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通微;洪澄英
目的 观察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法治疗翼状胬肉的创面愈合以及复发率的情况.方法 选取1998年4月-2012年9月进行翼状胬肉治疗的68例患者,共70眼,其中38眼采用自体角膜缘肝细胞移植法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另32眼采用传统的翼状胬肉切术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以及胬肉复发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角膜创面愈合的时间为(6.249±2.468)d,对照组角膜创面的愈合时间为(8.619±2 035)d,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出院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中36例38眼中有2眼失访,1眼复发,复发率为2.63%;对照组中32例32眼,3眼失访,10眼复发,复发率为31.2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 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法治疗翼状胬肉,不仅创面愈合时间短,而且复发率低,治疗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康 刊期: 2013年第23期
肝内胆管结石是胆管结石的一种类型,是指左右肝管汇合部以上各分支胆管内的结石,由此引起的严重并发症,是良性胆道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门脉高压本身无症状,临床上常由于出现并发症才发现有门脉高压,因此常见于肝内胆管结石合并门脉高压患者,年龄大多在30~50岁,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发病渐趋年轻化.所以对于肝内胆管结石合并门脉高压患者应该正确把握手术适应证,对患者实行正确的手术方式[1],使患者早日康复.本文选取我院自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48例肝内胆管结石合并门脉高压患者,对其进行手术治疗进行简单讨论,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波 刊期: 2013年第23期
随着我国医药技术的不断发展,药品质量检测工作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药品反应报告与药品的检测地位进一步的提升.<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检测管理办法>的颁布,对药品的生产制造过程、药品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医疗机构依法对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等有着详细的规定,并明确了其各自的相关职责、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单位等.由于临床医生日常工作较为繁忙,同时为了避免自身陷入医疗纠纷中,对药品的不良反应不愿积极主动上报,因此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和监测工作就落到了医院药师身上.
作者:黄良胜;许晓菲 刊期: 2013年第23期
川崎病又称皮黏膜淋巴结综合征,主要见于3~5岁以下的儿童,好发于春、秋两季,是以血管炎性反应为主的病理改变,早期临床表现因似上呼吸道感染而无特异性易被误诊,因有心血管并发症是导致小儿患心脏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几年来,非典型性川崎病发生率有增加,使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增高,严重影响了发病患儿的生活质量.现总结分析我院治疗的65例患儿的情况,研究其临床特点及临床诊断与治疗,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司晓静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味在急性脑梗死后疲劳(post stroke fatigue,PoSF)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80例PoSF患者,按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卒中单元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以2周为1个疗程,2组疗程完成后,根据症状改善情况对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共65例纳入研究,其中治疗组33例,对照组32例.治疗后2组精力量表评分均升高,疲劳症状评分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精力量表评分和疲劳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加味联合卒中单元治疗PoSF能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有利于提高患者康复训练效果.
作者:文小燕;杜华碧;文秀雄;何振雄;李迪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蛇毒血凝酶应用在肺结核大咯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130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65例,观察组65例.对照组采用5U垂体后叶素行静脉注射,然后继续将10U垂体后叶素添加到500ml 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观察组采用1000U蛇毒血凝酶,肌内注射,对比观察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停止咯血症状所需时间差异不大,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在病情复发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肺结核大咯血疾病采用蛇毒血凝酶治疗,安全可靠、使用简单方便、疗效好以及不良反应发生较少等优点,是治疗该疾病的一种较好药物.
作者:杨伟娜 刊期: 2013年第23期
循证护理是实证和求证护理,中医护理在临床实践中依赖科学有效的证据,将循证护理理念应用于中医护理中进行临床实践,对中医护理发展有促进作用.1循证护理促进中医整体护理发展,加快中医护理实践走向科学化、专业化道路1.1循证护理以真实、可靠的科学证据为基础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以脏腑经络为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并与自然、社会有密切关系.中医护理人员必须以整体护理观为指导,在护理工作中根据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到的资料全面进行分析评估、不仅要考虑病症进行对症处理,而且要考虑疾病发生的原因、脏腑及经络的病理变化,全面分析评估施行护理.
作者:王凌玲 刊期: 2013年第23期
完全性肺静脉畸形引流(TAPVC)是重要的肺静脉畸形,其中约25%为心下型[1].我院采用左、右心房联合切口法矫治完全性心下型TAPVC 4例,无死亡及术后并发症.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4例中男3例,女1例;年龄13~57(21±0 5)d;体质量3.5~6(4±0.2)kg.患儿均有严重发绀,喂养后加重,呼吸困难.2例合并肺部感染.查体均左侧第2、3肋间可闻及收缩期杂音,P2亢进、分裂,肝大.X线胸片示肺血多,肺动脉段突出,右心房室增大.CTA可明确类型及有无梗阻.1.2手术方法在全身麻醉,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胸部正中切口,纵劈胸骨.在心包内平膈肌处游离垂直静脉并套带.建立体外循环,在上、下腔静脉上插直角管.所有病例开始心肺转流后均即刻结扎动脉导管.鼻咽温度达到32℃,阻断主动脉,主动脉根部灌注心脏停搏液.灌注完毕后将心脏轻轻向胸腔外牵拉,在垂直静脉近膈肌处进行缝扎.剪断垂直静脉,并将前壁向近心端剖开至上肺静脉水平.将心脏放回心包腔.自右心耳起作一横切口,向后经卵圆孔延伸至左心房.在左心房后壁做一切口,与垂直静脉前壁切口相对应.用6-0 PDS线连续缝合构建垂直静脉与左心房的吻合口.用心包补片关闭卵圆孔和右心房后部切口.本组4例均用心包补片扩大吻合.
