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2011年中成药注射剂门诊使用情况分析

宋芳;曹伟灵;湛晴宇

关键词:中草药, 药物利用, 用药频度
摘要:目的 通过对我院中成药注射剂用药情况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和药剂科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中成药注射剂的用药品种、金额、数量、用药频度、日平均费用以及处方合理性等,采用列表分析的方法,找出中成药注射剂用药规律及存在问题.结果 我院中成药应用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类为主,中成药注射剂药品销售金额与医院药品销售总金额比例均值为4.43%,我院2011年中成药注射剂在门诊处方中的使用率分别为7.53%,并呈上升趋势,同时接受中成药注射液治疗的患者联合用药比例高,尤其以联合应用抗生素多见.结论 我院中成药用药基本合理,价格适中且疗效确切的中成药在临床应用中占有较大份额,但部分处方存在重复用药、疗程偏长,有待规范.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护理工作中的用药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

    本文作者结合多年临床护理管理经验,并查阅了相关医疗文献,现在和同行探讨一下如何加强病区药品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管理,防范用药差错的发生.

    作者:赵立兰;朱明瑛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会阴切口感染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对会阴切口感染患者的护理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产科2010年1-6月共行会阴切开术800例中会阴切口感染患者34例,对其进行护理.结果 经全身和局部治疗护理,29例5~8d切口甲级愈合,3例10~12d切口甲级愈合,2例感染较重裂开者18~20d甲级愈合.结论 细心、专业的护理能够提高会阴切口感染的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潘玉英;赵永霞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心理护理对CT增强扫描患者的影响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对CT增强扫描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影像科CT室2010年3月-2012年6月由各科住院部送检的876例经过CT增强扫描的患者,随机分为一般护理组(A组)和心理护理组(B组),每组各438例.A组患者给予常规CT增强扫描护理;B组在此基础上则增加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心理舒适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感觉比较舒适312例,感觉欠佳126例,心理舒适度为71.2%;B组患者感觉比较舒适357例,感觉欠佳81例,心理舒适度为8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38例,其中轻度不良反应23例,中度不良反应11例,重度不良反应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9例,其中轻度不良反应6例,中度不良反应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CT增强扫描患者而言,在一般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能提高患者心理舒适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广大CT室医疗工作人员学习.

    作者:张芬;苏晓梅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现代外科学概念

    本研究从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概念、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手术治疗等方面入手,对于该病症外科学概念进行详细概述分析.对于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应以理论结合患者具体病情,方能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治疗,以提高该病治疗效果,减少后期并发症.

    作者:唐秀锦;韦敏生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慢性乙型肝炎的社区预防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我社区200名普通人群为研究对象,以慢性乙型肝炎为主题进行健康教育,比较干预前后社区人群对乙肝知识的知晓率,并调查接种乙肝疫苗的比例是否发生变化.结果 健康教育后,该组人群对乙肝传染源、传播途径及乙肝疫苗作用的知晓率较教育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后,该组人群接种乙肝疫苗的比例显著高于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人群对乙肝的相关知识缺乏认识,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其风险意识,增强预防能力.

    作者:史冬梅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青少年肺结核的临床护理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杆菌通过呼吸道传播途径侵入人体的一种有害的慢性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各个脏器,但以肺内结核多见,其次是胸膜结核、脑膜结核、骨关节结核等.原来就诊的肺结核患者以中老年为主,近几年青少年增多.我科2011年1月-2011年12月共收治结核患者245例,其中22岁以下50例.肺结核治疗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要求患者要有良好的遵医行为.青少年因工作、学习繁忙以及对健康的不重视,治疗依从性差.我科从患者入院到出院采取了一系列的护理方法,现总结如下.

    作者:任亮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脑创伤患者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研究

    目的 分析脑创伤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预防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02例脑创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感染组,对比分析引发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发生院内感染21例,感染率20.59%.调查显示年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气管切开、抗生素连用、置胃管、伴有基础病症等均为脑创伤患者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明确脑创伤患者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后,有针对性地制定预防措施能够降低感染发生率和控制感染程度.

