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聚维酮碘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张黎平;计惠民;王跃民

关键词:聚维酮碘, 妇产科, 治疗
摘要:聚维酮碘为消毒防腐剂,是临床常用的络合碘.近年研究发现,其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展,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也有许多新的用途,现介绍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双黄连联合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急慢性咽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双黄连联合利巴韦林雾化吸入用于急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急慢性咽炎患者10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56例.对照组仅予以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双黄连联合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治疗5d后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高于对照组的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黄连联合利巴韦林雾化吸入用于急慢性咽炎疗效显著.

    作者:骆波英;王建芳;吴颖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提高老年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率的临床体会

    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术操作,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临床观察大多数护士对青壮年患者的穿刺一次性成功率很高,而对老年患者相对较低.笔者根据多年临床护理实践,总结了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的一些技巧,现将临床实践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解嘉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静脉注射清开灵致过敏性休克的抢救与体会

    患者,女,35岁,因上呼吸道感染就诊,在门诊观察室输液.给予清开灵20ml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滴入药物10min后,患者诉皮肤瘙痒、咽部不适、干咳,继而出现胸闷、心慌、气促、头晕眼花、烦躁不安、出冷汗、面色苍白、口唇青紫、血压70/50mm Hg,脉搏细弱数不清,考虑为过敏性休克,立即进行抢救.换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患者平卧,立即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1mg.

    作者:白树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实习护生的职业暴露与防护教育

    临床实习是护生学习和练习护理技能重要的阶段,该阶段护生不可避免地暴露在职业危险中,同临床护士一样存在职业危险.实习护生刚刚走出学校步入临床,由于年龄偏小、环境生疏、操作不熟练,缺乏实践经验及自我防护知识,更是经血液-体液传播引起感染的高危人群[1].

    作者:王立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医院精神科护士与精神病患者的沟通方式研究

    目的 探讨医院精神科护士与精神病患者的沟通方式,以为其沟通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将76例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沟通方式进行沟通,观察组则采用个性化沟通方式进行沟通.对2组护理干预前、后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生存质量5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沟通方式对于改善精神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均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李天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对眼底血管荧光造影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眼底血管荧光造影不良反应的临床作用及应用价值.方法 将120例行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检查的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以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观察并比较2组胃肠道、过敏、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帮助患者安全、顺利地完成血管荧光造影检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莫贻娟;龙翠娟;刘小玲;甘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中等专业学校医学检验实习生带教体会

    医学实习生的临床实习阶段是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也是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走向社会的重要阶段,实习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医学生毕业后的实际工作能力[1].加强实习生管理,提高实习生实习质量,是医学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中等专业学校、中专医学检验实习生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提高专业技能,增强自信心,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覃彦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NIR法对中成药大蜜丸中非法添加西地那非的定性分析

    目的 运用近红外光谱法对中成药大蜜丸中非法添加西地那非进行快速筛查.方法 对中成药大蜜丸进行近红外光谱扫描并经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确证后,将法定检验结果 与近红外光谱结合,建立NIR相似系数法检验模型.结果 检验模型对实验室判定为合格与不合格的样品进行筛查,准确率达到50%.结论 建立的相似系数法检验模型具有方法 简单、易操作等特点,适用于药品检测车对中成药大蜜丸中是否添加西地那非的快速筛查.

    作者:周天祥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胃管固定方法的护理进展

    胃管置入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是鼻饲法和胃肠减压术必不可少的步骤之一.虽然大部分护士熟练掌握其操作方法,但临床胃管滑脱或患者自行拔出胃管的现象仍屡见不鲜.近年来,护理人员对如何有效固定胃管的问题进行了许多研究.现综述如下.

    作者:李美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从复方丹参注射液应用浅议中药不良反应

    复方丹参注射液是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纯中药制剂,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清除自由基,保护心肌及肝脏,镇静和改善血液流变学等作用,适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心绞痛、脑栓塞、脑血管痉挛、颈椎病、糖尿病等治疗.

