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芸;黄坤丹;张新征;马海洁
目的 分析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妊高征的产妇90例,对护理方式进行总结.结果 患者均治愈出院,住院时间均比较短.结论 科学的护理有利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痊愈.
作者:郑元元;赵永霞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40例.按照患者自主选择治疗方法分成两组,每组各20例.治疗组给予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子宫腔内纱条填塞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平均手术时间为(75.4±10.4)min,平均出血量(600.5±93.8)ml;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为(92.1±14.8)min,平均出血量(788.4±122.8)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具有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曹爱武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胶囊联合作用于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2年1-6月采用奥美拉唑三联治疗的50例患者安排为实验组;择取同期采用雷尼替丁三联治疗的49例患者安排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病症恢复情况及复发率.结果 实验组痊愈32例,好转10例,无效7例;实验组痊愈42例,好转7例,无效1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1个月后行胃镜复查与HP检测发现,对照组有40例HP根除,实验组有48例HP根除,两组HP根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中2例出现轻微恶心、腹泻现象;实验组用药后未见一例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将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胶囊联合作用于消化性溃疡患者后,从临床疗效、幽门螺旋菌根除率以及不良反应几方面观察,均可看出该种用药方案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较佳,值得临床采纳.
作者:汪保俊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血栓通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1年12月入住我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拜阿司匹林片100mg,1次/d;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1次/d;福辛普利纳10mg,1次/d,螺内酯 20mg,1次/d,控制血压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160mg 静脉滴注和血栓通注射液450mg 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以10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 (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率、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前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率和血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白细胞、肝功能、血糖、血肌酐无明显变化.结论 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血栓通能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包艳春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究利妥昔单抗不良反应发生特点.方法 应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回顾性分析2002-2012年利妥昔单抗不良反应文献.结果 954例患者应用利妥昔单抗治疗,致317例不良反应,主要为第一次静脉输注反应,多为发热、寒颤.结论 临床应用利妥昔单抗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用药较安全,临床应用时可在严密监护下用药,以此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史吟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药剂科参与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主要方法及发挥的重要作用.方法 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12年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进行统计分析,了解抗菌药物管理成效.结果 通过实施抗菌药物管理,我院全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下降.结论 通过对抗菌药物进行严格管理,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显著下降,达到了预期效果.
作者:上官路 刊期: 2013年第21期
通过对老年性痴呆患者实施全面的、有针对性的护理,包括心理干预护理、常规护理、服药护理、安全护理等,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推缓疾病进程的目的.
作者:吴叶;孙菊凤 刊期: 2013年第21期
腹股沟疝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手术是可靠的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腹股沟区解剖的深入认识和人工合成材料科学的巨大进步,腹膜前间隙腹股沟疝修补术已经成为疝外科治疗的热点[1].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8月-2013年1月238例腹股沟疝患者应用善愈补片行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作者:任荣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通过对我院中成药注射剂用药情况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和药剂科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中成药注射剂的用药品种、金额、数量、用药频度、日平均费用以及处方合理性等,采用列表分析的方法,找出中成药注射剂用药规律及存在问题.结果 我院中成药应用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类为主,中成药注射剂药品销售金额与医院药品销售总金额比例均值为4.43%,我院2011年中成药注射剂在门诊处方中的使用率分别为7.53%,并呈上升趋势,同时接受中成药注射液治疗的患者联合用药比例高,尤其以联合应用抗生素多见.结论 我院中成药用药基本合理,价格适中且疗效确切的中成药在临床应用中占有较大份额,但部分处方存在重复用药、疗程偏长,有待规范.
作者:宋芳;曹伟灵;湛晴宇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治疗轻度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科室轻度宫颈糜烂患者23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中医组)和对照组(物理组),每组各115例.比较两组疗效以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9个月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痊愈75例,显效23例,有效15例,无效2例;对照组痊愈70例,显效21例,有效13例,无效11例.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可以根据患者不同表现及身体状况,有针对性地选择用药,既治疗疾病又可调理身心,无不良反应,愈后不易复,是治疗宫颈糜烂的首选.
