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年波;吴克雄;刘其生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就医权利方面的意识也不断提高,因此做好医疗护理的安全工作,提高医疗护理的服务质量意义重大[1].病区护理管理作为医院管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管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医院的管理及建设.而强化病区护理管理质量,首先要分析病区护理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有关的对策予以解决.我院妇产科实施强化病区护理管理质量的有效策略,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亚平 刊期: 2013年第34期
近年来,随着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颈椎外伤致颈脊髓损伤合并截瘫患者日趋增加.颈髓损伤合并四肢不全瘫的患者有其自身的疾病特点,其一是四肢或某个肢体尚有一定的肌力,但患者想要做某个动作时,只能完成一部分,致使患者内心产生急躁情绪.其二是此类人群以后均会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如治疗护理得当其预后应该是比较满意的.自2011年以来,我科共收治非手术治疗颈髓损伤患者35例,均表现为四肢不全瘫.肌力由Ⅲ-Ⅳ级不等,急性期内均伴有尿潴留、大便排出困难.保守治疗使用枕颌牵引带持续牵引,辅以药物及理疗等治疗.经我科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未出现并发症,患者均得到满意的恢复,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杨秀军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2种不同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 将56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骨折愈合时间.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为92.9%高于对照组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0.9±0.5)周短于对照组的(17.5±0.5)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振龙;张印 刊期: 2013年第34期
自从20世纪青霉素被发现以来,由于其强大的杀菌效果、非常少的毒副反应、相对低廉的价格,一直被临床广泛地使用.而青霉素主要也是危重的不良反应是过敏性休克,如未及时抢救可造成患者死亡[1].所以使用前必须做皮试,只有皮试阴性患者才可使用.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皮试阳性日趋增高,很大一部分患者因此失去了首先使用青霉素的机会,这也是造成临床上滥用高档抗生素屡禁不止的一个原因,患者身体和经济上遭受双重损害.在多年的护理工作当中,笔者把一些导致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结果的因素总结如下.
作者:孙静 刊期: 2013年第34期
医院住院部收费窗口在某种程度上象征着医院的形象,是患者同医院接触早的地方,同时它也是产生各种矛盾的集聚地.住院部收费窗口的服务质量,直接影响患者对医院整体满意程度.当医院住院部收费窗口不能满足患者需要时,便会出现一些矛盾,进而出现投诉现象,针对这种现象的出现.通过调查986例找出住院患者,医院住院部收费窗口应该找出自身的薄弱环节,分析并制定出解决措施,从而营造和谐的住院部收费窗口环境.
作者:郑春秀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莫西沙星与头孢氨苄治疗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收治呼吸道感染的老年患者88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头孢氨苄治疗,观察组给予莫西沙星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并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2%高于对照组的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体温恢复、咳嗽消失、肺啰音消失及白细胞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将莫西沙星应用于呼吸道感染的老年患者治疗中,效果明显,并且不良反应较小,停药后均能很快消失,可将其作为治疗老年呼吸道感染的首选抗生素类药品.
作者:郭冠男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克林霉素联合甲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炎(BV)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6例BV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单纯给予甲硝唑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克林霉素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和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高于对照组的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复查,观察组复发3例(5.17%),对照组复发12例(20.69%).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克林霉素联合甲硝唑治疗BV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秋燕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对计划性剖宫产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2组住院时间、人均费用、护理满意度、育儿知识和自我护理掌握情况和母乳喂养率.结果 试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人均费用少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育儿知识、自我护理掌握率和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人均费用,提高护理满意度,提高育儿知识、自我护理掌握度和母乳喂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小慧 刊期: 2013年第34期
患儿,男,5个月.因咳嗽气喘20+d,加重10h于2012年12月22日入院.患儿中度昏迷,全身湿冷,遍布花斑,颜面口唇紫绀,呼吸急促,肌张力稍高,听诊双肺哮鸣音及湿啰音,诊断为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经吸氧、吸痰后缺氧及气道梗阻无缓解,血氧饱和度(SpO2)60%,予经口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模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通气5min后查动脉血气分析示:pH 6.65,二氧化碳分压(PCO2)>130mm Hg,氧分压(PO2)38mm Hg,乳酸(Lac)16.17mmol/L,予纠正高乳酸中毒,氨茶碱、地塞米松、呋塞米静脉注射解痉平喘利尿.
作者:苗木;刘迪;刘祥伟 刊期: 2013年第34期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生活质量的同时,对健康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越来越多的个人、单位对健康体检广泛关注[1].针对体检人数量大,体检时间集中,检查项目全面,突发事件发生几率随之增加,体检中心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从而有效保证体检工作的顺利进行.