作者:李继峰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及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慢性咳嗽的疗效.方法 90例肺炎支原体(MP)感染致慢性咳嗽的小儿,随机分成阿奇霉素组(A组)、阿奇霉素+布地奈德雾化组(B组)、阿奇霉素+孟鲁司特口服组各30例,治疗2周后观察咳嗽缓解情况及随访3个月了解咳嗽复发情况.结果加入布地奈德雾化或加入白三烯拮抗剂孟鲁司特口服较单用阿奇霉素咳嗽症状评分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且3个月内咳嗽复发率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布地奈德雾化或孟鲁司特口服均可提高咳嗽缓解率,并减少咳嗽复发率.
作者:兰芬 刊期: 2013年第23期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因吸入过多的一氧化碳引起的全身性中毒性疾病,患者多以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症状就诊,尤其中、重度中毒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症状严重、体征明显,需紧急救治.因此临床医师多重视脑组织损害,而对心肌损害重视不足.现对该院2005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6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心电图、心肌酶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观察一氧化碳中毒对心肌的损害,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作者:赵茹云;赵云芳;苏秀霞;李芳芳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该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方法 选取2012年1~12月医院上报ADR监测中心的抗菌药物不良反应392例,对资料进行归纳,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与规律.结果在ADR年龄分布中,老年人占多数,构成比大;以静脉滴注的方式的不良反应多;导致不良反应的主要抗菌药物为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药物;主要的不良反应表现在皮肤及附件损害和胃肠道损害.结论 临床需要重视抗菌药物ADR,加强对抗菌药物ADDR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陆俊沛;黄剑辉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我院抗糖尿病药的应用情况与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我院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调取我院2010-2012年抗糖尿病用药数据,以抗糖尿病药消耗量和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度(DDDs)和限定日费用(DDC)为指标进行分析.结果2010-2012年抗糖尿病药消耗金额逐年快速增长,临床主要应用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磺酰脲类及α糖苷酶抑制药等抗糖尿病药,该三类药物消耗金额及构成比增长明显,且以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为突出.根据DDDs数据,盐酸二甲双胍、格列本脲及胰岛素制剂(包括速效、预混笔芯及超长效笔芯)使用较为广泛.结论 预混胰岛素及甘精胰岛素笔芯由于患者使用方便,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潜力巨大.口服制剂如盐酸二甲双胍、格列本脲、格列喹酮、阿卡波糖等临床使用较为广泛.
作者:赵雪莲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CA125、CA199检测在孤立性肺结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4~10月经胸部X线、CT诊断的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60例.将术后被证实为肺癌的32例做为肺癌组,良性病变28例做为良性组,选取同期30名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3组进行CEA、NSE、CA125及CA199检测.结果肺癌组CEA、NSE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CEA、NSE联合检测的敏感性较CEA、NSE单项检测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癌患者CEA、NSE水平异常升高,对于孤立性肺结节的辅助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郭婧澜;程松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配伍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细菌性肺炎的疗效.方法 60例细菌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左氧氟沙星配伍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2例,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1例.结论 左氧氟沙星配伍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细菌性肺炎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银华 刊期: 2013年第23期
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威胁女性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小乳腺癌(其大纵横径均≤2cm)超声诊断较为困难.本文回顾性分析了小乳腺癌的高频二维声像图表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情况,以提高其诊断小乳腺癌的准确率.
作者:杨金焰;牛泽然 刊期: 2013年第23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因复发率高,成为妇科难治性疾病,严重地影响妇女的健康及生活质量.近年来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1].回顾我科2009年1月-2011年10月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45例,腹腔镜术后均给予孕三烯酮治疗,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刘洪琼;晏咏梅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对比不同外科手术方式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经辅助检查及手术探查确诊的肝内胆管结石73例,根据患者个人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手术方案.观察不同外科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和残存结石发生率.结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和T管引流术以及胆道镜激光碎石术组临床疗效为100%,高于单纯胆总管切开取石和T管引流术的77.77%和肝段切除术和胆肠以及Rox-Y型吻合术的97.62%(P<0.05),且无残存结石.结论 对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外科手术治疗需要根据患者自身因素综合分析判断,制定相关切合实际的手术方案,终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范义忠 刊期: 2013年第23期
高血压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多发的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体循环动脉压升高,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是一种慢性累及心、脑、肾等多个器官的疾病.笔者对高血压患者实施正确有效的健康指导及心理护理,有效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现将相应的健康指导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曾钰;何薇 刊期: 2013年第23期
自2008年5月份以来,我国部分地区的手足口病患儿剧增,并且发热的患儿并发脑炎几率越来越高,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柯萨奇A6(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是危及生命的主要并发症.患儿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患儿在发病1~2周内自咽部排出病毒,粪便中排除病毒的时间较长3~5周,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途径传播.现对我院诊治的10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进行临床分析,旨在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作者:纵书芳;王洪青;孙浩淼;李淼 刊期: 2013年第23期
骨骼肌卫星细胞是骨骼肌中具有增殖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它是在1961年由Muaor首次从青蛙骨骼肌纤维中分离出来的.肌组织作为人体的大组织,同其他组织相比具有来源丰富,取材方便的优势.大量研究证实卫星细胞对骨骼肌受创伤后肌纤维的再生和修复起着重要作用,并且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有广阔的临床前景.但是骨骼肌细胞中卫星细胞所占的比例较少,为1%~5%,因此在体外如何获得足够数量,并将高纯度的骨骼肌卫星细胞应用于科研领域就显得十分重要.
作者:裴艳宏;刘坤祥 刊期: 2013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