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荣兵
目的 探讨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40例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碘甘油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甲硝唑缓释药膜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后对比,牙龈指数、牙龈出血指数和牙龈袋深度等临床症状均有所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且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牙周炎,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安全性高,操作方便,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毛彧 刊期: 2013年第32期
小儿血液透析通过透析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和中毒物质,调节水和电解质平衡,有效改善氮质血症,及时纠正酸中毒和高钾血症,消除和减轻患儿体内水钠潴留,防止脑水肿及肺水肿的发生,以代替肾脏功能[1].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和某些药物中毒的有效治疗方法.笔者对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8例患儿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彦红 刊期: 2013年第32期
乳腺癌为危害女性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我国乳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日趋年轻化.红外线乳腺诊断仪为1种安全、无损伤、影像清晰的检查仪器,目前已在我国多数体检中心及基层医院普遍使用.红外线乳腺检查对人体无损伤、无痛苦、安全可靠且敏感性高,操作简单,可直接观察图像,亦可记录检查结果,更可反复操作,是广大女性患者易于接受的检查方法.我院自2009年投入使用红外线乳腺诊断仪(JW-2102B型),取得满意效果.笔者就红外线乳腺诊断仪在女性体检中的应用价值做归纳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明 刊期: 2013年第32期
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严重急症,为头部受到直接或间接暴力损伤所致,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并发症、后遗症多等特点,病死率高达70%~80%,术后并发症和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1].笔者以2010~2012年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对围手术期患者进行全面、精心护理,取得满意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靳永亮 刊期: 2013年第32期
语言是护士在工作中与患者沟通交流、互相配合的重要工具.护士除应具备高尚的情操、科学的态度、精湛的技艺外,还应讲究语言沟通的艺术性.这些都直接关系到病房服务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患者对医院的信任与整体评价.
作者:陈赛华 刊期: 2013年第32期
呃逆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证.由胃气上逆动膈,轻可自行缓解,重则症状时轻时重,迁延难愈.临床称持续24h以上呃逆为顽固性呃逆.笔者以中医治疗顽固性呃逆2例,报道如下.
作者:许辅德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3种质子泵抑制剂预防重症脑卒中患者应激性溃疡的成本-效果.方法 310 例重症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105例,B组102例,C 组103例.3组均予常规治疗,A组采用奥美拉唑预防,B组采用兰索拉唑预防,C组采用泮托拉唑预防.比较各组的溃疡发生率、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病率和总病死率,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3组溃疡发生率、预防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B组和C组比较,A组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病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C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成本-效果分别为23.5,23.1和11.4.结论 泮托拉唑成本效果优于奥美拉唑和兰索拉唑.
作者:池宁娟;贾艳艳;赵先;鹿成韬;窦芳;文爱东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了解宁夏石嘴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病历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2012年1~12月3190 份病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46份病历使用中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病历数为287份,不合理现象主要包括诊断与用药不符、无用药指征、疗程过短或过长、超剂量使用药物、联合应用不合理.结论 住院病历中使用中药注射剂基本合理,但是仍存在一定问题,应引起管理部门和临床医师重视,同时医院需加强住院病历点评的力度,进一步提高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水平.
作者:郭艳华 刊期: 2013年第32期
肺栓塞(PE)是因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主干或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与病理生理综合征,为1种涉及心肺循环的临床危重症,已成为国际化医疗保健问题.因其表现复杂、多变,尤其重症者起病凶险,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很高且临床极易造成误诊或漏诊[1].在西方国家PE死亡率仅次于肿瘤与心肌梗死居第3位.故如何正确认识该病临床特征并做早期诊断是临床医师极为关注的问题.血浆D-二聚体(DD)是交联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属具特异性的纤溶过程标记物.其水平增高反映凝血酶增多或继发性纤溶活性增强,为血管内纤溶常用血清学标记物,采用测定D-二聚体作为肺动脉血栓栓塞第1步筛查手段目前已得到国际公认.
