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改善骨折患者不良情绪方面的效果研究

郭建华

关键词:护理模式, 人性化, 骨折患者, 不良情绪, 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改善骨折患者不良情绪方面的效果.方法将84例骨折患者按护理模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予以人性化护理.比较2组护理后的焦虑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焦虑程度轻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73.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改善骨折患者不良情绪方面的效果显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爱母环异位6例临床分析

    宫内节育器(IUD)是目前国内育龄妇女使用多的避孕工具,具有安全、经济、长效、简便等优点.爱母环是一种具有抗排斥功能、优质、长效、不良反应低的开放式新型IUD,为广大育龄妇女所接受.我站2006-2008年收治爱母环异位患者6例,现将其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王贵娟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热毒宁治疗小儿麻疹合并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探讨热毒宁治疗小儿麻疹合并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6例麻疹合并肺炎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热毒宁治疗,对照组加用利巴韦林治疗.通过退热时间、咳嗽和咯痰缓解时间、啰音消失时间、X线片影消失时间、白细胞复常时间、皮疹完全结痂时间、住院时间评价临床疗效,对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88%,高于对照组的84.38%;退热时间、咳嗽和咯痰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等观察指标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8%,对照组为10.9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毒宁治疗小儿麻疹合并肺炎具有良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静月;杨婉霞;苏景文;何日东;李松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助产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随着医学的发展,护理专业的进步,助产士职业暴露越来越受到重视,只有加强职业防护教育,熟练掌握业务知识,培养健康的人格素质,提高自身应激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才能使职业危害性降到低限度,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笔者对我科40名助产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助产士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谷荣华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重型脑炎并发高渗血症18例分析

    重型脑炎病死率高,并发高渗血症者病死率更高.重型脑炎患儿由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常引起高血糖、高钠、高渗血症,致病情复杂,多脏器功能衰竭.笔者观察18例并发高渗血症的重型脑炎患儿,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苏岸华;江秀清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α2A-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α2-肾上腺素受体(α2-AR)属于早被发现的G蛋白耦联的7次跨膜受体超家族成员之一.基于药理学分析及分子克隆发现,它被分为三个亚型,分别是α2A-AR,α2B-AR和α2C-AR.其中,α2A-AR是重要的一种亚型,它在α2-AR介导的许多生物学功能中起主要作用.刺激α2A-AR能诱导产生α2-AR激动剂的绝大多数经典效应,包括低血压,心动过缓,镇静和镇痛[1].α2A-AR广泛分布在血小板、脑、脊髓、脂肪细胞、肾、脾等组织器官.在脑中,α2A-AR主要分布在除丘脑、基底节及相关区域以外的脑区,其中蓝斑外侧、臂旁核、脑桥核、脑桥被盖网状核、外侧隔核、海马旁回、扣带回等处密度高.在蓝斑、脑干A4、A5、A7区仅有α2A-AR亚型分布,它们均表明α2A-AR亚型在中枢α2-AR生理调控中起重要作用[2].因此,近年来,α2A-AR作为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很有前景的靶点被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本文拟对α2A-AR激动剂在一些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余涛;何玲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临床护生带教问题与对策探讨

    实习生进入临床实习后,存在着许多管理上的问题,特别是安全、工作问题,包括护理安全和人员安全问题,如实习生无纪律性、无责任感、不注意仪表、护理技术操作不规范、不能很好地与患者沟通等,因此有必要对实习生加强岗前教育管理,帮助其尽快成长.

    作者:徐锦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瓶装注射用粉针剂药物残留量的观察

    目的探讨减少瓶装注射用粉针剂药物残留量的方法.方法将110支使用后未启盖头孢呋辛钠空瓶分为抽检组50支和定检组60支,抽检组进行随机抽检,定检组指定专人操作.比较2组每支残留均量、每组残留总量及加入不同剂量溶媒时残留量.结果定检组每支残留均量、每组残留总量及加入2、10、15、20ml溶媒时残留量均低于抽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定检组中注入溶媒10、15、20ml时,平均残留有效药量均低于<中国药典>规定每支装量差异0.105g的标准.结论要保证患者的用药准确,尽大限度减少药物有效成分丢失,护士的精心操作至关重要.

