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抗氧化剂用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韩雪;傅继华

关键词:抗氧化剂, 脂肪肝, 非酒精性, 治疗, 综述文献
摘要:肝脏是机体内以代谢功能为主的器官,对葡萄糖及脂肪酸稳态的维持有重要作用,然而伴随现代高发的代谢疾病,肝脏疾病也越来越普遍,而脂肪肝作为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已经成为消化、内分泌、营养、心血管等多学科共同关注的医学和社会问题.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是指在无大量饮酒,无病毒感染及其他病因学原因的情况下,肝脏内三酰甘油(TG)大量堆积.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40例临床诊治观察

    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老年人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是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性反应,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1].现对老年人CAP 40例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如下.

    作者:林友琪;林劲松;邓列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对3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阿卡波糖治疗12周后,对比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的变化.结果 本组患者治疗12周后FPG、2hPG及HbA1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无明显低血糖反应发生.结论 2种药物联用疗效好、方法 简便、安全性高,老年患者易耐受.

    作者:李洪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用于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依达拉奉静脉滴注.对2组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评价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依达拉奉用于急性脑出血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解雄伟;张俊峰;张军锋;王志伟;苏立红;闫春雷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应激性高血糖与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研究进展

    在手术、创伤、感染等因素刺激下,危重患者通常存在应激性血糖升高,而后者将导致机体高炎性反应状态和能量代谢障碍,从而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显示,胰岛素强化治疗(IIT)可以迅速消除危重患者的高糖毒性,从而提高危重疾病抢救的成功率.现将应激性高血糖与IIT的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陈婉霞;张淑芬;江冬青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腰椎小关节综合征普通X线与CT征象诊断的对比观察

    腰椎小关节综合征是引起腰腿痛的原因之一,合理治疗意义重大.传统X线平片难以显示腰椎小关节的解剖结构,CT扫描可清晰显示其解剖结构及病理改变[1].现通过对腰椎小关节综合征患者76例的X线片及CT表现作对比观察,以提高其认识.

    作者:王广华;周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药用植物蜡叶标本数据库建设

    蜡叶标本又称压制标本,通常是将新鲜的植物材料用吸水纸在标本夹中压平、干燥后,装贴在台纸上即成.蜡叶标本作为一种保藏植物资源的方法,在促进植物信息的利用和提高对植物资源重要性的认识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1、2].

    作者:李润美;黄仲羽;邓素坚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乌拉地尔与硝普钠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 观察乌拉地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以硝普钠微量泵泵入,观察组予以乌拉地尔静脉滴注.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8%,高于对照组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拉地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效果显著.

    作者:高雪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HPLC法同时测定六味地黄丸中3种成分含量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六味地黄丸中马钱苷、芍药苷和丹皮酚3种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方法 以VP-ODS柱为分析柱,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8ml/min,检测波长为230nm,柱温为25℃.结果 马钱苷、芍药苷、丹皮酚分别在1.56~50.00、0.47~15.00、6.25~200.00μg/ml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r值均≥0.9992;HPLC法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RSD)均≤2.54%;3种分析物的加样回收率均≥99.17%.结论 HPLC法简便,结果 准确可靠,可有效地用于六味地黄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段彬;魏玉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我院388例门诊药物咨询回顾性分析

    目的 对该院门诊药物咨询服务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进一步提高药学服务质量.方法 收集该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门诊用药咨询记录,并按解答方式、咨询药物类型、咨询者身份、咨询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药物咨询对象以患者为主,占72.2%;患者针对抗感染、心脑血管系统等用药进行咨询;咨询内容主要以药品名称、成分、药物的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及药理作用等为主.结论 通过开展药物咨询服务可以进一步促进合理用药,提高药学服务质量.

    作者:杨梅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喜炎平注射液的临床应用

    喜炎平注射液是从中药穿心莲中提取的穿心莲内酯磺化物,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支气管炎、扁桃体炎、细菌性痢疾等.近年来又发现其新的临床应用,现报道如下.1 儿童普通型手足口病谢明红[1]将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10mg·kg-1·d-1,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喜炎平注射液5~10mg·kg-1·d-1,均为每天1次静脉滴注,连用7d,观察对比疗效.结果显示观察组显效43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显效29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为97.9%,但观察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持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提示:喜炎平治疗儿童

    作者:刘小葵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灌注吡柔比星用于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灌注吡柔比星用于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清透明质酸(HA)和癌抗原125(CA125)的水平变化.方法 将12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术后分别采用丝裂霉素和吡柔比星进行膀胱内灌注治疗.对2组术后灌注有效率、平均复发时间及灌注治疗前、后血清HA和CA125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灌注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平均复发时间长于对照组,血清HA及CA125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灌注吡柔比星用于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能提高灌注有效率,延长复发时间,还能明显降低血清HA及CA125水平.

