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志芬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出现腹胀是临床上常遇到的护理问题之一,不仅造成患者极度不适,而且影响患者进食休息、切口愈合及机体恢复,甚至可致肠粘连、肠梗阻,压迫隔肌和胸腔致气急、呼吸困难,严重的可因腹压升高导致下腔静脉回流受阻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等[1].因此术后及早消除腹胀,早期矢气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护理的重要环节.
作者:马立嵩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息肉)手术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将胆结石(息肉)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2组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息肉)术患者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结石复发率,明显提高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鹿安琴;王家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终止早孕的方法很多,有单纯的人工流产、药物流产、可视人工流产、无痛人工流产、微创无痛可视人工流产等.流产是妇产科一种常见手术,如何减轻患者的负担、痛苦和风险,值得妇产科医师不断探索.随着避孕失败的不断增加,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联合使用的药物流产逐渐被人们接受.其优势是痛苦小,但出血时间长,不全流产率高.
作者:史晓红 刊期: 2012年第13期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24h内产妇阴道流血超过500ml,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和产妇四大死亡原因之首[1].主要由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等原因导致,易并发失血性休克、产后贫血、产褥感染等并发症.2008年3月-2011年3月我科收治产后出血产妇57例,经积极预防和精心护理,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向锋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通过检测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培养上清对同型小鼠淋巴细胞活化分子CD71表达的抑制,探讨黑素瘤细胞抑制淋巴细胞活化、介导肿瘤细胞免疫逃逸的机制.方法 用B16F10培养上清培养同型小鼠脾淋巴细胞(上清组),经植物血凝素活化,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转铁蛋白受体CD71表达水平,用RPMI 1640完全培养液代替B16F10培养上清作为对照组.结果 上清组培养上清培养的淋巴细胞CD71表达率为(55.41±3.70)%低于对照组的(60.92±2.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16F10培养上清对淋巴细胞表达CD71具有抑制作用,可抑制淋巴细胞活化,成为免疫逃逸机制之一.
作者:赵红侠;蒋苗苗;孙立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胆漏可发生于各种肝脏胆道手术后,是肝胆外科手术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胆漏发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处理的对策也不完全相同.本文旨在探讨肝脏胆道术后形成胆漏的原因及治疗方法,现报道如下.
作者:谷鹏程;陈静;颜廷启;王清馨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自拟红花蛇舌草汤内服外敷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48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4例.治疗组采用自拟红花蛇舌草汤内服外敷治疗,对照组予西药维胺酯胶囊口服.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6%高于对照组的8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红花蛇舌草汤内服外敷治疗痤疮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谢明亮;王位萍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普外科急腹症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急腹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剖腹探查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诊断治疗.观察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确诊率.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中确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普外科急腹症诊治中应用腹腔镜,可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提高确诊率,出血量少,能明显改善手术效果.
作者:黎伟 刊期: 2012年第13期
胫骨髁部为海绵状骨所构成,承受重力集中,又是外伤的常发部位,易骨折,约占各种骨折的4%.骨折常影响胫骨平台关节面,可合并半月板、交叉韧带、侧副韧带损伤,易于造成不良后果,如关节疼痛、僵硬、不稳定、畸形和后期的创伤性膝关节炎.我院自2000年1月-2010年12月共收治胫骨髁骨折患者10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强 刊期: 2012年第13期
腹腔脓肿和盆腔脓肿是外科手术、炎症和外伤等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尤其好发于年龄较大、体质较差或合并其他脏器疾病的患者.我院自2003年5月-2011年9月收治应用超声或CT介入引导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及冲洗微创治疗腹盆腔脓肿患者46例,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新;宣之东;祝志;李学峰;刘汝海;雷豹 刊期: 2012年第13期
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我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地区.食管癌首选手术治疗,其次辅以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一旦发生吻合口瘘,不仅影响手术效果,增加患者经济负担,严重者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笔者总结我科近年收治的食管癌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伟华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老年胃溃疡合并胃出血的病理特点和临床诊治方法.方法 对34例老年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病例特点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34例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中,轻度出血20例占58.8%,中度出血8例占23.5%,重度出血4例占11.8%,并发胃穿孔2例占5.9%.治愈24例占70.6%,好转8例占23.5%,死亡2例占5.9%.结论 随着年龄的增加,临床诊治的难度相应增加,提高老年胃溃疡合并胃出血的临床诊治研究,以抓住佳的诊治机会,能有效增加老年人胃溃疡合并胃出血的治愈率.
作者:李川;李反奇;陈义泉 刊期: 2012年第13期
便秘指排便次数减少,每2~3天或更长时间1次,无规律性,粪便干硬,常伴有排便困难.资料表明,老年人肠蠕动功能降低,即使每日排便,其肠管内粪便仍有滞留,肠管内毒素易被吸收.因而可引起体温升高;而长期便秘者不仅可出现腹胀不适,还可出现食欲不振、心烦失眠、头昏等症状;诱发加重痔疮、肛裂、脱肛、前列腺肥大等疾患,甚至可诱发心肌梗死、脑卒中[1].
作者:古翠云 刊期: 2012年第13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常见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主要发生于手术术中和术后.发病有三大因素[1]:静脉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至今仍为各国学者所公认.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主要表现为下肢疼痛、肿胀、浅表静脉扩张、皮肤温度增高等,重者可发生血栓脱落进入肺部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肺栓塞.
作者:张世淑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蒙脱石散(思密达)联合黄连素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9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给予思密达联合黄连素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思密达联合黄连素口服治疗,3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止泻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止泻时间为(1.35±0.15)d短于对照组的(2.45±0.2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思密达联合黄连素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敏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伊曲康唑联合硝酸咪康唑栓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8例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给予伊曲康唑联合硝酸咪康唑栓治疗;对照组给予硝酸咪康唑栓治疗.用药8周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4%高于对照组的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伊曲康唑联合硝酸咪康唑栓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效果显著.
作者:邓志芬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98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中西药结合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组)50例.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高于对照组的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西药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柯益寿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门诊登记情况及资料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0年9月-2011年9月在该院门诊确诊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对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患者脑卒中后痴呆的发生率、缺血性卒中后发生痴呆的危险因素及改良分型等进行分析.结果 经门诊确诊和统计,共确诊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9例;脑卒中后发生痴呆19例(27.54%);缺血性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为既往所患的高血压或糖尿病等方面的因素;改良分型情况为:经过K-TOAST分型之中比例高的亚型为动脉粥样硬化型,然后是小动脉疾病、原因不明型、心源性栓塞型及其他病因型.结论 通过对门诊缺血性脑卒中的登记,可准确地将缺血性卒中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对其加以临床诊断.
作者:戚春波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笔者采用彩色多普勒技术对膀胱肿瘤20例进行检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19例,其中移行上皮细胞癌13例,乳头状癌4例,鳞状上皮癌1例,结肠癌转移1例.19例膀胱肿瘤均检测到动脉血流和(或)静脉血流,3例仅测及静脉血流,动脉血流速度:Vs 11.0~58.0cm/s,Vd 4.5~29.0cm/s.搏动指数(PI) 0.77~253,阻力指数(RI) 0.51~1.02.
作者:冯秋立 刊期: 2012年第13期
高血压是目前临床上的一个常见多发慢性病,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发病率逐日增多,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病死率居高不下,病残率逐日增多,使得高血压病成为社会的一个热议问题[1].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也是繁多杂乱,对降压药物的选择也就成为一个关键问题,我院自2006年采用替米沙坦(安亚,江西杏林白马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治疗高血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家宴;王军院;左艳芬;欧谷萍;李丽萍 刊期: 2012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