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罗哌卡因在上肢尺桡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袁帅;陈显宇

关键词:骨折, 罗哌卡因,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罗哌卡因在治疗上肢尺桡骨骨折手术中的临床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0-2012年80例上肢尺桡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芬太尼联合臂丛神经阻滞,观察组采用罗哌卡因联合臂丛神经阻滞,记录在臂丛神经阻滞前、切皮、手术后10min、手术结束时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和两组Ramsay镇静评分,并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在切皮时和术后10min时Ramsay评分为2~4分的总例数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时刻MAP、HR稳定性强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呼吸抑制8例,恶心、呕吐5例,头晕3例,烦躁不安2例;观察组出现头晕4例,恶心、呕吐3例,无呼吸抑制以及躁动不安发生,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哌卡因联合臂丛神经阻滞在治疗上次尺桡骨骨折手术中,效果更好,并且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奥曲肽在肺癌切除术后胸腔渗液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肺癌切除术后胸腔渗液患者采用奥曲肽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66例肺癌术后胸腔渗液患者,按手术单、双位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患者采用常规胸腔闭式引流,研究组33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奥曲肽皮下注射,对两组患者胸腔积液量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治疗前,两组胸腔渗液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5d,研究组胸腔渗液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7.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4.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病例.结论 肺癌切除术后胸腔渗液患者皮下注射奥曲肽有利于抑制激素病理性分泌,从而使积液迅速减少,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庞永通;陈进;覃乃燊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细节管理在护理文化建设中的应用

    本文介绍我科应用细节管理在医院管理护理文化建设中的实践.在现代化的医院管理中,护理文化的建设是医院获得可持续发展,保障核心竞争力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关注细节、建立良好的护理文化,对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具有促进作用,有效地提升护理队伍的形象,提高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

    作者:刘晓鸿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食管癌患者应用人文关怀护理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在食管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156例,随机分成人文关怀组和普通护理组,各7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及护理的结果.结果 人文关怀组:显效48例(61.53%),有效24例(30.77%),无效6例(7.70%),总有效率92.30%.普通护理组:显效32例(41.03%),有效18例(23.08%),无效28例(35.90%),总有效率64.11%.人文关怀组总有效率高于普通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文关怀在食管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稳定了患者的病情,护理措施有效可行.

    作者:高丽华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CGN)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2年8月接受治疗的CGN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西医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加上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肾功能变化情况并对两组患者综合疗效进行评价,终据此评定中西医结合治疗CGN的效果.结果 试验组的24h蛋白定量、血尿素氮(BUN)和肌酐(SC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CGN的效果明显,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文斌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不同口服肠道准备法对老年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口服肠道准备法对老年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消化内科门诊就治的180例老年便秘患者,将患者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60例.结肠镜检查前清洁肠道时给予A组患者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B组患者服用硫酸镁溶液;C组患者服用甘露醇溶液,对3组患者在结肠镜检查过程中的相关临床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A组患者对肠道清洁效果的满意度为95.00%;B组患者对肠道清洁效果满意度为76.67%;C组患者对肠道清洁效果满意度为61.67%,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能够有效提高结肠镜检查的准确率,提高患者对肠道清洁的满意度,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漏诊率,是一种有效的肠道清洁准备法,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天明;唐明瑞;李静;周孟如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溃疡性结肠炎内科诊断及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临床内科有效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2011-2012年我院收治的48例UC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据临床表现、肠镜检查及黏膜活检结果综合诊断.将确诊患者随机分中药组与西药组,中药组:中药灌肠;西药组:柳氮磺鞍吡啶(口服)+激素治疗.均维持3个疗程.观察对比两种方法的疗效并做出分析.结果 3个疗程后,西药组总有效率(91.7%)高于中药组(79.2%),西药组的临床疗效优于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肠镜检查及黏膜活检诊断准确率高,西药效果显著优于中药.

