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宏
目的 探讨使用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82例,常规治疗;治疗组82例,常规治疗加卡维地洛.结果 对照组显效31例(37.80%),有效26例(31.71%),无效25例(30.49%),总有效率为69.51%;治疗组显效50例(60.98%),有效 24例(29.27%),无效 8例(9.75%),总有效率为90.25%.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的临床推广.
作者:崔希山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总结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以提高对本病诊断和治疗的认识.方法 选取2005 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住院的治疗UC患者87例,对其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结果 87例住院患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肠镜检查病变呈连续、浅表、弥漫性分布,血管模糊伴不同程度的黏膜充血、糜烂、溃疡.病变范围以直肠和乙状结肠多见.治疗以氨基水杨酸制剂(SASP/5-ASA)及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为主,保留灌肠,辅以饮食、心理治疗.治愈63例.结论 结肠镜检及组织活检是诊断UC的主要方法.UC并发症发生率低,氨基水杨酸盐及糖皮质激素是治疗UC的主要药物,综合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华黎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联合应用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哌酮舒巴坦对合并患有自发性腹膜炎的肝硬化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的研究分析.方法 选取2010年7月-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合并自发性腹膜炎肝硬化患者7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腹膜炎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对合并患有自发性腹膜炎的肝硬化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蒋卫东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宫颈癌根治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2月在吉林省肿瘤医院接受了宫颈癌根治术的96例患者,对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96例患者发生并发症的11例经过积极有效的护理及预防,症状基本消失,所有患者如期出院.结论 通过分析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预防措施可有效的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郭晓娜;徐雁;徐金香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猴头菌颗粒联合柳氦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萍乡市人民医院2008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结肠炎患者6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分别给予单纯柳氦磺胺吡啶与联合猴头菌颗粒和柳氦磺胺吡啶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患者有效率(96.7%)高于对照组患者(63.3%),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白细胞减少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胃肠道反应患者2例,对照组胃肠反应患者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猴头菌颗粒联合柳氦磺胺吡啶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梁冬梅;童向霞;钟强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防治根管治疗期间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我院自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94例患者的102颗根尖周病患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8例患者52颗牙,根管充填中使用地塞米松、氢氧化钙糊剂;对照组46例患者50例,根管充填中使用氢氧化钙糊剂,两组均于封药后口服替硝唑.比较两组治疗后疼痛情况.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优良率分别为84.6%(44/52),68.0%(34/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P<0.05).结论 地塞米松防治根管治疗期间疼痛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志明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老年胃癌手术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及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07年2月-2011年6月收治的老年胃癌患者98例,将有合并症的2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无合并症的7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结果 术后2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占23.47%.其中观察组18例患者,占18.37%;对照组5例患者,占5.10%.两组患者经统计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以肺部感染为多见共12例(占56.52%);其次为切口感染患者6例(占26.09%);胸腔积液的患者3例(占13.04%);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1例(占4.35%);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1例(占4.35%).结论 对于胃癌的患者,必须做到原发病治疗与并发症治疗同时兼顾,分秒必争地进行抢救,维持患者呼吸、血压,确保生命安全.
作者:蔡安庆;吴新勇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剖宫产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一步指导临床护理.方法 选取通州区兴仁卫生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80剖宫产术后疼痛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术后2h、6h和24h疼痛程度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产妇容易出现术后疼痛,对产妇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运用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的缓解产妇的术后疼痛,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瞿燕荣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全麻前后安置尿管入麻醉后监测治疗室烦躁程度差异的临床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12月全麻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选择全麻前留置尿管,观察组选择全麻后留置尿管.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过敏性坏死反应(HR)、术后pacu烦躁的发生率及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前SBP、DBP、HR基础值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时两组患者SBP、DBP、HR均较基础值明显升高(P<0.01);观察组SBP、DBP、HR于拔管后5min、10min均较术前基础值和对照组同时间点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pacu烦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为46.9%(23/49),观察组为71.4%(35/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麻患者麻醉诱导前留置尿管,麻醉苏醒期对尿管耐受性好,躁动少,减少并发症.
