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立兰;朱明瑛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在肠外营养支持的基础上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体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67,P<0.05).观察组术后的肛门排气、肛门排便、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患者恢复效果显著.
作者:张改连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血栓通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1年12月入住我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拜阿司匹林片100mg,1次/d;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1次/d;福辛普利纳10mg,1次/d,螺内酯 20mg,1次/d,控制血压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160mg 静脉滴注和血栓通注射液450mg 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以10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 (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率、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前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率和血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白细胞、肝功能、血糖、血肌酐无明显变化.结论 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血栓通能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包艳春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采用康复活动、药膳疗法及穴位按摩解除便秘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因其他疾病住院的便秘患者12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1例.治疗组采用康复活动、药膳疗法及穴位按摩,对照组采用康复活动,2次/d,番泻叶3g代茶饮.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15d.治疗组治愈55例(占90.2%),好转5例(占8.2%),无效1例(1.6%).对照组治愈32例(占52.4%),好转22例(占36.1%),无效7例(占1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活动、药膳疗法及穴位按摩综合疗法疗效快、效果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隋丽红;王天松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胶囊联合作用于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2年1-6月采用奥美拉唑三联治疗的50例患者安排为实验组;择取同期采用雷尼替丁三联治疗的49例患者安排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病症恢复情况及复发率.结果 实验组痊愈32例,好转10例,无效7例;实验组痊愈42例,好转7例,无效1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1个月后行胃镜复查与HP检测发现,对照组有40例HP根除,实验组有48例HP根除,两组HP根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中2例出现轻微恶心、腹泻现象;实验组用药后未见一例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将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胶囊联合作用于消化性溃疡患者后,从临床疗效、幽门螺旋菌根除率以及不良反应几方面观察,均可看出该种用药方案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较佳,值得临床采纳.
作者:汪保俊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患者护理的要点.方法 对60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患者护理要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通过规范的术后护理,全部患者均顺利出院,无出现严重并发症患者及术后感染,护理效果满意.结论 术前掌握好疾病的特点及把握好手术的适应证,术后精心细致的护理是该手术顺利展开的保证和支持.
作者:刘志章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对比分析华北石油局第九普查勘探大队职工两年健康体检结果.方法 通过比较2011年(309例)、2012年(313例)华北石油局第九普查勘探大队职工健康体检结果,分析威胁职工健康的主要疾病,并探讨健康干预措施.结果 2011年与2012年血脂升高、脂肪肝、血尿糖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1年与2012年心电图异常、高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2年较2011年21~39岁和40~59岁年龄段血脂升高、心电图异常、高血压、脂肪肝发生率均有所下降;≥60岁年龄段高血压、血尿糖异常发生率均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干预措施的实施,应根据职工不同年龄段特征有所强调,以便充分发挥作用.
作者:单秀凤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妊娠子痫患者的整体护理.方法 2005年1月-2010年1月我院住院治疗的妊娠子痫患者40例,在治疗的同时实施整体护理.结果 40例患者均成功分娩,无孕产妇死亡,无围生儿死亡,住院时间为11~20d,平均住院13.6d.结论 通过对妊娠子痫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全方面保证了孕妇与胎儿的健康,同时对产科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薛家秀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应用克林霉素所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类型和特点.方法 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网站,选取由克林霉素导致的不良反应案例500例,对这500例患者按照年龄、性别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类型等分类,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 500例病例中男女比例相差无几,共涉及4种给药途径,发现14种不良反应类型和不同的临床症状表现,其中主要对皮肤和胃肠系统的损害尤为多见.结论 应用克林霉素会发生多种的不良反应,因此临床在应用克林霉素时应提高警惕,加强对克林霉素的合理使用.
作者:曾涌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我社区200名普通人群为研究对象,以慢性乙型肝炎为主题进行健康教育,比较干预前后社区人群对乙肝知识的知晓率,并调查接种乙肝疫苗的比例是否发生变化.结果 健康教育后,该组人群对乙肝传染源、传播途径及乙肝疫苗作用的知晓率较教育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后,该组人群接种乙肝疫苗的比例显著高于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人群对乙肝的相关知识缺乏认识,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其风险意识,增强预防能力.
作者:史冬梅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对CT增强扫描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影像科CT室2010年3月-2012年6月由各科住院部送检的876例经过CT增强扫描的患者,随机分为一般护理组(A组)和心理护理组(B组),每组各438例.A组患者给予常规CT增强扫描护理;B组在此基础上则增加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心理舒适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感觉比较舒适312例,感觉欠佳126例,心理舒适度为71.2%;B组患者感觉比较舒适357例,感觉欠佳81例,心理舒适度为8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38例,其中轻度不良反应23例,中度不良反应11例,重度不良反应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9例,其中轻度不良反应6例,中度不良反应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CT增强扫描患者而言,在一般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能提高患者心理舒适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广大CT室医疗工作人员学习.