作者:舒敏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社会福利院老年2型糖尿病休养员康复医疗效果.方法 40例老年2型糖尿病休养员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康复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自由活动,康复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采用专业医学康复治疗措施.结果 康复组患者饮食加运动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非常显著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试验前后只有空腹血糖水平显著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 综合康复治疗对老年2型糖尿病休养员血糖水平产生积极的康复效果.
作者:王荣兵 刊期: 2013年第32期
血液透析技术为尿毒症治疗的有效手段,是代替肾脏功能之主要措施,随着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数量增加,该技术亦不断成熟、发展,患者存活期与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但随治疗期延长,随之引发的并发症亦逐渐引起人们重视.高通量血液透析不仅可改善此方面问题,更因费用低廉,受到广大医疗工作者及患者关注.
作者:过嘉明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封闭疗法预防腹壁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行开腹手术的肥胖患者25例为试验组,进行术后的切口封闭治疗;同期选择24例患者为对照组,进行切口的远红外灯照射治疗.结果 试验组仅1例(4.0%)发生了切口脂肪液化,而对照组有4例(12.5%)发生了切口的脂肪液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肥胖患者术后进行腹壁切口的封闭治疗有助于预防切口的脂肪液化.
作者:鲁照明 刊期: 2013年第32期
调查显示,我国便秘发病率10%~15%,60岁以上老年人约为18%~23%.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 治疗仍以药物为主.因便秘治疗药物多存在一定副作用,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如何合理选择药物,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显得尤为重要.我院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予自拟旋复四七通腑汤治疗功能性便秘39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花 刊期: 2013年第32期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随着现代社会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人文关怀,护理操作技能正是体现人性化的关键环节.军事护理学随着现代护理学科发展而发展,它既有一般护理学科的普遍性,又有其特殊性和自身规律.对于护理士官的操作技能实践教学而言,除要求护理士官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能熟练掌握各种护理操作技能、了解患者心理、善于与患者进行融洽沟通之外,还必须能胜任战时保打赢、平时保健康的任务,对教学的方法、理论、效果均提出更高要求,故须不断研究新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的实用效果.
作者:张少英;徐冬梅;甄海鹰;吴继军;孟庆斌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56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2组患儿均给予积极的抗感染、祛痰止咳、解痉平喘对症支持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炎症吸收情况和住院天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时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效果显著,临床应用安全,能缩短患儿平均住院日且节省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宁根 刊期: 2013年第32期
老年人房颤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命安全,早发现、早诊断,尽早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1].我们对患者应耐心细致地做好说服配合工作,对患者进行详细全面的查体,发现问题所在[2].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体会,现对本单位成功抢救1例老年人房颤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晓梅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艾迪注射液改善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疗效.方法 150例经病理学和/或细胞学确诊,临床分期属中晚期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6例)给予常规化疗,治疗组(84例)除常规化疗外,同步给予艾迪注射液50ml加入到5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结果 治疗组食量、体质量、Kaniofsky评分增加都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骨髓抑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艾迪注射液可提高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丁磊如;刘华;吕建峰 刊期: 2013年第32期
胰岛素按作用长短分为短效、中效、长效3类.短效胰岛素是唯一可静脉注射的胰岛素制剂,可使血糖迅速下降,通常给药后20~30min血糖降至低点,中效胰岛素及长效胰岛素成分相近,均为混悬液,2者区别在于长效胰岛素精蛋白含量较高.
作者:李杰;丁红丽 刊期: 2013年第32期
儿科疾病大多危重且病情多变,选择药物须慎重、确切,更要剂量恰当,故须了解儿童药物治疗特殊性,掌握药物性能、作用机制、毒副作用、适应证和禁忌证以及精确的剂量计算和正确给药方式.药物是治疗疾病的一个重要手段,而其副作用、过敏反应和毒性作用则常会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笔者结合文献,就如何安全、合理使用儿童药物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延德 刊期: 2013年第32期
非高血压病人因正常用药所引起的超过正常值的血压升高称之为药物性高血压[1].陈国伟[2]介绍: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苯丙胺、过量甲状腺素,以及长期摄入甘草、口服避孕药、升压药物如交感胺类、麻黄素等均可引起药物性高血压.
作者:张德荣;刘福臣 刊期: 2013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