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西沙比利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观察

王晓玲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 西沙比利, 奥美拉唑, 疗效
摘要:目的 观察西沙比利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9例GER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西沙比利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高于对照组的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沙比利联合奥美拉唑治疗GERD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剖宫产切口巨大血肿非手术治疗1例

    患者,女,38岁.因停经9月余、阴道流液7h于2012年12月2日13∶ 30入院.患者既往体健,否认慢性病病史,G3P2,末次月经2012年3月9日,预产期2012年12月16日.查体:生命体征正常,心肺正常,腹膨隆.胎心率160次/分.偶有宫缩,宫口未开,头先露,胎膜已破,羊水混浊(++).胎心监护:宫缩负荷试验(CST)6分.血常规:Hb 105g/L,凝血四项正常.心电图:窦性心律,ST-T改变.

    作者:葛莉萍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抗焦虑药物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抗焦虑药物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广泛性焦虑症(GA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GAD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丁螺环酮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6周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对其焦虑程度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前2组HA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AM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螺环酮联合心理干预治疗GAD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抗焦虑药治疗.

    作者:邓燕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儿童食物过敏与消化系统疾病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儿童食物过敏与消化系统疾病的关系.方法 将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食物过敏诱导消化系统疾病患儿38例作为试验组,另选取同期保健科体检者3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2组血清中IgG浓度并进行分析.结果 试验组检测IgG阳性36例(94.74%).对1种食材IgG阳性的有8例(22.22%);对2种食材IgG阳性的有10例(27.78%);对3~9种食材IgG阳性的有18例(50.00%).对照组中检测阳性8例(23.53%),阳性程度均为轻度敏感,且为单一食材抗体阳性.试验组IgG阳性36例根据IgG检测结果调整饮食结构,3~4周进行回访,回复32例,失访4例.明显改善24例(75.00%),有改善6例(18.75%),无效2例(6.25%),总有效率93.75%.结论 儿童食物过敏与消化系统疾病之间有一定关联性,通过检测特异性IgG,并采取回避过敏原及饮食调节措施,可改善临床症状,对消化系统疾病诊治有积极意义.

    作者:梁美嫦;彭杨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谷维素联合甲硝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谷维素联合甲硝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9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甲氰咪胍治疗,研究组采用谷维素联合甲硝唑治疗,对比2组临床效果、幽门螺杆菌(HP)清除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HP清除率为92.50%(37/40)高于对照组的76.92%(3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2/40)低于对照组的17.95%(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谷维素联合甲硝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可取得较明显的效果,且HP清除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琳;陈江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切口小,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降低了传统开腹手术对腹腔内脏器的干扰,出血少,术后粘连发生率低,患者康复快,是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式.手术室护理人员必须以成熟的护理技术和丰富的护理经验为手术服务.2008年6月-2011年6月我院行LC患者39例,现就手术中的配合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马巧玲;郭蕊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食管癌患者放疗后消化道大出血的护理体会

    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国家,食管癌手术治疗有较明确的适应证,能根治性手术治疗的患者仅占全部患者的1/4[1].放射治疗食管癌损伤小,受食管周围重要脏器和组织的限制较少,适用范围广,已成为治疗食管癌重要手段之一[2].然而放射治疗也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其中有一定比例的癌肿组织及部分正常黏膜组织溃烂坏死引起出血,消化道大出血是食管癌放疗后的并发症之一,也是食管癌患者致死的原因.我院2013年1-4月收治食管癌放疗后消化道大出血患者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欣;朱玉欣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探讨联合检测血清Tracp5b和IL-11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价值及评价双磷酸盐骨膦治疗的效果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血清Tracp5b和IL-11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价值,评价双磷酸盐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收治的乳腺癌骨转移患者210例,其中骨转移组100例,无骨转移组110例.另选取我院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抗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5b)、白介素-11(IL-11)水平.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均给予双磷酸盐骨膦治疗.对比3组Tracp5b、IL-11和CEA的水平,对比乳腺癌骨转移联合检测Tracp5b、IL-11和单独检测Tracp5b、IL-11和CEA的敏感度和特异度[3].比较乳腺癌骨转移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racp5b、IL-11和CEA的水平.结果 乳腺癌骨转移组血清Tracp5b、IL-11水平均高于健康体检者和乳腺癌无骨转移组(P<0.01).联合检测敏感度均高于单独检测血清Tracp5b、IL-11、CEA的敏感度(P<0.01).联合检测特异度和单独检测IL-11的特异度均低于单独检测血清Tracp5b、CEA的特异度(P<0.01).治疗后血清Tracp5b、IL-11水平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血清CEA无差异(P>0.05).结论 对于乳腺癌骨转移患者,联合检测破骨细胞相关性指标血清Tracp5b、IL-11具有较高的敏感度,明显降低了漏诊率,优于CEA的诊断敏感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兰珂;魏素志;张延;左江华;杨云霞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柏硝祛毒洗剂镇痛作用的实验观察

