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体会

韩玉玲

关键词:面神经麻痹, 特发性, 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
摘要: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又称贝尔麻痹,指原因不明的茎乳突孔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引起的周围性面肌瘫痪.部分患者病前有面部受凉风吹袭或咽部感染史.通常认为可能是营养面神经的血管发生痉挛,或因风湿、茎乳突内的骨膜炎引起面神经肿胀、受压、血循环障碍而致面神经麻痹[1].患侧面肌瘫痪导致面部不对称和功能障碍,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精神痛苦.笔者采用药物治疗结合康复治疗50例患者,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原位回肠代膀胱术后护理体会

    膀胱癌是泌尿系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治疗以早期手术为主[1].我科于2005年7月-2010年3月对11例膀胱癌患者实行了原位回肠代膀胱手术.该手术在保留膀胱容量的同时,保留了尿道外括约肌和正常的排尿途径,避免了尿流改道所致的并发症和生活不便.从患者术后恢复来看,疗效满意,现将其治疗、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陈婷婷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复方麻黄碱滴鼻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目的 介绍复方麻黄碱滴鼻剂的制备,并建立其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 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麻黄碱、地塞米松磷酸钠的含量,采用微生物浊度法测定硫酸庆大霉素的含量.结果 本品的3种组分可不经分离直接测定,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和微生物浊度法适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结论 本法制备的复方麻黄碱滴鼻液pH值符合鼻腔给药标准,对黏膜无刺激性,稳定性好,可用于临床.

    作者:赵媛媛;刘拴娣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体会

    脑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现在年轻人发病率也在增加,发病后多有不同程度的瘫痪、语言障碍、二便不能自理及智障等后遗症.笔者现结合临床经验将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彦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开放式培训模式在手术室护士层级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开放式培训模式在手术室护士层级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8年选择该院手术室护士42名,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1例.试验组采用开放式培训层级管理,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层级管理.分别于施行培训管理前、后对2组护士进行核心能力考核及医师、患者和护士自身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统计与比较.结果 2组层级培训后核心能力考核评分均高于层级培训前;试验组护士培训后的核心能力考核评分及培训前、后评分差值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医师、患者和护士自身对护理的非常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放式、自助式、个性化模式的手术室护理层级管理培训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康丽玫;刘凌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sST2水平与BNP及LVMI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血清可溶性ST2(sST2)水平的变化,探讨sST2对心功能的评价作用及其在心力衰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心内科住院患者70例,将其中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5例作为观察组,心脏神经官能症或心律失常患者1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2组血清sST2、脑钠肽(BNP)水平及左室质量指数(LVMI),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血清sST2、BNP水平及LVM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功能级别越高,血清sST2、BNP水平及LVMI也越高.心力衰竭患者血清sST2与BNP、LVMI均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结论 sST2可作为心力衰竭的标志物,且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相关.

    作者:吕孝欣;宋书凯;綦佩妍;张雯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78例护理体会

    风湿性心脏病是由风湿热引发的心脏瓣膜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超过1500万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同时每年新增50万人患急性风湿热,主要是由于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1].患病初期常无明显症状,后期则表现为心慌气急、乏力、咳嗽、咯血、肢体水肿,直至心力衰竭[2].因此,对风湿性心脏病积极有效的防治与护理仍然是目前医务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笔者对2011年4月-2012年1月我院风湿性心脏病患者78例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司光芬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流行性腮腺炎112例临床分析

    流行性腮腺炎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成人也有发病,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为其突出症状.病毒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关节等几乎所有器官,因此,常可引起脑膜脑炎、睾丸炎、胰腺炎、乳腺炎、卵巢炎等.现将我科流行性腮腺炎患者112例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白如霞;胡正学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用于初治失败的幽门螺杆菌感染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用于初治失败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154例初始失败的Hp感染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77例.在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标准三联疗法基础上,A组加用胶体果胶铋,B组加用复方嗜酸乳杆菌.2组疗程均为10d,治疗结束4周后复查14C呼气试验,观察并比较2组Hp根除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A组和B组Hp根除率分别为80.52%和79.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39%,低于A组的4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生菌联合标准三联疗法能有效根除Hp感染,并且能显著降低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周晓娜;常丽丽;吴彦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吲哚美辛栓治疗肾绞痛6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吲哚美辛栓治疗肾绞痛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120例肾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吲哚美辛栓100mg直肠给药.对照组给予山莨菪碱注射液10mg肌内注射;观察并比较2组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6.6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吲哚美辛栓治疗肾绞痛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雪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HPLC测定参味合剂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参味合剂中五味子醇甲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色谱柱为Waters C18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52:48),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50nm,柱温为28℃.结果 五味子醇甲浓度为22.99~114.96μg/ml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19.75X-23.99(r=0.9999,n=5);平均回收率为98.6%(n=6).结论 所建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参味合剂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

    作者:张蓉;乔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规范医院药库管理工作的经验体会

    药品是医院流动资产的组成部分,是医院开展医疗服务活动,进行防病治病的物质保证.药品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因此,确保药品安全有效是药学工作永恒的主题[1].随着江苏省规范药房检查工作的开展,对药库管理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使药库管理工作登上新的台阶.笔者就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江苏省医疗机构药品使用质量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对我院的药库规范管理工作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吴玉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我院2011年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分析

