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

李芳芳;苏秀霞;关兰荣;牛海玲;梅希

关键词:手术室, 护士, 危险因素, 防护
摘要: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手术室是医院重点科室,担负对患者进行手术救治的重任.手术室护士频繁接触各类患者,极易发生职业暴露,应做好严密防护.笔者针对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作出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115例人工种植牙的护理体会

    人工种植牙又称人工种植义齿,即利用颌骨内或骨膜下的种植体作为人工牙根的义齿.因其美观舒适,有良好固定效果和咀嚼功能,易被患者接受[1].笔者总结2010年11月-2012年5月我院共行人工种植牙手术115例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巧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门诊抗肿瘤辅助药使用分析

    目的 分析肿瘤专科医院门诊中抗肿瘤辅助药物的使用情况及用药趋势,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查阅医院放疗科以及化疗科2012年1~12月的门诊处方,统计抗肿瘤辅助药的消耗数据并结合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金额构成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医院门诊抗肿瘤辅助药的使用中,胸腺五肽用药频度占第1位,唑来膦酸日均费用占第1位,中药制剂金额构成比排第1位.结论 该院门诊抗肿瘤辅助药应用趋势合理,与医院性质及医疗任务相一致,用药向着安全、高效、经济的方向发展.

    作者:李晓燕;王人英;廖建伟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医院医患纠纷的原因及对策

    医患纠纷指医方(医疗机构)与患方(患者与患者家属)之间产生的各类纠纷.包括因诊疗结果或医疗过错争议产生的医疗纠纷,也包括与医疗过错无关的其他医患纠纷(如拖欠医疗费或对医疗费用有异议、对服务态度与服务质量不满意而引起的纠纷等)[1].近年来,医患纠纷发生频繁.患者就诊心存疑虑,医师工作如履薄冰,医患双方不信任感加剧.医患矛盾日益升级为社会问题.如何对医患纠纷的产生有一个明确认识,怎样正确处理和有效防范医患纠纷的发生,是各级医院所面临的新问题.本文旨在分析目前医患纠纷发生原因,提出对策及医疗纠纷防范措施.

    作者:赵金娟;杨正国;王霜;高素珍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舍曲林胶囊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脑卒中患者91例,全部通过临床CT或MRI证实,随机分为治疗组46和对照组45例,2组患者均给予相似的脑血管病常规治疗,治疗组增加服用舍曲林胶囊,每天晨服1粒(50mg),连服8周后,观察2组患者经治疗后HAMD评分,SDS评分和ADL评分变化.结果 2组患者经治疗后HAMD评分、SDS评分均有明显下降,ADL评分有明显提高,较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数值比较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舍曲林能够调节大脑5-羟巴胺浓度,改善抑郁症状,促进日常活动能力改善.

    作者:伍文达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消化性溃疡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相关因素探析

    目的 对引发消化性溃疡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方法 对50例患有消化性溃疡并出现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引起消化性溃疡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 季节、性别、烟酒史及职业类别等都是影响消化性溃疡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因素(P<0.05);而在消化性溃疡的发生部位上,发生消化道出血的概率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影响消化性溃疡并发消化道出血因素的研究,对于预防消化道出血和治疗消化性溃疡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范义忠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西药药品的储藏分析及总结

    药品属特殊商品,具有特殊性、高质量性等特点.储藏条件要求较高,只有符合适宜保存条件,才可保证药品的疗效,否则药品质量下降、失效甚至变质等,疗效也会丧失,甚至引发用药事故.笔者从事药房相关工作30余年,现对药品储藏经验做出总结,以供大家参考.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秀春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我院药物不良反应156例报告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分布,并分析原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通过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医院收集的不良反应报告156例,分别就患者年龄、不良反应类型、药品种类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患者中,以老年人为主,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为主,药品类型以抗生素和中药制剂为主,反应发生类型以皮疹较为多见.结论 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因素较多,应加强和重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水平,控制药物不良反应,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姚兰萍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介入治疗成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临床疗效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aseptic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ANFH),是由于多种病因破坏了股骨头的血液供应导致股骨头内骨组织死亡所引起的病理生理过程,是临床常见病之一.作为一种进展性疾病,多发生在20~50岁,如果在早期不能作出及时的诊断和治疗,约80%未经治疗的ANFH在1~3年内会发生股骨头塌陷,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我院自2003年1月-2011年1月采用经动脉介入疗法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5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旭东;崔社娟;曹贵文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我院2009-2012年用药情况分析

    目的 客观评估该院近年来用药情况,为合理调控用药结构提供依据.方法 统计分析医院2009-2012门诊急诊药房及住院药房用药情况和配方数据量,从药品总金额、药理分类、用药金额、抗微生物药品等几方面比较分析.结果 药品金额年平均增长率为18.07%,处方金额年平均增长率为-3.27%;抗微生物药品金额年增长率17.75%,应用较多的前15种药品金额年平均下降5.03%,非抗生素比例年平均增长率9.65%.结论 该院2009-2012年用药情况基本符合合理用药要求,有待进一步改善.

    作者:邢人鑫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动态血压监测在继发性高血压中的意义

    目的 评价动态血压监测对鉴别继发性高血压的意义.方法 对34例继发性高血压(SH),42例原发性高血压(EH) 患者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SH组24h、日间及夜间收缩压及舒张压平均水平明显高于E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H组夜间压力负荷大于50%左右,EH组夜间压力负荷不足20%;SH 组夜间血压下降不明显,非杓型明显多于EH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4h血压(日间、夜间)平均水平较高、夜间下降不明显、夜间压力负荷>20%的患者可能存在SH,可疑继发性高血压.

