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利胆退黄合剂的薄层鉴别

李兵

关键词:利胆退黄合剂, 薄层鉴别, 茵陈, 金钱草, 质量控制
摘要:目的 建立利胆退黄合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为控制其产品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茵陈、金钱草等主要药味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利胆退黄合剂中茵陈、金钱草的薄层色谱上具有鉴别特征,色谱斑点清晰,比移值(Rf值)适中,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 薄层色谱法简便可靠,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利胆退黄合剂的定性质量控制.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sST2水平与BNP及LVMI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血清可溶性ST2(sST2)水平的变化,探讨sST2对心功能的评价作用及其在心力衰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心内科住院患者70例,将其中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5例作为观察组,心脏神经官能症或心律失常患者1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2组血清sST2、脑钠肽(BNP)水平及左室质量指数(LVMI),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血清sST2、BNP水平及LVM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功能级别越高,血清sST2、BNP水平及LVMI也越高.心力衰竭患者血清sST2与BNP、LVMI均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结论 sST2可作为心力衰竭的标志物,且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相关.

    作者:吕孝欣;宋书凯;綦佩妍;张雯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羟基脲联合化疗治疗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高白细胞性急性白血病(HAL)是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0×109/L的急性白血病.HAL病情凶险,预后较差,病死率高,与一般急性白血病不同,常表现出一些特殊的症状,且常合并有栓塞、颅内出血、骨髓外浸润、呼吸窘迫综合征及弥漫性血管内凝等并发症[1、2].HAL的高危性对其临床治疗提出较高的要求.为探寻一种治疗HAL的有效方法,本文采用羟基脲联合化疗对53例HAL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芳;关键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喜炎平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喜炎平注射液联合抗生素用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补液及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静脉滴注,均以5d为1个疗程.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平均退热时间和咽痛消失时间、扁桃体肿大和白细胞升高复常率.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11%,高于对照组的81.58%;平均退热时间和咽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扁桃体肿大复常率为84.21%,高于对照组的55.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治疗后白细胞升高复常率分别为87.10%、68.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喜炎平注射液联合抗生素用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江娇;杨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学龄前儿童烧伤换药疼痛心理护理体会

    换药是烧伤门诊重要治疗方式.换药是一种痛苦经历,尤其对学龄前儿童,强烈而持久的刺激可致患儿身心后遗症,引起明显的精神创伤,更因哭闹、害怕等一系列不良心理刺激,影响正常治疗与护理工作.因此消除患儿恐惧心理是换药一个重要环节,现对此进行探讨如下.

    作者:高会聪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及预防

    氟喹诺酮类以其优越的抗菌性和药代动力学特点成为开发品种较多和临床使用率较高的抗菌药物之一.与其他抗菌药一样,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严重者可危及生命,需要加以注意预防.

    作者:刘小葵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宫颈Bishop评分将足月妊娠且存在引产指征的产妇240例分为观察A、B、C组(各40例)和对照组A、B、C组(各40例).观察并比较各组分娩方式、用药至临产时间、用药至分娩时间、产后2h出血量、不良反应等.结果 观察A组和B组引产成功率、用药至临产时间和分娩时间均优于对照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观察C组与对照C组引产成功率、用药至临产时间和分娩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后2h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符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绝经后阴道出血276例临床分析

    绝经后出血(PMB)是指绝经1年以后出现的阴道出血,是老年妇女常见症状之一,约60%的绝经后妇女罹患此病[1].为探讨PMB病因及诊断方法,本文对我院2004年1月-2007年6月门诊及住院PMB患者276例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佩秀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乳腺钼铑双靶X线检查对成簇钙化的良恶性分析

    近年来,随着女性自我保健意识的提高,乳腺癌大规模普查的开展和影像检查手段的进步,临床触诊阴性而影像学表现异常的乳腺微小病变检出率不断提高,为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了较大的帮助.乳腺钙化灶是鉴别乳腺疾病性质的一个敏感指标,其可能由乳腺良性疾病、乳腺发育异常及某些类型的乳腺癌形成[1].

    作者:刘红娟;于代友;吴月清;陈文;刘秀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阿奇霉素联合羧甲司坦治疗稳定期COPD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长期小剂量阿奇霉素联合羧甲司坦用于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方法 将Ⅱ~Ⅲ级稳定期COPD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小剂量阿奇霉素联合羧甲司坦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24h痰量、呼吸困难评分、肺功能指标及治疗期间急性发作次数、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40例、对照组36例完成全部治疗.治疗组治疗后24h痰量、呼吸困难评分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治疗期间急性发作次数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2例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长期小剂量阿奇霉素联合羧甲司坦治疗稳定期COPD,疗效确切,安全方便,费用低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颖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开放式培训模式在手术室护士层级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开放式培训模式在手术室护士层级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8年选择该院手术室护士42名,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1例.试验组采用开放式培训层级管理,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层级管理.分别于施行培训管理前、后对2组护士进行核心能力考核及医师、患者和护士自身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统计与比较.结果 2组层级培训后核心能力考核评分均高于层级培训前;试验组护士培训后的核心能力考核评分及培训前、后评分差值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医师、患者和护士自身对护理的非常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放式、自助式、个性化模式的手术室护理层级管理培训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康丽玫;刘凌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慢性前列腺炎门诊用药分析

    目的 分析该院门诊慢性前列腺炎用药情况.方法 对该院2010年5月和2011年5月全部有关慢性前列腺炎的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5月慢性前列腺炎的处方(376张)中药物选择频数前3位分别为抗生素、肌肉松弛剂和植物制剂;2011年5月的处方中(415张)药物选择频数前3位分别为植物制剂、α-受体阻滞剂和抗生素.结论 该院门诊慢性前列腺炎用药情况基本合理.