作者:张芬;苏晓梅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麻醉镇痛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2年9月在本院妇产科门诊要求终止妊娠的宫内早孕女性200例,丙泊酚配伍芬太尼静脉麻醉,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200例早孕女性198例在无痛中完成手术,其中152例一次用药镇痛效果确切,表现意识消失,术中安静舒适,配合完成手术;28例在操作中因出现躯体扭动不配合,无法完成手术,需追加麻药;另20例由于受术者个体因素操作时间长,麻醉效果减弱,需追加麻药.结论 麻醉镇痛术用于人工流产术,孕妇乐于接受,值得应用及推广.
作者:孙慧勤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微量泵静脉注射3种降压药物治疗老年高血压急症疗效.方法 选取2008-2012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B、C组.A 组采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硝酸甘油注射液;B组采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后的盐酸地尔硫卓;C组采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乌拉地尔,置入微量泵.比较3组治疗前后血压、心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3 组患者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0~60min内,与治疗前比较3组血压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效率为95%,B组有效率为99%,C组有效率为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心率明显增高,B组心率较治疗前下降,而C组心率无明显的变化.A组出现不良反应10例,主要表现为心悸、头痛等;B组出现恶心、心跳过缓各1例;C组只出现轻度头昏1例.均经相应处理症状消除且不影响继续用药.用药前后3组患者的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以及心电图无明显变化.结论 硝酸甘油注射液、盐酸地尔硫卓、乌拉地尔治疗老年高血压效果均显著,乌拉地尔对心率的影响较小,更适合老年人应用.
作者:岳海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胰岛素泵治疗初发型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初发型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格列齐特缓释片控制血糖;治疗组给予采用智能胰岛素泵输注诺和锐胰岛素控制血糖.治疗2周后,均停止药物治疗,保留运动及饮食治疗.结果 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明显降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胰岛素泵治疗初发型2型糖尿病能够更有效、更平稳地控制血糖,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有条件的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马海燕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颅内血管狭窄支架植入术的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8例颅内血管狭窄患者应用支架植入术围术期护理干预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均一次植入成功,经围术期护理,术后临床症状均消失,无并发症,出院随访6个月,临床效果良好.结论 加强对颅内血管狭窄支架植入术的护理,有利于提高颅内血管成形术成功率,对临床治疗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富丽娜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调查2009-2012年住院患者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应用Microscan walkaway40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实验.结果 4年检出铜绿假单胞菌756株,主要分离自ICU科,其次是呼吸科,分别占31.3%和21.3%.标本主要来自呼吸道痰标本610株占80.7%.耐药率>30%的抗菌药物有氨曲南、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对其他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30%;亚胺培南耐药率是10.9%.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变化不大,要继续加强耐药监测,防止耐药菌定植、感染和传播,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张琳;童小东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预防压疮对于晚期肿瘤患者治疗的意义.方法 通过建立三级质控网络、预防压疮工具预防晚期肿瘤卧床患者的压疮.结果 50例患者中,46例患者没有出现压疮症状.结论 对压疮因素进行有效评估、提高医护人员和医疗器械的先进性等方法能有效预防压疮,降低晚期肿瘤卧床患者压疮的发生.
作者:郭丽晶 刊期: 2013年第21期
本研究从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概念、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手术治疗等方面入手,对于该病症外科学概念进行详细概述分析.对于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应以理论结合患者具体病情,方能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治疗,以提高该病治疗效果,减少后期并发症.
作者:唐秀锦;韦敏生 刊期: 2013年第21期
分析喹诺酮类药物在妇幼保健医院的临床应用现状,特别是新型的喹诺酮类药物更是具有生物利用度高、t1/2长、血药浓度高、组织分布广等优点,在妇幼保健医院被广泛用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但是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增多,其耐药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在妇幼保健医院安全、合理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是临床医生、药师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作者:李世浩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和鳞状细胞癌抗原(Scc)联合检测对肺鳞癌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肺鳞癌提供科学有效的检测手段.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肺鳞癌患者67例作为检测组;另选67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分别采用免疫浊度法、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β2-MG、Scc,记录并比较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 检测组血清β2-MG平均值为(2.20±0.66)mg/L,Scc平均值为(2.97±2.38)μg/L;对照组血清β2-MG值为0~0.2mg/L,Scc值均≤1.5μg/L.两组血清β2-MG值和Scc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β2-MG和Scc联合检测,检测组有63例患者被诊断为肺鳞癌,其准确率为94.03%.结论 血清β2-MG和Scc联合检测可提高肺鳞癌诊断的准确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故可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门小平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普外科全胃肠外营养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普外科术后采用全肠外营养治疗患者80例,比较患者治疗结局,分析护理方法.结果 该组80例患者,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死于肺栓塞,1例死于心肌梗死,2例转院,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肠外营养是普外科术后不能进食患者维持生命及电解质正常的重要手段之一,为减少和防止各种并发症,必须完善和细化整体护理过程,从营养液配置、导管护理、病情的观察及并发症的预防等多个环节减少并发症,维持患者电解质稳定.
作者:杨华 刊期: 2013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