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冬云;赵映敏
目的 探究对上消化道出血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患者采取不同的麻醉处理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7-2012年我院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患者84例,研究不同的麻醉处理方式对患者血压的影响.结果 患者在术中血压、脉搏、呼吸等都比较稳定,但也有患者血压出现了波动,在进行处理后也能恢复正常,有1例患者死于术后的呼吸窘迫综合征,与麻醉无关.结论 对于上消化道出血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患者来说,要根据患者的血压、脉搏、出血量以及各器官的功能状况等选择是否进行手术,术前要进行一定的补液,扩充血容量,而且要根据患者休克的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两种麻醉均能很好保证有利于患者手术的进行,同时不会对患者的功能状况造成太大的影响,使患者顺利度过手术.
作者:黄旭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与护理方法及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1年8月收治的因不同原因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的84例患者,对其急救与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 75例经过急救治疗和后期护理后痊愈出院,占89.3%;7例因急救效果不佳转手术治疗,占8.3%;2例在急救过程中因大出血堵塞呼吸道并伴血液循环衰竭引起急性肾炎而死亡,占2.4%.结论 对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进行积极有效地抢救与护理,能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刚;陈小英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临床内科有效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2011-2012年我院收治的48例UC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据临床表现、肠镜检查及黏膜活检结果综合诊断.将确诊患者随机分中药组与西药组,中药组:中药灌肠;西药组:柳氮磺鞍吡啶(口服)+激素治疗.均维持3个疗程.观察对比两种方法的疗效并做出分析.结果 3个疗程后,西药组总有效率(91.7%)高于中药组(79.2%),西药组的临床疗效优于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肠镜检查及黏膜活检诊断准确率高,西药效果显著优于中药.
作者:黄小龙 刊期: 2013年第36期
对碘普罗胺致持续言语障碍和肌无力一例分析如下.1 病历简介患者,女,57岁,发现颈部包块1月,彩超示甲状腺长大回声不均于2013-06-24入院,入院前曾于6月21日于我院门诊行实验室检查,T3 4.35 pmol/L,T4 10.06 pmol/L,提示轻微甲状腺功能减退.入院后查体:包块均质稍硬,无明显压痛,边界尚清,包块随吞咽上下活动,双侧颈淋巴结未扪及肿大,无突眼,双上肢无静止性震颤,无胫前黏液性水肿,排除甲状腺炎和Graves病,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行CT颈部平扫+增强,并排除造影剂使用禁忌.
作者:袁琳;顾平;李钟勇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 通过对45例发生胃出血的患者采用西药进行治疗并观察其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横峰县中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45例胃出血患者,确定所有患者在服药前的具体症状,并对胃出血后可能会发生改变的相关指标进行详细检测,之后对所有患者采用西药进行治疗,分别在24h、48h、72h、96h、1周、3个月后重新检测相关指标,确定西药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西药治疗后,有2例患者在用药48h候后病情加重转为手术治疗,剩余43例均已停止出血,且用药后1周的治愈胃出血率高,无并发症出现.结论 西药在治疗胃出血时有明显疗效,能在抑制病情的同时促进胃黏膜创口快速愈合,达到有效治愈胃出血的目的,是安全保守的一种治疗方法.
作者:付方忠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氯沙坦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在我院进行跟踪治疗的8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卡托普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氯沙坦,比较两组患者的尿蛋白、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的下降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尿蛋白、Cr、BUN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尿蛋白、Cr、BU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沙坦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改善患者的肾脏功能,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敏燕;顾月容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主管护师参与护理质量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管理意识,增强主人翁责任感,促进护理管理质量整体提高.方法 制定护理夜班查房质量检查评分标准,检查组人员由护士长、护理专业组长及主管护师组成,每个检查组2人,每周2次对医院全部护士站夜班进行查房评分,分析主管护师参加总查房的作用.结果 通过3年实践,主管护师参加夜班总查房对医院健全护理规章制度、检查护理工作质量、完善护理奖惩制度具有积极作用,促进了医院护理管理质量整体提高.结论 充分调动主管护师积极性,参与管理,对制定护理规章制度、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管理和工作质量具有明显作用,可防范和减少护理差错及事故的发生.