    作者:樊晖晖;王子玉;曹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注射用头孢美唑钠致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男,31岁,汉族.因发热、咽痛2d,于2011年12月24日急诊入院,临床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入院后予注射用头孢美唑钠1.5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20min后,患者感视物模糊,有黑朦,随即出现意识丧失.既往体健,否认药物过敏史.查体:血压 64/40mm Hg(1mm Hg=0.133kPa),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面部、四肢及躯干皮肤出现红色斑疹.根据休克的发生时间与用药的关系,考虑为头孢美唑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

    作者:周春;沈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米索前列醇用于产后出血12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40例分娩产妇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组和缩宫素组各140例,分别于产后给予米索前列醇0.4mg口服和缩宫素10U静脉推注.观察并比较2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2h出血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米索前列醇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67%,低于缩宫素组的6.67%;产后2h出血量为(261.2±55.6)ml,低于缩宫素组的(353.4±53.8)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2组不良反应均不明显.结论 米索前列醇具有快速、强效加强子宫收缩作用,且安全、方便,是预防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红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体会

    脑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现在年轻人发病率也在增加,发病后多有不同程度的瘫痪、语言障碍、二便不能自理及智障等后遗症.笔者现结合临床经验将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彦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

    异位妊娠是危及患者生命的妇科急腹症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本文对我院近年来经临床病理证实的360例异位妊娠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超声图像的典型特征,旨在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

    作者:吴肃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泛影葡胺及液体石蜡治疗小肠梗阻108例疗效观察

    肠梗阻是普通外科五大急腹症之一.若处理不当,不能及时解除梗阻,则会引起肠坏死、肠穿孔,甚至出现感染、中毒性休克而危及生命.因此,对肠梗阻患者如何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正确掌握其手术时机,是临床医师常面临的难题.目前肠道造影在处理肠梗阻时的作用重新受到重视[1].我院2006年8月-2011年8月经胃管注入泛影葡胺及液体石蜡治疗小肠梗阻10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杨;张曼;田延锋;刘擘;李芳;孟丽敏;赵增仁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吡嗪酰胺抗结核治疗前后血尿酸水平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通过对102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前后的血尿酸水平进行定期监测,了解其与肺结核病变范围大小、有无并发症的关系,并指导抗结核药物吡嗪酰胺(PZA)的临床合理运用.方法 采用日本OLYMPUS AU-400全自动生化仪尿酸测定试剂盒(酶法)对102例患者抗结核(含PZA)治疗前治疗后2、4、6、8周及停用PZA后2、4、6周的血尿酸水平进行监测.结果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变化与肺结核病变范围、有无并发症均有明显相关性(P<0.05);用药2周后血尿酸上升幅度大,用药6周后上升到高值,停用PZA后逐渐回到正常水平.其中有11例因血尿酸过高或关节肿痛提前停用PZA.结论 对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对临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抗结核治疗(含PZA)时应每2周监测血尿酸1次,血尿酸水平在正常参考值2倍以下,且无关节肿痛者是安全的;超过此值要及时停用PZA,避免引起严重损害.

    作者:郑兰;汪洁;钟辉;金水忠;顾其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二妙散加味治疗足癣合并感染210例体会

    自2000年开始,我科应用二妙散加味治疗足癣合并细菌性感染210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210例,男140例,女70例,年龄9~54岁,均有足癣病史,发病时间4~10d,用药前均内服或外用消炎、止痒、收敛等药物治疗,但无明显好转.

    作者:秦月宁;张秀珍;宋协德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3种质子泵抑制剂用于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3种质子泵抑制剂用于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成本、效果比.方法 将75例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A、B、C组各2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3组分别给予泮托拉唑40mg、奥美拉唑40mg、雷尼替丁5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同时给予阿莫西林0.5g和甲硝唑0.4g分次口服.观察并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同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A、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88%,高于C组的64%,且A组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A组治疗方案优.结论 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是佳用药方案.

    作者:吴海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乙型肝炎乙肝五项检查的临床意义

    乙肝五项又称乙肝两对半,乙肝五项指标作为乙肝病毒(HBV)感染的重要标志,在临床和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健康体检中得到广泛应用.乙型肝炎属于嗜肝病毒科,具有明显的种属及嗜肝特性(尽管可以感染肝以外的组织器官,如脾脏、睾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等),可持续性感染.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很高,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已经超过10%.乙肝五项指标通常指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了解乙肝五项相关致病因素及其临床意义,对HBV的感染、诊断、治疗及预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韩丽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