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贵阳市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情况调查研究

何建华;谢莉;王筑萍;陈芸;姚丽

关键词:糖尿病, 胰岛素注射, 问卷调查
摘要:目的 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情况的调查为本地区指导患者正确注射胰岛素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 对贵阳市的糖尿病患者开展问卷调查,问卷主要针对费用问题、注射问题、保存问题以及血糖监测等几大类问题,调查样本总数为413例;对获得的问卷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胰岛素注射的费用本地区患者约1/3能承受,绝大部分患者对于注射前、注射中的注意事项以及使用后处理等知识的掌握不是全面.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胰岛素注射过程各环节的健康教育,保证患者正确有效的注射胰岛素,提升其生活质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措施

    急性阑尾炎为外科常见、多发病,居各类急腹症首位.切口感染为阑尾炎手术常见并发症.文献报道,未穿孔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0%,穿孔者术后切口感染率可达20%以上.给患者增加痛苦和经济负担,延长住院时间.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原因有多方面,与患者年龄、营养状况、机体免疫力、阑尾病理改变及医师手术操作熟练程度直接相关.手术操作时间越长,切口暴露时间越久,对切口挤压、牵拉越重,切口组织越易水肿,修复能力越差,致使切口感染机率越高.笔者对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经验做出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金水;李静;王东升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介入治疗成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临床疗效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aseptic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ANFH),是由于多种病因破坏了股骨头的血液供应导致股骨头内骨组织死亡所引起的病理生理过程,是临床常见病之一.作为一种进展性疾病,多发生在20~50岁,如果在早期不能作出及时的诊断和治疗,约80%未经治疗的ANFH在1~3年内会发生股骨头塌陷,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我院自2003年1月-2011年1月采用经动脉介入疗法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5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旭东;崔社娟;曹贵文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医院医患纠纷的原因及对策

    医患纠纷指医方(医疗机构)与患方(患者与患者家属)之间产生的各类纠纷.包括因诊疗结果或医疗过错争议产生的医疗纠纷,也包括与医疗过错无关的其他医患纠纷(如拖欠医疗费或对医疗费用有异议、对服务态度与服务质量不满意而引起的纠纷等)[1].近年来,医患纠纷发生频繁.患者就诊心存疑虑,医师工作如履薄冰,医患双方不信任感加剧.医患矛盾日益升级为社会问题.如何对医患纠纷的产生有一个明确认识,怎样正确处理和有效防范医患纠纷的发生,是各级医院所面临的新问题.本文旨在分析目前医患纠纷发生原因,提出对策及医疗纠纷防范措施.

    作者:赵金娟;杨正国;王霜;高素珍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T2DM)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102例T2DM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糖尿病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糖尿病基础治疗上加用硝苯地平、厄贝沙坦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SBP、DB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T2DM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王志英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基层医院处方点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实践与体会

    目的 通过处方点评促进医师临床合理用药,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减少药物滥用现象和不良反应.方法 每月抽查医院的门急诊处方和住院病历,由处方点评小组根据处方点评管理规范等要求进行点评;将点评结果以书面形式反馈至医师个人,要求医师改进不足之处;并将点评结果与医师的晋升、科室的绩效工资挂钩,促进医师提高合理用药水平.结果 通过实施处方点评2年,我院处方合格率从68.2%提高至91.6%,药品种数从6.7种下降至4.9种,不合理用药现象逐渐减少;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病例从56例减少至26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更趋合理,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从81.6%降至61.4%,使用强度从108.5DDD降至61.7DDD,药品收入占比从40.6%下降至33.5%.结论 通过点评、反馈、整改、学习提高等措施,及时发现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并持续改进处方质量,对提高医疗质量和合理用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减轻群众的医药费用负担.

