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海燕
目的 客观评估该院近年来用药情况,为合理调控用药结构提供依据.方法 统计分析医院2009-2012门诊急诊药房及住院药房用药情况和配方数据量,从药品总金额、药理分类、用药金额、抗微生物药品等几方面比较分析.结果 药品金额年平均增长率为18.07%,处方金额年平均增长率为-3.27%;抗微生物药品金额年增长率17.75%,应用较多的前15种药品金额年平均下降5.03%,非抗生素比例年平均增长率9.65%.结论 该院2009-2012年用药情况基本符合合理用药要求,有待进一步改善.
作者:邢人鑫 刊期: 2013年第29期
为了解婴幼儿沙眼衣原体检测状况,选取2012年1~10月我院儿童眼保健科疑似婴幼儿沙眼衣原体感染患儿50例,对其沙眼衣原体抗原检测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选取 2012年1~10月我院儿童眼保健科收治疑似婴幼儿沙眼衣原体感染患儿50例,年龄0~3岁.
作者:邓国生;刘忠 刊期: 2013年第29期
气管切开术对抢救危重患者有着极重要的意义.气管切开术不仅立刻解除了呼吸危机,且能长期以呼吸机支持呼吸.但气管切开术也有着诸多的并发症.为减少气管切术后并发症在临床护理中的发生,笔者对2011-2012年我院行气管切开患者82例实施系统护理干预,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思妤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样品杯内待测血清标本在不同温度与时间的条件下储存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将血清标本分为密封和不密封2组,分别放置在36℃、21℃、5℃的条件下存储1、3、6h后,测定其11项生化指标并与放置前的测定值进行比较.结果 血清在密封放置的温度下1h内无明显性质的改变;但是在无密封情况下放置在21℃ 6h后有9项结果偏高,与放置前和各自密封放置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做好血清标本的质量检测与控制,如不能及时检测也应将血清密封放置在5℃的密闭环境下保存.
作者:李艳春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了解该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 采集2012年上半年每月1、8、15、22日门诊电子处方,以用药频度(DDDs)、日用药金额(DDDDc)、用药金额排序/DDDs排序比值及药物联合应用情况等为指标,分析抗高血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 CCB、ARB和新型复方制剂的使用金额位居前3位,非洛地平、替米沙坦、氨氯地平DDDs高.联合用药方案多数合理,以二联用药为主.结论 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基本符合国内外指南的用药原则,对少数不适宜的联合用药方案有待改进,应根据个体差异选择佳的药物治疗方案.
作者:沈毅;唐扣明;周卫英;顾申勇;薛晓红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支架术后规范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疗效.方法 选取60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药物洗脱支架术后患者,分为联合用药组32例,阿司匹林组28例.联合用药组术后规则口服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连续11个月;阿司匹林组术后1个月规则口服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随后因各种原因自行停服氯吡格雷,仅口服阿司匹林,持续11个月.复查冠脉造影,观察冠脉再狭窄包括需进行再次PCI术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的发生率.结果 联合用药组冠脉再狭窄发生率12.5%,阿司匹林组冠脉再狭窄发生率39.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脉支架术后患者应规范联合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
作者:王晓琳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甲钴胺(商品名:弥可保)为维生素B12在体内两种辅酶活性形式之一,其钴原子与甲基相连.维生素B12另一辅酶活性形式5'-脱氧腺苷钴胺接受CoF递来的甲基,生成甲钴胺,后者再将甲基转移给甲基受体[1].甲钴胺可参与物质的甲基转化反应及核酸、蛋白质和脂类代谢,促进神经细胞内核酸和蛋白质以及神经髓鞘的合成,从而修复受损伤的周围神经[2].在临床上主要用于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近年来有文献报道其在眼科疾病中的应用,临床效果较为满意,现综述如下.
作者:王燕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建立测定清开灵片中黄芩苷在人血浆中含量的实验方法.方法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Agilent HC-C18 (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水-磷酸(47:53:0.2);检测波长:280nm;汉黄芩素作为内标.结果 黄芩苷线性范围为0.25~12.0μg/ml,回归方程Y= 0.0095C-0.00176(r= 0.9997);回收率>80%,日内和日间RSD均<10%.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黄芩苷药代动力学研究及血药浓度监测.
作者:魏龙 刊期: 2013年第29期
急性吗啡中毒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危急症,中毒后主要表现为昏迷、呼吸深度抑制(可降至2~4次/min)、瞳孔极度缩小(两侧对称)或成针尖样、血压下降、皮肤发绀、尿量减少、体温下降、皮肤湿冷、肌无力,严重缺氧时可导致休克、循环衰竭、瞳孔散大,甚至死亡[1].现将2010年以来,对在我肿瘤血液科收治的因晚期癌痛而长期服用或注射吗啡类药物发生中毒22例的急救和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刘燕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对该院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为促进合理用药,提高临床疗效,有效降低药品费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0-2012年医院住院患者的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Dc)、销售金额进行分析.结果 该院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频率和用药金额呈快速上升趋势,其中奥美拉唑的DDDs与销售金额始终排在首位.大部分品种的销售金额与用药数同步性良好.结论 按照合理用药原则,应尽量首选国家基本药物,该院目前PPI的选择主要还是第1代PPI,药物的使用具有合理性.
