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2012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张东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 报告:分析
摘要:药品不良反应(ADR)是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ADR监测是提高临床用药质量,确保用药安全的重要举措.为了解我院ADR发生的特点和引发的相关因素,特对我院2012年全年上报的5例ADR进行分类统计、分析,以供临床参考.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2012年门急诊处方点评与分析

    目的 总结医院2012年门急诊处方点评工作,查找门急诊处方较常见、突出问题,以针对性的制定整改措施.方法 对2012年门诊处方点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平均每张处方使用药品品种数为2.61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7.25%;注射剂使用率为22.4%;国家基本药物品种使用率45.6%;药品通用名称使用率为100%;平均每张处方药品金额130.0元;合理处方率为88.9%,不合理处方率为11.1%;不规范处方占不合理处方94.74%.结论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较规范,国家基本药物品种使用率、合理处方率有待于提高,在规范处方书写方面须进一步加强.

    作者:何建平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颅脑外伤后心理护理体会

    颅脑外伤为神经外科常见病的急症之一,具有发病急且重、病情多变且复杂、病死率高且并发症多的特点,由于颅脑外伤多为受到突如其来的伤害所致,患者心理护理尤为重要.恰当的心理护理,可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有利于疾病康复.现将颅脑外伤患者心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楠楠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老年下肢骨折58例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老年下肢骨折临床治疗需要较长时间卧床,易可导致多种并发症,从而使老年患者在心理、生理上发生各种变化[1].心理护理干预对于预防及改善老年患者骨折术后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意义重大.本研究对我院2006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58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回顾分析其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艳群;李佩珊;马巧样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我院门诊抗生素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各科室门诊抗生素使用情况,讨论、分析以指导临床抗生素合理应用.方法 对医院2012年各科室门诊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及讨论.结果 门诊抗生素使用率为75.90%,使用合格率为97.8%,抗生素使用基本合理.但亦存在无指征使用、联合应用不合理及用量不合理等现象.结论 应加强抗生素使用监管力度,并通过培训以规范各科室门诊抗生素应用.

    作者:李鹏飞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大黄联合芒硝腹部外敷在严重腹腔感染导致的腹腔高压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大黄联合芒硝腹部外敷对严重腹腔感染导致的腹腔高压的作用.方法 32例严重腹腔感染导致的腹腔高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采取液体复苏、抗感染等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大黄联合芒硝腹部外敷.观察腹腔压、炎性反应指标、肠功能恢复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变化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腹腔压、炎性反应指标明显下降,肠功能恢复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ICU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黄联合芒硝腹部外敷明显降低严重腹腔感染导致的腹腔高压患者腹腔压,控制炎性反应,促进胃肠功能,缩短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

    作者:王玉梅;梁蒙;滕金红;于海萍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误诊1例

    患儿,女,11岁.7岁时放学后行走出现右足行走不便,轻度足内翻,无疼痛,回家休息后好转,第2天晨起可正常行走上学(家距学校约1000m),但放学后又出现相同症状,曾服用维生素、钙片无效.约6个月后晨起时右足内翻已不能完全缓解.于9岁时在某医院骨科行右足内翻畸形矫正术,减少活动,术后3个月内曾有好转,但以后上述症状又逐渐出现,且左足出现相同症状,并有行走时双下肢僵硬感,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

    作者:闫瑞萍;郭瑾;陈超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谷红注射液的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

    谷红注射液是乙酰谷酰胺和红花提取物制成的灭菌水溶液,红花提取液含有红花苷类和红花黄色素等有效成分,而乙酰谷酰胺通过血脑屏障,具有维持神经应激能力,改善脑功能.

    作者:马永功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口服用药正确方法分析

    口服作为常用给药方式具有经济、方便且安全性高等优点,但临床常出现诸多不重视口服用药方法,导致药物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的病例.笔者总结口服用药正确方法以供临床参考.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方建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护理体会

    胃肠镜检查是消化道疾病常见准确的诊断手段,但由于胃肠镜检查是一种侵入性操作,患者在检查的时候存在着一些恐惧或焦虑心理,以及镜身插入体内的刺激,导致病患在检查时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痛苦不适,很多患者因为惧怕而拒绝行胃肠镜检查,从而延误诊断和治疗.我院自2010年5月-2012年5月开展无痛胃肠镜检查术,使胃肠镜检查成功率得到大幅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受到患者的好评,体现了当今社会舒适医疗、以人为本的理念.现将无痛胃肠镜检查的配合与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李京华;吴小刚;李晓红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依那普利与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依那普利和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7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依那普利组36例与美托洛尔组34例,依那普利组予依那普利10~20mg,每天1~2次.美托洛尔组予美托洛尔25~50mg,每天1~2次.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降压效果.结果 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血压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那普利与美托洛尔的降压效果都比较理想,但美托洛尔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张红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肺血栓栓塞症38例临床特征分析

    肺栓塞(PE)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1].肺血栓栓塞症(PTE)占PE的绝大部分.其发病率高,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误诊率和病死率均较高,因此探讨其临床特征有助于诊断和治疗.

