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抗血小板聚集在冠脉支架术后的临床应用观察

王晓琳

关键词:冠脉支架术,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疗效
摘要:目的 观察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支架术后规范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疗效.方法 选取60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药物洗脱支架术后患者,分为联合用药组32例,阿司匹林组28例.联合用药组术后规则口服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连续11个月;阿司匹林组术后1个月规则口服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随后因各种原因自行停服氯吡格雷,仅口服阿司匹林,持续11个月.复查冠脉造影,观察冠脉再狭窄包括需进行再次PCI术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的发生率.结果 联合用药组冠脉再狭窄发生率12.5%,阿司匹林组冠脉再狭窄发生率39.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脉支架术后患者应规范联合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消化性溃疡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相关因素探析

    目的 对引发消化性溃疡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方法 对50例患有消化性溃疡并出现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引起消化性溃疡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 季节、性别、烟酒史及职业类别等都是影响消化性溃疡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因素(P<0.05);而在消化性溃疡的发生部位上,发生消化道出血的概率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影响消化性溃疡并发消化道出血因素的研究,对于预防消化道出血和治疗消化性溃疡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范义忠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我院2009-2012年用药情况分析

    目的 客观评估该院近年来用药情况,为合理调控用药结构提供依据.方法 统计分析医院2009-2012门诊急诊药房及住院药房用药情况和配方数据量,从药品总金额、药理分类、用药金额、抗微生物药品等几方面比较分析.结果 药品金额年平均增长率为18.07%,处方金额年平均增长率为-3.27%;抗微生物药品金额年增长率17.75%,应用较多的前15种药品金额年平均下降5.03%,非抗生素比例年平均增长率9.65%.结论 该院2009-2012年用药情况基本符合合理用药要求,有待进一步改善.

    作者:邢人鑫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抗血小板聚集在冠脉支架术后的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 观察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支架术后规范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疗效.方法 选取60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药物洗脱支架术后患者,分为联合用药组32例,阿司匹林组28例.联合用药组术后规则口服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连续11个月;阿司匹林组术后1个月规则口服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随后因各种原因自行停服氯吡格雷,仅口服阿司匹林,持续11个月.复查冠脉造影,观察冠脉再狭窄包括需进行再次PCI术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的发生率.结果 联合用药组冠脉再狭窄发生率12.5%,阿司匹林组冠脉再狭窄发生率39.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脉支架术后患者应规范联合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

    作者:王晓琳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安步乐克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 研究安步乐克(盐酸沙格雷酯片)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炎性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2组均给予相同的基础药物治疗,同时分别给予安步乐克(治疗组)和阿司匹林(对照组)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和血清炎性因子的变化.结果 用药2周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比对照组降低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2组炎性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安步乐克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效果明显,其作用可能与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有关.

    作者:吴艳;张晓雷;汤武装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金栀洁龈漱口液在口腔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中药组方金栀口腔漱口液用于患者口腔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需口腔护理的2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分别用金栀洁龈漱口液棉球和生理盐水棉球进行口腔护理.观察比较2组口腔护理前后的细菌培养及临床疗效.结果 2组口腔护理前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细菌培养的转阴率分别为67.94%和22.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金栀洁龈漱口液用于口腔护理,效果优于临床常用的生理盐水.

    作者:陈建;蒋振萱;段荣;盛韵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环孢素A治疗小儿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环孢素A(CsA)治疗小儿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分析31例使用CsA治疗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临床资料,其中激素耐药8例,激素依赖10例,频复发13例;微小病变(MCNS)19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9例,局灶节段性硬化(FsGS)3例.结果 完全缓解19例(61.3%),部分缓解7例(22.6%),无效5例(16.1%).不同临床类型中,激素依赖型完全缓解率高(80%),激素耐药型完全缓解率低(25%),2类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类型中,微小病变型完全缓解率高(68.4%),局灶节段性硬化完全缓解率低(33.3%),2类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A治疗过程未出现明显的肾毒性反应.结论 CsA治疗小儿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安全有效,注意监测血药浓度,肝肾功能情况下,CsA治疗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余咏文;张强英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癫痫患者选用美罗培南的合理性评价

    癫痫为多种原因导致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的临床综合征,脑内兴奋递质过多或抑制性递质过少,及使用兴奋与抑制失衡的药物均可引起癫痫发作.据统计[1,2]诱发癫痫的抗菌药物以氟喹诺酮类及碳青霉烯类(主要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居多,故临床在选用药物治疗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病史,权衡利弊.笔者以临床实践中癫痫合并感染患者为例,针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美罗培南与癫痫的关系进行分析与探讨.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晶;陈潇潇;朱俊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退出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腹膜透析(peritonea dialysis,PD)是终末期肾衰竭患者肾功能替代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尽管近年来腹膜透析技术有了较大的改进,但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生存率仍较低.因此,分析PD退出原因并探讨相应护理对策,对患者治疗、预后有深远意义.现将我院PD中心2005年1月-2012年1月接诊的终末期肾病患者行CAPD治疗以及在外院置入腹透管共221例,报道如下.