    作者:黄小龙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主管护师参加轮转夜班总查房管理初探

    目的 探讨主管护师参与护理质量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管理意识,增强主人翁责任感,促进护理管理质量整体提高.方法 制定护理夜班查房质量检查评分标准,检查组人员由护士长、护理专业组长及主管护师组成,每个检查组2人,每周2次对医院全部护士站夜班进行查房评分,分析主管护师参加总查房的作用.结果 通过3年实践,主管护师参加夜班总查房对医院健全护理规章制度、检查护理工作质量、完善护理奖惩制度具有积极作用,促进了医院护理管理质量整体提高.结论 充分调动主管护师积极性,参与管理,对制定护理规章制度、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管理和工作质量具有明显作用,可防范和减少护理差错及事故的发生.

    作者:何丽芬;朱春花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应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8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8例.对照组给予保心宁片治疗,研究组给予通心络胶囊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应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徐生琴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血栓通及脑活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血栓通及脑活素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根据<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中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及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证实为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血栓通组和脑活素组,每组50例.在相同对症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应用血栓通及脑活素治疗,治疗结束后通过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判断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血栓通组基本痊愈25例,显著进步7例,进步13例,无变化3例,恶化或死亡2例,总有效率为90%,治愈率为50%.脑活素组基本痊愈24例,显著进步9例,进步13例,无变化2例,恶化或死亡2例,总有效率为92%,治愈率为48%.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栓通及脑活素可作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药物,血栓通价格较脑活素便宜,因此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高爱清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锁定与非锁定重建钢板治疗锁骨干移位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 研究应用锁定加压钢板与非锁定普通重建钢板治疗锁骨干移位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锁骨干移位骨折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普通重建钢板治疗,试验组给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随访后的肩关节功能(Constant)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试验组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均有所改善,随访后,试验组的Constant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锁骨干移位骨折与普通重建钢板治疗相比,效果显著.

    作者:戎晋阳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胎儿宫内窘迫与围生儿预后的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胎儿宫内窘迫与围生儿预后的关系,为降低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改善围生儿预后情况和促进母婴健康提供线索和临床依据.方法 选择2002年5月-2012年5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胎儿宫内窘迫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1:1配比的方法,选择同期住院分娩的非胎儿宫内窘迫患儿为对照.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分析引起胎儿宫内窘迫的原因,观察分娩后产妇的情况和新生儿的情况.结果 研究组脐带异常、羊水过少、第二产程延长、高危妊娠、早产、过期妊娠、急产、胎盘功能减退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窒息率为90.0%(241/267),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14.6%(39/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脐带异常是导致胎儿出现宫内窘迫的主要原因,胎儿宫内窘迫又可导致或进一步加剧新生儿窒息.根据产妇和胎儿的情况进行产前预测,选择适宜的分娩方式和时机是预防胎儿宫内窘迫的有效措施,可降低产妇和围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刘洪英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口服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收治住院的心力衰竭患者62例,随机分成两组,常规治疗组及曲美他嗪治疗组,每组31例.观察患者疗效、预后及超声心动图参数情况.结果 治疗后常规治疗组好转率为42%,曲美他嗪治疗组为65%,曲美他嗪治疗组好转率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均有好转,曲美他嗪治疗组好转率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内常规治疗组因心力衰竭加重死亡2例,心律失常死亡2例,猝死1例,病死率为16.1%.曲美他嗪治疗组因心力衰竭加重死亡2例,心律失常死亡1例,猝死1例,病死率为12.9%.结论 曲美他嗪治疗老年人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较好,用药方便,无明显不良反应,患者耐受性好.

    作者:陈芳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老年无痛型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人无痛型心肌梗死(PMI)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8月-2011年7月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PMI(A组)37例,典型胸痛组(B组)53例,对比分析两组临床资料.结果 B组胸痛、心悸的发生率较A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胸闷、气短发生率较B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分别为78.4%和70.3%;B组分别为35.8%和41.5%,A组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人PMI的临床表现隐匿,不典型,合并症多,就诊时间晚,病死率高.应提高对老年人PMI的认识,及时积极地进行早期干预治疗.

