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疗药物配置中心常见差错分析及对策

向亚娟;李文英

关键词: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医疗差错, 对策
摘要:目的 保障化疗药物配置安全,减少和避免差错发生.方法 对我院化疗药物配置中心成立以来的102例差错进行分析、统计,并针对性的寻找防范措施.结果 化疗配置护士内差率为0.027%;差错率为0.011%.常见差错是输液贴贴错、配置好的药物放错科室、溶解过程有误、输液袋破损、混淆药品规格、针头与针栓连接不牢等,对各种差错进行分析,对差错加以管理控制.结论 建立规范的操作规程,加强职业道德和责任心教育,集中培训护士技能等,才能将差错降到低,以保障化疗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调剂中的若干问题及解决措施

    本研究简要阐述了在中药调剂过程中发现的几个问题及解决办法,加强中药调剂质量管理已迫在眉睫.

    作者:朱习萍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赴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院的进修体会

    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是卫生部直属的重点高等口腔医学院校,集医、教、研于一体的口腔专科医院.通过这半年的进修,笔者受益匪浅,从而不断提高医疗水平.

    作者:孙墅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继发性不孕患者454例子宫输卵管造影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了解女性继发性不孕患者中流产次数及流产方式对输卵管性不孕的影响及治疗情况.方法对454例女性继发性不孕患者做子宫输卵管造影.结果 药物流产和人工流产致输卵管梗阻发生率明显高于无流产史组.药物流产致输卵管梗阻发生率低于人工流产,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输卵管梗阻发生率随流产次数增加而增加;造影后3个月经治疗累计妊娠率达62%.结论 药物流产和人工流产是造成继发性不孕的主要原因,流产次数的增多无明显增加不孕症几率,在女性不孕症检查中子宫输卵管造影是经济有效的检查方法.

    作者:张利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氟喹诺酮药物不良反应分析及合理应用

    目的 分析氟喹诺酮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05例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按照患者的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药物种类及给药途径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5例不良反应发生共涉及5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其中左氧氟沙星和加替沙星引起的不良反应多,明显高于其他种类(P<0.0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多表现为神经系统反应,明显高于其他临床反应(P<0.05);静脉给药途径引起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口服给药途径(P<0.05).结论 氟喹诺酮类药物抗菌活性强,应充分重视其不良反应,合理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进一步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丘志光;范雪燕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不同血管通路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及并发症分析

    目的 构建不同血管通路,并通过对血液透析患者透析结果进行充分性和并发症发生率的讨论,为患者寻找安全、理想的血液透析通路方案.方法 随机选取2008-2010年建立了长期血管通路并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自体动静脉内瘘(AVF)通路、移植血管(PTFE)通路、颈内静脉带袖套隧道导管(CTC)通路,分别计算Kt/V值,比较3种血管通路的栓塞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在70例患者中,经AVF透析者52例,经PTFE透析者7例,经CTC透析者11例.AVF组患者年龄、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PTFE组和CTC组(P<0.01);AVF组患者的血管通路栓塞率明显低于PTFE组(P<0.01);3种血管通路透析患者的Kt/V值均>1.2,其中AVF组值高.结论 AVF、PTFE、CTC这3组不同血管通路,都能满足患者透析需要,能够过滤肾衰尿毒症患者血液中的毒素,延长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临床上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需要,选择合理的血液透析通路,并适时加以调整,可有效减少栓塞及感染并发症.

    作者:王昌盛;杨泽曼;陈常梅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高山彝族地区胃癌发病率分析

    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步骤、多因素进行性发展的过程.然而卫生条件差及不良的饮食习惯占重要地位.高山彝族地区农民地理环境差,食用新鲜蔬菜少,长期喜食用腌制肉类、干酸菜等,以及卫生条件差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几率高,所以胃癌患病率较城镇居民及矮山地区农民较高.

    作者:潘诗英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优化护理流程在大流量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图像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优化护理流程在大流量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图像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行冠状动脉CTA检查患者50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优化护理流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流程.判断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检查时间与图像质量上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实验组平均检查时间为(14.98±4.14)min,对照组为(30.07±11.28)min,实验组检查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6.883,P=0.001),且实验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运用优化护理流程可明显减少患者检查时间,同时提高冠状动脉图像质量.

    作者:李蓉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流式细胞术分析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特点

    目的 观察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免疫分型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12月收治的56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流式细胞术进行免疫分型;结果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抗原表达率以CD33为高(99.6%),其余依次为CD117(98.7%)、CD123(97.5%)、CD13(92.2%)、MPO(91.0%) 、CD34(66.3%)、HLA-DR(66.1%)、CD7(47.2%)、CD38(40.0%)、CD56(36.4%)、CD64(31.1%)等,其中CD14仅表达于M4、M5;结论 流式细胞术可准确、客观对白血病免疫分型,对治疗、预后以及微小残留病变监测有重要意义.

