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缬沙坦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付伟;胡小娟;蔡波

关键词:高血压, 缬沙坦, 倍他乐克,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 探讨缬沙坦联合倍他乐克对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3月收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8例,以患者的就诊顺序为依据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倍他乐克单独治疗,观察组采用缬沙坦与倍他乐克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7%,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而言,运用缬沙坦联合倍他乐克的方式进行治疗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药物性肝损伤的病因研究

    目的 分析药物性肝损伤的病因、临床特点以及预后.方法 选择2007年7月-2012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肝损伤患者277例,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对抗EBV、抗-CMV、HBV-M、抗HEV-IgG、抗HCV以及抗HAV-IgM等进行检测.详细记录患者年龄、性别、转归、用药情况、肝功能检查结果、血常规以及临床表现等.结果 主要引起肝损伤的药物为中草药51例(18.41%),其次为中成药35例(12.61%)、汤剂34例(12.27%)、抗结核药27例(9.75%)以及抗肿瘤药23例(8.30%).结论 引发肝损伤的药物种类较多,有较高的病死率,应引起医师在临床诊治时的重视.

    作者:陆琳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丹栀逍遥散联合小剂量文拉法辛治疗产后抑郁症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丹栀逍遥散联合小剂量文拉法辛治疗产后抑郁症(PP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82例P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采用文拉法辛治疗,观察组42例加用丹栀逍遥散治疗.结果 组患者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逐渐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时间段组间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控制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6.67%、92.86%,对照组分别为60.00%、90.00%;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栀逍遥散联合小剂量文拉法辛可明显改善PPD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冉晓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2012年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72例.根据所采用的麻醉方法不同将其分为A、B、C 3组,各24例.A组患者采用静吸复合麻醉,B组患者采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C组患者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的清醒时间、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的时间,以及疼痛感评分.结果 A、B、C 3组患者术后的清醒时间、呼吸恢复时间以及定向力恢复的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 3组患者拔管时术后疼痛感评分分别为(3.01±0.39)分、(3.47±0.58)分、(3.68±0.42)分,A、B、C 3组患者拔管1h术后疼痛感评分分别为(4.28±0.31)分、(4.56±0.50)分、(4.83±0.53)分,A、B两组患者的疼痛感均低于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较静吸复合麻醉,在临床中应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更加平稳,确保患者处于稳定状态,获得更好的苏醒质量,值得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蒋博雁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佐治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静脉滴注盐酸氨溴索辅佐治疗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7-12月于我院儿科就诊的102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氨溴索治疗观察组56例,常规治疗对照组46例,两组患儿均给予相同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于入院24h内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并记录每位患儿临床表现和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咳嗽持续时间、肺部中或细湿啰音持续时间、喉部痰鸣音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儿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辅佐治疗支气管肺炎疗效满意.

    作者:唐玉红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不同口服肠道准备法对老年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口服肠道准备法对老年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消化内科门诊就治的180例老年便秘患者,将患者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60例.结肠镜检查前清洁肠道时给予A组患者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B组患者服用硫酸镁溶液;C组患者服用甘露醇溶液,对3组患者在结肠镜检查过程中的相关临床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A组患者对肠道清洁效果的满意度为95.00%;B组患者对肠道清洁效果满意度为76.67%;C组患者对肠道清洁效果满意度为61.67%,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能够有效提高结肠镜检查的准确率,提高患者对肠道清洁的满意度,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漏诊率,是一种有效的肠道清洁准备法,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天明;唐明瑞;李静;周孟如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喉癌根治术医院感染的预防性护理

    目的 探讨喉癌根治术后针对医院感染的预防性护理措施,分析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喉癌根治术患者68例,在进行精心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医院感染的预防性护理,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分析评价其护理效果.结果 68例患者中5例出现感染,发生率为7.35%,且感染程度较轻,经治疗后恢复.结论 在进行喉癌根治术的患者中实施医院感染的预防性护理,可以有效控制喉癌根治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以及感染程度,有助于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秋红;薛骏;才会敏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儿童用药依从性差的原因调查及干预方法

    目的 通过对103例患儿用药依从的调查,了解患儿用药依从性差的原因,为患儿及其家长提供安全合理的用药指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3年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103例患儿,通过进行问卷调查、患者访谈、处方续药记录等方法对儿童用药的依从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103例患儿中,12例自行停药,占11.65%;28例不按时按量服药,占27.18%;30例有漏服药现象,占29.13%;还有2例自行换药,占1.94%;仅有31例患儿按医嘱按时按量用药,占30.09%.通过药师干预后,儿童用药的依从率为82.05%.结论 通过适当的药学干预和跟踪服务,指导患儿家长合理地使用药物,充分发挥药师在医疗过程中的作用,使医院药剂学能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作者:姚雪梅;姚群惠;黄黎彦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布地奈德治疗妊娠期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治疗妊娠期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9-2012年收治的28例妊娠期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吸入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临床控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为7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控制率为85.7%,对照组患者为7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治疗妊娠期哮喘有效提高了临床控制率,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甘毅峰;黎妙妮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优泌乐50与诺和灵50R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比较优泌乐50和诺和灵50R治疗口服降糖药失败的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2 年10月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优泌乐50组和诺和灵50R组,每组30例.观察两组治疗12周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血糖及胰岛素用量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bA1c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空腹血糖、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优泌乐50组餐后2h血糖较诺和灵50R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日胰岛素用量相当,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整个12周治疗观察期间,优泌乐50组记录到低血糖事件6次,诺和灵50R组记录到低血糖事件14次,两组均未发现严重低血糖事件,两组低血糖发生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泌乐50与诺和灵50R均能有效控制血糖,但优泌乐50在餐后血糖控制及减少低血糖方面优于诺和灵50R.

