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叶娟
目的 观察聚醇酸(PGA)可吸收缝合线捆扎加纤维蛋白胶(FG)黏合治疗掌指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52例(69处)掌指骨关节内骨折患者,采用PGA可吸收线捆扎加FG黏合骨折块内固定的治疗方法.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获随访患者50例,其中骨折解剖复位,一期愈合47例(64处);骨折畸形愈合3例(3处).手部功能按TAM标准评价优良率达86%.结论 应用PGA捆扎加FG黏合治疗掌指骨关节内骨折,固定可靠,骨折愈合好,可获良好的手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伟;刘健;冯建书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润肠汤治疗老年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7例老年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予润肠汤治疗,对照组予莫沙必利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92%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润肠汤治疗老年性便秘效果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延路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前抗菌药物应用广泛,儿童因其免疫机制不健全,感染性疾病发病率较高,抗菌药物应用率也较高.临床应规范用药制度,采取各种措施保证儿童用药安全、合理.
作者:赵丽杰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神经衰弱主要是由于长期存在的精神压力不能解脱,或是长期过度紧张,从而引起高级神经活动紊乱引发其他疾病[1].其主要的临床特点为易于兴奋和疲劳,患者可产生各种神经精神症状和躯体不适,但无相应的器质性病理改变.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面临家庭、生活、工作及经济压力越来越大,各种因素共同作用可使人产生焦虑、怨恨、悲观、压抑等负面情绪,极易诱发神经衰弱.据统计资料显示,神经衰弱在青壮年中的发生率较高,且主要人群为脑力劳动者,患者心理问题突出,且心理反应强烈,相对于其他科室神经衰弱患者存在更大的心理危机.因此,临床要高度重视神经衰弱患者的护理工作,有针对性的实施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
作者:简毅荣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产妇宫缩活跃早期人工破膜联合胎心监护对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360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A组和对照B组,每组120例.观察组于宫缩活跃早期行人工破膜,同时行持续胎心监护;对照A组于宫缩活跃早期行人工破膜,按规定时间采用多普勒超声监测胎心;对照B组于宫缩活跃早期行持续胎心监护.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共发生新生儿窒息24例,其中脐带因素8例(33.3%),羊水污染6例(25.0%),胎头娩出困难3例(12.5%),滞产、第二产程延长3例(12.5%),胎盘因素2例(8.3%),胎儿因素1例(4.2%),不明原因1例(4.2%).24例窒息新生儿救治成功20例(83.3%),转儿科观察治疗4例(16.7%).结论 新生儿窒息受多种因素影响,宫缩活跃早期人工破膜联合胎心监护有助于改善新生儿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建敏 刊期: 2013年第31期
宫内胎儿的生存必须依靠脐带血循环,各种原因引起的脐带血流受阻,均可引起胎儿窘迫甚至死亡.脐带脱垂分为隐形脐带脱垂和显性脐带脱垂,发病突然,难以预测,是分娩期威胁胎儿生命的严重并发症,易致严重的胎儿窘迫,如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可致胎儿死亡,围生儿病死率高达20%~30%,尤以显性脱垂危害明显[1].抢救及时、得力,多数围产儿预后较好.笔者探讨脐带脱垂的预防与治疗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姚莉芸;郑晓芳 刊期: 2013年第31期
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6.9%[1].因切口感染可引发软组织充血肿胀、坏死,甚至有可能出现钢板外露,如未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可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切口感染也成为脊柱外科临床医护人员不可忽视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为提升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引发切口感染的治疗效果,2006年1月-2012的12月我院收治经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的患者23例,并给予有效的治疗措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万富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更昔洛韦联合胸腺五肽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带状疱疹患者40例,均予更昔洛韦联合胸腺五肽治疗,局部症状按皮肤科外用药物原则处理,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40例患者痊愈22例,显效1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治疗过程中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痊愈后随访1个月无后遗神经痛发生.结论 更昔洛韦联合胸腺五肽治疗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可明显缩短病程,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耀军 刊期: 2013年第31期
自20世纪60年代人类对干细胞开始研究,至今几乎已涉及所有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领域.干细胞是一群具有自我更新、增值和分化潜能的细胞类型,存在于多种组织中.干细胞在细胞治疗、组织器官修复、生育等方面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目前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笔者发现干细胞治疗肝硬化疗效显著[1],从干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分布及其功能来看,又与中医肾精理论有许多相似之处.笔者拟从以下方面作论述,为干细胞治疗肝硬化寻找中医理论支持,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丽芳;张丽欣;王志刚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 分析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底孤立性结节样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 肺底结节样病变患者36例,均予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活检组织行组织学及细胞学涂片检查,观察病理结果及活检阳性率.结果 36例患者穿刺病理结果:原发性恶性肿瘤22例,良性病变9例,无确定诊断5例,阳性率为86.1%.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对肺底孤立性结节样病变的定性诊断有较高的价值,临床工作者应准确定位、熟练操作、合理送检,以提高诊断准确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李占学;张至大 刊期: 2013年第31期
医患纠纷产生原因有医方因素、患方因素及社会因素.医院应从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规范医疗行为、提高技术水平、推广人性化服务、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正确引导舆论、完善医疗责任保险体系等方面来改善医患关系,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率.