    作者:丁茜;陈建安;朱学海;王前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前置胎盘的护理体会

    前置胎盘为妊娠晚期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也是导致围生儿及妊产妇死亡和病率的重要原因.Nesbitt(1962)报道围生儿死亡率在美国纽约仍高达10%~20%,近年报道孕产妇及围生儿的死亡率有所下降,分别为<1.5%及8%~12%,但仍是高危妊娠中一个严重问题[1].为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率,我院对前置胎盘开展积极的期待治疗,于2008-2010年间共收治前置胎盘78例,获得显著治疗效果,现就其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周银兰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

    高血压是社区中十分常见的疾病,在成年人中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因此,对高血压患者开展健康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作者:王雪莲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复方血栓通胶囊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 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均给予糖尿病教育,控制饮食,胰岛素或药物严格控制血糖稳定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复方血栓通胶囊与甲钴胺片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片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59.7%(P<0.05);肌电图检测相关神经治疗前后传导速度,治疗组前后有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复方血栓通胶囊与甲钴胺片联用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疗效明显且安全.

    作者:王妮娜;曾晓聪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治疗难愈性创面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rhEGF)凝胶治疗难愈性创面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8月-2011年10月我院共收治因各种原因引起皮肤创面无法正常愈合的患者34例.其中rhEGF凝胶联合阿米卡星洗剂治疗老年糖尿病压疮18例;rhEGF凝胶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烧伤残余创面12例;rhEGF凝胶联合百多邦治疗腹部切口感染4例.结果 34例患者在应用rhEGF凝胶治疗后,创面均完全愈合,疗效满意.结论 rhEGF凝胶在治疗难愈性创面上的应用,能够使创面快速愈合,方法简便易行,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患者痛苦,降低医疗费用,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吕耀龙;靳巍;宗大伟;郭强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针灸治疗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针灸治疗偏瘫肩痛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偏瘫肩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9例)与对照组(5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及康复治疗,实验组在该基础上另给予针灸治疗.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VAS评分有明显降低(P<0.05),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49例患者痊愈19例,好转2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明显优于对照组(χ2=17.98,P<0.01).结论 针灸配合治疗偏瘫肩痛可显著提高西医、康复治疗疗效显著,针灸用于偏瘫肩痛患者治疗是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张宾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2008-2010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规范我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对2008-2010年住院病历共3296份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 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0.4%,使用率高的前3位依次为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硝基咪唑类,分别为82.6%、42.6%、11.0%.其中单一用药占48.0%,二联用药占48.6%,三联用药占3.4%.不合理用药占12.6%.结论 我院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些不合理情况,应制定相应措施,以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

    作者:奚勇强;盖红梅;彭小莲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门诊儿童牙病防治的护理体会

    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口腔门诊在全麻下对31例患儿进行牙病的防治,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牙病患儿31例,其中,男16例,女15例.年龄1岁8个月~7岁.选择全麻的原因包括:年幼4例,恐惧19例,弱智8例.治疗内容包括充填修复、根管治疗、拔牙、舌系带修整、间隙保持、窝沟封闭、氟保护漆防龋等.

    作者:彭玉华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妊娠合并巨大子宫肌瘤一例

    1 病例简介患者32岁,牧民,G3P2,孕38+5周,以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入院,并要求产后绝育.产妇怀孕前2年已发现子宫肌瘤3~4cm大小,因避孕失败意外怀孕,建议终止妊娠,孕妇拒绝终止妊娠.孕20周B超检查提示子宫肌瘤12cm×10cm,以后定期行产前检查及B超复查,肌瘤逐渐增大.入院检查为枕右前位,先露高浮,未入盆,妇科检查子宫下段有一肿物,与子宫分不开,光滑.

    作者:陆银凤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儿童专科医院关于临床药学服务认知度的调研

    调研我院医护人员对临床药学服务工作的认知情况,为有效开展临床药学工作提供方向.对我院239份医护人员调查问卷进行终学历、专业职称、工作年限、对临床药学的认知情况等综合分析.调查人群对临床药学服务内容的认识不够清晰;医护人员对临床药师的要求较高,在药品使用方面对临床药学服务有较大的需求;临床药学工作人员不断提高其专业水平,并加强与医护人员的配合与协作,有助于临床药学工作的深入开展.

    作者:刘强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处方质量管理与分析

    处方是指由注册的职业医师和职业助理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处方具有法律性、技术性和经济性.医师所开具处方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用药的安全、合理、有效、经济.身为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着所有处方的审核、调配、核对.为保障患者用药的合法权益及生命安全,我们应当严格依照<处方管理办法>规范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

    作者:段红珍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我院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并评价其合理性.方法 收集本院2010年1-12月门诊二类精神药品处方4904张,采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作为药物使用研究的单位,以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对处方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门诊前6种常用精神药品中,阿普唑仑处方量多(48.77%),其次是苯巴比妥注射液(22.78%).药品用药频度高低依次为阿普唑仑、氯硝西泮片、地西泮片、苯巴比妥钠注射液、苯巴比妥片、地西泮注射液.结论 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及药物选择基本合理,符合<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的要求.

    作者:陈卫平;李传凤;张守香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臀下动脉股后分支皮瓣修复臀骶周围软组织缺损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以臀下动脉股后分支为蒂的皮瓣修复臀骶周围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从2008年7月-2010年9月应用臀下动脉股后分支皮瓣修复臀骶周围软组织缺损患者13例,皮瓣大19cm×11cm.结果 本组13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18个月,皮瓣感觉、外形、质地良好.结论 此皮瓣动脉血供恒定,不损伤主干血管,操作简单,能重建局部感觉,可顺、逆行移位,损伤较小,是一种修复臀骶周围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作者:于光辉;李高峰;董海涛 刊期: 2012年第1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