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凌
目的 比较腹腔镜及开腹后切除全直肠系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5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40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腹腔镜手术和开腹后切除全直肠系膜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组手术时间相对要长,但手术出血量相对更少,术后排气时间及导尿管留置时间相对更短,在清扫淋巴结数量上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治疗组并发症总发生率6.7%,对照组为17.5%.结论 在中低位直肠癌治疗中腹腔镜较之开腹后行切除全直肠系膜手术,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河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传统结肠根治术与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CME)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治疗的结肠癌患者102例,其中51例为研究组,采用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另51例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结肠根治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术后恢复情况,并随访3年统计术后生存率.结果 研究组平均淋巴结数和阳性转移淋巴结数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情况、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及术后36个月生存率,研究组各项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ME更符合胚胎解剖学基础,较传统方法清扫更多淋巴结和阳性淋巴结.且术中出血较少,术后引流和患者恢复情况较好,随访3年生存率更高,适宜临床推广.
作者:吕发凯 刊期: 2013年第27期
速效救心丸在临床上被用于治疗心肌梗死、心绞痛,缓解患者胸闷的症状.然而如何在各方面调节其服用,使其发挥大药效,目前还有待进一步探讨.本文总结了我科在患者使用速效救心丸的心得体会,指出合理掌握用药剂量、给药及时以及先嚼后食等措施能够提高速效救心丸的药效.
作者:潘东芳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静脉滴注更昔洛韦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不良反应,探讨降低不良反应的处理措施.方法 分析2007年3月-2013年2月105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住院患儿静脉滴注更昔洛韦时发生的不良反应,并给予针对性处理.结果 接受治疗的105例患儿中出现粒细胞减少13例,肝功能异常10例,恶心4例,药物热3例,腹部不适2例,静脉炎2例及大便变稀1例,实施对症治疗和相应处理措施后,不良反应全部得以缓解或消失.结论 应了解药物的特性,发现药品不良反应给予正确及时处理,可有效地避免并减少患儿并发症,保证治疗顺利实施.
作者:万正兰;肖佩玉;梁雪梅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前在治疗儿童病毒感染药物方面的研究还很不足,临床资料的记载还很少,作为医生,尤其是儿科的医生要注意对资料积累,完善这方面的不足,为婴幼儿提供一个更加安全有效的就医前提.
作者:孙慧颖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药房处方调剂中常见差错及其防范措施.方法 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的药品调查调配差错登记记录,分析药房处方调剂中的常见差错,并给予相应的预防对策.结果 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共发生202例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其中药物品种差错40例,药物数量差错56例,药物剂型与剂量差错22例,包装相似差错24例,划价差错12例,生产厂家差错22例,医师处方差错8例,退药差错10例,位置相近取药差错4例,发错科室4例.结论 在药房处方调剂管理中建立健全调剂标准体系,加强药师培训、学习,建立调配工作的标准操作规程,完善考核制度等能够有效的提高药房药师的处方能力,有效预防药房处方调剂差错的发生.保证药房处方调配差错的减少,工作人员应端正工作态度,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作者:许永舒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小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与β2-受体激动剂(沙美特罗)治疗哮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7月-2011年7月我院接受治疗的106例哮喘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组,治疗组患者53例,采用布地奈德与沙美特罗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患者53例,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1周后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第1秒的肺活量(FEV1)以及呼气流量峰值(PEF)变异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治疗组得0分、1分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与β2-受体激动剂(沙美特罗)有助于控制和缓解哮喘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岗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63例危重患者急救时行气管切开术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3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未采用气管切开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气管切开术治疗.观察两组疗效情况.结果 观察组比对照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所需费用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效3例,一般19例,病死10例;观察组有效12例,一般17例,病死2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救的危重患者采用经皮气管切开术,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产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患者满意程度高,减少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范围内推广.
作者:吴春花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小剂量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1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100例FD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小剂量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以及单用小剂量奥美拉唑方式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情况与用药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0%,对照组为76.0%;不良情况:观察组发生率为4.0%,对照组发生率为6.0%.结论 小剂量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效果明显,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喻秀芳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对比SQA-V全自动精子质量分析仪与超高倍电子显微镜法对男性不育症精液质量检测结果.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男性不育患者80例,采用SQA-V全自动精子质量分析仪和超高倍电子显微镜检测精子密度、精子活率和A+B级精子活力百分率.结果 SQA-V检测组与手工检测组精子密度、精子活率及A+B级精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QA-V全自动精子质量分析仪与传统的超高倍电子显微镜法比较,在各主要指标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替代作为常规超高倍电子显微镜法.
作者:张春霞;管华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低温血液透析降低患者低血压并发症方面的效果及护理.方法 从2010年4月开始,24例患者每星期血透2次,4h/次,采取随机双盲方式对患者进行低温血液透析(温度设置在35℃)与传统血液透析(温度设置在37℃),并且相互交替完成.观察患者血液透析不良反应与低血压的发生情况.结果 低温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率比传统血液透析显著降低.结论 通过调低血透温度并结合积极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病痛,提高血透质量.