    作者:陈瑜;陈慧敏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我院2012年耐药菌株的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菌株的感染情况和耐药特征,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医院2012年1~12月住院患者痰、咽拭子、血液等标本分离培养结果,药敏试验以及病史.结果 共检测出多重耐药菌感染114例,比2011年下降42.5%,其中70例为院外带入,占总耐药菌株的61.40%.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47例(41.23%),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44例(38.60%),肺炎克雷伯菌8例(7.02%),耐碳青霉系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6例(5.26%);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9例(7.89%).结论 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导致多重耐药菌发生率增高,应加强院内感染控制,防止耐药菌株的出现.

    作者:孙燕;姬长存;刘文东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血清TPS检测对诊断乳腺癌术后血行转移的意义

    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乳腺癌治疗失败多因为血行转移[1].临床上积极监测乳腺癌病情变化,及早预测和发现乳腺癌根治术后血行转移,有助于改善患者转归及预后.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issue polypeptide specific antigen,TPS)是细胞角蛋白18片段在转移性上皮性肿瘤患者体内的过度表达,多存在于患者血清中.检测血清TPS水平变化可了解肿瘤生长动态[2].笔者对我院以血清TPS检测乳腺癌根治术后血行转移的临床效果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新彦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我院2012年清洁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比较与分析

    目的 通过比较2012年清洁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的情况,进一步规范清洁手术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抽取2012年1~6月和2012年7~12月清洁手术病历各250份,从预防用药指征、给药时机、药物选择、溶媒选择、预防时间等多方面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2012年7~12月清洁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比1~6月的明显降低,特别是腹股沟疝修补术、白内障手术等,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有所提高,体现了清洁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趋于合理化,但仍存在抗菌药物品种选用不合理、预防用药时间过长等问题.结论 清洁手术应需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作者:谭彩虹;黄小瑜;易燕桃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2012年门诊中成药处方点评分析

    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材为原料,按照规定处方、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生产的制剂.具有即时可用、适应急需、存贮携带方便、省去煎剂煎煮过程、消除中药煎剂异味与不良刺激等优点,是中药走向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更是传统中药汤剂的必要补充.但医师临床开具处方过程中,存在较多不足.为了解中成药处方书写和用药情况,本院对2012年内医师开具的中成药处方进行专项点评.抽取每月1日~5日的中成药处方,由临床中药师进行点评,2012年全年共点评2889张中成药处方,占全年中成药处方张数的16.65%.

    作者:杨永莲;黄敏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56例护理体会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由高血压病引起的脑实质内出血,发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和及时救治是降低病死率和病残率的关键.我科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56例,经围手术期规范护理,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爱爱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前列腺支架治疗高龄前列腺增生症23例

    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男性较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前列腺良性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亦称前列腺肥大,男性50岁患病的比例为40%~50%,年龄越大比例越大,70岁已达到70%,临床表现为膀胱梗阻、尿潴留、排尿困难等.目前对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疗方法很多,可用药物改善其临床症状或有开放式手术切除,经尿道电切除术、激光和射频等.但对于年老体弱伴有心、肺等疾病的高龄患者或合并多器官系统疾病者失去外科手术机会和其他不具备麻醉手术切除条件,临床用药又不能很好改善症状的高龄及手术高危患者,还缺乏比较理想的治疗手段.随着介入放射学的蓬勃发展,金属内支架已开始用于尿道前列腺部狭窄的治疗.应用国产镍钛记忆合金网状支架置入治疗前列腺尿道狭窄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它对患者不需开放手术,操作简单,可在局麻下完成,治疗效果显著.我院自2008年5月-2012年5月对23例高龄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前列腺网状支架置入,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戈;张希全;潘晓琳;郭锋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观察及护理

    目前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心血管内科的常见病[1].AMI发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临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新研究显示,早期恢复相关栓塞动脉通路可以有效提高AMI患者的治愈率,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2].笔者对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了早期静脉溶栓治疗,并给予严格的病情观察及护理,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崔娟丽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药品不良反应101例报告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医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上报的101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及分析.结果 101例ADR中,静脉滴注引发的ADR占总例数的55.45%(56/101);抗菌药物引起的ADR多,占总例数的62.38%(63/101);所累及的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常见,占总例数的59.41%(60/101).结论 应加强ADR监测报告工作,从多方面控制、减少ADR的发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赵海亚;朱豫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8例临床护理体会

    高血压脑出血系患者在持续高血压情况下脑实质内动脉、静脉或者毛细血管发生破裂出血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和偏瘫.具有发病迅速、病情危重、病死率和病残率较高等特点[1],对人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故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精心全面护理对降低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2010-2012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住院期间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静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癫痫患者选用美罗培南的合理性评价

    癫痫为多种原因导致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的临床综合征,脑内兴奋递质过多或抑制性递质过少,及使用兴奋与抑制失衡的药物均可引起癫痫发作.据统计[1,2]诱发癫痫的抗菌药物以氟喹诺酮类及碳青霉烯类(主要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居多,故临床在选用药物治疗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病史,权衡利弊.笔者以临床实践中癫痫合并感染患者为例,针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美罗培南与癫痫的关系进行分析与探讨.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晶;陈潇潇;朱俊 刊期: 2013年第2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