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玉娥;陈丽;黄华
目的 通过对102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前后的血尿酸水平进行定期监测,了解其与肺结核病变范围大小、有无并发症的关系,并指导抗结核药物吡嗪酰胺(PZA)的临床合理运用.方法 采用日本OLYMPUS AU-400全自动生化仪尿酸测定试剂盒(酶法)对102例患者抗结核(含PZA)治疗前治疗后2、4、6、8周及停用PZA后2、4、6周的血尿酸水平进行监测.结果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变化与肺结核病变范围、有无并发症均有明显相关性(P<0.05);用药2周后血尿酸上升幅度大,用药6周后上升到高值,停用PZA后逐渐回到正常水平.其中有11例因血尿酸过高或关节肿痛提前停用PZA.结论 对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对临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抗结核治疗(含PZA)时应每2周监测血尿酸1次,血尿酸水平在正常参考值2倍以下,且无关节肿痛者是安全的;超过此值要及时停用PZA,避免引起严重损害.
作者:郑兰;汪洁;钟辉;金水忠;顾其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Orem自理模式在护生岗前培训急救操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12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06名,对照组采取传统急救操作技能带教方法,即岗前培训后安排临床实习,由各科室组织急救操作技能培训;试验组运用Orem自理模式评估护生岗前培训急救操作能力,分析其操作能力自理缺陷,临床带教老师根据护生的自理能力缺陷,按照Orem自理模式提供相应的带教方法.并比较2组急救操作技能出科考核成绩.结果 试验组护生岗前急救操作需带教老师完全补偿的占64.50%,需部分补偿的占20.28%,需提供支持-教育的占15.22%.试验组急救操作技能出科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rem自理模式在护生岗前培训急救操作中的应用,能提高护生急救操作能力,促进临床护理带教质量的提高.
作者:焦燕琴;唐浪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现状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方法 对109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采用2型糖尿病自护行为量表(2-SCS)和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自我管理与主观幸福感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09例患者总体自我管理得分为84.56分,其中遵医嘱服药和饮食控制得分相对较高,而监测血糖和足部护理得分较低.饮食控制、监测血糖与正性因子及遵医嘱服药、高低血糖处理与负性因子均呈负相关,其中高低血糖处理与负性因子的负性相关程度高,遵医嘱服药次之;高低血糖处理、遵医嘱服药与正性因子正相关程度较高.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处于中偏下水平,不够理想.护理工作者应针对个体差异实施相应措施,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增加其主观幸福感.
作者:陈璐;唐浪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麻醉科反映麻醉机(迈瑞WATO EX-50)在手术中出现潮气量测量不准情况,具体现象为:设定潮气量为500ml,而实际测量值只有460ml左右.虽然符合国际标准10%的偏差范围内,但偏差值比较大.
作者:徐庆海;焦守水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特比萘芬软膏与咪康唑软膏用于手、足癣的疗效.方法 将81例手、足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外用特比萘芬软膏,对照组外用咪康唑软膏,比较2组停药时及停药4周后临床疗效及真菌培养情况.结果 观察组停药时和停药4周后总有效率和真菌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特比萘芬软膏治疗手、足癣的疗效更好、疗程更短.
作者:卢寿文;陈业莉;邓列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笔者通过对近年国内外5种口服降糖药物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以期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1 二甲双胍本品通过减少基础肝糖原合成的水平,从而降低空腹血糖(FPG),并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葡萄糖的利用,控制餐后血糖.
作者:蒋皎如;胡瑞钺;田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54例AL患者根据疾病分型分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组21例和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组33例,并选择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AL患者治疗前、后血清LDH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LL组和ANLL组治疗前LD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ALL组高于ANL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情无论是否完全缓解,ALL组与ANLL组治疗后血清LDH水平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L患者初期血清LDH水平可作为ALL与ANLL鉴别诊断的依据之一.
作者:任国庆;牛海玲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随着城市的发展,社区已逐渐成为现代生活的基本单元,在群众突发危重疾病时,应尽早、尽快地实施早期救治.建立社区急救体系,提高猝死抢救成功率就是城市社区管理的重要课题[1].
