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清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CAP患者按入院ID号单双数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对照组单用左氧氟沙星治疗.对2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28%,高于对照组的8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CAP疗效确切.
作者:雷鸣;覃华宏;黎斌兵;覃坚梅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治疗泌尿系统细菌性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2例泌尿系统细菌性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试验组予以莫西沙星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予以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2组治疗7~10d后比较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痊愈率、临床有效率、细菌清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0.3%、96.8%、93.1%、9.6%,对照组分别为87.1%、93.5%、89 3%、12.9%,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治疗泌尿系统细菌性感染疗效确切,使用安全.
作者:孙运凤 刊期: 2012年第14期
心脑血管疾病是世界范围内致病致死的一个主要原因,根据WHO的统计,心血管疾病每年全球致死人数在1700万以上,其发病率比癌症、糖尿病、哮喘、白血病的总发病率还要高.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突然发生的脑组织局部供血动脉血流灌注减少或血流完全中断,停止供血、供氧、供糖等,使局部脑组织崩解破坏.缺血性脑卒中及损伤诱发一系列的生理和生化反应导致,如血小板聚集粘附导致的缺血、炎性反应,兴奋性谷氨酸、自由基介导的细胞完整性破坏进而导致的神经机能损伤,离子平衡破坏和炎性反应介导的损伤等.其均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药物的潜在治疗靶点.普遍认为血栓素花生四烯酸(TXA2)具有参与血小板聚集以及紧张血管的作用.近年有研究证明,其在缺血性脑卒中病变产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将从TXA2介导的各种损伤机制来进行详尽描述.
作者:李晨辉;吴玉林 刊期: 2012年第14期
宫内节育器(IUD)是目前国内育龄妇女使用多的避孕工具,具有安全、经济、长效、简便等优点.爱母环是一种具有抗排斥功能、优质、长效、不良反应低的开放式新型IUD,为广大育龄妇女所接受.我站2006-2008年收治爱母环异位患者6例,现将其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王贵娟 刊期: 2012年第14期
肠系膜淋巴结炎又称Brennemann综合征,好发于少年儿童,为小儿腹痛常见病因.患儿多因反复脐周疼痛或急性腹痛而就诊,但因其缺乏典型症状,且无特异性检查手段而导致诊断困难[1].近年来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的普及应用,使肠系膜淋巴结炎得以清晰显示.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超声诊断为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声像图资料,探讨其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庆;刘薇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高危妊娠产妇抑郁、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将72例高危妊娠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并比较抑郁和焦虑情况.结果观察组SDS和SAS正常率分别为63.9%、72.2%,高于对照组的41.7%、47 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改善高危妊娠产妇的心理状态.
作者:谢华 刊期: 2012年第14期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致残率高.钻孔引流术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采取手术治疗的同时,应给予完善的术前、术后护理,护理的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及康复情况.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杨丽清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全面了解我市儿童的健康状况,更好地做好儿童的卫生保健及营养指导.方法对儿保科健康体检的0~6岁儿童体内钙、铁、锌、铜、镁、铅等微量元素进行检测.结果 872例受检儿童中,锌、钙、铁、铜缺乏526例(60.32%),其中以缺锌多268例(30.73%),其次缺钙208例(23.85%)、缺铁36例(4.13%)及缺铜14例(1.61%).铅增高6例(0.69%).结论儿童缺锌居多,应采取措施加强人们的健康意识,建立科学合理的膳食结构.
作者:王爱兰 刊期: 2012年第14期
多年来,医院只注重抗菌药物的治疗作用,而忽视了其使用管理,其临床滥用导致细菌耐药性强势崛起,而抗菌药物研发速度滞后,耐药菌感染面临无有效药物防治的局面,给人类健康和生命带来严重威胁.细菌耐药成为一个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2004年以来,我国政府和各级卫生机构管理措施逐年升级,但抗菌药物滥用与细菌耐药性泛滥防不胜防,日趋恶化.本文就细菌耐药防控存在的薄弱环节或问题及其对策进行探讨.
