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亚敏
目的 探究人性化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于我院普外科进行手术的100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护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人性化的护理.分析对照组和护理组患者在护理后的病情恢复情况.结果 护理组的满意率和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普外科手术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陈小英;王刚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 对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更年期功血)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进行观察.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住院诊治的更年期功血患者72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均分为观察组A、B两组和对照组C组,A、B两组服用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C组服用甲羟孕酮,观察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反应情况.结果 3组患者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A、B两组的治愈率分别为87.5%、83.3%,高于对照组41.7%(P<0.05).A、B两组患者服药时期间均发生闭经,且无异常出血发生.恶心症状:C组18例,B组10例,A组7例;呕吐症状:C组5例,B组1例,A组0例.3组都未出现皮肤色素沉着、肝功能异常、血糖异常等.结论 米非司酮在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方面具有效果好、服超低剂量不良反应小、疗效安全、复发率低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药物治疗方案.
作者:余昌洪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中晚期宫颈癌腔内后装放疗中的护理对策,用于指导临床护理.方法 对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4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护理经验,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114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不良反应较轻,经积极处理后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全部完成放疗计划.其中22人表现为轻度紧张,发生率为19.3%;2例出现膀胱炎,发生率为1.8%;2例出现直肠炎,发生率为1.8%;9人出现放射综合征,发生率为7.9%.结论 积极的护理能够显著得提高整体治疗和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扬;赵明星;李冬洁 刊期: 2013年第36期
胰岛素过敏是临床上较为棘手的问题,探讨胰岛素过敏的原因以及临床上如何预防及治疗胰岛素过敏,尤其是寻找脱敏治疗的方法和手段.
作者:林俊平;李春妍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分析镇静肌松剂联合机械通气抢救重型破伤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3月收治的67例重型破伤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治疗组(34例).对照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镇静肌松剂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34例均痊愈出院;对照组患者23例治愈成功,10例失败.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脑损伤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高于治疗组(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重型破伤风患者患者进行镇静肌松剂联合机械通气抢救,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并能有效地预防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夏志宇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 对自制清肺止咳糖浆治疗咳嗽病症的治疗效果评定.方法 选取2011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患者均口服自制清肺止咳糖浆,而对照组患者口服川贝止咳糖浆.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痊愈所需的治疗时间、治疗剂量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大小.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显效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痰湿偏重的患者,如稀痰、白痰,容易咳出的痰以及咳声重浊,咳嗽痰多,舌淡苔白腻,舌质淡红者,治疗之后无明显疗效,且咳嗽加重,病情治疗困难.治疗组患者无不良反应.结论 自制清肺止咳糖浆不仅具有良好的清肺、止咳、化痰作用,而且安全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孔凡有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9月本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22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2例.对照组采用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方案,观察组口服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h动态血压差异,同时计算比较治疗后24h 收缩压及舒张压平滑指数(SISBP和SIDBP)及谷峰比值(T/P 值)差异.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血压都得到了有效控制,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和观察组的24h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24h平均收缩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h平均舒张压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动态血压SBP及DBP的T/P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ISBP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DBP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能有效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且降压效果平稳.
作者:邹艳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喉癌根治术后针对医院感染的预防性护理措施,分析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喉癌根治术患者68例,在进行精心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医院感染的预防性护理,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分析评价其护理效果.结果 68例患者中5例出现感染,发生率为7.35%,且感染程度较轻,经治疗后恢复.结论 在进行喉癌根治术的患者中实施医院感染的预防性护理,可以有效控制喉癌根治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以及感染程度,有助于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秋红;薛骏;才会敏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20例.A组采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靶控麻醉,B组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麻醉,C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比较3组患者在拔管后即刻、离开恢复室、拔管后1h、3h及24h时认知功能、意识状态的差异.结果 A组患者在拔管1h后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在拔管后即刻、离开恢复室的警觉-镇静(OAAS)评分高于C组,B组患者拔管后1h、3h的OAAS评分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应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进行靶控静脉麻醉比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更平稳,患者苏醒质量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韩进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助产护理技能强化训练对助产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3月我院产科护士5名为观察组,对其进行助产技能的强化培训,培训结束后该组护士对30例初产妇进行助产护理.另选取5名未进行助产技能培训的产科护士为对照组,该组护士对另外30例初产妇进行助产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在四部触诊、骨盆外测量、产前阴道检查新生儿脐带结扎、技术指导和心理护理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总产程时间、难产率、产后出血量、护理纠纷的发生率少于对照组,阴道分娩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助产护理技能强化训练可显著提高产科护士的助产护理质量,改善产妇的分娩结局.
