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2型糖尿病医学综合康复的疗效观察

王荣兵

关键词:老年人, 2型糖尿病, 饮食疗法, 运动疗法
摘要:目的 探讨社会福利院老年2型糖尿病休养员康复医疗效果.方法 40例老年2型糖尿病休养员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康复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自由活动,康复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采用专业医学康复治疗措施.结果 康复组患者饮食加运动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非常显著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试验前后只有空腹血糖水平显著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 综合康复治疗对老年2型糖尿病休养员血糖水平产生积极的康复效果.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米非司酮配合依沙吖啶用于中期妊娠引产100例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 研究米非司酮配合依沙吖啶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 197例择妊娠12~28周因各种原因主动要求终止妊娠而无禁忌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100例经腹羊膜腔内注入依沙吖啶100mg,于注药之后口服米非司酮75mg,24h后再次服药75mg,总量150mg.对照组97例单纯经腹羊膜腔注射依沙吖啶100mg,观察2组注药至宫缩发动时间、总产程、清宫率、引产成功率及产后出血量等情况.结果 研究组在宫缩发动时间、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因胎盘胎膜残留行清宫术,观察组31例(31.0%),对照组68例(70.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与依沙吖啶联合引产,使引产总时间明显缩短,患者痛苦减轻,胎盘、胎膜残留减少,清宫率降低及减少产后出血,且方法简便可行,值得推广.

    作者:纪兰玲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丹参类制剂对脑出血急性期应用的疗效安全性评价

    目的 研究丹参类制剂在脑出血急性期治疗方面的安全性.方法 144例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患者,将其分为试验组87例和对照组57例,试验组采取丹参类制剂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法,治疗后对瘫痪肢体运动功能予以<中国神经功能缺损评定标准>进行评分.结果 在住院天数、病死率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试验组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类制剂对脑出血急性期的治疗和早期康复介入安全性高,在患者神经功能方面的恢复、病死率和致残率的降低方面都能起到较好的作用,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陈茂奎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药物性高血压诱因探析

    非高血压病人因正常用药所引起的超过正常值的血压升高称之为药物性高血压[1].陈国伟[2]介绍: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苯丙胺、过量甲状腺素,以及长期摄入甘草、口服避孕药、升压药物如交感胺类、麻黄素等均可引起药物性高血压.

    作者:张德荣;刘福臣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门诊注射室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

    门诊注射室的特点是工作量大,病种多,注射室护士每天在护理操作过程中频繁接触各种疾病的患者,加上工作繁忙,护士人力不足,容易造成护理操作中的疏忽,医院感染中30%~50%与不恰当的护理操作及管理有关[1].为加强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自2012年4~11月我科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实施了持续质量改进,取得良好效果,提高了合格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兰映玲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苯溴马隆治疗高尿酸血症84例临床观察

    尿酸为嘌呤化合物的终末代谢产物,嘌呤代谢紊乱常导致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为痛风发病的前期表现.苯溴马隆又称苯溴香豆酮,为强力尿酸排泄剂,我们应用苯溴马隆治疗高尿酸血症84例,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赵玉安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康复新液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56例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康复新液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112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试验组采用康复新液对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和西瓜霜喷剂联合使用的常规用药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后,采用相关的疗效评价标准进行疗效的评价.结果 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新液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明显优于采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和西瓜霜喷剂的联合使用常规用药.

    作者:伍冬桂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重度有机磷中毒致气道黏膜损伤1例的急救护理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急诊科常见急性中毒之一,发病急、进展快,严重时常危及生命,病死率达15%[1],须及时抢救.我科2013年1月收治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1例,经抢救治疗后患者病情逐渐平稳,住院18天后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姜玲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泮托拉唑和法莫替丁预防肝胆手术术后应激性溃疡的疗效比较

    目的 观察泮托拉唑与法莫替丁预防术后应激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58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泮托拉唑组45例与法莫替丁组13例,分别静脉滴注泮托拉唑40mg和法莫替丁20mg,观察术后患者呕血和黑便情况,同时进行胃液隐血和大便隐血检测,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泮托拉唑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7.8%和97.8%,法莫替丁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0.8%和69.2%,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泮托拉唑在预防肝胆手术术后应激性溃疡而引发的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较明显.

    作者:吴莹;王从品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社区居民糖尿病患者的管理与干预

    目的 研究社区居民中糖尿病患者的管理和干预方法,分析健康教育方面的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防治方面的影响,为以后的科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6月-2012年11月随机选取本市1个社区进行抽查,在1个社区中选择2个村委会进行调查,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进行健康促进以及健康教育为主的干预活动,比较2组1年半的前后变化情况,对干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1年半后,试验组的社区居民在糖尿病的防治知识知晓率方面要较之前有显著的提高(P<0.05),相关的健康行为也已逐步形成;对照组的知晓率则未发生明显变化,健康行为和之前无较大差别.结论 在社区对糖尿病患者实行健康干预有助于提高其认识自身的糖尿病相关知识,也有助于其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应该对社区加强糖尿病方面的健康教育和干预.

    作者:蔺冬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护理操作技能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随着现代社会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人文关怀,护理操作技能正是体现人性化的关键环节.军事护理学随着现代护理学科发展而发展,它既有一般护理学科的普遍性,又有其特殊性和自身规律.对于护理士官的操作技能实践教学而言,除要求护理士官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能熟练掌握各种护理操作技能、了解患者心理、善于与患者进行融洽沟通之外,还必须能胜任战时保打赢、平时保健康的任务,对教学的方法、理论、效果均提出更高要求,故须不断研究新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的实用效果.