作者:丁晓娟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联合地尔硫(艹卓)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曲美他嗪联合地尔硫(艹卓)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6%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均少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心绞痛持续时间均短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美他嗪联合地尔硫(艹卓)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有很好的协同作用,能有效改善和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受量,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次数,降低心绞痛的持续时间,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郝剑红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 分析临床CT及磁共振成像(MRI)对原发性脑干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24例脑干出血患者第1次使用CT扫描,对无法确诊者再结合MRI诊断.结果 24例患者经CT证实为脑干出血21例,另外3例患者经MRI检查证实为脑干出血.24例患者中,基本痊愈7例(29.2%),其中脑出血2例,桥脑出血5例;显效6例(25.0%),其中中脑出血1例,桥脑出血5例;有效1例(4.2%),为桥脑出血;治疗无效死亡10例(41.7%),其中中脑出血1例,桥脑出血7例,延脑出血2例.结论 对于原发性脑干出血患者,应先进行CT颅脑扫描,CT扫描检查无法确诊的情况下,可结合MRI进行颅脑扫描检查,以提高脑干出血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李学玲 刊期: 2013年第31期
脑卒中是当今社会致死致残的主要病因之一,其中缺血性卒中占60%~80%,且发病仍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清代医家王清任创制的补阳还五汤被众多医家推崇并广泛应用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但目前临床存在诸多错治与误治.笔者经多方查新及临床验证,总结补阳还五汤的应用经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建芬;刘涓;史曼;乔剑锋;郝建勋 刊期: 2013年第31期
颈动脉体瘤是发生在颈总动脉分叉处的一种化学感受器肿瘤,属良性肿瘤,生长缓慢,少数可发生恶变,无年龄及性别差异.患者多因颈部包块就诊,一般可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鉴别诊断主要与颈部肿大淋巴结、颈动脉瘤和甲状旁腺瘤相区别.临床医师与超声医师应掌握其诊断要点,以免漏诊误诊.
作者:王强;李春青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在治疗创伤性休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0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限制组和常规组各50例.在一般处理基础上,限制组予限制性补液治疗,常规组予常规补液治疗.监测2组入院72h内心率、平均动脉压、凝血酶原时间(PT)、红细胞压积(HCT)、血氧分压(PaO2)水平及输液量.观察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 限制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及PT水平均低于常规组,HCT及PaO2水平高于常规组,输液量少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限制性液体复苏在急诊创伤的治疗中能有效改善组织、器官的有效灌注,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从而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嘉希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辅治慢性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抗感染、止咳化痰、解痉平喘处理,治疗组同时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氧分压(PaO2)、二氧气化碳分压(PaCO2)]、及pH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PaO2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aCO2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H均升高,但治疗组升高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川芎嗪辅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能显著提高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岳刚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 分析该院内科活血化瘀类中成药注射剂的应用情况.方法 收集整理该院2010-2012年内科住院患者活血化瘀类中成药注射剂药品出库数据,对该类药的使用量、构成比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活血化瘀中成药注射剂中使用数量及构成比居前3位的依次为丹红注射液、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及丹参注射液.结论 活血化瘀类中成药注射剂在内科用途极广,临床医师和药师应把握安全、有效、合理、经济的用药原则,密切关注该类药物的自身特点及使用注意事项,以真正确保患者的利益.
作者:鲍丽丽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腺样肥大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手术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手术治疗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完全消失,且无术后复发,无明显的术后并发症表现,患者恢复效果较好.结论 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腺样体肥大,具有较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常艳芬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对糖尿病肾病(DN)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51例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厄贝沙坦治疗,对照组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24h尿蛋白(24hU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24hU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SBP、DBP、HbA1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厄贝沙坦能有效逆转DN患者的UP指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耐受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绍敏 刊期: 2013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