作者:何丽芬;朱春花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疏血通联合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15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76例,治疗组82例.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联合纤溶酶治疗,治疗组给予疏血通联合纤溶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6.34%,高于对照组82.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使用疏血通和纤溶酶对于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更好的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陈京雁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 对自制清肺止咳糖浆治疗咳嗽病症的治疗效果评定.方法 选取2011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患者均口服自制清肺止咳糖浆,而对照组患者口服川贝止咳糖浆.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痊愈所需的治疗时间、治疗剂量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大小.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显效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痰湿偏重的患者,如稀痰、白痰,容易咳出的痰以及咳声重浊,咳嗽痰多,舌淡苔白腻,舌质淡红者,治疗之后无明显疗效,且咳嗽加重,病情治疗困难.治疗组患者无不良反应.结论 自制清肺止咳糖浆不仅具有良好的清肺、止咳、化痰作用,而且安全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孔凡有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 探究危重症患者急救时行气管切开术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2012年收治的63例急救时气管切开的危重症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未采用气管切开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气管切开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切开术后疗效.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所需费用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救的危重症患者采用经皮气管切开术,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产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患者满意程度高,减少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吴春花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不同口服肠道准备法对老年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消化内科门诊就治的180例老年便秘患者,将患者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60例.结肠镜检查前清洁肠道时给予A组患者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B组患者服用硫酸镁溶液;C组患者服用甘露醇溶液,对3组患者在结肠镜检查过程中的相关临床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A组患者对肠道清洁效果的满意度为95.00%;B组患者对肠道清洁效果满意度为76.67%;C组患者对肠道清洁效果满意度为61.67%,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能够有效提高结肠镜检查的准确率,提高患者对肠道清洁的满意度,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漏诊率,是一种有效的肠道清洁准备法,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天明;唐明瑞;李静;周孟如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 通过探讨TORCH在育龄妇女中的流行情况,了解TORCH监测的意义.方法 采用检测血清中TORCH特异性IgM抗体的血清学法,对800名育龄妇女TORCH感染的情况进行3a调查.结果 弓形体(TOX)、风疹病毒(RUV)、巨细胞病毒(CMV) 单纯疱疹Ⅰ、Ⅱ型(HSV-Ⅰ、HSV-Ⅱ)IgM在3a共检测的育龄妇女800名,平均阳性率分别占21.0%、7.0%、12.3%、4.3%、3.9%.并且表现出四大特点:(1)TORCH在800名育龄妇女中TOX占21.0%,体检与自然流产、死胎、畸胎间关系,P<0.01,有显著性差异;(2)CMV的感染率12.4%,体检与自然流产、死胎、畸胎间的情况,P<0.01,也有显著性差异;(3)感染率RUV为7.0%,HSV-Ⅰ为4.3%,他们的体检组与自然流产、死胎、畸胎间的关系都是P<0.01,都有显著性差异;(4)TORCH5项合并感染的情况普遍存在,合并感染率为7.0%.结论 孕妇感染TORCH的任何一项都易引起自然流产、死胎、畸胎.应积极进行监测和加大TORCH宣传力度,早发现,早干预,提高人口素质.
作者:王巧玲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泌尿系结石患者复发的影响.方法 选取泌尿外科2012年3月-2013年4月收治的266例泌尿系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泌尿系结石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结石复发情况.结果 6个月后随访复查,对照组其结石复发8例,复发率6.01%;观察组结石复发3例,复发率2.26%.观察组结石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住院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加强健康教育,对预防泌尿系结石复发具有较好的作用.
作者:毛翠兰;鲁忠燕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香菇多糖注射液提高胃肠癌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临床研究.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胃肠癌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的化疗,即对患者进行常规的对症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香菇多糖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对照组中的胃肠癌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为(42.6±7.8)分,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为(47.0±7.5)分;试验组中的胃肠癌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为(43.0±8.5)分,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为(68.0±6.9)分,试验组患者的生活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胃肠癌化疗患者进行疾病治疗时,采取香菇多糖注射液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作者:胡星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和分析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护理人员对2011年5月-2012年12月来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148例肝癌患者认真观察其病情变化,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148例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成功后,部分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胃肠道反应12例,术后发热和疼痛2例,术后急性尿潴留2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护理人员采取专业、有效的护理措施干预后,患者症状全部缓解,其余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 护理人员密切的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采取专业、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王修;刘颖;陈健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1月收治的198例肺癌术后患者,采取手术疗法进行治疗,选择相应的并发症预防和护理方法.结果 198例患者无肺部并发症发生,均康复出院.结论 正确的术前预防措施和术后护理方法,能够减少肺癌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由德辉;智明;唐立民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医源性尿道损伤原因及防治.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医源性尿道损伤患者2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20例患者中,自愈并自行排尿19例,长期膀胱造瘘1例.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无创口感染发生.结论 分析医源性尿道损伤产生的原因,采取针对性防治,可显著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殷桂林;李志华;方亮;方正宇;计胜水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 探究引起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策略.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1月我院进行剖宫产术且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术后无切口感染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分析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体质指数、肛查或阴道检查的次数、手术时间、备皮时间体质指数高于对照组,单人房与抗生素应用例数、血红蛋白浓度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剖宫产切口感染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对产妇进行积极有效的预防,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邹薇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预防静脉滴注液体的配制操作中中成药和西药的不合理配伍的可行措施并分析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个科室,时间为2012年1-6月(前半年)和2012年7-12月(后半年);针对静脉滴注液体的配制操作中中成药和西药的不合理配伍类型制定可行预防措施,分析实施措施前后半年内的常见不当配伍的总体发生情况(总例数、每天及每科室的发生例数)及各类配伍不当的发生情况.结果 实施后的总例数、每天及每科室的例数均少于实施前,降低幅度均为63.6%.与实施前相比,实施后各类配伍不当的例数均降低,除降低药物疗效外,其余均在60%以上.结论 在静脉滴注液体的配制操作中,针对中成药和西药的不合理配伍类型实施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可降低常见不当配伍问题的发生例数,值得在静脉滴注液体的配制操作中推广.
作者:于琦 刊期: 2013年第36期
助产士易受到物理、化学、生物以及社会心理等方面的职业危害.及时找出助产士的职业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对提高产科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
作者:潘形莉 刊期: 2013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