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长;曾明辉
目的 观察万托林联合普米克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68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氨茶碱静脉滴注,观察组给予万托林联合普米克雾化吸入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2组患儿治疗后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万托林联合普米克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效果好,见效快,且不良反应少,患儿及其家长治疗依从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侯效峰;徐怀彦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患者,男,31岁,汉族.因发热、咽痛2d,于2011年12月24日急诊入院,临床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入院后予注射用头孢美唑钠1.5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20min后,患者感视物模糊,有黑朦,随即出现意识丧失.既往体健,否认药物过敏史.查体:血压 64/40mm Hg(1mm Hg=0.133kPa),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面部、四肢及躯干皮肤出现红色斑疹.根据休克的发生时间与用药的关系,考虑为头孢美唑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
作者:周春;沈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鼻出血为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之一,出血的原因很多,以局部原因多见.急诊鼻出血中,医师的处理是否正确、及时、合理,直接关系到病情的变化及预后.随着检查方法的不断提高,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与完善,治疗效果愈加显著,并发症越来越少.笔者就此现状及相关内容做如下综述.
作者:温丽慧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Orem自理模式在护生岗前培训急救操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12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06名,对照组采取传统急救操作技能带教方法,即岗前培训后安排临床实习,由各科室组织急救操作技能培训;试验组运用Orem自理模式评估护生岗前培训急救操作能力,分析其操作能力自理缺陷,临床带教老师根据护生的自理能力缺陷,按照Orem自理模式提供相应的带教方法.并比较2组急救操作技能出科考核成绩.结果 试验组护生岗前急救操作需带教老师完全补偿的占64.50%,需部分补偿的占20.28%,需提供支持-教育的占15.22%.试验组急救操作技能出科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rem自理模式在护生岗前培训急救操作中的应用,能提高护生急救操作能力,促进临床护理带教质量的提高.
作者:焦燕琴;唐浪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布托啡诺联合丙泊酚辅助七氟醚面罩吸入对儿科短小手术麻醉后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 将32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7例和对照组15例.2组均于自主呼吸下面罩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布托啡诺联合丙泊酚静脉注射,对照组给予氯胺酮肌内注射.监测并比较2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但平均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麻醉中共出现喉鸣7例,未见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布托啡诺联合丙泊酚、七氟醚用于儿科短小手术麻醉安全、有效,麻醉时间、麻醉深度易于控制,且麻醉后苏醒迅速、彻底,并具有一定的术后镇静、镇痛作用,有效提高了麻醉的安全性.
作者:李波泉;陈继恩;刘红;孙建国;陈昕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超声造影是利用造影剂使后散射回声增强,明显提高超声诊断的分辨力、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技术.随着仪器性能的改进和新型声学造影剂的出现,超声造影已能有效地增强心肌、肝、肾、脑等实质性器官的二维超声影像和血流多普勒信号,反映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的血流灌注情况,已成为超声诊断的一个十分重要和很有前途的发展方向.有人把它看作是继二维超声、多普勒和彩色血流成像之后的第三次革命.
作者:颜玉娥;陈丽;黄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用于初治失败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154例初始失败的Hp感染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77例.在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标准三联疗法基础上,A组加用胶体果胶铋,B组加用复方嗜酸乳杆菌.2组疗程均为10d,治疗结束4周后复查14C呼气试验,观察并比较2组Hp根除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A组和B组Hp根除率分别为80.52%和79.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39%,低于A组的4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生菌联合标准三联疗法能有效根除Hp感染,并且能显著降低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周晓娜;常丽丽;吴彦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应用缬沙坦与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及血压的影响.方法 将98例老年高血压合并T2DM且尿微量白蛋白(mALB)阳性患者随机分为A组32例、B组32例和C组34例.A组给予缬沙坦口服,B组给予氨氯地平口服,C组给予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口服,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并比较3组治疗前、后血压、血糖及肾功能指标.结果 3组治疗后血压、mALB均低于治疗前,且C组低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对于老年高血压合并T2DM且mALB阳性患者,采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具有较好的降压及改善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效果.