    作者:邓志威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妇产科手术致输尿管损伤11例临床分析

    女性生殖系统与泌尿系统在解剖位置上相邻,手术容易致泌尿系统损伤.我科1988年8月-2005年12月共行开腹手术14892例中发生输尿管损伤9例,外院分娩子宫破裂手术损伤输尿管2例,现对11例妇产科手术致输尿管损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严凌霄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胺碘酮在室性心律失常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胺碘酮在室性心律失常治疗的效果.方法 64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在治疗的前1个月,用安慰剂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未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对照组患者口服普罗帕酮,观察组患者口服胺碘酮片,疗程均为2个月,同时2组患者均接受正规治疗.结果 经过治疗,2组患者的QTc间期、室早数等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具有较为明显的改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7%高于对照组的7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和普罗帕酮相比,胺碘酮在改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有效率及预后方面具有明显偏优的疗效,安全有效,且给药方便,价格低廉,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黄玉桐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用药合理性分析1例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指在医院外罹患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细菌、真菌、衣原体、支原体等均可引起CAP,其中肺炎链球菌是CAP常见的病原菌.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免疫功能受损现象的增加及抗菌药物耐药率的上升,CAP诊断与治疗面临许多新问题.

    作者:毕宇蓉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金栀洁龈漱口液在口腔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中药组方金栀口腔漱口液用于患者口腔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需口腔护理的2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分别用金栀洁龈漱口液棉球和生理盐水棉球进行口腔护理.观察比较2组口腔护理前后的细菌培养及临床疗效.结果 2组口腔护理前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细菌培养的转阴率分别为67.94%和22.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金栀洁龈漱口液用于口腔护理,效果优于临床常用的生理盐水.

    作者:陈建;蒋振萱;段荣;盛韵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晚期肿瘤患者使用气垫床预防压疮的体会

    压疮指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缺血致皮肤丧失正常功能,引起组织破溃和坏死[1].晚期肿瘤患者因水肿、恶病质、被动体位等,极易发生压疮.我科自2008年1月采用气垫床预防压疮的发生,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刘琼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罗红霉素胶囊致迟发荨麻疹1例

    患者,女,22岁,主因呼吸道感染伴咳嗽、咳痰3d就诊.患者自述咯少量黏液、脓性痰,无发热、头痛、头晕、胸痛、咯血、呼吸困难等症状.患者于家中自服头孢氨苄、复方甘草片,无明显好转.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查体:T.36.3℃,P 72次/min,R 22次/min,BP 110/76mm Hg(1mm Hg=0.133kPa).神志清晰,自主体位,全身皮肤无黄染、出血点发癜,口唇无紫绀.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许干性啰音,未闻及哮鸣音及水泡音.心音可,心律规整,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作者:陈健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我院2012年清洁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比较与分析

    目的 通过比较2012年清洁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的情况,进一步规范清洁手术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抽取2012年1~6月和2012年7~12月清洁手术病历各250份,从预防用药指征、给药时机、药物选择、溶媒选择、预防时间等多方面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2012年7~12月清洁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比1~6月的明显降低,特别是腹股沟疝修补术、白内障手术等,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有所提高,体现了清洁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趋于合理化,但仍存在抗菌药物品种选用不合理、预防用药时间过长等问题.结论 清洁手术应需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作者:谭彩虹;黄小瑜;易燕桃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优质护理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体会

    全髋关节置换术适用于老年性退行性髋关节病、股骨颈骨折、创伤性关节炎、各种原因的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合并双侧髋关节强直、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各种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等.不失为一种较为有效的关节成型术.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患者关节活动功能,解除患者疼痛,改善患者自理能力.随着老龄人口增加,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及生活观念改变,行人工全髋置换术病例数逐年上升.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为关节疾患终末治疗的有效方法,但由其引发的并发症问题亦是医护人员面临的挑战,围手术期护理对避免手术并发症、有效恢复人工髋关节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我院骨科自2010年6月-2012年3月共为32例患者施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并实施优质护理,术后加强健康教育及专科指导,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作者:孟桂玲;孟桂红;彭杰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地塞米松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气道炎性反应与MUC5AC的影响

    目的 研究糖皮质激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气道炎性反应与MUC5AC的影响.方法 用反复被动吸烟和气道内滴入脂多糖12周建立大鼠COPD模型后,地塞米松(0.01mg/kg)灌胃治疗4周.计数大鼠COPD模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总数,肺组织病理切片行HE和AB-PAS染色,测定肺组织黏蛋白MUC5AC含量.结果 地塞米松能明显降低BALF中白细胞总数(P<0.05),并能明显抑制杯状细胞增生和MUC5AC含量(P<0.05).结论 熏烟和脂多糖可引起大鼠COPD,使MUC5AC含量增加,但经地塞米松治疗后较模型组降低,表明地塞米松对COPD具有治疗作用.