    作者:张少英;徐冬梅;甄海鹰;吴继军;孟庆斌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

    手术室护士为一类处于特殊工作环境下的群体.因直接接触患者开放性伤口、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坏死组织等,存在高度被感染风险.此外因手术室护士长时间、连续工作在密闭环境中,颈椎前屈位站立、精神高度紧张、进食不规律,化学消毒剂和麻醉剂挥发等较高浓度有毒气体的污染、手术间的噪音、使用高频电刀由皮肤或组织散发出的气味、放射线危害及用电安全等,使手术室护士成为高危人群.基层医院手术室由于基础设施简陋,消毒仪器不够精密,工作人员相对缺乏,工作负荷重,更增加其职业危害性.笔者针对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与防护做分析讨论,旨在通过学习与教育,使手术室工作人员加强自身防护,大限度降低危害及保护自身健康与安全.

    作者:王翔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外科高龄患者围手术期116例护理体会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患者不断增加,接受外科手术的高龄患者也越来越多,年龄已不再是手术的禁忌证.由于高龄患者各脏器发生退行性病变,机体的储备力下降,免疫功能减退,同时伴有一些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导致手术风险大、耐受性差,术后并发症多,因此高龄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现将我科2009-2012年收治的70~90岁高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卫红艳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2012年我院药物不良反应155例分析

    2012年我院22个科室上报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共155例,笔者针对此155例ADR进行分析,旨在提高我院各科室对ADR的重视.1 临床资料2012年我院上报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155例中,新增20例,反应严重10例;社区获得3例,普通122例.ADR报告科室及数量见表1.

    作者:王蕾;丁红丽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头孢地嗪的抗菌活性和药物学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头孢地嗪抗菌活性及药物学的临床应用.方法 8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头孢地嗪治疗,对照组采用青霉素治疗.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2.5%,对照组为2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孢地嗪为有效的抗感染药物,可显著提高救治效果,且无不良反应,具有较高安全性.

    作者:何欣欣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以《治疗指南》为依据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与实践

    心力衰竭是任何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使心室的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导致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结果是心脏不能泵出足够的血液以满足机体的代谢需要,进行性的的心功能不全影响生活质量,并有较高的病死率[1].由于心力衰竭的原因和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往往用药比较复杂,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用药的目的是提高药物的疗效,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让患者花短的时间、少的钱,达到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杨荣荣;韩强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和泮托拉唑预防重症脑卒中患者应激性溃疡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3种质子泵抑制剂预防重症脑卒中患者应激性溃疡的成本-效果.方法 310 例重症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105例,B组102例,C 组103例.3组均予常规治疗,A组采用奥美拉唑预防,B组采用兰索拉唑预防,C组采用泮托拉唑预防.比较各组的溃疡发生率、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病率和总病死率,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3组溃疡发生率、预防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B组和C组比较,A组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病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C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成本-效果分别为23.5,23.1和11.4.结论 泮托拉唑成本效果优于奥美拉唑和兰索拉唑.

    作者:池宁娟;贾艳艳;赵先;鹿成韬;窦芳;文爱东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椎-基底动脉血流异常的TCD表现

    椎-基底动脉血流异常所致的眩晕、头昏、头痛、颈部酸麻是临床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常见症状,其临床发作时间短,症状消失快,且无特异性,常以中老年人多发,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对椎-基底动脉血流情况的检测手段和方法,对其定性与定位诊断有一定的困难.近年来经颅多普勒(TCD)的应用为椎-基底动脉血流异常提供了无创伤性、安全、方便的方法,并且能动态或适时了解椎-基底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情况,为椎-基底动脉血流异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1].本文对我院2007年9月-2009年12月收治的126例门诊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的TCD结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艳梅;陈启煌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血培养阳性结果分析

    败血症属全身性感染性疾病[1],为微生物在血液中繁殖,超出免疫能力时所引发,病死率较高,因无特异临床表现,血培养就成为诊断感染及监测药物应用效果之首选,应及早进行.随着耐药菌的大量出现,血培养分析技术也在不断改进,本文对本院1978例血标本中178例阳性标本的细菌种类、科室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安群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地佐辛与异丙酚用于无痛肠镜检查的麻醉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地佐辛与异丙酚联合应用于无痛肠镜检查的可行性.方法 将择期行无痛肠镜患者136例随机分成A、B 2组,每组68例.A组单用异丙酚麻醉,B组联合应用地佐辛+异丙酚麻醉.观察2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异丙酚用量、并发症、术中耐受程度.结果 与A组比较,B组患者异丙酚的用量明显减少,患者苏醒时间缩短,术中耐受程度较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佐辛联合异丙酚应用于无痛肠镜检查的麻醉效果较好.

    作者:顾玮玲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IgA肾病Ⅱ期1例

    患者,女性,21岁,4年前患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双下肢水肿及肉眼血尿,就诊于长治市人民医院,查Bp 110/80mm Hg,尿蛋白(++)、潜血(+++),24h尿蛋白2.06g,血总蛋白47.3g/L,清蛋白29.4g/L,总胆固醇5.30mmol/L,甘油三酯2.6mmol/L,血肌酐149μmol/L,尿酸416μmol/L.肾活检病理回报:光镜下见36个肾小球,4个小球近于球性硬化,肾小球细胞数不增多,系膜细胞节段性增生,系膜基质局灶节段性增多伴硬化,毛细血管开放,可见较多微血栓,基底膜不增厚,未见双轨及钉突,少数小球球囊粘连,2个小细胞性新月体.小灶性肾小管萎缩,管腔见蛋白管型,间质少许炎细胞浸润,无明显纤维化,小动脉壁不增厚.

    作者:马凤申;王金立;马建松;王培顺 刊期: 2013年第3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