    作者:张俭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双黄连联合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急慢性咽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双黄连联合利巴韦林雾化吸入用于急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急慢性咽炎患者10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56例.对照组仅予以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双黄连联合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治疗5d后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高于对照组的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黄连联合利巴韦林雾化吸入用于急慢性咽炎疗效显著.

    作者:骆波英;王建芳;吴颖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分析及耐药机制初探

    目的 探讨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情况及耐药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VITEK-Ⅱ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仪进行鉴定分析,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标准判断结果,并查阅文献初探细菌耐药机制.结果 共收集到病原菌182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393株(76.16%),革兰阳性菌436株(23.84%).革兰阴性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各不相同,大肠埃希菌和阴沟肠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均较高,对氟罗沙星耐药率分别为46.60%、21.67%,对环丙沙星耐药率分别为49.81%、27.14%,对左旋氧氟沙星耐药率分别为46.56%、20.29%.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对喹诺酮类药物均较敏感.结论 3种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排序为环丙沙星>氟罗沙星>左旋氧氟沙星.从耐药机制来看,临床除应做药敏试验外,还应根据药物的药动学(PK)/药效学(PD)参数合理选择药物和剂量.

    作者:王启跃;吴庆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C反应蛋白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溃疡性结肠炎(UC)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6例UC患者按临床分期分为活动期UC组16例和缓解期UC组10例,再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3组均采用散射光比浊法测定CRP,活动期UC组经常规治疗1~2个月后复查CPR,并比较3组CRP检测水平.结果 活动期UC组治疗前CRP水平高于治疗后及缓解期UC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水平活动期UC组治疗后与缓解期U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RP水平可准确地反映UC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对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判定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罗立成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妇科急腹症误诊为阑尾炎34例分析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为多见的急腹症之一[1],临床中易与其它急腹症混淆,尤其是妇科急腹症.我院1999年8月-2011年8月共收治妇科急腹症误诊为急性阑尾炎患者34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海波;况娥;王刚;吴锋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2种手术方法用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与经尿道电切术(TURP)用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6例BP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观察组行PKRP治疗,对照组行TURP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冲洗时间、置管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各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RP治疗BPH疗效显著,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并发症少、适应证广、安全性高等优点.

    作者:曾伙令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程序化急救护理流程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与效果

    目的 探讨程序化急救护理流程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将508例严重多发伤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232例和观察组27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采用规范化、程序化急救护理流程.比较2组临床效果与急救时间.结果 观察组急救成功率为96.38%,高于对照组的91.38%;观察组急救时间为(32.7±4.6)min,低于对照组的(45.3±4.9)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化、程序化急救护理流程可明显提高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救成功率,为后期治疗及预后奠定基础.

    作者:刘惠萍;彭玉维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手足口病患儿216例护理体会

    2011年3~10月我院收治手足口病患儿216例,在积极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给予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手足口病患儿216例,男145例,女71例,年龄7个月~16岁,其中<1岁6例,1~3岁145例,4~10岁64例,16岁1例.216例患儿均符合卫生部<手足口病诊治指南(2010年版)>的诊断标准,均有不同程度发热与皮疹,手、足、臀部有米粒大小丘疹、疱疹及口腔溃疡,部分伴有咳嗽、流涕、精神差,其中25例患儿有高热、肌肉抽动、易惊、嗜睡,且手脚凉等末梢循环差等表现,2例呼吸急促,1例呼吸衰竭死亡.

    作者:段晓利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高危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为进一步降低VAP的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296例明确诊断的VA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年中发生VAP 296例(25.69%),年龄>60岁206例(69.59%).2008-2010年VAP患者依次为92例(31.08%)、99例(33.45)、105例(35.47%),3年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凝固酶阴性葡萄糖球菌为常见致病菌,但检出率逐年下降,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则逐年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感染前即开始使用抗生素≥2种257例(86.82%),使用单一抗生素39例(13.18%).结论 年龄、不合理应用抗生素、耐药菌株的出现、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免疫功能低下是引起VAP的高危因素,应加强对上述因素地预防与控制.

    作者:陈晓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铝碳酸镁联合三联疗法用于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铝碳酸镁联合三联疗法用于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仅予以常规三联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铝碳酸镁口服治疗.对2组临床疗效及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p根除率为96.7%,对照组为93.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铝碳酸镁联合三联疗法用于消化性溃疡疗效确切.

    作者:刘长林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