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与心力衰竭患者发生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高雪峰

关键词:C反应蛋白, 心力衰竭, 感染, 诊断
摘要: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与心力衰竭患者发生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心力衰竭合并感染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无感染证据的心力衰竭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2组CRP水平变化,并追踪监测观察组患者感染消退期CRP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CRP水平为(79.3±46.2)mg/L,高于对照组的(12.6±4.0)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感染消退期CRP降至(13.6±6.9)mg/L,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水平显著升高对于心力衰竭患者合并感染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左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抵抗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在促红细胞生成素抵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贫血患者中的辅助疗效.方法将40例对促红细胞生成素抵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贫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单用人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治疗,2组疗程均为16周.检测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浆总蛋白(TP)、血浆白蛋白(ALB)、血清铁蛋白(SF)、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rHuEPO用量.结果 2组治疗后TP、ALB、SF、Hb、HCT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治疗组rHuEPO用量为(137 51±17.76)U·kg-1·周-1,低于对照组的(211.32±14.27)U·kg-1·周-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可有效减轻维持性血液透析贫血患者对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抵抗.

    作者:史青凤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高压氧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38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8例突发性耳聋患者按听力水平分为轻度耳聋组8例、中度耳聋组19例和重度耳聋组11例.3组均采用高压氧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对3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听力水平进行比较,并评价该治疗方案的可行性.结果轻、中、重度耳聋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94.7%、90.9%,3组总有效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听力值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高压氧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满意,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听力水平,且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是值得临床应用的治疗方案.

    作者:余江萍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我院2010年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监测与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情况.方法应用Microscan Autoscan-4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并用纸片扩散法表型确证试验检测ESBLs.结果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居第1位(占37.47%),其中产ESBLs检出率为62.95%,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0;产酶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不产酶菌株.结论大肠埃希菌产ESBLs株与非产ESBLs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有显著差异,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石业队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行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对照组行常规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2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9%,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创伤小,且疗效显著.

    作者:唐斌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自拟滋阴润肠汤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100例疗效观察

    老年习惯性便秘是临床的常见病症,61%老年人存在便秘,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症状加重,不但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且与结肠癌、心脑血管疾病及老年性痴呆等疾病相关[1],可诱发心肌梗死,甚至猝死,老年性便秘95%为功能性便秘,西医尚无较好治疗方案,笔者于2005年8月-2011年8月自拟滋阴润肠汤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患者10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钟科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瓶装注射用粉针剂药物残留量的观察

    目的探讨减少瓶装注射用粉针剂药物残留量的方法.方法将110支使用后未启盖头孢呋辛钠空瓶分为抽检组50支和定检组60支,抽检组进行随机抽检,定检组指定专人操作.比较2组每支残留均量、每组残留总量及加入不同剂量溶媒时残留量.结果定检组每支残留均量、每组残留总量及加入2、10、15、20ml溶媒时残留量均低于抽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定检组中注入溶媒10、15、20ml时,平均残留有效药量均低于<中国药典>规定每支装量差异0.105g的标准.结论要保证患者的用药准确,尽大限度减少药物有效成分丢失,护士的精心操作至关重要.

    作者:许桂从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重度子痫是孕产妇特有疾病,严重威协母儿健康,常发生妊娠24周以后或产褥期.临床表现为水肿、高血压、蛋白尿,自觉头痛,眼花视觉模糊,呕吐及上腹部不适,可引发胎盘早剥、心力衰竭、肺水肿、肝肾功能损害、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第2病因.

    作者:陈天丽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心理干预对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状况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中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方法对40例T2DM患者于住院期间实施心理干预,采用Zung的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分别于入院时、出院时、出院第3和6个月进行评分,以评价其焦虑、抑郁状况.结果 40例T2DM患者入院时普遍存有焦虑、抑郁心理状况.出院时、出院第3个月焦虑、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出院第6个月焦虑、抑郁评分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中老年T2DM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并可维持近半年时间.