    作者:许桂从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以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对照组予以咪唑斯汀治疗.2组治疗14d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9%,高于对照组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

    作者:瞿艳红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中药内服加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38例分析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为消化内科常见病,是一种发生于结肠黏膜层的非特异性炎性反应,病程缓慢,轻重不一,反复发作,迁延难愈,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青壮年多见.我院自2009年起用中药内服加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玉玮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自制三黄酊联合百多邦外用治疗寻常型痤疮65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自制三黄酊联合百多邦外用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寻常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51例.治疗组予以自制三黄酊联合百多邦外用治疗,对照组单纯予以百多邦外用治疗.2组均治疗4周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2%,高于对照组的6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自制三黄酊联合百多邦外用治疗寻常痤疮疗效好,具有止痒好、消痘快、使用方便、不良反应轻、经济实用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段彬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与心力衰竭患者发生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与心力衰竭患者发生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心力衰竭合并感染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无感染证据的心力衰竭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2组CRP水平变化,并追踪监测观察组患者感染消退期CRP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CRP水平为(79.3±46.2)mg/L,高于对照组的(12.6±4.0)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感染消退期CRP降至(13.6±6.9)mg/L,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水平显著升高对于心力衰竭患者合并感染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高雪峰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不同给药方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并探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序贯疗法和静脉滴注2种不同给药方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序贯疗法给药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静脉滴注给药方案治疗.对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平均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64%,对照组为86.3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5%,低于对照组的13.64%;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4.27±2.15)d,短于对照组的(11.12±2.4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序贯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具有安全、有效、经济实用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冬梅;杨敏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急性胰腺炎护理体会

    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性反应.急性胰腺炎的病因主要为胆道壶腹部阻塞,包括胆道感染、酗酒和暴饮暴食,均可引起胰腺分泌过度旺盛.临床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胰酶增高等为特点.其发病急,变化快,病情严重,预后较差.良好的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加速患者的康复.现将我院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观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邵风新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醋酸曲普瑞林联合氟他胺间歇性治疗晚期前列腺癌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醋酸曲普瑞林联合氟他胺间歇性与持续性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随机分为间歇组和持续组各20例.间歇组予以醋酸曲普瑞林联合氟他胺间歇性治疗,持续组予以相同药物持续性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PSA值及排尿梗阻、骨痛、骨转移病灶改善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第3、6、9、12个月血清PSA值及各临床症状发生率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性与持续性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均能明显控制疾病进展,且间歇性治疗方案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治疗成本,延长雄激素依赖时间,从而延长生存期.

    作者:葛蕙心;吴朝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

    目的了解该院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提高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控制意识,制定合理的监控措施.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该院患者134例进行现患率调查,并将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统计、总结和反馈.结果 134例患者中,发现医院感染患者5例,现患率为3.7%.现患率较高的科室依次是感染性疾病科、普外科、骨外科、心血管内科.医院感染5例患者中,上呼吸道感染1例,下呼吸道感染3例,手术部位感染1例.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2 2%,病原体检测率为4.5%.结论加强易感人群的管理,加强病房的空气消毒,多开窗通风,降低呼吸道感染率;加强病区的健康教育工作,使患者合理饮食,增强抵抗力,同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加强手卫生;深入开展目标性监测;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提高病原体送检率.

    作者:许东秀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大面积压疮筋膜瓣修复术1例使用翻身床的护理

    压疮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 ,也是基础护理的重点内容[1],压疮的发生给患者带来痛苦,并降低生活质量,特大压疮常久治不愈,容易出现严重感染、全身衰竭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压疮的治疗和护理一直是医学和护理领域的难题,特别是对于多发压疮 ,同时存在≥2处压疮的有效治疗和护理方法,更需特别关注.翻身床的应用为压疮患者带来了福音,应普及推广.现将1例大面积压疮患者筋膜瓣修复术后使用翻身床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范萍;张航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左半结肠癌伴肠梗阻术中灌洗Ⅰ期切除吻合86例临床观察

    大肠癌尤其是左半结肠癌伴肠梗阻的治疗为普通外科医师关注的热点.肠梗阻患者容易发生严重的水、电解质失衡及肿瘤慢性消耗.对于左半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急需解决的问题是解除梗阻,对正常生理通道进行恢复以及争取肿瘤切除.2008年3月-2012年3月笔者对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86例采用术中灌洗Ⅰ期切除吻合的手术方法,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丹琪;周明祎;周哲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酶联免疫吸附法对乙型肝炎病毒抗-HBc假阳性的检测

    目前,乙型肝炎血清标志检测多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竞争法(一步法),由于方法简便、快速而备受欢迎.但是应用该方法进行抗-HBc批量检测时常出现假阳性[1].笔者对抗-HBc阳性的标本310份进行了复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郝丽;郝娟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内科患者52例安全护理分析

    笔者根据多年的护理经验,现对我院2011年5月-2012年1月内科患者52例安全护理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周清珍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防治措施

    目的探讨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措施.方法将化脓性阑尾炎患者226例随机分为冲洗A组46例、冲洗B组68例和未冲洗组112例.冲洗A组术中予以置引流管及冲洗;冲洗B组仅予以冲洗;未冲洗组不予以引流及冲洗.比较3组术后切口感染情况.结果 3组未坏疽穿孔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冲洗A组、冲洗B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2%、1.5%,均低于未冲洗组的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冲洗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阑尾炎患者,若能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并且术中对切口进行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大大减少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

    作者:罗霄;葛亮;杨君 刊期: 2012年第1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