作者:纪家宁;黄庆文;姚盛思;程洲全;陆仙莆;梁凯琴;蒙建泓;吴启亮;陈启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冠心病由于脂质代谢异常,血液中的脂质堆积在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上,形成粥样白色斑块,称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1].这些斑块渐渐增多造成动脉管腔狭窄,使血流受阻,导致心脏缺血,产生心绞痛.据统计,在中年以上人口的死亡原因构成中,心脑血管病居首位[2].笔者对我院2011年3月-2012年2月冠心病患者56例护理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周清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1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应用肠溶阿司匹林、脉络宁、奥扎格雷钠等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2组均以14d为1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4.4%、91.1%,高于对照组的30.0%、6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轻微,无需特殊治疗.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王瑞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长期小剂量阿奇霉素联合羧甲司坦用于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方法 将Ⅱ~Ⅲ级稳定期COPD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小剂量阿奇霉素联合羧甲司坦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24h痰量、呼吸困难评分、肺功能指标及治疗期间急性发作次数、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40例、对照组36例完成全部治疗.治疗组治疗后24h痰量、呼吸困难评分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治疗期间急性发作次数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2例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长期小剂量阿奇霉素联合羧甲司坦治疗稳定期COPD,疗效确切,安全方便,费用低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颖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吲哚美辛栓治疗肾绞痛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120例肾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吲哚美辛栓100mg直肠给药.对照组给予山莨菪碱注射液10mg肌内注射;观察并比较2组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6.6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吲哚美辛栓治疗肾绞痛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雪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性耳聋患者日益增多.老年性耳聋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交活动,而且可引起复杂的心理变化.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老年性耳聋患者的病理特性和心理表现进行了研究,认为患者可因耳聋产生异常的心理行为.因此,护理中除了进行常规治疗外,心理干预对老年性聋的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我科2008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老年性耳聋患者220例,通过精心地护理,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丽;李健鹰;刘辉;蔡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3种质子泵抑制剂用于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成本、效果比.方法 将75例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A、B、C组各2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3组分别给予泮托拉唑40mg、奥美拉唑40mg、雷尼替丁5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同时给予阿莫西林0.5g和甲硝唑0.4g分次口服.观察并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同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A、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88%,高于C组的64%,且A组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A组治疗方案优.结论 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是佳用药方案.
作者:吴海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患者,女,84岁,主因昏迷约1h入院.患者于1h前被家人发现,倒在地上,呼之不应,口中流涎,大小便失禁,抽搐1次,速来我院.入院查体:T 36.2℃,P 70次/min,R 19次/min,BP 160/100mm Hg.四肢躁动不安,能自动睁眼,不能言语,呼吸深大,双肺呼吸音清晰,无干、湿性啰音;心律齐,无杂音;腹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查体期间,患者又抽搐1次,双眼上吊,口牙紧闭,双上肢痉挛性抽动,双下肢强直,给予地西泮10mg静脉推注后缓解,30min后,患者又开始四肢躁动.
作者:任雪莲;王庆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40例分娩产妇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组和缩宫素组各140例,分别于产后给予米索前列醇0.4mg口服和缩宫素10U静脉推注.观察并比较2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2h出血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米索前列醇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67%,低于缩宫素组的6.67%;产后2h出血量为(261.2±55.6)ml,低于缩宫素组的(353.4±53.8)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2组不良反应均不明显.结论 米索前列醇具有快速、强效加强子宫收缩作用,且安全、方便,是预防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红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超声造影是利用造影剂使后散射回声增强,明显提高超声诊断的分辨力、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技术.随着仪器性能的改进和新型声学造影剂的出现,超声造影已能有效地增强心肌、肝、肾、脑等实质性器官的二维超声影像和血流多普勒信号,反映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的血流灌注情况,已成为超声诊断的一个十分重要和很有前途的发展方向.有人把它看作是继二维超声、多普勒和彩色血流成像之后的第三次革命.
作者:颜玉娥;陈丽;黄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贝优芬预防急性放射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5例初治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仅行放射治疗,并进行相关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贝优芬外用涂抹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放射性皮损程度轻于对照组,Ⅰ级皮肤反应发生时间迟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贝优芬能有效预防放射性皮炎的发生.
作者:卓美萍;温林春;尤传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是指妊娠囊种植于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处,属引产高危对象.如误诊导致处理不及时或不恰当,可能引起孕妇严重出血,乃至失血性休克,导致子宫切除,甚至危及孕妇生命.
作者:蒋凤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随着哮喘规范化治疗及教育和管理的加强,哮喘持续状态已相对少见.而危重型哮喘却时有发生,主要表现为严重喘憋,广泛细支气管强烈痉挛,哮鸣音可明显减弱甚至消失,病情进展迅速,常并发严重意识障碍及心脏、呼吸骤停而死亡[1].此类患者往往需要及时建立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治疗.我科应用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救治危重型哮喘,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元姝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