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峰;徐计秀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十二指肠空肠悬韧带以上的胃肠道出血及胰腺、胆道急性出血,通常表现为急性大出血,病死率较高.临床上常见的出血病因是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和胃癌,这些病因约占上消化道出血的80%~90%[1].
作者:周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情况及耐药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VITEK-Ⅱ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仪进行鉴定分析,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标准判断结果,并查阅文献初探细菌耐药机制.结果 共收集到病原菌182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393株(76.16%),革兰阳性菌436株(23.84%).革兰阴性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各不相同,大肠埃希菌和阴沟肠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均较高,对氟罗沙星耐药率分别为46.60%、21.67%,对环丙沙星耐药率分别为49.81%、27.14%,对左旋氧氟沙星耐药率分别为46.56%、20.29%.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对喹诺酮类药物均较敏感.结论 3种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排序为环丙沙星>氟罗沙星>左旋氧氟沙星.从耐药机制来看,临床除应做药敏试验外,还应根据药物的药动学(PK)/药效学(PD)参数合理选择药物和剂量.
作者:王启跃;吴庆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称为异位妊娠,包括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阔韧带妊娠及子宫颈妊娠,其中以输卵管妊娠为常见,约占95%,病因:输卵管管腔或周围炎症引起管腔通畅性不佳,阻碍受孕卵子正常运行.临床表现主要是停经、腹痛、阴道出血,部分伴肛门坠胀感.异位妊娠延误诊断常发生破裂、出血,导致患者晕厥、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作者:赵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胆汁反流性胃炎之间是否存在正相关性.方法 将94例胆汁反流性胃炎合并Hp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莫沙比利+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进行根除Hp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Hp根除率.结果 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Hp根除率分别为82.98%、87.23%,高于对照组的42.55%、14.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是引起胆汁反流性胃炎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胆汁反流性胃炎合并Hp感染,应首先考虑进行根除Hp的治疗.
作者:钟志民;朱浩锋;李园珍;李敏姣;张妮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股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由于大腿肌肉血管丰富、手术切口长、创面弥漫的毛细血管出血,以及手术部位消毒范围必须在切口20cm以上,一般不能上气压止血带,因此术中出血多,及骨折内固定结束后切口冲洗液溢出,致手术敷料不同程度浸湿,传统方法为在大腿下加垫4层无菌巾.
作者:徐容;周晓琼 刊期: 2012年第11期
2011年3~10月我院收治手足口病患儿216例,在积极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给予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手足口病患儿216例,男145例,女71例,年龄7个月~16岁,其中<1岁6例,1~3岁145例,4~10岁64例,16岁1例.216例患儿均符合卫生部<手足口病诊治指南(2010年版)>的诊断标准,均有不同程度发热与皮疹,手、足、臀部有米粒大小丘疹、疱疹及口腔溃疡,部分伴有咳嗽、流涕、精神差,其中25例患儿有高热、肌肉抽动、易惊、嗜睡,且手脚凉等末梢循环差等表现,2例呼吸急促,1例呼吸衰竭死亡.
作者:段晓利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胃管置入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是鼻饲法和胃肠减压术必不可少的步骤之一.虽然大部分护士熟练掌握其操作方法,但临床胃管滑脱或患者自行拔出胃管的现象仍屡见不鲜.近年来,护理人员对如何有效固定胃管的问题进行了许多研究.现综述如下.
作者:李美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5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1%,高于对照组的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效果显著.
作者:程朔;孙万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股份制医院中护理人员法律知识掌握情况,探讨如何提高其法律意识.方法 采用三常两严法对护理人员进行系统培训,自设调查表,了解护理人员对相关法律掌握情况.结果 护理人员法律意识随工作年限的增加,护士资历的提高,呈上升趋势.培训前大专组及格率高于中专组;培训后大、中专护理人员及格率高于培训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人员工作后应加强在职教育,进行系统培训学习,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张维莉;张金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冠脉)内药物涂层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与血清胆红素的相关性.方法 对82例成功行经皮冠脉药物涂层支架植入术的患者术后再次行冠脉造影,以原病变冠脉直径狭窄程度≥50%为支架内再狭窄,按有无再狭窄分为再狭窄组16例和非再狭窄组66例.比较2组胆红素等临床血清学指标及临床资料,探讨血清胆红素是否与支架内再狭窄有关.结果 再狭窄组总胆红素水平低于非再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血糖、尿酸是再狭窄的危险因素,总胆红素是再狭窄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血清总胆红素与冠脉支架内再狭窄密切相关,高水平总胆红素可能降低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
作者:王圆圆;张爱元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将163例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分为Ⅰ级8例、Ⅱ级33例、Ⅲ级53例、Ⅳ级69例.所有患者均予以完整的心脏彩色超声检查,并测定血清尿酸水平.结果 不同NYHA分级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NYHA分级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尿酸水平与NYHA分级呈正相关(r=0.23,P<0.05),但与LVEF无明显相关(P=0.36).结论 血清尿酸水平与左室收缩功能呈负相关.