作者:高永艳;李映辉;徐婷 刊期: 2013年第29期
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为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主要病因,临床合理选择抗Hp感染药物,对治疗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有重要作用.1 用药原则1.1 联合用药 Hp可分泌一种碱性物质,对细菌起保护作用,使细菌在胃酸中得以存活.故应用单一药物很难杀灭Hp,通常需联合应用3种药物方能在其产生耐药性之前杀灭,即质子泵抑制药(PPI)或铋制剂+2种抗菌药(三联疗法).
作者:李进权 刊期: 2013年第29期
D-10糖化血红蛋白A1c测定仪是台式仪器,应用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人全血糖化血红蛋白A1c的自动化和准确的测定.标本可被自动稀释后注入分析柱.D-10糖化血红蛋白A1c测定仪将预先编程设置的由低到高离子浓度的缓冲液注入系统,在这一过程中,血红蛋白经和分析柱中偶联离子结合的程度大小达到分离.处理好的样本自动被注入分析通路,分离的血红蛋白随后在流经光感测量计时,测量其在415nm的光吸收情况.
作者:宋旭臣;赵衍会;刘玲;段群;吕云桂 刊期: 2013年第29期
为确保师生集体用餐和饮用水卫生安全,维护我县学校正常教学秩序,预防群体性食物中毒、传染病暴发流行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依据<食品安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于2013年4月对全县各学校、幼托机构食堂的餐饮安全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金森 刊期: 2013年第29期
患者,女,48岁.主因右眼间断红肿、疼痛1周于2012年8月14日来我科就诊.患者缘于1周前右眼发红,伴疼痛,无明显视力下降,自用抗生素滴眼药无好转.既往1年前曾患肺癌行放射治疗.余无特殊病史.入院体检:T.36.9℃,P 86次/min,R 21次/min,BP 130/88mm Hg(1mm Hg=0.133kPa).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界不大,听诊未发现异常,右上肺扣诊浊音,呼吸音低,右中下肺及左肺呼吸音清,均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CT示右肺放化疗后改变,伴右肺放射性肺炎,肝、脾无肿大,全身骨显像未见明显异常.头颅CT扫描未见异常.专科检查:左眼视力0.8,右眼视力0.4.右眼结膜充血.角膜清,虹膜8~11点处可见一椭圆形深褐色肿物.约0.8cm×0.6cm×0.4cm大小,向前生长,突向前房,鼻侧前房变浅,瞳孔不圆,对光反射存在.前房可见少许浮游物,晶体后移,眼底未发现异常.
作者:宋军芬 刊期: 2013年第29期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由高血压病引起的脑实质内出血,发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和及时救治是降低病死率和病残率的关键.我科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56例,经围手术期规范护理,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爱爱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菌株的感染情况和耐药特征,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医院2012年1~12月住院患者痰、咽拭子、血液等标本分离培养结果,药敏试验以及病史.结果 共检测出多重耐药菌感染114例,比2011年下降42.5%,其中70例为院外带入,占总耐药菌株的61.40%.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47例(41.23%),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44例(38.60%),肺炎克雷伯菌8例(7.02%),耐碳青霉系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6例(5.26%);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9例(7.89%).结论 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导致多重耐药菌发生率增高,应加强院内感染控制,防止耐药菌株的出现.
作者:孙燕;姬长存;刘文东 刊期: 2013年第29期
上消化道出血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含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肝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出血也包括在内.上消化道出血常见临床表现为呕血、腹痛、便血及不同程度的周围循环衰竭等,属临床常见急症,须进行急救.笔者结合20例护理经验,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静 刊期: 2013年第29期
急性乳腺炎,中医又称乳痈、乳疮等.是哺乳期妇女常见病症.多发于青年女性.患者不仅自身痛苦,也影响哺乳期婴儿身体健康.急性乳腺炎病因有2种,即乳汁瘀积与细菌感染.中医认为该病为肝经滞气,和阳明之热,相互郁结,营气不从所致.笔者采用中医按摩疗法治疗急性乳腺炎300例,效果显著,现总结治疗经验如下.
作者:杨松涛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研究激素联合环磷酰胺(CTX)对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合并肾损害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使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AAV合并肾损害的45例患者资料,以及单用激素治疗的21例患者资料,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及1个月的临床资料与实验室检查.结果 治疗1周后2组患者伯明翰血管炎活动评分(BVAS)、24h尿蛋白定量、Scr、CRP下降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联合治疗组以上指标的改善均较单用激素治疗患者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激素联合环磷酰胺对控制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病情活动及缓解肾脏损害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邬章林;张魁正 刊期: 2013年第29期
局部枸橼酸抗凝法(regional citrate anticoagulation,RCA)在高危出血患者中行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其有效性已得到证实,现将1例慢性肾功能不全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局部枸橼酸抗凝方法顺利完成持续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diafiltration,CVVHDF)治疗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欣;马为民;康军阳 刊期: 2013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