作者:杜锡荣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伴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海安吉庆2009年1月-2012年12月92例胆囊炎伴结石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予以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切口切除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和并发症上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和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比较,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在治疗胆囊炎伴结石时能够减轻患者痛苦,并发症发生概率小、恢复速度快、安全有效,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于涛 刊期: 2013年第30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这不仅减轻患者的痛苦,使饱受髋关节病变折磨的患者重获新生,而且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为患者的家庭减轻了负担.
作者:胡敏利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海藻棒联合依沙吖啶终止16~24周妊娠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江油市人民医院进行中期妊娠终止的5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终止妊娠方法不同进行分组:选择羊膜腔内注入依沙丫啶方法进行妊娠终止的24例患者为对照组,选择海藻棒联合依沙吖啶进行妊娠终止的26例患者为观察组,并比较组间结果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26例患者全部引产成功,平均缩宫时间和缩宫至胎儿娩出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海藻棒联合依沙吖啶终止16~24周妊娠具有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谢海容;王玉杰;杨华;曹辉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探究异丙托溴铵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1年7月在都昌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COPD患者106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53例,采用抗炎、平喘、祛痰、吸氧治疗.治疗组患者5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异丙托溴铵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PaO2和PaCO2检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PaO2检测值高于对照组,PaCO2检测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丙托溴铵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疗效明显,并能改善血氧浓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谭晓坤;张国梁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同步放化疗与序贯放化疗对食管癌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5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64例,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选择序贯放化疗方法进行护理,护理组34例选择同步放化疗方法进行护理.比较患者放化疗结束后有效率和患者生存率,及患者在不同的护理方法护理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白细胞计数减少情况和放射性食管炎情况).结果 护理组的生存率和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白细胞计数减少Ⅱ~Ⅳ级的3例,放射性食管炎Ⅱ~Ⅳ级的4例;对照组白细胞计数减少Ⅱ~Ⅳ级的4例,放射性食管炎Ⅱ~Ⅳ级的3例.结论 同步放化疗护理方法对食管癌患者具有更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程茵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6例,将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高血压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时间以及接受治疗总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综合护理模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薛冬梅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不同采血方法对急诊标本血常规检验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8月-2013年2月在衡阳县中医院急诊就诊的患者60例,根据采血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经桡动脉采血穿刺方法,观察组采用头皮针经颞浅动脉采血穿刺方法,两组标本都进行血气分析与采血情况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标本检验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析(PaCO2)、动脉血氧分析(PaO2)与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采血时间及血肿和瘀斑少于对照组,采血1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一次性头皮针采集颞浅动脉血对患者进行急诊标本血常规检验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夏伶俐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保留乳晕表皮的乳晕三角瓣支撑法乳头内陷矫治术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之间收治的9例先天性乳房畸形患者,患者均接受保留乳晕表皮的乳晕三角瓣支撑法乳头内陷矫治术治疗,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且随访结果证实,无1例患者发生严重的术后并发症.结论 保留乳晕表皮的乳晕三角瓣支撑法乳头内陷矫治术治疗乳房畸形,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庄建波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相关危险因素特点.方法 选取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收集的2010年2月-2012年9月12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与宫颈癌的患者资料为观察组,健康体检的100例育龄妇女资料做对照组,对比分析观察组发病的相关因素.结果 CINⅢ及宫颈癌组同对照组比较,初次性生活年龄、产次、HPV感染、户籍情况为发病相关因素;CINⅠ期、CINⅡ期与对照组比较,户籍情况、HPV感染、文化程度、产次为发病相关因素.结论 针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危险因素,行针对性防控,加强健康教育及宫颈癌普查,可降低宫颈癌发病率及死亡率,提高整体人口质量.
作者:吴婷婷;蒋宇平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人工流产后继发不孕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戴南人民医院168名人工流产后继发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其原因.结果 检查结果显示,人工流产继发不孕的主要原因为输卵管堵塞(88/168),其次为子宫内膜异位(36/168).结论 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并向广大未婚青年做好生殖健康教育是降低不孕症发病率的关键因素.
作者:张春凤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不同保守方法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罗山县妇保院妇产科2012年5-8月收治的80例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甲氨蝶呤的注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有效率、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降至正常的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0.0%(36/40),高于对照组的65.0%(26/40),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有效率高,能够较快速使β-HCG降至正常水平,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丁贤红 刊期: 2013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