    作者:夏德刚;王稳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急性心肌梗死健康教育与护理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AMI)为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致心肌坏死.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服用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近年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每年新发≥50万,现患≥200万.我科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家属进行问卷式调查,进行有针对性健康教育及护理,以提高健康教育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晓艳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磁共振、B超及钼靶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作用

    乳腺疾病属常见妇科疾病,需进行早期诊断与治疗才能有效避免发病,降低乳腺疾病死亡率.随着医学科研技术提高,乳腺疾病早期诊断与治疗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使患者发病率达到有效控制.

    作者:纪婷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胺碘酮治疗快速性心动过速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胺碘酮治疗快速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2010年3月收治的47例快速性心动过速接受胺碘酮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总有效率为93.6%,发生不良反应2例.结论 胺碘酮对快速性心律失常疗效较好.

    作者:蔡建红;陈进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口腔种植义齿的护理体会

    种植义齿是在牙种植体支持、固位基础上完成的一类缺牙修复体.牙种植体为用人工材料制成植入颌骨内,并以此为基础完成义齿修复的装置[1].种植义齿具有功能强、不磨牙、固定好、美观、舒适方便、创伤小的优点,与天然牙十分相似.有文献报道,其咀嚼效率可达正常牙齿的80%~90%,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缺牙患者的首选修复方式.我科自2010年10月成立种植专科以来,共行种植手术68例,种植体植入119颗.现将种植手术、修复中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春会;曹占华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尿液分析仪与尿沉渣显微镜检查比较分析

    伴随医疗技术进步,尿液分析仪以其快捷、简便、准确性好等优势正逐渐替代传统尿沉渣显微镜检查[1].然而使用尿液分析仪检查时常出现红细胞、上皮细胞、管型、结晶等有形成分漏报[2],部分药物等化学物质亦常干扰试纸条,出现假阴性[3],进而造成临床漏诊或误诊.传统尿沉渣显微镜检查可及时发现尿液分析仪错误报告并纠正.笔者比较、分析尿液分析仪与尿沉渣显微镜检查结果,为临床检验提供参考与指导.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波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施南烫伤膏治疗烧伤的临床治疗体会

    烧伤指化学、物理、放射等因素作用于机体导致的1种外伤性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烧伤治疗中存在创面疼痛、易感染、进行性坏死、瘢痕愈合等难题.寻找更为有效治疗烧烫伤的药物成为药学科研人员面临的挑战[1].我院采用自制中药烫伤膏(简称施南烫伤膏)治疗各种Ⅱ度烧伤创面,对减轻疼痛,缩短愈合时间,预防及减轻创面感染方面有独特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祥惠;肖体现;阮珍义;廖茂平;吕世玉;胡能梅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不同包装材料的大输液对医院效益的影响

    药品包装材料的功能包括保存功能和保护功能,其作用是保护药物的特性,使其在有效期内符合药品质量标准[1],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大输液标准材料也必须要符合此标准.大输液包装材料经历了从玻璃瓶、非PVC膜软袋、直立式聚丙烯软袋的更新过程,这几种包装材料的大输液仍然共存于临床一线,但选择不同包装材料的大输液对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着不同的影响,现就我院近3年使用不同包装材料的的输液进行统计,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如下.

    作者:于士太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现状和管理对策

    目的 探讨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现状和管理对策.方法 对我院102例Ⅰ类切口清洁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进行合理性分析,探讨管理对策.结果 通过调查发现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存在用药指征、用药种类、用药时机、用药时间不合理的现状.结论 加强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和监督意义重大.

    作者:蒋娅莉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超量维生素C的不良反应

    近年来,因维生素C的应用日趋广泛,由此产生不良反应的案例亦愈来愈多,渐渐引起临床重视.笔者就维生素C使用过程中常见不良反应做归纳总结.现报道如下.1 维生素C吸收或代谢的不良反应长期或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会引起:(1)每天服用1~4g维生素C,会使小肠蠕动加速,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2)引发恶心、呕吐.同时因胃酸分泌增多,使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加剧,严重者出现胃黏膜充血、水肿,甚致胃出血.(3)可减少肠道对维生素B12的吸收,致使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加剧,甚至恶化.如果患者先天性缺乏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每天服用维生素C超过5g,会促使红细胞破裂,发生溶血现象,从而产生贫血,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作者:王克军;丁红丽 刊期: 2013年第3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