    作者:刘中香;吴利平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我院门诊处方调查及用药分析

    目的 对我院2012年门诊处方进行随机抽样分析,以了解我院门诊患者的基本情况及用药存在的问题.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门诊处方12000张,对门诊用药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抽查处方逐一审查,进行统一分析.结果 选取处方用药中,22.32%的患者使用了针剂,24.2%的患者使用了抗菌药物,患者人均用药3.15种,人均每次药费142.32元.使用通用名药物56.2%,使用国家基本药物60.28%.处方书写错误的情况主要有药品规格写错414张(3.45%)、用法不明确170张(1.42%)、涂改后医生未签字138张(1.15%)、年龄书写不当70张(0.59%)、未明确诊断72张(0.60%).应用抗菌药物的处方为2904张(24.2%).其中头孢菌素类685张(23.59%)、喹诺酮类565张(19.46%)、青霉素类445张(15.32%)、大环内酯类423张(14.57%)、氨基糖苷类420张(14.46%)及其他类处方366张(12.60%).滥用抗菌药物320张(2.67%)、重复使用同类药物306张(2.55%)、剂量不合理166张(1.38%)等其他不合理情况.结论 医生应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增加对药物的认识,重视合理用药,与此同时,医院要加强对医生的监督管理,采取多方面措施促进合理用药,提高医疗质量.

    作者:王慧群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分析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10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并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率分别为96%、80%.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应用,对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谭玉英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及体会

    目的 探讨如何有效处理妇产科术后患者的疼痛,总结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妇产科术后1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对产科患者术后进行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124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住院期间疼痛减轻,围术期感染率减小,住院时间缩短.结论 对于妇产科术后疼痛切实采取多种护理措施,可减轻妇产科患者的疼痛,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叶爱仙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妊娠期高血压的护理方法分析

    目的 研究关于妊娠期高血压病的临床护理.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正常妊娠产妇40例为对照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病的发生原因及通过有效的护理方法.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例数、潜伏期延长例数、活跃期停滞例数、子宫收缩乏力例数、胎膜早破例数、产后出血量多的例数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需要及时发现,尽早采取相应治疗手段,尽可能降低危险的发生率,优质的护理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作者:赵敏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助产士的职业防护

    助产士易受到物理、化学、生物以及社会心理等方面的职业危害.及时找出助产士的职业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对提高产科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

    作者:潘形莉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浅析药库合理库存控制措施

    随着医药领域的发展,医院医疗卫生业务使用的药品种类越来越多,药品的使用量也在逐年攀升.医院药品流转涉及众多环节,而药品库存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药库库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随之越来越明显,如何在满足药品需求的基础上控制合理库存一直是库存管理的难题,根据药库性质的独特性和药政法规的职能性,本研究分析目前药库库存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对可行性的措施,以期合理控制药库库存.

    作者:徐琴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中成药和西药不合理配伍的预防措施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预防静脉滴注液体的配制操作中中成药和西药的不合理配伍的可行措施并分析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个科室,时间为2012年1-6月(前半年)和2012年7-12月(后半年);针对静脉滴注液体的配制操作中中成药和西药的不合理配伍类型制定可行预防措施,分析实施措施前后半年内的常见不当配伍的总体发生情况(总例数、每天及每科室的发生例数)及各类配伍不当的发生情况.结果 实施后的总例数、每天及每科室的例数均少于实施前,降低幅度均为63.6%.与实施前相比,实施后各类配伍不当的例数均降低,除降低药物疗效外,其余均在60%以上.结论 在静脉滴注液体的配制操作中,针对中成药和西药的不合理配伍类型实施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可降低常见不当配伍问题的发生例数,值得在静脉滴注液体的配制操作中推广.

    作者:于琦 刊期: 2013年第3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