作者:王丽雯;顾永红;冯娟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甘露醇联合清蛋白治疗大面积脑梗死致顽固性颅内压增高的效果.方法 将57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脱水治疗给予20%甘露醇125ml静滴,1次/8~12h.实验组脱水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蛋白10g,1~2 h内静脉输完,1次/d,连用7d.持续监测两组患者颅内压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颅内压、持续时间、反跳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露醇联合清蛋白治疗大面积脑栓塞致顽固性颅内压增高患者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兴容;曾懿;田德辉;王慧权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配合康复治疗社区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社区2011年3月-2012年4月进行康复治疗的患者72例.采用中西药结合疗法根据患者病情轻重适量选择予以血塞通注射液、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并根据药量适量添加氯化钠注射液,1次/d,平均每15d为1个疗程,一共两个疗程,并辅之以针刺和艾灸,对患者病情进展及药物疗效进行监测.结果 72例患者中,治愈18例,显效37例,有效10例,无效7例.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配合康复治疗社区脑血管疾病效果显著.
作者:夏芸;黄坤丹;张新征;马海洁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社区医院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方式及预防措施,以探索社区糖尿病综合防治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的120例社区糖尿病患者,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干预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干预组显效29例,有效23例,无效8例;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7例,无效31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时,加强健康教育和综合干预对提高治疗效果,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芹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臂丛阻滞麻醉的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100例各类锁骨、上肢手术等需行臂丛神经阻滞的能够合作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应用瑞芬太尼麻醉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出现10例不良反应患者,主要表现为局麻药中毒反应、气胸、霍纳氏综合征等;对照组出现12例不良反应患者,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寒战、低血压、疼痛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臂丛阻滞麻醉在一般情况下能够起到比较好的麻醉效果,临床实践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一定要仔细对待,只有对症处理,才能够降低不良反应造成的损伤.
作者:吴波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酮康唑、伊曲康唑治疗甲真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趾甲癣患者随机采用酮康唑、伊曲康唑进行治疗,分别于停药时、停药后3个月、停药后6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停药时、停药三个月后、停药半年后,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伊曲康唑和酮康唑治疗甲真菌病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甲真菌病的临床症状.伊曲康唑疗效更优,安全性更高,治疗甲真菌病时可以优先选择.
作者:徐洋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妇幼医院引起患者院内感染的诱因.方法 总结近4年来我院就诊患者院内感染情况.结果 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院内总感染发生率分别是7.97%、6.26%、5.33%、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9-2012年不同季节院内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9-2012年不同部位院内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院内感染,在高危季节、易感因素等方面加强管理,改善医疗环境,可提高医疗治疗,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李冬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应用克林霉素所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类型和特点.方法 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网站,选取由克林霉素导致的不良反应案例500例,对这500例患者按照年龄、性别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类型等分类,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 500例病例中男女比例相差无几,共涉及4种给药途径,发现14种不良反应类型和不同的临床症状表现,其中主要对皮肤和胃肠系统的损害尤为多见.结论 应用克林霉素会发生多种的不良反应,因此临床在应用克林霉素时应提高警惕,加强对克林霉素的合理使用.
作者:曾涌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对比分析华北石油局第九普查勘探大队职工两年健康体检结果.方法 通过比较2011年(309例)、2012年(313例)华北石油局第九普查勘探大队职工健康体检结果,分析威胁职工健康的主要疾病,并探讨健康干预措施.结果 2011年与2012年血脂升高、脂肪肝、血尿糖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1年与2012年心电图异常、高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2年较2011年21~39岁和40~59岁年龄段血脂升高、心电图异常、高血压、脂肪肝发生率均有所下降;≥60岁年龄段高血压、血尿糖异常发生率均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干预措施的实施,应根据职工不同年龄段特征有所强调,以便充分发挥作用.
作者:单秀凤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糖化血红蛋白和糖耐量检测在糖尿病诊治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62例糖尿病患者为实验组;46例同龄正常人为对照组.分别进行糖化血红蛋白和糖耐量检测,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糖化血红蛋白结果和糖耐量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和糖耐量检测在糖尿病诊断和治疗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刚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胰岛素泵治疗初发型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初发型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格列齐特缓释片控制血糖;治疗组给予采用智能胰岛素泵输注诺和锐胰岛素控制血糖.治疗2周后,均停止药物治疗,保留运动及饮食治疗.结果 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明显降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胰岛素泵治疗初发型2型糖尿病能够更有效、更平稳地控制血糖,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有条件的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马海燕 刊期: 2013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