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二云
医院感染是当今医学界面临的一大难题.新生儿院内感染即为新生儿入院后48h内即出现的感染[1,2].院内感染的发生与很多因素有关,如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环境因素、低出生体质量儿、长时间机械通气、长时间中心静脉置管等[3,4].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林乌巧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子宫良性平滑肌瘤在子宫肿瘤中为常见,是育龄女性的高发疾病.子宫平滑肌瘤大多数切面显示肌纤维呈特殊性的漩涡状和螺旋状结构,有时可遇到不同于常见典型平滑肌瘤的几种特殊类型,子宫平滑肌瘤球样钙化为一种罕见的类型,现将我院收治的浆膜下子宫平滑肌瘤球样钙化1例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易小兵;牛振英;刘菊林;邢毛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腓骨骨折是指自胫骨平台以下至踝上的部位发生的骨折,是骨外科常见病之一,患者以青壮年和儿童居多.手术治疗创伤大、出血多、手术时间长且术后功能恢复较慢,所以,术后护理工作对于提高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有着重要意义[1].我科2009年1月-2011年10月共收治胫腓骨骨折患者68例,护理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蒲小利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50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进行药物治疗,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2)、孕酮(P)、黄体生成素(LH)水平及子宫肌瘤体积的变化.结果 50例患者治疗后FSH、E2、P、LH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子宫肌瘤体积较治疗前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白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玉林市住院分娩及新生儿接生状况.方法 对2010年玉林市7县上报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玉林市活产儿118 521例,住院分娩活产儿117 965例,住院分娩率为99.53%;新法接生活产儿118 312例,新法接生率为99.82%.结论 玉林市住院分娩率、新法接生率较高,旧法接生依然存在,故仍要加强宣传力度,增加政府经济支持住院分娩,让住院分娩率、新法接生率达100%,终消除新生儿破伤风.
作者:龚小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X线检查对0~12个月婴儿佝偻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315例0~12个月婴儿,按性别分为男性组与女性组;按月龄分为0~3个月组、4~6个月组和7~12个月组.对所有婴儿摄左腕关节正位X线片并进行分析.结果 315例婴儿患佝偻病94例,患病率为29.84%.患病率:7~12个月组(32.14%)>4~6个月组(29.63%)>0~3个月组(27.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组(32.00%)高于男性组(27.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4例佝偻病患儿中,初期占79.79%,恢复期占15.96%,激期占4.26%.结论 X线检查是诊断和观察婴幼儿佝偻病治疗效果的有效方法.
作者:杨建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9月实施手术3267例,对手术患者实施人性化、个性化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提升了患者满意度.患者满意度由2010年的95.5%提高到2011年的99.7%.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及实施后,医疗服务面临着新的形式及挑战[1].我院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及术后的护理交接工作,以往多采取口头交接形式,这种交接形式使手术患者交接工作质量得不到保障,易发生护理差错、事故.为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交接,加强手术科室与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我院于2008年8月1日开始使用<手术患者交接记录单>,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燕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高危妊娠引产的效果.方法 将60例高危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对照组给予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引产.观察2组引产结局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2组用药至宫缩时间、宫缩至胎儿胎盘娩出时间、用药至胎儿胎盘娩出时间.结果 观察组引产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用药至宫缩时间、宫缩至胎儿胎盘娩出时间、用药至胎儿胎盘娩出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高危妊娠引产安全有效.
作者:郝德菊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7例高脂血症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及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变化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TC、TG及LDL水平较治疗前减低,HDL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有显著疗效,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乳腺癌是女性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且发病年龄越轻恶性程度越高,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如何早期发现乳腺癌是应特别重视和研究的问题.为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率,现对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48例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温晓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蒙脱石散(思密达)联合叶酸辅治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07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06例和对照组101例.对照组予常规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加用思密达联合叶酸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大便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大便次数少于对照组,止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思密达联合辅治小儿秋季腹泻疗效较满意,能明显改善患儿的大便情况,且安全性高,是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首选方案之一.
作者:王馨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将10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治疗组予依那普利胶囊5mg口服,每天2次;硝苯地平10mg口服,每天3次.对照组单用依那普利,用法同治疗组.2组均连续服用21d为1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血压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高于对照组的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
作者:冯志琼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胆源性胰腺炎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胆源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转为手术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显著优于非手术治疗,临床治疗应以手术方法为主,但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手术的时机和术式.
作者:肖华德;梁军;黄伟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小儿由于机体发育尚未成熟,免疫力低,对手术和麻醉的承受力相对薄弱,加之陌生的环境、对手术疼痛的恐惧及家长对手术的疑虑、紧张等,会直接影响到手术的质量[1].因此,做好小儿术前、术后的护理,能使手术顺利、安全地进行.
作者:吴巧玲;张俏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护理人员职业道德是医院发展和医疗技术提高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道德观念与个人素质,是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及医院间关系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是在长期的工作实践活动和持续的教育中逐步形成的.道德建设更要重视以患者为中心,注意心理、社会及情感因素在治疗中和护理中的地位,也是医疗护理工作的伦理学基本宗旨[1].护理的职业道德也表现为医务人员的救死扶伤、爱岗敬业、文明礼貌服务、尊重患者的人格与权利等.
作者:李春凤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分析380例甲状腺疾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和结果,并与病理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对照.结果 甲状腺恶性病变诊断符合率为87.04%(47/54),良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为92.94%(303/326).结论 应用二维声像图特征,结合彩色多普勒及脉冲多普勒血流参数测值,可对甲状腺疾病做出较准确的诊断.
作者:秦丽俊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近年来由于脑卒中诊治水平的提高,其病死率明显下降,存活者致残率显著升高,75%的存活者遗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其中42%为重度残疾,不但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给患者家庭、社会和国家带来沉重经济负担[1].康复护理的早期介入可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提高其生活质量.现将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肖琴 刊期: 2012年第07期
颌面部外伤是口腔外科为常见的急诊,多由车祸、斗殴等因素所致,主要为颌面软组织损伤或合并面颅骨骨折等.护理的正确与否对疾病的恢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我科2010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颌面部外伤患者38例,笔者对患者出现的不同病情变化,采取了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孙静 刊期: 2012年第07期
2011年7月,笔者对我院目前还保留的一批1979年、1984年对越自卫反击作战时的班用卫生箱进行清点,发现箱内医疗器材设备简单,药品单一.这些急救箱装备老化,远不能适应现代化高科技条件下局部战争的需求.战争初期伤病员的处治,都是以单兵自救互救保障为主,如单兵自救互救及时,短时间内为战争的胜利赢得宝贵的战斗力恢复,国外单兵卫勤保障已武装到个人,有随身携带的单兵急救包、急救盒等,所使用的药材都是一次性的,使用时起效快、方便快捷,以实现单兵急救功能的多样化、使用简单化的目标.
作者:王月兵;李莉;李秀银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