    作者:王春霞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卡泊三醇软膏联合转移因子治疗扁平苔癣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 观察卡泊三醇软膏联合转移因子治疗扁平苔癣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20例经临床和组织病理确诊的扁平苔癣患者,转移因子注射液隔日1次肌肉注射,外用卡泊三醇软膏,2次/d,共用药3个月,用免疫测定技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及CD8,并计算CD4/CD8比值与健康组进行对照.结果 经1个疗程的治疗,其中痊愈58例,显效92例,好转43例,无效21例,中途退出6例,患者治疗前CD3、CD4及CD4/CD8比值均显著低于健康人;治疗后CD3、CD4及CD4/CD8比值均显著提高.结论 卡泊三醇软膏联合转移因子治疗扁平苔癣患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缩短病程,且不良反应较低,两者联用是治疗扁平苔癣的较好方法,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苗国英;张西克;田珂;郭晓辉;吴平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妈富隆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妈富隆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青春期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2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青春期功血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妈富隆治疗;对照组己烯雌酚联合安宫黄体酮治疗.记录两组的控制出血时间、完全止血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 控制出血时间、完全止血时间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痊愈15例,显效4例,有效1例;对照组痊愈9例,显效4例,有效4例,无效3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妈富隆是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慧;牛彩霞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卡孕栓预防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卡孕栓预防高危妊娠产妇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2年9月待产的高危妊娠产妇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在胎儿娩出后观察组立即给予卡孕栓(舌下含化)+催产素(宫体肌内注射);对照组产妇则单纯给予催产素(宫体肌内注射),测量并记录两组产妇术中和术后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术中、术后2h、术后24h出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发生产后出血分别为4例和9例,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和出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各发生不良反应4例、3例.结论 高危妊娠产妇应用用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效果显著,不仅产妇术中、术后平均出血量明显下降,发生产后出血的概率也明显降低.

    作者:计雪玲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12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根据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假体类型的不同分成生物型组与骨水泥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Harri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个时间点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3、6、12个月Harris评分相比术前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与住院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型组患者手术时间相比骨水泥组患者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生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选择生物型假体与骨水泥型假体均能够取得显著的近期效果,在临床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作者:高向勇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及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及病房RA患者96例(RA组),选择同期收治的其他风湿疾病患者40例(其他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检测抗-CCP抗体;采用免疫比浊法定量测定RF水平.结果 RA组与其他组抗-CCP抗体和RF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CCP抗体检测灵敏度为83.3%,特异性为95.5%;RF检测灵敏度为80.0%,特异性为85.0%.结论 抗-CCP抗体检测有利于提高RA检测的阳性率.

    作者:周福利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妊娠子痫患者的整体护理

    目的 探讨妊娠子痫患者的整体护理.方法 2005年1月-2010年1月我院住院治疗的妊娠子痫患者40例,在治疗的同时实施整体护理.结果 40例患者均成功分娩,无孕产妇死亡,无围生儿死亡,住院时间为11~20d,平均住院13.6d.结论 通过对妊娠子痫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全方面保证了孕妇与胎儿的健康,同时对产科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薛家秀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单纯修补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胃大部分切除术和单纯修补手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90例急性胃穿孔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应用胃大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单纯修补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比对照组具有显著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目前已经成为治疗急性胃穿孔的患者的主要方法,对我国治疗急性胃穿孔的患者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潘英福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妇幼医院院内感染的诱因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妇幼医院引起患者院内感染的诱因.方法 总结近4年来我院就诊患者院内感染情况.结果 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院内总感染发生率分别是7.97%、6.26%、5.33%、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9-2012年不同季节院内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9-2012年不同部位院内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院内感染,在高危季节、易感因素等方面加强管理,改善医疗环境,可提高医疗治疗,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李冬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的社区护理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在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静养方式;观察组进行心理疏导、康复训练等社区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恢复情况.结果 对照组完全恢复15例,大部分恢复13例,部分恢复9例,轻微恢复8例;观察组完全恢复25例,大部分恢复10例,部分恢复8例,轻微恢复2例,两组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负担,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曾湘云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大面积脑梗死致顽固性颅内压增高甘露醇联合清蛋白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甘露醇联合清蛋白治疗大面积脑梗死致顽固性颅内压增高的效果.方法 将57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脱水治疗给予20%甘露醇125ml静滴,1次/8~12h.实验组脱水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蛋白10g,1~2 h内静脉输完,1次/d,连用7d.持续监测两组患者颅内压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颅内压、持续时间、反跳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露醇联合清蛋白治疗大面积脑栓塞致顽固性颅内压增高患者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兴容;曾懿;田德辉;王慧权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颅内血管狭窄支架植入术的护理

    目的 分析颅内血管狭窄支架植入术的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8例颅内血管狭窄患者应用支架植入术围术期护理干预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均一次植入成功,经围术期护理,术后临床症状均消失,无并发症,出院随访6个月,临床效果良好.结论 加强对颅内血管狭窄支架植入术的护理,有利于提高颅内血管成形术成功率,对临床治疗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富丽娜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B超诊断输尿管结石5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B超诊断输尿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 经体外碎石及药物排石对我院经B超诊断的5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经B超诊断为输尿管结石的52例患者中,符合47 例,占90.38%.结论 B超检查诊断子宫肌瘤一种方便、快速、经济、无痛苦、无创伤的检查手段.不受结石成分、肾功能状况及过敏限制,可重复性强,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检测手段.

    作者:蒙琼;王靖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2年10月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红霉素静滴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等.结果 对照组显效22例,有效35例,无效18例;观察组显效45例,有效28例,无效2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咳嗽缓解、肺部啰音消失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促进康复进程,且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小.

    作者:杨红春 刊期: 2013年第2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