    目的 探讨柏硝祛毒洗剂的镇痛药理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扭体法镇痛实验观察柏硝祛毒洗剂的镇痛作用.结果 阳性对照组和柏硝祛毒洗剂高浓度组、柏硝祛毒洗剂中浓度组入柏硝祛毒洗剂低浓度组扭体反应次数均少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对照组和柏硝祛毒洗剂高浓度组、柏硝祛毒洗剂中浓度组及柏硝祛毒洗剂低浓度组均对醋酸引起的疼痛有一定的镇痛作用,且柏硝祛毒洗剂的浓度越高,镇痛率越高.结论 柏硝祛毒洗剂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作者:刘丽萍;王志文;葛林;袁秀文;韩淑英;韩玉娜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老年食管裂孔疝误诊冠心病1例

    患者,男,60岁.主因间断胸部憋闷10年,加重2h入院.查体:血压150/96mm Hg.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68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心电图示:广泛T波低平.初步诊断:冠心病,心绞痛.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冠状动脉、活血化瘀等治疗,效果欠佳,患者仍反复发作胸部憋闷.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未见异常.行胸部X线片检查提示左心影后方片状阴影,进一步行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示:食管裂孔疝.予质子泵抑制药奥美拉唑治疗后症状消失.

    作者:牛跃海;胡波;王振国;李俊勇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舒适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舒适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接受舒适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2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护理优良率为98.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接受舒适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巩固临床疗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翠朵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通心络胶囊治疗高黏滞血症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高黏滞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9月-2012年7月门诊收治高黏滞血症患者48例,所有患者均予通心络胶囊治疗,疗程4周,观察用药前后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和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变化.结果 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低切变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和总胆固醇等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通心络胶囊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高黏滞血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王青;韩艳玲;刘倩玲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外伤性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围术期护理体会

    肺栓塞是指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受阻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1],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急性肺动脉栓塞是临床急危重症之一,病死率高,若未接受治疗,其3个月内的病死率为15%,伴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大块肺栓塞病死率达30%以上[1,2].骨折患者血液流变改变,血液黏度和纤维蛋白原增高,是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因素之一,DVT是引起肺栓塞的高危因素[3].我科成功抢救车祸伤胫骨骨折并发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8例,经过手术治疗及精心护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亚莉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医院住院收费窗口常见投诉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医院住院部收费窗口在某种程度上象征着医院的形象,是患者同医院接触早的地方,同时它也是产生各种矛盾的集聚地.住院部收费窗口的服务质量,直接影响患者对医院整体满意程度.当医院住院部收费窗口不能满足患者需要时,便会出现一些矛盾,进而出现投诉现象,针对这种现象的出现.通过调查986例找出住院患者,医院住院部收费窗口应该找出自身的薄弱环节,分析并制定出解决措施,从而营造和谐的住院部收费窗口环境.

    作者:郑春秀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新治疗分析

    乳腺癌术后主要的并发症为皮下积液,患肢淋巴水肿和皮瓣坏死.由于治疗措施的不断完善,并发症越来越少,疗效越来越显著,现将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新治疗进展做一阐述.