作者:吴婷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小板计数的相关影响因素,排除假性降低以及假性增高情况以后得到的准确血小板计数水平.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0例患者,均采用XE-1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对不在血液分析仪阈值范围内的标本改行手工复检测定.结果 300例患者标本根据血小板计数分为患者A、患者B、患者C,每组各100例,仪器法组与手工法组的差异随血小板计数的减少而逐渐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仪器法组与手工法组血标本放置的时间不同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小板计数结果不在阈值范围内的标本病例应采用手工复检测定,并保证血标本的方式时间<120min.
作者:杨健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以下简称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2010年10月-2011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90例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 A 组) 和90例老年单纯慢性肺心病患者( B组) 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A组高脂血症44例,高血压21例,糖尿病15例,肥胖10例;B组高脂血症54例,高血压16例,糖尿病11例,肥胖9例.两组重度右心衰竭、急性心肌梗死、典型心绞痛发作史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肺心病患者如果有陈旧性心肌梗死史以及高血压和糖尿病、肥胖、心界向左或左下扩大应等症状可能会发展为合并冠心病.
作者:毛秀志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了解成都市新都区某街道居民两周就诊情况.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通过问卷进行居民卫生服务利用调查.结果 居民两周就诊率为93.7%;城市居民主要就诊机构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农村居民多数到卫生服务站就诊.结论 居民就诊时对社区卫生服务利用和满意度高,需进一步巩固.
作者:黄持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精神分裂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取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中药治疗,适当减少抗精神病药物的剂量.比较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痊愈12例,有效16例,缓解6例,无效16例;治疗组痊愈21例,有效18例,缓解9例,无效2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因抗精神病药物所用的剂量不同,产生的不良反应也有差别,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出院后随访1年,对照组复发13例,治疗组复发7例,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效果显著,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卢琦 刊期: 2013年第27期
药物是能影响机体生理、生化和病理过程,用以预防、治疗或诊断疾病的物质.抗菌药物是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病原的药物[1].小儿处于生理和代谢过程迅速变化的阶段,对药物具有特殊的反应,我们应该根据小儿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及不同的用药特点正确合理选择用药.
作者:臧传丽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伊曲康唑治疗真菌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1月我院就诊的200例真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氟康唑胶囊治疗;治疗组进行伊曲康唑胶囊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 经过两个疗程治疗后,对照组痊愈53例,好转22例,无效25例;治疗组痊愈65例,好转24例,无效11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伊曲康唑治疗真菌性阴道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值得进一步研究与临床推广.
作者:冯玉梅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调查我院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全年收治的4256例已出院患者的相关资料,对抗菌药物的相关信息进行统计.结果 4256例患者中2686例(占63.11%)应用抗菌药物,使用率高的为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及喹诺酮类.预防性用药1643例(占61.17%),治疗性用药1043例(占38.83%).手术科室预防性用药1300例(占79.12%),非手术科室预防性用药343例(占20.88%).463例曾进行病原学检查,送检率为17.24%,其中208例检出存在病原菌,检出率44.92%,检出菌多为常见病菌如白色念珠菌、肺炎克雷伯菌等.术前用药时间≤2h 1701例(占63.33%);术后≤24h停药156例(占5.81%),术后3~7d停药1812例(占67.46%),术后>7d停药718例(占26.73%).结论 我院仍存在抗菌药物过度使用以及广谱抗菌药物滥用等问题,需要控制好抗菌药物的频繁使用,严格按照<抗菌药物应用指导原则>中提出的标准进行必要的用药调整.
作者:库瓦提;陈文萍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善释补片无张力修补术在腹股沟斜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08-2013年接受补片无张力修补术的腹股沟斜疝患者20例;并与2000-2007年接受疝囊高位结扎加修补术治疗的20例患者作对照.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下床和住院时间方面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获随访,平均(6.4±1.2)个月.观察组阴囊积液2例,对照组疼痛7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给予善释补片的治疗方案,充分符合人体生理结构,治疗腹股沟斜疝效果显著.
作者:章丽荣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温针灸治疗虚寒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虚寒型膝骨关节炎的理想治疗方法和有效途径.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来我科就诊的虚寒型膝骨关节炎患者13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实验组给予温针灸方法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的针灸方法治疗.均治疗两个疗程,治疗期间密切观察临床效果,并及时做好记录.结果 实验组有效52例,无效13例;对照组有效39例,无效26例.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后实验组康复12例,对照组为4例;治疗2个疗程后实验组康复29例,对照组为18例.两组康复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温针灸方法治疗虚寒型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明显高于传统的针灸方法,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温针灸法治疗虚寒型膝骨关节炎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康复率.显然温针灸法与传统针灸相比能够更为有效治疗虚寒型膝骨关节炎,值得更进一步地探究和推广.
作者:边爱东 刊期: 2013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