    作者:王欣;张运生;黄志红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中药保留灌肠佐治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用于佐治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糖尿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50例和对照组9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以自拟中药协定方保留灌肠;对照组予以中医辨证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0%,高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佐治糖尿病肾病具有补脾益肾、活血化瘀、泄浊排毒之功效,临床疗效确切,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宏林;王炜;王鸿章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住院药房与药学服务

    病区药房的调剂服务对象是住院患者,药师调配药品(如针剂)的依据往往是联合医嘱,计算机对每个药品进行汇总数量发药.在联合医嘱中,是否有不合理用药是不容易发现和判断的.药品配发到各个病区后,基本上是有护士来给住院患者给药,因而从表面上住院药师因为缺少了审核处方这一关,其职能被消弱了.但是由于护理人员对于药学知识的不全面,如何保证患者合理用药,减少用药中的不合理、不安全因素,使有效的医疗资源更好的发挥,保证民众身体健康,提高医院的整体用药水平,其实是很需要药师指导的.笔者认为:住院药房是药剂科的重要业务部门,也是临床药学服务的重要场所,住院药师应从以下几点着手,充分发挥药师的药学服务职能.

    作者:吕丽华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护理体会

    惊厥俗称抽风、惊风,为小儿较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或功能异常的紧急征象,其发生率为成人的15倍[1],是儿科常见急症,及时合理、精心细致的护理是改善预后的关键.现将我院儿科高热惊厥患儿54例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瑞红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糖尿病健康教育护理体会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质、脂肪和继发性水、电解质紊乱、高血糖等临床特征.患者表现为多尿、多饮、多食和消瘦,久病可致多系统损害,重症或应激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或其他急性代谢紊乱.随着现代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教育护理对于控制患者病情,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丽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血液透析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对43例患者采用血液透析治疗,观察透析治疗前后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红蛋白(Hb)、尿蛋白、平均动脉压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透析治疗后BUN、Scr、尿蛋白、平均动脉压低于治疗前,Hb、Ccr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感染、低血糖、低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不良反应,均予对症处理.结论血液透析前只要充分做好准备,制定规范的透析方案,掌握正确的透析方法,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大可能地避免透析并发症的发生,可保护患者残余肾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燕晖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护生护理差错原因分析与对策

    临床教学管理是医院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之一.教学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医院的整体服务水平,影响患者满意度及医院行风建设工作质量,所以要从根本上减少、杜绝差错的发生,应组建一支高素质的护理师资队伍,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1].笔者通过对护生、带教老师、护士长存在的多方面不足因素进行调研,采取有效措施,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日益提高,体会如下.

    作者:王立民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新生儿社区感染性肺炎病原菌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社区感染性肺炎的病原学和药物敏感情况,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符合社区感染性肺炎诊断标准的158例患儿临床资料,总结其病原分布、药物敏感其耐药情况.结果 55例中,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常见,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球菌亦较常见;真菌感染少见.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加酶制剂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低;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均敏感.结论新生儿社区感染性肺炎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常见,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加酶制剂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低;革兰阳性球菌亦较常见且对万古霉素均敏感;真菌感染少见.

    作者:杨介梅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妊娠中晚期心电图短P-R间期的临床分析

    在对中晚期妊娠妇女心电图常规检查中,发现出现短P-R间期的心电图表现几率明显高于正常妇女,笔者对此现象进行观察,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及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明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以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对照组予以咪唑斯汀治疗.2组治疗14d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9%,高于对照组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

    作者:瞿艳红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手术标本的安全管理

    凡在手术室内实施手术取下的组织、器官或与患者疾病有关的物体、异物等均视为手术标本,应妥善保管.不需要做病理检查的内固定物、体内异物等由手术医师在手术护理本上签字后带回病房.加强保护性医疗知识学习,掌握安全的手术标本管理方法,是手术室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

    作者:苏秀霞;刘淑梅;李芳芳;赵兵;张涛;窦志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健康宣教对改善心内科患者不良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健康宣教对改善心内科患者不良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效果.方法将106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1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仅予以饮食、运动、服药等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予以健康宣教.对2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服药、门诊随诊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 2组护理后SDS和SAS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且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护理后服药和门诊随诊依从率分别为92.2%、80.4%,高于对照组的70.9%、5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宣教应用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能显著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英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大面积压疮筋膜瓣修复术1例使用翻身床的护理

    压疮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 ,也是基础护理的重点内容[1],压疮的发生给患者带来痛苦,并降低生活质量,特大压疮常久治不愈,容易出现严重感染、全身衰竭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压疮的治疗和护理一直是医学和护理领域的难题,特别是对于多发压疮 ,同时存在≥2处压疮的有效治疗和护理方法,更需特别关注.翻身床的应用为压疮患者带来了福音,应普及推广.现将1例大面积压疮患者筋膜瓣修复术后使用翻身床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范萍;张航 刊期: 2012年第1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