作者:张玲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 比较传统煎药与现代自动煎药机煎药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5年8月-2007年8月来我院治疗的眼科患者26例,内科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采用传统煎药方法患者共31例(眼科患者16例,内科患者15例)为对照组,采用自动煎药机方法患者共26例(眼科患者9例,内科患者17例)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分别服用传统煎药和自动煎药机的两种方法制出的六味地黄汤进行治疗,观察所煎药物浸出物的浸出率及患者的治愈率.结果 对照组治愈率为96.77%(30/31),观察组治愈率为96.15%(25/2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煎药所得浸出物的浸出率高于自动煎药机所得浸出物的浸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方法在治疗效果上无明显差异,均达到95%以上,但在药物煎出率中,传统煎药方法水溶性浸出物浸出率高,可以作为药剂的质量指标参考.
作者:龚建华 刊期: 2013年第36期
本文介绍我科应用细节管理在医院管理护理文化建设中的实践.在现代化的医院管理中,护理文化的建设是医院获得可持续发展,保障核心竞争力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关注细节、建立良好的护理文化,对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具有促进作用,有效地提升护理队伍的形象,提高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
作者:刘晓鸿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含化学成分的中成药与西药配伍所引起的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2月-2013年 2 月的门诊处方266张.并对266张处方中联合应用含化学成分的中成药与西药的处方进行进一步分析,对其中不良反应情况加以统计,准确记录.结果 联合用药中,含有同种化学成分的处方共97张,其中存在用药风险的处方22张,占22.68%.结论 相关医护人员、药剂师以及患者应加强对药物配伍知识的学习,并对含化学成分的中成药的成分有全面的了解,同时掌握好其配伍禁忌,防止含有化学成分的中成药与西药配伍引起不良反应.
作者:彭艳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 探究引起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策略.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1月我院进行剖宫产术且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术后无切口感染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分析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体质指数、肛查或阴道检查的次数、手术时间、备皮时间体质指数高于对照组,单人房与抗生素应用例数、血红蛋白浓度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剖宫产切口感染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对产妇进行积极有效的预防,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邹薇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在食管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156例,随机分成人文关怀组和普通护理组,各7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及护理的结果.结果 人文关怀组:显效48例(61.53%),有效24例(30.77%),无效6例(7.70%),总有效率92.30%.普通护理组:显效32例(41.03%),有效18例(23.08%),无效28例(35.90%),总有效率64.11%.人文关怀组总有效率高于普通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文关怀在食管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稳定了患者的病情,护理措施有效可行.
作者:高丽华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分析罗哌卡因在治疗上肢尺桡骨骨折手术中的临床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0-2012年80例上肢尺桡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芬太尼联合臂丛神经阻滞,观察组采用罗哌卡因联合臂丛神经阻滞,记录在臂丛神经阻滞前、切皮、手术后10min、手术结束时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和两组Ramsay镇静评分,并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在切皮时和术后10min时Ramsay评分为2~4分的总例数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时刻MAP、HR稳定性强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呼吸抑制8例,恶心、呕吐5例,头晕3例,烦躁不安2例;观察组出现头晕4例,恶心、呕吐3例,无呼吸抑制以及躁动不安发生,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哌卡因联合臂丛神经阻滞在治疗上次尺桡骨骨折手术中,效果更好,并且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袁帅;陈显宇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防止手术室切口感染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选取2011年7月-2013年3月手术室患者73例,对其进行术前护理、术中干预和术后护理.结果 73例手术患者,显效44例(60.27%),有效22例(30.14%),无效7例(9.59%),总有效率90.41%.结论 加强对手术室切口感染防止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总有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挽救患者的生命,护理措施有效可行,可临床推广.
作者:刘莹莹;高健;周娟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同步放化疗治疗宫颈癌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9月-2013年3月收治的72例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2例宫颈癌患者,治愈42例,有效2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1.67%.结论 系统、科学、合理的护理服务能够明显提高患者对于治疗的顺应性,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提高宫颈癌的治疗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鞠微;韩田雪;宋园明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 讨论老年患者全身麻醉后苏醒期的护理策略.方法 选取2010年8月-2012年8月来我院治疗的60例全身麻醉术后的老年患者,在护理期间通过分析总结并结合临床实践采取恰当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准备必备的急救器材、维持呼吸通畅、防止患者躁动发生、防止意外伤害、维持患者体温恒定、及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以及血糖水平的变化、对于患者用药情况进行严格检查.结果 通过对60例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并制定出恰当的护理方法,患者均顺利度过了苏醒期.结论 对于处于全身麻醉后苏醒期的老年患者采取结合临床实际正确的护理措施对于患者的顺利苏醒至关重要,恰当的护理措施可以使患者尽快的恢复意识及避免意外的发生,为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马晶;林萍;李雨姝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固本咳喘胶囊干预治疗急性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效果.方法 以稳定期COPD患者65例为对象,随机分组,Ⅰ组(35例)患者服用固本咳喘胶囊并接受常规治疗,Ⅱ组(30例)患者仅行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状况、感染次数与持续时间、免疫球蛋白变化、肺功能变动.结果 Ⅰ组患者的证候积分、感染次数及持续时间均低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肺部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肺部功能与Ⅱ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稳定期患者服用固本咳喘胶囊,可以有效减轻病情,防止病情加重,避免患者进入急重期.
作者:黄素耐 刊期: 2013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