    作者:周勤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口底多间隙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口底多间隙感染是口腔颌面部严重且难治疗的感染,又称为口底蜂窝织炎[1],口底多间隙感染的病症特点是起病急且病情进展快.极易导致全身中毒重症,如果处理不当,还会使感染扩散,从而危及生命.现对我院住院的35例口底多间隙感染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徐向阳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胺碘酮在室性心律失常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胺碘酮在室性心律失常治疗的效果.方法 64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在治疗的前1个月,用安慰剂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未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对照组患者口服普罗帕酮,观察组患者口服胺碘酮片,疗程均为2个月,同时2组患者均接受正规治疗.结果 经过治疗,2组患者的QTc间期、室早数等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具有较为明显的改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7%高于对照组的7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和普罗帕酮相比,胺碘酮在改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有效率及预后方面具有明显偏优的疗效,安全有效,且给药方便,价格低廉,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黄玉桐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运用近红外光谱法建立肠虫清的一致性检验模型

    目的 应用近红外光谱法对肠虫清(即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阿苯达唑片)进行一致性检验.方法 将收集的 10批肠虫清扫描近红外光谱图和进行预处理,建立一致性检验方法.结果 一致性检验模型可以显著区分与该厂家样本主成分相同的其他厂家样本.结论 本方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适用于假劣药品的快速筛查.

    作者:黄华;田海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胺碘酮转复心房纤颤56例患者的护理措施及体会

    胺碘酮是第Ⅲ类抗心律失常药,通过抑制复极过程,可延长心室心房肌的有效不应期,控制房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差,经常需要住院治疗,重者可发生血栓栓塞,并且易患中风等严重甚至致命的心血管并发症.因此,房颤的转复非常重要.及时采用胺碘酮静脉注射可以快速、有效地转复房颤,改善心肌供氧.现将我院采用胺碘酮治疗心房纤颤56例的护理措施和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汤爱红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处方常见错误分析

    自2006年国家卫生部颁发<处方管理办法>[1]以来,规范处方书写已引起各级医师高度重视.处方是医师实施药物治疗与药房配发药品的凭证及处理医疗纠纷的法律依据[2,3].医院门诊处方为医师为患者下达医疗用药的直接书面文件,由门诊药房药师执行,查堵错误处方是临床医师和各级药师共同的责任.近年来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坚持开展处方质量检查,处方点评制度,对防范由药物引发医疗纠纷起到积极作用.笔者将门诊处方中常见问题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秀清;刘宇;吴冬梅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护士长沟通技巧对护理质量提升的作用探讨

    护士长的职责在于协调医、护、患及相关科室的关系.面对不同的人,沟通方式不尽相同.掌握人际沟通技巧并与工作实践相结合,是护士长管理和改善医护、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的主要手段之一.出色的护士长不仅要具备熟练的业务技术、高尚的医德医风、审慎的工作态度,还要能大限度地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成为医院医护、护患管理的桥梁和纽带,加强科学有效的管理,使工作得以有效开展,保证医护服务质量.

    作者:纪伟峰;朱晓燕;赵金娟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门诊西药房退药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了解门诊患者的退药原因,采取应对措施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医院门诊西药房549份退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退药的主要原因是医师及处方问题、患者未按医嘱用药、临时取消检查和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等.所退药物种类以眼科用药、抗生素、中成药居多.结论 为降低门诊西药房的退药率,需建立健全退药制度,加强医患沟通,有效地开展药学服务.

    作者:虞文卿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治疗胃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在治疗胃溃疡出血中所起的作用,为临床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70例胃溃疡出血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奥美拉唑组和西咪替丁组各35例,观察2种治疗方法在止血效果及溃疡治愈效果方面的差异.结果 在止血效果方面,奥美拉唑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2.9%、91.4%,高于西咪替丁组的42.9%、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溃疡治愈效果方面,奥美拉唑组愈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1.4%、77.1%,高于西咪替丁组的34.3%、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能快速控制胃溃疡导致的出血并能提高溃疡的愈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陈育苗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子宫瘢痕妊娠12例治疗体会

    子宫下段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剖宫产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0.125%,易误诊为早期正常宫内妊娠而行传统的人工流产术,由此发生术中大出血、子宫穿孔,甚至切除子宫,导致患者丧失生育能力.因此如何早期明确诊断和及时处理至关重要[1].

    作者:张艳萍;晏咏梅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罗红霉素胶囊致迟发荨麻疹1例

    患者,女,22岁,主因呼吸道感染伴咳嗽、咳痰3d就诊.患者自述咯少量黏液、脓性痰,无发热、头痛、头晕、胸痛、咯血、呼吸困难等症状.患者于家中自服头孢氨苄、复方甘草片,无明显好转.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查体:T.36.3℃,P 72次/min,R 22次/min,BP 110/76mm Hg(1mm Hg=0.133kPa).神志清晰,自主体位,全身皮肤无黄染、出血点发癜,口唇无紫绀.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许干性啰音,未闻及哮鸣音及水泡音.心音可,心律规整,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作者:陈健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的护理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R)为矫形外科中较大型重建手术,是治疗髋关节疾病和骨折的佳治疗手段[1].因其术后并发症常见,多予常规预防治疗,但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因发生率低,临床上未引起足够重视.笔者选择2007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80岁以上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5例,所有患者经积极治疗及护理均治愈出院.

    作者:葛小敏;朱巧妹;李宁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62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122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对照组行传统疝修术手术,观察组例行无张力修补术.对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3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疝修补术,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杨杰斌 刊期: 2013年第2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