    作者:夏锦芳;黄梦珊;杨佳;韩程雁;王砚;唐法娣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抗血小板聚集在冠脉支架术后的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 观察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支架术后规范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疗效.方法 选取60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药物洗脱支架术后患者,分为联合用药组32例,阿司匹林组28例.联合用药组术后规则口服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连续11个月;阿司匹林组术后1个月规则口服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随后因各种原因自行停服氯吡格雷,仅口服阿司匹林,持续11个月.复查冠脉造影,观察冠脉再狭窄包括需进行再次PCI术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的发生率.结果 联合用药组冠脉再狭窄发生率12.5%,阿司匹林组冠脉再狭窄发生率39.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脉支架术后患者应规范联合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

    作者:王晓琳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基层医疗机构中药养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药品质量与人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中药因其品种繁多,构成成分、性质各不相同,导致其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进而发生化学或物理反应,出现如变色、泛油、变味等变质现象,终影响了药品质量与疗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中药的基本使用单位,如不能做到积极有效的中药养护,就会影响其质量与安全.故基层医疗机构来说,更应注重和加强中药养护.

    作者:崔建壮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法复位后的护理体会

    腰椎间盘突出症好发于腰段脊柱下部,当脊柱内外平衡失调,致使椎间盘纤维环变形或破裂,髄核突出压迫神经根,引发腰、腿痛或坐骨神经痛.该病以青壮年体力劳动者多见.主要不适症状:腰腿串痛,多向一侧下肢沿坐骨神经分布区域放射性疼痛.疼痛多由脊部开始,逐渐延至大腿后面、小腿后外侧、足背外侧、足跟或足掌.站立、咳嗽、喷嚏和大便用力均可使疼痛加重,屈膝屈髋或卧床休息可使疼痛减轻.久之,患者感觉患侧下肢小腿后外側、足背、足跟、足掌等麻木或感觉减退,检査示肌张力减低,肌肉萎缩,膝、跟腱反射减低或亢进[1].

    作者:贾瑛莉;贾妍淼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阿尔茨海默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护理

    伴随全球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阿尔茨海默病渐成为广受重视的社会问题.我国北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平均年龄为75岁、76岁.此年龄段以上人群患重度阿尔茨海默病比率达5%以上,而到80岁,此比率上升至15%~20%.高龄痴呆患者同时伴多种内科疾病,医疗护理负担重、难度大,尤其是晚期阿尔茨海默病,大脑功能丧失,咳嗽反射减弱,咳嗽无力,吞咽反射减弱,发生误吸的几率增加,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也增高,死亡率很高.晚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死亡原因90%以上为并发肺炎而死亡[1].目前对阿尔茨海默病药物治疗手段十分有限,重点在于防止并发症发生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笔者对2012年1~12月我院收治阿尔茨海默病伴肺部感染的68例患者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邱宁;曹强;曾会群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按摩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体会

    肱骨外上髁炎又称网球肘.肱骨外上髁为肱桡肌及前臂伸肌总腱附着点,当前臂做旋转运动,主动收缩和被动牵拉上肢时,肱骨外上髁伸肌群长短肌受到牵拉,如此反复,易造成肌肉损伤、撕裂,引起该处炎症.临床常见症状为肘关节外侧疼痛,可放射至整个前臂,劳累后加重,休息时缓解;患肢乏力,握力下降,常不能负重和持握工具;肱骨外上髁压痛明显;肘关节伸直,掌屈腕关节用力向前旋转前臂时,肱骨外上髁处疼痛加剧.笔者总结2005-2012年我院接受按摩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患者50例经验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闫文越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按摩治疗肩周炎的体会

    肩关节周围炎,指肩关节疼痛、运动障碍等表现的病症.好发于50岁左右人群.发病多由肩部外伤继发,肩部受、风、寒外邪或由颈椎病等其他疾病引起.临床表现以肩部疼痛、肩关节运动障碍为主.病情进展经历肩部疼痛期、明显运动障碍期和固定期3期.笔者总结2003年2月-2013年5月我院按摩治疗肩周炎75例治疗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俱银海 刊期: 2013年第2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