    作者:蒋明晖;张桥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白血病患者化疗不良反应及其护理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在白血病患者化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我院治疗的白血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并用焦虑自评表及抑郁自评表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8.0%)低于对照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护理后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患者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减轻白血病化疗患者的不良反应,减轻患者焦虑和抑郁的负面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陈红香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抚触护理在小儿眼科全麻围术期的应用效果

    目的 观察抚触护理在小儿眼科全麻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4月-2012年4月在我院眼科接受治疗的患儿12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抚触组,每组6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做术前准备,与患儿及其家属进行治疗方面的沟通;抚触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施加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抚触组患儿的总配合率为88.52%,对照组为54.10%.两组比较,抚触组患儿的总配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在全麻围术期的眼科疾病患儿施加抚触护理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抚触护理可以给患儿带来感情支持,在住院期间保持佳的自然状态,有利于患儿的术后恢复.

    作者:占梦芳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88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饮食及运动干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餐前口服二甲双胍;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瑞格列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糖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低血糖及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刘美艳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温阳补肾法治疗痛经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温阳补肾法治疗青年女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痛经患者67例,采用自拟温阳补肾法为主的中药汤剂治疗,观察总结治疗效果.结果 治愈65例,好转2例,其中60例在服药2个月后痛经痊愈.结论 中医认为肾主发育生殖,青年女性痛经多为肾气不足,子宫虚寒,冲任失调所致,应注重调补肾气,以温阳补肾法治疗,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陈敏;孙晓春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对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更年期功血)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进行观察.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住院诊治的更年期功血患者72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均分为观察组A、B两组和对照组C组,A、B两组服用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C组服用甲羟孕酮,观察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反应情况.结果 3组患者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A、B两组的治愈率分别为87.5%、83.3%,高于对照组41.7%(P<0.05).A、B两组患者服药时期间均发生闭经,且无异常出血发生.恶心症状:C组18例,B组10例,A组7例;呕吐症状:C组5例,B组1例,A组0例.3组都未出现皮肤色素沉着、肝功能异常、血糖异常等.结论 米非司酮在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方面具有效果好、服超低剂量不良反应小、疗效安全、复发率低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药物治疗方案.

    作者:余昌洪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细节管理在护理文化建设中的应用

    本文介绍我科应用细节管理在医院管理护理文化建设中的实践.在现代化的医院管理中,护理文化的建设是医院获得可持续发展,保障核心竞争力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关注细节、建立良好的护理文化,对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具有促进作用,有效地提升护理队伍的形象,提高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

    作者:刘晓鸿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血液透析治疗老年肾衰竭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治疗老年肾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7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肾衰竭患者98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指标包括存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存活9例,存活率为18.38%;观察组患者存活32例,存活率为65.31%.观察组患者存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6.52%)低于对照组(7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理血液透析治疗可有效改善老年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关注.

    作者:钟裕元;李会珍;郑东升;刘志辉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胎儿宫内窘迫与围生儿预后的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胎儿宫内窘迫与围生儿预后的关系,为降低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改善围生儿预后情况和促进母婴健康提供线索和临床依据.方法 选择2002年5月-2012年5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胎儿宫内窘迫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1:1配比的方法,选择同期住院分娩的非胎儿宫内窘迫患儿为对照.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分析引起胎儿宫内窘迫的原因,观察分娩后产妇的情况和新生儿的情况.结果 研究组脐带异常、羊水过少、第二产程延长、高危妊娠、早产、过期妊娠、急产、胎盘功能减退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窒息率为90.0%(241/267),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14.6%(39/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脐带异常是导致胎儿出现宫内窘迫的主要原因,胎儿宫内窘迫又可导致或进一步加剧新生儿窒息.根据产妇和胎儿的情况进行产前预测,选择适宜的分娩方式和时机是预防胎儿宫内窘迫的有效措施,可降低产妇和围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刘洪英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分析与护理

    目的 探究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治疗方法以及相关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04-2012年我院妇产科经腹部手术后出现切口脂肪液化的10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患者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预后.结果 10例患者经治疗和针对性的护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对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的患者进行相应的处理能够使得切口的愈合更加迅速,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曾海燕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及体会

    目的 探讨如何有效处理妇产科术后患者的疼痛,总结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妇产科术后1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对产科患者术后进行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124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住院期间疼痛减轻,围术期感染率减小,住院时间缩短.结论 对于妇产科术后疼痛切实采取多种护理措施,可减轻妇产科患者的疼痛,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叶爱仙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研究建立居民档案与高血压临床诊疗之间的关系

    目的 探讨居民档案与高血压临床诊疗之间的关系,以及更好地控制高血压危急情况的发生,促进高血压患者的诊治,以便达到良好的身体状态.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2012年收治的65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建立档案前和建立档案后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治疗情况、医疗费用控制情况、服药依从率和其他不良习惯的控制率.结果 建立居民档案前,65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为64.62%(42/65),建立居民档案后血压控制率为95.38%(62/65).建立居民档案前,65例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为58.46%(38/65),建立居民档案后治疗率为96.92%(63/65).建立居民档案前,65例高血压患者的医疗费用控制率为50.77%(33/65),建立居民档案后医疗费用控制率为90.77%(59/65).建立居民档案前,65例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率为33.85%(22/65),建立居民档案后服药依从率为95.38%(62/65).建立居民档案前,65例高血压患者的其他不良习惯的控制率为55.38%(36/65),建立居民档案后其他不良习惯的控制率为92.31%(60/65).结论 居民档案在高血压的临床诊疗中存在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完善的居民档案,能够更好的控制高血压危急情况的发生,促进高血压患者的诊治,对我国治疗高血压的患者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徐春生 刊期: 2013年第3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