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凌
目的 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依普沙坦治疗中重度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连续纳入门诊中重度高血压患者1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A 组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5mg和依普沙坦600mg,1次/d;B组患者单用苯磺酸氨氯地平5mg,1次/d,均晨起顿服,治疗8周后根据血压水平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治疗8周后,A组显效37例,有效48例,无效5例;B组显效21例,有效40例,无效29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依普沙坦治疗高血压的降压效果较单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立娜;张明燕;陈东峰;张晶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老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增强医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意识.方法 随机抽取出院病历331份,采用规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分析评价老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 331份出院病历中,207份使用抗菌药物,共计6类25种,有一种药品DUI>1,其余药品DUI <1.结论 老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有不合理现象,需要注意规范抗菌药的应用及个体化用药等问题.
作者:严峻;刘胜军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诱发足部溃疡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1年2月-2012年1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32例,按照有、无糖尿病足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6例,记录两组患者的性别、脑血管病史、合并三酰甘油升高、病程、年龄、吸烟以及尿素氮、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胆固醇、冠心病、糖化血红蛋白、血清清蛋白、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肌酐水平.分析病例组患者的溃疡病因分类、诱因、发生部位等因素.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性别、脑血管病史、合并三酰甘油升高、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年龄、吸烟以及尿素氮、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胆固醇、冠心病、糖化血红蛋白、血清清蛋白、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肌酐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诱发糖尿病足的因素进行临床分析进而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相关足防护方面的知识普及极其重要.
作者:李鸿燕;郭雅卿;刘宁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以下简称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2010年10月-2011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90例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 A 组) 和90例老年单纯慢性肺心病患者( B组) 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A组高脂血症44例,高血压21例,糖尿病15例,肥胖10例;B组高脂血症54例,高血压16例,糖尿病11例,肥胖9例.两组重度右心衰竭、急性心肌梗死、典型心绞痛发作史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肺心病患者如果有陈旧性心肌梗死史以及高血压和糖尿病、肥胖、心界向左或左下扩大应等症状可能会发展为合并冠心病.
作者:毛秀志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精神病院门诊患者苯二氮(艹卓)类药物的使用情况,并评价其使用合理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2年9月我院门诊中使用的苯二氮(艹卓)类药物情况,对上述时间内的处方数据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本组研究中使用苯二氮(艹卓)类药物处方占据用药处方总数的17.80%,其中苯二氮(艹卓)类药物单用、联用或加用其他催眠、镇静、抗焦虑药物占据37.4%,联合抗精神病药物占11.6%,联合抗抑郁药物占49.7%,苯二氮(艹卓)类药物与抗抑郁和抗精神病药物联用占1.3%.结论 经研究显示氯安定和氯硝安定的使用具有一定程度的滥用倾向,联合用药比例较高,长时间使用该药物需加强临床观察和重视.
作者:徐勇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治疗肺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2012年本院病房30例肺腺癌患者,接受培美曲塞和卡铂联合化疗,并与同期接受多烯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的35例患者作对照.结果 治疗2个周期后,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治疗肺癌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提高患者预后.
作者:费小东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接受妇产科手术患者开展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7月-2012年7月来我院就诊并接受妇科手术的患者19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优质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8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优质护理干预组手术伤口的愈合情况、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接受妇产科手术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可以降低不良症状出现的几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的术后质量.
作者:叶贞丽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绝经过渡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是妇产科的一个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威胁着广大妇女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由于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易造成缺铁性贫血,出现了铁蛋白酶缺乏表现,细胞由氧化还原酶活性低下引起的组织黏膜变化,如口角炎、舌炎、吸收不良综合征等.缺铁可影响脑细胞氧化代谢,神经传导及线粒体单胺氧化酶活性降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易感冒感染[1].绝经过渡期功血可引起贫血、继发感染、心理负担、甚至子宫切除术[2].而贫血的临床表现可在多个系统出现症状,一般表现为疲乏、困倦、软弱无力,是贫血早出现的症状,皮肤黏膜苍白是贫血的主要体征[3].复方阿胶浆具有阿胶、人参、熟地、党参、山楂组成,具有补益气血之功效.
作者:刘凤莲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壶腹部溃疡穿孔修补术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46例壶腹部溃疡穿孔患者,对其进行病情观察,并选取合适的治疗方法,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1例患者应用保守治疗,治愈出院;2例胃大部切除,1例并发十二指肠残端瘘;43例施穿孔修补术,其中1例转为胃大部切除术,其余痊愈出院.结论 壶腹部溃疡穿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取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修补手术法优势较多,是壶腹部溃疡穿孔首先治疗方法.
作者:于涛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小儿消化功能紊乱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2010年1月-2011年11月来我院进行就诊的45例小儿功能性紊乱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进过积极的中医或西医治疗之后,均得到治愈、出院,少数患儿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需要根据不同患儿的患病原因和症状进行中医或西医治疗,中医治疗的效果比较理想,采用中西医治疗的方式,可以有效地达到去痛、调理的目的.