作者:王海洪;王海雁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艾塞那肽联合小檗碱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胰岛素分泌的影响,以及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保护机制.方法 将48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予以艾塞那肽联合小檗碱治疗,对照组仅予以格列苯脲治疗,疗程均为12周.于治疗前、后分别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定空腹、服糖后30min、服糖后120min血糖(FPG、P30PG、P120PG)和血胰岛素(FISN、P30ISN、P120ISN)以及三酰甘油(TG)、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P30INS水平高于治疗前,其他观察指标低于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P30INS水平高于治疗前,FPG、P30PG、P120PG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P120PG、FINS、P120INS、TG、CRP、ISI水平低于对照组,P30INS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艾塞那肽联合小檗碱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在明显降低血糖的同时,能提高早期胰岛素分泌,保护和恢复胰岛β细胞功能,疗效更确切.
作者:于凤玲;徐方江;李群;佟爱华;于凤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复方丹参注射液是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纯中药制剂,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清除自由基,保护心肌及肝脏,镇静和改善血液流变学等作用,适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心绞痛、脑栓塞、脑血管痉挛、颈椎病、糖尿病等治疗.
作者:荆夏敏;吴刚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肝脏是机体内以代谢功能为主的器官,对葡萄糖及脂肪酸稳态的维持有重要作用,然而伴随现代高发的代谢疾病,肝脏疾病也越来越普遍,而脂肪肝作为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已经成为消化、内分泌、营养、心血管等多学科共同关注的医学和社会问题.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是指在无大量饮酒,无病毒感染及其他病因学原因的情况下,肝脏内三酰甘油(TG)大量堆积.
作者:韩雪;傅继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世界卫生组织发表声明,每年全球约有上千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其中2/3死于用药不当.在我国,据2006年参加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儿童医院报告数据显示,儿童因服药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高达12.9%,其中新生儿占24.4%,越是年幼的儿童,用药不良反应越严重.据调查,因药源性疾病入院小儿占全部住院儿童的1.46%,高于国内外的成人比例[1].
作者:郭丽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与经尿道电切术(TURP)用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6例BP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观察组行PKRP治疗,对照组行TURP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冲洗时间、置管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各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RP治疗BPH疗效显著,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并发症少、适应证广、安全性高等优点.
作者:曾伙令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聚维酮碘为消毒防腐剂,是临床常用的络合碘.近年研究发现,其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展,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也有许多新的用途,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黎平;计惠民;王跃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复方环磷腺苷乳膏联合紫外线(UVR)照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方法.方法 将189例寻常型银屑患者按就诊先后进行抽签分组为治疗组和对照Ⅰ、Ⅱ组各63例.治疗组予以复方环磷腺苷乳膏外涂联合UVB全身照射治疗,并实施适当的护理措施;对照Ⅰ组仅予以复方环磷腺苷乳苷外涂治疗;对照Ⅱ组仅行UVB全身照射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对3组病情积分、临床疗效、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治疗组治疗1、2、3个月后病情积分低于对照Ⅰ、Ⅱ组;治疗组治疗结束后有效率为93.65%,低于对照Ⅰ、Ⅱ组的69.84%、57.14%;治疗组基本痊愈患者总复发率为7.14%,低于对照Ⅰ、Ⅱ组的29.63%、36.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复方环磷腺苷乳膏联合UVB照射并配合适当的护理措施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黄红玫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真菌性角膜炎(FK)是一种严重危害视力的感染性角膜病.通常被认为与眼外伤的增加、广谱抗生素及激素的滥用和接触镜的应用增多有关,也可能与就医条件改善、眼科医师对其认识的加深和诊断方法及仪器的普及有关[1~3].
作者:余业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62例病毒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在常治疗中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0.6m·kg-1·d-1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10~15mg·kg-1·d-1静脉滴注.治疗7d后对2组主要症状及体征的改善做综合性疗效比较.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文九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