出防范医疗纠纷的对策,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郭贵生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氢氧化钙糊剂联合碘仿治疗儿童瘘道型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4 颗儿童瘘道型根尖周炎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2 颗牙齿用氢氧化钙糊剂联合碘仿进行充填;对照组52 颗牙齿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充填.6个月及1年随访比较疗效.结果 治疗后6个月和1年进行复查,6个月复诊实验组有效率为86.54%,对照组有效率为63.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复诊实验组成功率为96.15%,对照组成功率为78.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氢氧化钙糊剂联合碘仿治疗儿童瘘道型根尖周炎操作简单,远期疗效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家嘉;袁翔;杨大伟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云南白药与蒙脱石散交替鼻饲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9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儿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每组各45例.常规组给予云南白药鼻饲止血及紧急输血等治疗;联合组给予云南白药与蒙脱石散交替鼻饲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常规组的患儿住院天数长于联合组.常规组显效4例,有效29例,无效12例;联合组显效30例,有效12例,无效3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云南白药与蒙脱石散交替鼻饲治疗止血效果明显,对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具有临床价值.
作者:孙家浜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及病房RA患者96例(RA组),选择同期收治的其他风湿疾病患者40例(其他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检测抗-CCP抗体;采用免疫比浊法定量测定RF水平.结果 RA组与其他组抗-CCP抗体和RF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CCP抗体检测灵敏度为83.3%,特异性为95.5%;RF检测灵敏度为80.0%,特异性为85.0%.结论 抗-CCP抗体检测有利于提高RA检测的阳性率.
作者:周福利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X线、CT对肺癌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经我院经病理证实的肺癌患者45例,随机分成MRI组、X线组、CT组,分别与病理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以明确其诊断符合率.结果 MRI组、X线组、CT组对于早期肺癌的诊断符合率分别是66.67%、80.00%、86.67%,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部疾病的基本诊断手段中,X线可作为肺癌早期筛查的首选方法,而MRI、CT 可以作为X线片的有力补充.
作者:曹文杰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在二次手术时使用改良新式剖宫产对手术粘连的影响.方法 将2009年3月-2011年3月来我院妇产科就诊的60例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二次手术使用改良新式剖宫产;对照组的二次手术使用新式剖宫产,再比较两组手术粘连程度.结果 观察组6例出现了手术粘连,粘连率为20%;对照组15例出现了手术粘连,粘连率为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改良新式剖宫产手术能减少手术粘连的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韦珍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复发性转移性乳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2 年5 月我院就诊的乳腺癌晚期患者28例,给予吉西他滨1000mg/m2加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脉滴注,第1、8天;顺铂25mg/m2静脉滴注,第1~3天;每21d重复1个疗程,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28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11例,平稳(SD)9例,进展(PD)6例,总有效率为50%.绝经前、绝经后,曾用过、未曾用过内分泌治疗,转移个数1个、≥2个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脏转移、软组织转移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粒细胞减少、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复发性转移性乳腺癌近期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小,是目前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优先选择方案.
作者:丁丽娟;闫俊才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糖化血红蛋白和糖耐量检测在糖尿病诊治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62例糖尿病患者为实验组;46例同龄正常人为对照组.分别进行糖化血红蛋白和糖耐量检测,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糖化血红蛋白结果和糖耐量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和糖耐量检测在糖尿病诊断和治疗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刚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子宫切口妊娠应用介入疗法、甲氨蝶呤(MTX)与米非司酮联合用药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子宫切口妊娠患者22例,其中运用介入疗法治疗(双侧子宫动脉MTX灌注化疗+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后行B超下清宫)的患者11例,将其设为观察组;运用氨甲喋呤与米非司酮联合用药治疗的患者11例,将其设为对照组.治疗结束后通过比较两组患者体内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及孕囊大小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体内β-HCG水平及孕囊大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介入治疗子宫瘢痕妊娠全身不良反应轻,患者痛苦小,为患者保留了完整的子宫,是目前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刘勤英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顽固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理想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在我院治疗的顽固性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47例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选择克霉唑和氟康唑治疗的22例为观察一组;选择斯皮仁偌和克霉唑栓治疗的25例为观察二组.治疗后观察两组治疗1、3、6个月的总有效率.结果 两组治疗1个月时总有效率为100%;治疗3个月时总有效率(两组分别为95.5%和96.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半年后总有效率(两组分别为81.8%和9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斯皮仁偌和克霉唑栓联合治疗顽固性念珠菌性阴道炎具有满意的长期疗效.
作者:江夕兰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2年10月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红霉素静滴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等.结果 对照组显效22例,有效35例,无效18例;观察组显效45例,有效28例,无效2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咳嗽缓解、肺部啰音消失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促进康复进程,且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小.
作者:杨红春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耳鼻喉门诊患者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处理措施.方法 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月我院耳鼻喉门诊就诊的5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挂号后,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专人陪护、讲解;而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常规导引.比较两组患者对就诊的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28例患者中,就诊后问卷调查表示对就诊满意的患者为27例,满意度达到96.4%.对照组27例患者中,就诊后问卷调查表示对就诊满意的患者为21例,满意度为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耐心陪同和讲解可以大幅度提高患者就诊的满意程度.
作者:薛云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急救措施并分析.方法 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57患者在常规救治的基础上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方法急救.结果 57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经过急救后,显效35例,有效17例,无效5例,其中3例患者死于心脏猝死.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方法急救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血气指标,缓解患者出现的危重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急救效果显著,以此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寿命.
作者:李长道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临床对小儿腹泻的饮食护理的影响和体会,为今后小儿腹泻的护理提供比较有价值的指导.方法 将2011年6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儿科就诊的260例的腹泻患儿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是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之上,根据患儿临床实际情况,给予合适的饮食护理;对照组仅仅提供常规基础的腹泻护理.两组患儿治疗1周后,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1周的积极治疗,实验组显著有效112例,有效15例,无效为3例;对照组显著有效72例,有效39例,无效19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有效的饮食护理比常规的护理更为有效,可以显著加快腹泻患儿的康复,并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邓小冬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比较传统手术和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0例小儿疝气患儿,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微创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自主活动时间、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自主活动时间、并发症比对照组均有显著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患儿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目前已经成为治疗小儿疝气的患儿的主要方法,对我国治疗小儿疝气的患儿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高良华 刊期: 2013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