作者:邹尚敏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派丽奥)与甲硝唑缓释药膜联合使用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慢性局限型轻、中度牙周炎患者15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派丽奥与甲硝唑缓释药膜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派丽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牙周改善情况及治疗后整体疗效.结果 治疗前,在牙龈指数、菌斑指数、牙周袋深度及牙齿松动指数几项指标上,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改善幅度明显更大.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派丽奥联合甲硝唑缓释药膜在慢性局限型轻、中度牙周炎的治疗中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丽娟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氧氟沙星治疗急性淋菌性尿道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2年11月我站收治的60例急性淋菌性尿道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0.4g氧氟沙星;对照组给予640万U青霉素钠盐.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中,涂片有29例是阴性,治愈率为96.67%,患者的症状完全消失,排尿通畅,且血、白细胞值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好转的时间为2~4d,平均为3d.对照组中,涂片有18例是阴性,治愈率为60.00%,治愈病例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为3~4d,平均为3.5d,无效病例改用氧氟沙星治疗后痊愈,且经随访,全部病例未出现复发.结论 氧氟沙星治疗急性淋菌性尿道炎的效果比青霉素要好,不良反应轻,安全可靠,无需注射,患者易为接受,在临床中值得同行借鉴应用.
作者:周小琼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63例危重患者急救时行气管切开术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3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未采用气管切开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气管切开术治疗.观察两组疗效情况.结果 观察组比对照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所需费用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效3例,一般19例,病死10例;观察组有效12例,一般17例,病死2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救的危重患者采用经皮气管切开术,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产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患者满意程度高,减少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范围内推广.
作者:吴春花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鼻咽癌并发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及效果.方法 将我院60例鼻咽癌并发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鼓膜切开鼓室置管治疗;观察组采用穿刺抽液、鼓室内注射曲安奈德和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均随访6个月,60例患者中存活50例,两组中各有25例存活.观察组痊愈6例,好转18例,无效1例;对照组痊愈1例,好转19例,无效5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鼓室内注射曲安奈德和盐酸氨溴索治疗鼻咽癌并发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刚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通过检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糖耐量(OGTT),进而分析其检测的必要性.方法 选取2009-2011年我院收治的58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按脑血管疾病种类分为脑梗死组(A组,193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B组,194例)、脑出血组(C组,193例),分别记录患者既往糖尿病史、随机血糖、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无糖尿病史患者均接受OGTT,OGTT检测FPG和2hPG.结果 A组患者入院前已被诊断糖尿病患者43例(22.28%),无糖尿病史患者150例(77.72%),入院后OGTT检查发现糖尿病51例(54.26%),糖调节受损46例(23.83%);B组患者入院前已被诊断糖尿病患者44例(22.68%),无糖尿病史患者154例(77.32%),入院后OGTT检查发现糖尿病52例(54.17%),糖调节受损48例(24.74%);C组患者入院前已被诊断糖尿病患者45例(23.32%),无糖尿病史患者152例(76.68%),入院后OGTT检查发现糖尿病50例(52.63%),糖调节受损47例(24.35%).结论 OGTT试验可以及时准确地发现既往未被发现糖代谢异常患者,为下一步的诊治提供有力参考依据.
作者:张华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整体护理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术后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8月-2011年8月来我院治疗的7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将患者随机分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进行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不良发生率均好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体护理对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术后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及其术中出血量,减少住院时间,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刘炎凤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术前护理干预对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焦虑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7年1月-2013年1月经腹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全面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情况以及患者对自我心理状态的满意率.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均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明显;护理后,两组患者对心理状态的满意率均提高,分别为92.5%和80.0%.结论 术前护理干预对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焦虑的影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蔡蓉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探究在胃镜检查过程中麻醉与非麻醉患者的反应、成功率与耐受性.同时对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药的镇静麻醉效果和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胃镜检查患者120例,分为麻醉组和非麻醉组,每组各60例.麻醉组在接受胃镜检查时静脉注射芬太尼和丙泊酚;非麻醉组使用咽喉部常规麻醉,不使用镇痛镇静型药物.在检查过程中,对心率、血氧饱和度、操作时间、血压、心率、检查成功率进行观察,并在术后询问患者感受.结果 麻醉组血压、心率均有一定下降,个别患者呼吸会有短暂停止,非麻醉组没有明显的变化;在操作时间上两组没有明显差异;在成功率方面,麻醉组高于非麻醉组.结论 在进行胃镜检查时,采用麻醉的成功率要高于非麻醉组,也表明使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对于胃镜检查进行麻醉是舒适安全无痛苦的,但是要求在术中对心率、血氧饱和度以及血压实时监测.
作者:卢玲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在硬脊膜外麻醉下肛门部手术中的镇静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行择期硬脊膜外麻醉下肛门部手术,ASAⅠ~Ⅱ级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右美托咪定组予右美托咪定0.5μg/kg,对照组予0.9%氯化钠溶液.观测两组患者术中心率、平均动脉压变化,记录两组患者镇静评分(Ramsay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心率及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右美托咪定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t1、t2时较T0时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者Ramsay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用于硬脊膜外麻醉患者肛门部手术可以产生良好的镇静而无呼吸抑制,是很好的麻醉辅助用药.
作者:程斌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氟伐他汀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37例,按照随机数表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氟伐他汀,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患者6min步行试验(6-MWT)、左心射血分数(LVEF)、B型脑利钠肽(BNP)、肿瘤坏死因子-a(TNF-α)水平.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6-MWT和LVEF均显著升高,血清中BNP和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6-MWT和LVEF较高,BNP和TNF-α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伐他汀可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宋显斌 刊期: 2013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