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化疗方法对食管癌患者放疗期间的疗效观察

程茵

关键词: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食管肿瘤,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同步放化疗与序贯放化疗对食管癌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5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64例,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选择序贯放化疗方法进行护理,护理组34例选择同步放化疗方法进行护理.比较患者放化疗结束后有效率和患者生存率,及患者在不同的护理方法护理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白细胞计数减少情况和放射性食管炎情况).结果 护理组的生存率和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白细胞计数减少Ⅱ~Ⅳ级的3例,放射性食管炎Ⅱ~Ⅳ级的4例;对照组白细胞计数减少Ⅱ~Ⅳ级的4例,放射性食管炎Ⅱ~Ⅳ级的3例.结论 同步放化疗护理方法对食管癌患者具有更良好的临床疗效.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肩难产的助产与护理方法研究

    目的 观察临床肩难产产妇的助产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的20例肩难产产妇,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2010年对肩难产患者单纯进行常规助产护理,2011年针对肩难产产妇给予规范性的助产及护理措施,观察比较2010年、2011年两年肩难产发生率与产伤率.结果 2011年肩难产患者产伤率(16.7%)低于2010年(50.0%),胎儿娩出时间短于2010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肩难产产妇助产护理,提升助产技术,可有效降低肩难产的产伤率,加快胎儿娩出时间.

    作者:张金玲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相关危险因素特点.方法 选取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收集的2010年2月-2012年9月12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与宫颈癌的患者资料为观察组,健康体检的100例育龄妇女资料做对照组,对比分析观察组发病的相关因素.结果 CINⅢ及宫颈癌组同对照组比较,初次性生活年龄、产次、HPV感染、户籍情况为发病相关因素;CINⅠ期、CINⅡ期与对照组比较,户籍情况、HPV感染、文化程度、产次为发病相关因素.结论 针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危险因素,行针对性防控,加强健康教育及宫颈癌普查,可降低宫颈癌发病率及死亡率,提高整体人口质量.

    作者:吴婷婷;蒋宇平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中成药的临床应用现状与分析

    中成药作为一种新型的中药在临床治疗上占有重要地位,虽然在剂型方面更偏向于西药,但是在属性方面仍属于中药的一种,因此必须在治疗时遵循中医基础的辨证论治原则,在辨证思想下进行用药,将中成药中所含有的成分充分了解,同时掌握配伍禁忌才能更好地发挥疗效,本研究将目前临床应用中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作者:黄盛彬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麝香保心丸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长期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麝香保心丸对缺血性心肌病的长期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84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42例,在规范的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包括阿司匹林,ACEI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基础上,治疗组患者加服麝香保心丸.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及6个月后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和6min步行距离.结果 两组治疗前LVEF、LVEDVI、LVESVI和6min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治疗后LVEF、LVEDVI、LVESVI和6min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6个月治疗,两组患者均无心血管事件死亡病例.结论 麝香保心丸能够显著改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贺金国;张蓓;王首军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医用几丁糖用于输卵管通液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疗效研究

    目的 观察医用几丁糖用于输卵管通液防治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4月-2012年1月在湘雅萍矿合作医院就诊的92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实验组的输卵管通液加入医用几丁糖,对照组使用0.9%氯化钠溶液、地塞米松和庆大霉素,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输卵管畅通及妊娠情况.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输卵管通畅率(97.8%)高于对照组(8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1年内宫内妊娠率(76.1%)高于对照组(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1例发生盆腔感染,对照组2例发生盆腔感染,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用几丁糖用于输卵管通液防治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安全有效,明显减少输卵管阻塞的发生率,提高子宫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文涓;谭亚林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这不仅减轻患者的痛苦,使饱受髋关节病变折磨的患者重获新生,而且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为患者的家庭减轻了负担.

    作者:胡敏利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伴结石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伴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海安吉庆2009年1月-2012年12月92例胆囊炎伴结石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予以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切口切除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和并发症上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和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比较,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在治疗胆囊炎伴结石时能够减轻患者痛苦,并发症发生概率小、恢复速度快、安全有效,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于涛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检验分析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检验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梁垛卫生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间收治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酶联免疫组和胶体金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检验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检验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均可作为临床丙型肝炎的检测方法,而胶体金法具有操作便利且快速、结果直观、无特殊设备要求等优点,更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杨卫卿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腹腔镜妇科手术并发症的临床分析与防治

    目的 讨论腹腔镜治疗妇科疾病术后并发症的产生原因及防治办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2年8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70例患者,均行腹腔镜治疗,分析术后并发症情况及其防治措施.结果 采用腹腔镜行不同手术治疗后,输卵管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7.78%(5/18),子宫手术16.66%(3/18),输卵管手术15.38%(6/39).结论 腹腔镜妇科手术并发症多与医师手术操作规范和病例筛选有关,严格统一手术操作流程,病例筛选细致,医师掌握手术要领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卫锋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小蓟饮子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肾炎血尿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小蓟饮子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肾炎血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0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肾炎血尿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综合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小蓟饮子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结果 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60%,观察组为80%,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血尿持续的时间为(11.03±1.74)周,观察组为(6.89±5.14)周,观察组患者血尿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蓟饮子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应用于治疗肾炎血尿中疗效确切,值得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王俊峰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并发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经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后并发症的认识及危险因素的分析控制.方法 对西昌市人民医院2011年6月-2012年4月收治的54例肺内有病灶行肺穿刺活检术的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临床上各种并发症及危险因素.结果 54例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为气胸和出血,发生率分别为22.2%、7.4%;多因素分析患者年龄≤60岁、穿刺次数1次,穿刺时间≤30min为手术的保护因素,年龄>60岁、穿刺次数≥3次、穿刺时间>45min为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穿刺次数及时间是影响CT引导下穿刺活检术的主要因素,临床手术时应特别重视患者的年龄,控制穿刺的时间及次数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以达到预防的效果.