    作者:焦俊琴;师秀英;李清敏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胃黏膜pH值对小儿重症肺炎合并胃黏膜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胃黏膜pH值对小儿重症肺炎合并胃黏膜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小儿重症肺炎患儿98例,对所有患者展开胃黏膜pH值检测,并对比分析不同pH值患者胃黏膜损伤发生率.结果 98例患儿经胃液检测发现,存在定值菌者69例,胃黏膜pH值为(4.82±1.25);无定值菌者29例,胃黏膜pH值为(2.81±0.92).有定值菌患儿胃黏膜pH高于无定值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值≤4者45例,其中发生胃黏膜损伤16例(35.56%),pH值>4者53例,其中胃黏膜损伤32例(60.38%).pH值≤4组胃黏膜损伤发生率低于pH值>4组的胃黏膜损伤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H会对胃黏膜损伤的发生率产生影响,随着pH值的增加胃黏膜损伤的几率也随之增加,临床应引起重视,采取积极措施进行预防.

    作者:方漉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鼓膜穿刺患者50例均接受耳内镜下骨膜修补术治疗,观察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50例鼓膜穿孔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48/50),治疗后患者听力水平(13.0±2.5)dB低于治疗前的(69.0±2.3)d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内镜下骨膜修补术治疗鼓膜穿孔,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常艳芬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C反应蛋白、前白蛋白、降钙素原联合检测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前白蛋白(PA)、降钙素原(PCT)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67例住院新生儿分为感染组39例和非感染组28例.2组均行CRP、PA、PCT等项目的 检测,比较2组CRP、PA和PCT差异.结果 细菌感染组CRP、PA、PCT阳性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血清CRP、PA、PCT联合检测在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中有一定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娟;徐云芳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胰源性区域性门脉高压症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 探讨胰源性区域性门脉高压症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3年2月南京市鼓楼医院收治的胰源性区域性门脉高压症患者28例的诊疗过程和随访资料.结果 28例患者中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4例,胰腺癌8例,胰腺假性囊肿10例,慢性胰腺炎6例,其中合并有呕血和(或)黑便史14例,所有患者均无肝硬化、腹水及肝功能异常等表现.纤维胃镜和超声内镜提示胃底静脉曲张20例,合并食管下段静脉曲张6例.28例患者均有脾肿大和脾功能亢进的表现.28例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手术均较顺利.8例胰体尾癌患者于术后3~9个月死亡.余20例患者中随访18例,随访时间为5个月~8年.定期复查内镜,食道下段及胃底周围曲张静脉明显改善或消失,均无再出血.结论 孤立性胃底静脉曲张、脾肿大和脾功能亢进、无肝硬化和肝功能正常及胰腺疾病病史是诊断胰源性区域性门脉高压症的基本要点.该疾病可通过脾切除术或联合胃底周围血管离断术治愈,应同时重视对胰腺原发疾病的治疗.

    作者:沈倩;潘一明;谢敏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奥美拉唑预防痛风急性发作时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引起的消化道不良事件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预防痛风急性发作时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引起消化道不良事件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2例痛风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一般治疗,治疗组加用奥美拉唑治疗.比较2组血尿酸和消化道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2组治疗前后血尿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2%(1/31)低于对照组的19.4%(6/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痛风急性发作时的应用奥美拉唑能有效预防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引起消化道不良事件.

    作者:闫慧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105例随机分为试验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包括甲硝唑注射液沐足,生理盐水、胰岛素、山莨菪碱注射液混合庆大霉素冲洗伤口等措施.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先用中药沐足,观察2组综合疗效和创面愈合情况.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创口大面积小于治疗前,局部组织bFGF表达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联合治疗糖尿病足效果确切,能通过上调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提高动脉灌注、促进皮肤与黏膜创面组织早期修复等机制改善微循环,促进糖尿病足创面早期愈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红森;孙亚辰;李五星;张丽;寇玉坤 刊期: 2013年第3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