作者:彭晓瑞;蒲建繁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 对比奎硫平与利培酮对青中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50例青中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喹硫平组和利培酮组各25例.分别给予奎硫平和利培酮单药治疗.观察半年后评定临床疗效用简明幸福与生活质量满意度问卷(Q-LES-Q-SF)评定生活质量.结果 2组痊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Q-LES-Q-SF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Q-LES-Q-SF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喹硫平组Q-LES-Q-SF评分高于利培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喹硫平能显著提高中青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黄文忠;沈雪峰;李洪亮;蒋敏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质子泵抑制剂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0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止血时间、输血量及再出血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的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输血量少于对照组,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止血更快,临床疗效更好,再出血发生率更低.
作者:孔海潜;陶永胜;刘建平 刊期: 2013年第34期
患者,男,78岁.因肢体活动不利、言语不利0.5d于2011年7月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脑血栓病史.生活完全自理,肢体活动良好,此次因进展性卒中住院治疗,发病后症状呈进展性加重,处于去皮层状态,肢体肌力Ⅰ~Ⅱ级,肌张力增高,并出现右下肢足坏疽、应激性溃疡出血、肺部感染、癫痫等并发症及合并症,行头颅CT检查示左侧基底节梗死.化验血WBC 11.6×109/L,N 0.77,血糖7.5mmol/L,K+ 3.8mmol/L,Na+141.0mmol/L,Cl-104.7mmol/L,尿酸461μmol/L,Hb 130g/L,血清白蛋白(Alb)35g/L,三酰甘油(TG)1.5mmol/L.入院后按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并积极治疗并发症及合并症.
作者:汪东军;钱江南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 调查分析该院2008-2013年输血不良反应,为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和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查阅2008年1月-2013年6月输血记录单和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对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观察输血不良反应类型.结果 18 271例输血患者共发生不良反应103例,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56%.其中,输注全血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1.33%),高于输注其他血制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3例输血不良反应包括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或变态反应.无溶血性输血反应,未发现输血相关传染病及细菌污染反应等其他严重输血不良反应.结论 临床应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建立和宣传规范化的用血制度,同时推行成分输血与输血新技术和实施临床输血质量监督等管理措施,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临床用血安全.
作者:张永梅;任小菊;谢龙金;李小明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高黏滞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9月-2012年7月门诊收治高黏滞血症患者48例,所有患者均予通心络胶囊治疗,疗程4周,观察用药前后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和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变化.结果 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低切变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和总胆固醇等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通心络胶囊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高黏滞血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王青;韩艳玲;刘倩玲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结核性多发性浆膜炎的激素治疗效果.方法 将53例结核性多发性浆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2例.观察组采用规范抗结核治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仅予规范抗结核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抗结核基础上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进喜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在小儿腹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小儿腹泻患者9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治疗组则予以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止吐止泻及退热时间,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止吐止泻时间为(2.4±0.6)d短于对照组的(3.5±0.7)d,退热时间为(1.5±0.4)d短于对照组的(3.6±0.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患儿的退热和止吐止泻时间,明显改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翼翔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临床检验中不合格血液标本出现的原因和解决对策.方法 2009年4月-2012年7月采集血液标本700份,分析其不合格的原因.结果 700分血液标本中不合格标本45份(6.43%).导致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为量不准15份(33.33%)、溶血12份(26.67%).结论 血液标本的合格管理要从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做起,这样才能有效降低不合格现象的出现,提升医疗质量.
作者:张利娟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加味消渴降糖饮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脂代谢及糖化血红蛋白等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17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8例和对照组80例.治疗组给予加味消渴降糖饮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结果 治疗前2组FPG、2hPG、TC、TG、HDL-C、LDL-C和HbA1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PG、2hPG、TC、TG、HDL-C、LDL-C和HbA1c均优于治疗前(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2hPG、TG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FPG、TC、LDL-C和HbA1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加味消渴降糖饮能较好地调整患者人体代谢功能,降低血糖、有效改善脂代谢及不同程度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
作者:虞朝甫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及护理体会.方法 2009年3月-2011年3月我院护理了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80例.结果 静脉留置针时间2~5d,中位数2.5d;四肢浅静脉穿刺26例,颈外静脉穿刺12例,股静脉穿刺42例;患者因烦躁自行拔管4例,其余患者病情稳定,无需继续置管.80例患者中出现并发症3例(3.75%),其余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静脉留置针输液取代传统的头皮针输液,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荣福 刊期: 2013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