作者:张宏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前根治性切除术是胃癌治疗的首选.我科2008年7月-2011年7月行胃癌根治术患者52例,讨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及恢复情况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用于佐治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糖尿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50例和对照组9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以自拟中药协定方保留灌肠;对照组予以中医辨证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0%,高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佐治糖尿病肾病具有补脾益肾、活血化瘀、泄浊排毒之功效,临床疗效确切,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宏林;王炜;王鸿章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笔者根据多年的护理经验,现对我院2011年5月-2012年1月内科患者52例安全护理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周清珍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观察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方法将400例小儿肺炎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240和对照组各1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炎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疗程为7~10d.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3%,高于对照组的83 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有7例恶心,4例腹泻,减量或停药后消失.结论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效果显著,可缩短病程,但应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李文刚;冯丽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压疮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 ,也是基础护理的重点内容[1],压疮的发生给患者带来痛苦,并降低生活质量,特大压疮常久治不愈,容易出现严重感染、全身衰竭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压疮的治疗和护理一直是医学和护理领域的难题,特别是对于多发压疮 ,同时存在≥2处压疮的有效治疗和护理方法,更需特别关注.翻身床的应用为压疮患者带来了福音,应普及推广.现将1例大面积压疮患者筋膜瓣修复术后使用翻身床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范萍;张航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措施.方法将化脓性阑尾炎患者226例随机分为冲洗A组46例、冲洗B组68例和未冲洗组112例.冲洗A组术中予以置引流管及冲洗;冲洗B组仅予以冲洗;未冲洗组不予以引流及冲洗.比较3组术后切口感染情况.结果 3组未坏疽穿孔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冲洗A组、冲洗B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2%、1.5%,均低于未冲洗组的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冲洗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阑尾炎患者,若能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并且术中对切口进行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大大减少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
作者:罗霄;葛亮;杨君 刊期: 2012年第14期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骨折的常见疾病,常合并骨质疏松和其他疾病.股骨转子间骨折发生后,髋关节功能丧失,患肢疼痛,采用保守治疗需要长期卧床,易出现一系列并发症,使病情更加严重、复杂,因此手术治疗为首选,虽然髓内固定系统得到很大发展,但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仍然是公认的较好方法.2009年12月-2011年10月笔者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34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郝辉 刊期: 2012年第14期
颈脊髓完全损伤患者大多因突发事件造成,受伤后除颈部损伤部位出现局部症状外,立即出现四肢瘫痪,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同时还会引起一系列生理机能紊乱,而呼吸系统并发症是造成颈髓损伤患者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呼吸功能训练对改善颈髓损伤患者的呼吸状况,预防和减少呼吸系统并发症有重要意义[1].本研究拟在探讨颈脊髓损伤患者呼吸变化规律,以及应用呼吸训练方法干预后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琪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病区药房的调剂服务对象是住院患者,药师调配药品(如针剂)的依据往往是联合医嘱,计算机对每个药品进行汇总数量发药.在联合医嘱中,是否有不合理用药是不容易发现和判断的.药品配发到各个病区后,基本上是有护士来给住院患者给药,因而从表面上住院药师因为缺少了审核处方这一关,其职能被消弱了.但是由于护理人员对于药学知识的不全面,如何保证患者合理用药,减少用药中的不合理、不安全因素,使有效的医疗资源更好的发挥,保证民众身体健康,提高医院的整体用药水平,其实是很需要药师指导的.笔者认为:住院药房是药剂科的重要业务部门,也是临床药学服务的重要场所,住院药师应从以下几点着手,充分发挥药师的药学服务职能.
作者:吕丽华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医院颅脑损伤患者下呼吸道病原菌感染及其耐药性,为防控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统计方法,对2007-2011年260例颅脑损伤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分离出阳性标本231份(88.8%),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62.3%),平均耐药率为50.1%.结论颅脑损伤病原菌主要为条件致病菌,且耐药率普遍较高,与临床侵入性操作、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等因素有关.
作者:胡增军;杨小兰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估重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不同介入手术时机心脏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将100例重度冠脉狭窄行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另将心脏生理及结构均正常的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观察组不同介入手术时机(发病至介入手术时间<30min、30~60min、>60min)与对照组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超声参数[径向应变值(RS)、圆周应变值(CS)及旋转角度(ROT)].结果观察组各心功能指标及超声参数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介入手术时机≥30min的患者各指标及参数低于介入手术时机<30min的患者,且介入手术时机>60min的患者各指标及参数低于介入手术时机30~60min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度冠脉狭窄患者,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能很好地评估不同冠脉介入治疗时机心功能的变化情况.
作者:张彦玲;王国军;杨晓青 刊期: 2012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