作者:陈汉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肠梗阻是普通外科五大急腹症之一.若处理不当,不能及时解除梗阻,则会引起肠坏死、肠穿孔,甚至出现感染、中毒性休克而危及生命.因此,对肠梗阻患者如何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正确掌握其手术时机,是临床医师常面临的难题.目前肠道造影在处理肠梗阻时的作用重新受到重视[1].我院2006年8月-2011年8月经胃管注入泛影葡胺及液体石蜡治疗小肠梗阻10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杨;张曼;田延锋;刘擘;李芳;孟丽敏;赵增仁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是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主要病理基础,再通治疗在近代AMI治疗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静脉溶栓已成为恢复早期血流再灌注的重要措施,对缩小AMI的范围,保存心室功能,改善预后,显著降低AMI患者的近期和远期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我院心内科2008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静脉输注爱通立(rT-PA)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9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晓亭;王翠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患者,男,26岁,主诉:心悸、手颤、体质量下降1年,间歇发作性意识障碍1个月,于2009年6月10日入院.患者1年前因心悸、手颤、颈粗、体质量下降,在当地医院查甲状腺功能异常,被诊断为Graves病,给予甲巯咪唑联合普萘洛尔口服,治疗2个月后上述症状明显减轻,遂自行停药.入院前2个月因上述症状再发,自服甲巯咪唑1个月后症状减轻.2009年5月10日上午11∶ 00,因无明显诱出现心悸、出冷汗伴饥饿感,随之意识不清,不伴抽搐或二便失禁.同事给予冰棍1支,约0.5h后神志转清,未行诊治.5月17日早晨空腹时又类似发作1次.
作者:丁立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贝优芬预防急性放射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5例初治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仅行放射治疗,并进行相关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贝优芬外用涂抹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放射性皮损程度轻于对照组,Ⅰ级皮肤反应发生时间迟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贝优芬能有效预防放射性皮炎的发生.
作者:卓美萍;温林春;尤传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对102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前后的血尿酸水平进行定期监测,了解其与肺结核病变范围大小、有无并发症的关系,并指导抗结核药物吡嗪酰胺(PZA)的临床合理运用.方法 采用日本OLYMPUS AU-400全自动生化仪尿酸测定试剂盒(酶法)对102例患者抗结核(含PZA)治疗前治疗后2、4、6、8周及停用PZA后2、4、6周的血尿酸水平进行监测.结果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变化与肺结核病变范围、有无并发症均有明显相关性(P<0.05);用药2周后血尿酸上升幅度大,用药6周后上升到高值,停用PZA后逐渐回到正常水平.其中有11例因血尿酸过高或关节肿痛提前停用PZA.结论 对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对临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抗结核治疗(含PZA)时应每2周监测血尿酸1次,血尿酸水平在正常参考值2倍以下,且无关节肿痛者是安全的;超过此值要及时停用PZA,避免引起严重损害.
作者:郑兰;汪洁;钟辉;金水忠;顾其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笔者通过对近年国内外5种口服降糖药物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以期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1 二甲双胍本品通过减少基础肝糖原合成的水平,从而降低空腹血糖(FPG),并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葡萄糖的利用,控制餐后血糖.
作者:蒋皎如;胡瑞钺;田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风湿性心脏病是由风湿热引发的心脏瓣膜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超过1500万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同时每年新增50万人患急性风湿热,主要是由于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1].患病初期常无明显症状,后期则表现为心慌气急、乏力、咳嗽、咯血、肢体水肿,直至心力衰竭[2].因此,对风湿性心脏病积极有效的防治与护理仍然是目前医务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笔者对2011年4月-2012年1月我院风湿性心脏病患者78例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司光芬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微生态制剂蜡样芽胞杆菌片佐治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口服茵栀黄颗粒及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微生态制剂蜡样芽胞杆菌片.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治疗后血清胆红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微生态制剂蜡样芽胞杆菌片佐治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效果显著,安全.
作者:鲍福全;鲍朝霞;张俊荣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性耳聋患者日益增多.老年性耳聋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交活动,而且可引起复杂的心理变化.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老年性耳聋患者的病理特性和心理表现进行了研究,认为患者可因耳聋产生异常的心理行为.因此,护理中除了进行常规治疗外,心理干预对老年性聋的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我科2008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老年性耳聋患者220例,通过精心地护理,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丽;李健鹰;刘辉;蔡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肺结核大咯血[1]一般发生突然,来势凶猛,病情危急,若救治不及时,护理不当,可危及患者的生命,是常见急重症之一.临床上除科学施救外,精心护理也至关重要.现对肺结核大咯血患者24例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何仲楠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绝经后出血(PMB)是指绝经1年以后出现的阴道出血,是老年妇女常见症状之一,约60%的绝经后妇女罹患此病[1].为探讨PMB病因及诊断方法,本文对我院2004年1月-2007年6月门诊及住院PMB患者276例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佩秀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妊娠剧吐多发生于妊娠早期,是以不同程度恶心、呕吐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症候群,其发生率为0.3%~1%,多数患者经治疗后能够治愈,极个别因延误治疗而死于酸中毒、肝肾功能衰竭.笔者现将66例妊娠剧吐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常麦娟;王玉芬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