    目的 了解该院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方法 对收集到的该院2011年915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 发生ADR的915例患者中男406例(44.37%),女509例(55.63%);多发生于>60岁的老年人285例(31.15%);以静脉滴注给药为主799例(87.32%),口服给药次之为93例(10.16%);抗菌药物引起的ADR多为346例(37.81%),其次为抗肿瘤药物100例(10.93%),第3位是中药注射剂95例(10.38%).ADR累及系统(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和消化系统为主,分别为328例(35.85%)、290例(31.69%).结论 临床应加强ADR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密切关注中药注射剂的使用.

    作者:胡燕;肖锋;杜长斌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术中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在一些急症手术和大手术中,患者病情常出现突变,所以要求巡回护士不仅提供术中所需物品,还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以便更好地配合手术和麻醉医师进行抢救,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苏秀霞;李芳芳;刘玉晶;窦志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沧州地区172例儿童食物不耐受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本地区食物不耐受儿童的临床表现,并对各种临床表现之间食物不耐受发生情况进行比较,为儿童慢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寻找准确的实验室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检测法(ELISA),检测出172例患儿血清中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阳性(即食物不耐受),结合其临床表现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72例患儿食物不耐受临床表现由高到低为慢性咳嗽28例(16.28%)、慢性腹泻25例(14.53%)、厌食22例(12.79%)、过敏性紫癜17例(9.88%)、身高体质量增长缓慢14例(8.14%)、荨麻疹13例(7.56%)、反复腹痛12例(6.98%)、便秘8例(4.65%)、偏头痛8例(4.65%)、恶心呕吐7例(4.07%)、关节痛7例(4.07%)、注意力不集中5例(2.91%)、睡眠障碍4例(2.33%)、磨牙2例(1.16%).食物不耐受阳性率居前3位的为鸡蛋、牛奶、鳕鱼.5个月~3岁患儿对鸡蛋、牛奶不耐受率高于4~14岁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物不耐受与许多慢性疾病密切相关,通过对儿童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的检测,判定人体是否对食物产生了不耐受,从而找出疾病或症状的真正病因,为临床上不同疾病及症状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准确的实验室依据.

    作者:张洁;赵玉岐;张永菊;张西凯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应用6Sigma失效模式降低集中手术孤残儿童感染率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6 Sigma失效模式(FMEA)用于降低集中手术孤残儿童(患儿)感染率的效果.方法 应用FMEA测量、分析集中手术患儿感染的主要原因,并对其进行有效干预措施,规范护理操作流程.结果 导致患儿感染的主要因素是大病房病员多、保暖不到位、抵抗力差、物品共用等.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采用改进措施进行护理.试验组感染率为8.33%(3/36),低于对照组的35.29%(12/34),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且试验组感染率低于本项目感染控制标准10%.结论 保证患儿适当休息,控制病房人数、保持空气流通,注意保暖,一人一物和饮食营养供给周到,能够有效降低感染的发生.

    作者:徐春燕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产后出血的病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流血≥500ml[1],为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笔者现将产后出血的病因及预防措施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闫胜菊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注射用头孢美唑钠致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男,31岁,汉族.因发热、咽痛2d,于2011年12月24日急诊入院,临床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入院后予注射用头孢美唑钠1.5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20min后,患者感视物模糊,有黑朦,随即出现意识丧失.既往体健,否认药物过敏史.查体:血压 64/40mm Hg(1mm Hg=0.133kPa),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面部、四肢及躯干皮肤出现红色斑疹.根据休克的发生时间与用药的关系,考虑为头孢美唑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

    作者:周春;沈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基层医院高血压患者61例用药分析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因人口老龄化,饮食结构、生活习惯及生活压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患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且发病年龄越来越低龄化,目前已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但早发现,早用药,通过综合性的干预措施及合理的治疗,可预防或延缓靶器官损害,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然而,在高血压病的防治认识上,人群中还存在诸多误区,特别是文化水平低下的农村患者,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笔者在临床用药工作中,遇到的用药误区大致有以下几种.

    作者:杨灿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特比萘芬与咪康唑软膏治疗手、足癣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特比萘芬软膏与咪康唑软膏用于手、足癣的疗效.方法 将81例手、足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外用特比萘芬软膏,对照组外用咪康唑软膏,比较2组停药时及停药4周后临床疗效及真菌培养情况.结果 观察组停药时和停药4周后总有效率和真菌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特比萘芬软膏治疗手、足癣的疗效更好、疗程更短.

    作者:卢寿文;陈业莉;邓列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基础麻醉复合骶管麻醉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

    随着小儿外科的不断发展,小儿麻醉技术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合理的麻醉方法能更好地保证手术顺利完成,并减少并发症.骶管麻醉广泛应用于小儿下腹部、会阴部及下肢手术.我院2009年7月-2011年6月对下腹部手术患儿均采用基础麻醉加骶管麻醉,效果满意,苏醒快.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成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