    作者:王舰涛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蒙特利尔智能量表对急性脑梗死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的评估

    目的 探讨蒙特利尔智能量表(MoCA)对于急性脑梗死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的评估.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伴2型糖尿病记忆力减退的患者115例患者作为治疗组,另外选取115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分别运用MoCA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两组人员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并分析评估结果,并且两组人员从MoCA 视空间和执行、抽象、命名、注意、语言、延迟回忆检测结果评分中分进行比较.结果 MoCA 筛查治疗组灵敏度为83.50%、特异度为74.31%,而MMSE 分别为45.67%和97.85%.两组在视空间和执行、注意、语言、抽象、命名、注意、延迟回忆检测中和定向得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oCA用于急性脑梗死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的评估作用具有明显优势,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华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不同预冲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影响

    目的 对不同预冲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间通州区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1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预冲方法分成半开放式组和密闭式组,对比两组患者的透析充分性.结果 两组患者均经过5次透析,密闭式组稳定性优于对照组,且两组尿素清除指数以及凝血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密闭式预冲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具有显著的影响,值得关注.

    作者:徐红梅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探讨猴头菌颗粒联合柳氦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猴头菌颗粒联合柳氦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萍乡市人民医院2008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结肠炎患者6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分别给予单纯柳氦磺胺吡啶与联合猴头菌颗粒和柳氦磺胺吡啶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患者有效率(96.7%)高于对照组患者(63.3%),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白细胞减少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胃肠道反应患者2例,对照组胃肠反应患者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猴头菌颗粒联合柳氦磺胺吡啶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梁冬梅;童向霞;钟强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风险管理在骨外科护理中的实施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在骨外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骨外科收治的临床患者8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相应的风险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纠纷和投诉发生率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骨外科实施合理的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控制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住院安全,值得关注.

    作者:袁洲红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不同化疗方法对食管癌患者放疗期间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同步放化疗与序贯放化疗对食管癌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5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64例,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选择序贯放化疗方法进行护理,护理组34例选择同步放化疗方法进行护理.比较患者放化疗结束后有效率和患者生存率,及患者在不同的护理方法护理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白细胞计数减少情况和放射性食管炎情况).结果 护理组的生存率和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白细胞计数减少Ⅱ~Ⅳ级的3例,放射性食管炎Ⅱ~Ⅳ级的4例;对照组白细胞计数减少Ⅱ~Ⅳ级的4例,放射性食管炎Ⅱ~Ⅳ级的3例.结论 同步放化疗护理方法对食管癌患者具有更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程茵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帕罗西汀与奥氮平联合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并伴随抑郁的老年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9月-2012年9月云南省心理卫生中心收治的精神分裂症并伴抑郁的老年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使用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对照组单用帕罗西汀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及BPR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及BPRS评分均改善;治疗组患者治疗1个月、2个月后HAMD评分及BP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罗西汀与奥氮平联合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并伴随抑郁老年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较明显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王云红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前列腺炎伴性功能障碍的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慢性前列腺炎(CP)伴性功能障碍(ED)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泌尿外科门诊CP伴ED患者46例,年龄25~52岁.随机分为Ⅰ组、Ⅱ组两组,每组23例.两组患者同时给予坦洛新治疗.Ⅰ组患者:单纯给药组.Ⅱ组患者: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干预的综合疗法.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P症状评分(CPSI)均值及国际勃起功能问卷评分(IIEF-5)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CPSI评分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IIEF-5评分比较,Ⅱ组改善情况明显好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药物治疗对改善CP伴ED症状具有良好效果,而在治疗过程中良好的心理干预治疗对于患者的康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徐卫兵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我院2012年7-12月份病区用药医嘱点评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病区用药医嘱的书写与不合理用药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7-12月我院180份住院病历,并根据规定对医嘱点评结果和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抽查的180份病历中,用药医嘱点评书写不规范及用药不合理情况共有61份,占33.9%.结论 我院住院病历用药医嘱点评的书写缺乏规范,不合理用药现象较严重,需要相关部门加大监督和检查的力度,以提高病历用药医嘱书写的质量,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

    作者:朱卫敏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健康教育在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0例,按照1:1的比例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A组)与试验组(B组),A组行基础护理措施,B组在基础护理基础之上行早期康复护理,以3个月为一个护理周期,具体观察这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一个周期的精心护理,两组患者均取得一定的护理效果.在总有效率上,A组为60%,B组为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A组为80%,B组为100%,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提高护理效果,降低致残的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非常值得各医院神经内科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贺雅萍;安毓平;田文静;李小燕;任巧霞 刊期: 2013年第3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