    作者:荆夏敏;吴刚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干扰素治疗阿德福韦停药后反弹的慢性乙型肝炎体会

    阿德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下降至持续正常,HBV DNA控制至持续阴性,先后间隔半年复查均如此,总体病程达2年者,可予停药.但部分患者停药后,病情出现反弹,一般认为可继续使用阿德福韦治疗,但患者抵触情绪很大,笔者选择干扰素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涂振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与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探讨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与不良反应.方法 对120例应用喹诺酮类药物进行治疗的泌尿系统或肠道感染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不良反应累及的系统主要包括全身(50.8%)、神经系统(20.0%)、消化系统(15.0%).结论 采用喹诺酮类药物对临床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不良反应情况后,再对药物进行合理选择.

    作者:冯丽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血浆置换治疗妊娠期急性脂肪肝15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用于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15例AFLP患者进行血浆置换治疗,并在治疗前后检测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及血氨,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经血浆置换治疗后,本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浮肿消退,食欲增加,精神好转,且肌酐(Cr)、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白细胞计数(WBC)、血氨水平均低于血浆置换前,血清白蛋白(ALB)、纤维蛋白原(Fg)水平高于血浆置换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但血浆置换前、后尿素氮(BUN)、血小板计数(PLT)水平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现皮肤瘙痒皮疹1例,治疗后出现PLT下降5例,大出血1例.结论 血浆置换用于AFLP疗效明确,是有效、安全的.

    作者:洪澄英;陈怀生;刘晓娣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

    产后出血是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多发生在产后2h内,产后会迅速发生失血性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直接危及产妇生命,因此,做好产后出血的防治与护理工作,是有效降低产妇病死率的方法之一.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2011年12月发生产后出血患者14例临床资料,总结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经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廷翠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用于恶性血液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用于恶性血液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经验性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将73例恶性血液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予以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g静脉滴注,每6小时1次;对照组予以亚胺培南-西司他汀0.5g静脉滴注,每8小时1次.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分别为73.53%、74.07%,对照组分别为76.92%、76.6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一般不良反应和二重感染发生率分别为8.82%、5.88%,低于对照组的25.64%、25.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与亚胺培南-西斯他汀相比疗效相似,但二重感染发生率低,可以作为恶性血液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的一线经验性治疗方案.

    作者:姚国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程序化急救护理流程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与效果

    目的 探讨程序化急救护理流程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将508例严重多发伤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232例和观察组27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采用规范化、程序化急救护理流程.比较2组临床效果与急救时间.结果 观察组急救成功率为96.38%,高于对照组的91.38%;观察组急救时间为(32.7±4.6)min,低于对照组的(45.3±4.9)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化、程序化急救护理流程可明显提高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救成功率,为后期治疗及预后奠定基础.

    作者:刘惠萍;彭玉维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超声引导下自动活检枪经皮肾活检术117例并发症分析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自动活检枪经皮肾活检术并发症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117例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肾活检术成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7例患者出现并发症12例(10.26%),均为肾周血肿及肾包膜下血肿,其中合并肉眼血尿1例.出血并发症在IgA肾病及硬化病变中出现率高.结论 病理类型是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而与穿刺次数、年龄无关.

    作者:苏慧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静脉注射氨茶碱致烦燥、黄视1例

    患者,男,14岁,因发热、咳嗽、胸痛于2008年7月16日14∶ 00就诊,体质量50kg.查体:T 38.9℃,P 102次/min,BP 90/75mm Hg,R 20次/min,面色发赤,精神可.咽充血(+++),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无脓苔附着.双肺底可闻及细小湿啰音,并有散在哮鸣音,心率102次/min,律齐,腹软,肝、脾未触及.

    作者:张永桂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加强病案管理 减少医疗纠纷

    病案作为医疗卫生科技档案,是医院和医务人员医疗行为过程的客观记录与文字见证,是临床医疗、教学、科研、法律等不可缺少的医学资料,是评价医疗质量的依据之一[1].在我国,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法律制度日益完善,人民群众法制观念也在不断增强,医疗纠纷已成为社会矛盾的中心问题之一.

    作者:孙万军;程朔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过敏性紫癜是指因变态反应所致的广泛性无菌性毛细血管炎症,其引起的肾损害称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临床表现除有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血便外,常见的是血尿和蛋白尿,仅个例为无症状性尿异常[1].2007年2月-2011年1月我科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HSPN患者20例,经过精心护理,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兴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