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世峰;李云香
典型的急性胆囊炎、急性胃肠炎患者不难诊断,据多年临床经验发现,相当大一部分患者症状不典型,这就有了胆囊炎、胰腺炎被误诊为胃肠炎的可能.为此,就要提高医师的理论基本功和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以及工作态度是否严谨.
作者:周佩锋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进行减轻静脉穿刺疼痛的探讨,减轻患者静脉穿刺的痛苦.方法 临床肿瘤科病人静脉穿刺800次;外科病人静脉穿刺3800次;康复科病人静脉穿刺200次的静脉输液操作实践,观察患者静脉穿刺后疼痛的程度,分析静脉穿刺疼痛的相关因素.结果 患者感觉疼痛程度小,静脉穿刺相关因素与选择血管部位、穿刺的方法、进针时间长短有一定关系.结论 总结静脉穿刺的技巧,建议临床上推广使用,减少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使临床静脉输液技术提至一个高的水平.
作者:王美遐;韩红霞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危象患者的临床急救.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28例高血压危象患者临床急救资料.结果 经过积极治疗,4例患者血压平稳下降,症状得到缓解,其余患者血压均得到10%~15%的下降.结论 高血压危象需要争分夺秒,全力抢救,达到安全水平后,需要坚持服用药物,不可中途断药,并需要常到医院监测血压变化,对使用的药物剂量进行及时调节,以此对病情进行有效控制,同时需要对患者病因积极寻找,加强原发病治疗,使生存质量得到终提高,病残率降低.
作者:库尔班江·吐尔逊;古丽娜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对小儿化疗过程中经由外周静脉穿刺置管于中心静脉护理体会做一总结.方法 选取美国巴德公司产的单腔导管为30例患儿置管,经由上肢浅静脉穿刺置于上腔静脉,进行化疗.护理:导管维护及其并发症处理、置管后皮肤处理、器械准备中心理护理、置管前整体患儿病情评估.结果 患儿平均本次置管时间87.5d,长140d,期间无严重的并发症以及所引发的感染.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是保留时间长、并发症少、安全可靠、操作简便的深静脉置管术,能明显降低患儿化疗过程中药物引起的血管刺激等不良反应,该方法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黄群英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根据我院的放射科的基本情况,探讨放射科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通过对我院放射科医院感染进行监测和控制,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将放射科感染的管理工作落到实处.结果 我院放射科未发生医院感染事件,同时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增强.结论 放射科采用有效、合理的医院感染预防和监控措施,有效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放射科感染管理是医院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者:钱华伟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疗效以及实用性.方法 对某院120例脑积水患者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然后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120例患者中,其中50例恢复良好,63例症状得以改善,7例分流失败.结论 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治疗脑积水的常用方法,具有创伤小,手术方法多样、简单以及效果立竿见影的特点,只要严格控制好手术操作和并发症的发生,对于脑积水的治疗具有不可替代的临床意义.
作者:马笑宇;陆朝晖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慢性盆腔炎的健康教育措施及效果.方法 对2011年3月-2011年9月妇科门诊治疗的3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健康教育干预组和对照组.结果 干预组与对照组的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疗效果有明显差别,干预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提高了慢性盆腔炎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学到了自我保健及护理知识,促进了疾病康复,提高了治愈率.
作者:闫志萍 刊期: 2012年第18期
1 病例简介李某,男,63岁.主因:胸背部疼痛60min于23:00来诊.患者60min前准备睡觉时突然出现胸背部疼痛,以背痛为重并向两肩放射,伴两肩发沉感.既往: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史.入院体格检查:BP 165/100mmHg,P 90次/min,R 22次/min,T 36.5℃.神清,痛苦貌,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肝脾不大,四肢肌力Ⅴ级,病理征未引出.
作者:曹玉萍;蒋学忠 刊期: 2012年第18期
胃大部切除术后易发生多种残胃病变,其中残胃炎是胃、十二指肠术后的并发症之一,其病程长、易反复.发病多与术式、饮食习惯、HP感染有关.现对雷贝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枳术颗粒治疗残胃炎的疗效进行观察.
作者:邢朝富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传统化疗方案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肺结核的疗效.方法 将我所2010年2月-2011年3月收治的79例肺结核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行传统化疗方案,实验组(40例)联合左氧氟沙星.对患者进行2~6个月的随访,对比两组2、6个月转阴率.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2、6个月转阴率分别为50.0%、82.5%,均高于对照组的38.5%、6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结核运用传统化疗方案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有利于痰菌阴转和病灶吸收,可显著提高疗效.
作者:陈英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雌激素替代疗法对于更年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收集在我院体检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在给予雌激素替代疗法后检测患者血液内雌二醇、促卵泡成熟激素、黄体生成激素、孕激素、碱性磷酸酶、总胆固醇及三酰甘油的水平.结果 在进行雌激素替代治疗后雌二醇水平明显提高、促卵泡成熟激素、黄体生成激素、孕激素、碱性磷酸酶、总胆固醇及三酰甘油的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合适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可以有效的模拟雌激素的生理学作用,改善患者的更年期症状,对于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曹智英 刊期: 2012年第18期
惊厥是小儿常见的急诊,尤多见于婴幼儿.由于多种原因使脑神经功能紊乱所致.表现为突然的全身或局部肌群呈强直性和阵挛性抽搐,常伴有意识障碍.小儿惊厥的发病率很高,约5%~6%的小儿曾有过一次或多次惊厥.惊厥频繁发作或持续状态危及生命或可使患儿遗留严重的后遗症,影响小儿智力发育和健康.我院在2007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53例惊厥的患儿,经过精心的护理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张金凤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老年心脏病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指标的变化,为心脏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老年心脏病患者60例积极采用药物综合溶栓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心电图进行监测.结果 治疗后心电图3级缺血患者ST段抬高的幅度(0.84±0.44)mV,明显大于2级缺血患者的(0.46±0.31) mV,同时ST段回降率3级缺血患者(41.7%)显著小于2级缺血患者(81.7%).患者治疗前的24h SDNN、24h HRV三角指数明显低于治疗后.结论 老年心脏病的心电图ST段变化可反映心肌缺血分级程度,同时SDNN和HRV也有明显变化,可作为判断老年心脏病病情发展的重要监测标志.
作者:高立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临床上较少见,诊断上较为困难,救治难度大.现将我所一例胸、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病例报告如下.1 病例简介患者,女性,83岁,因2010-05-16凌晨突然出现急性胸、腹、背部剧烈疼痛及右上肢麻木,烦躁不安,大汗淋漓,面色苍白,表情痛苦,二便失禁.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病史,劳累后时有胸闷、心慌,长期服用扩冠药物治疗有效;平时服用倍他乐克、络活喜等降压药物,血压可控制在140/90mmHg左右.
作者:方明贵 刊期: 2012年第18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高血压患者日益增多,高血压致病因素与遗传、超重、高盐、饮酒等有关.其中不良生活习惯(高盐饮食、饮酒、吸烟)是高血压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社区护理人员通过对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指导,增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开展高血压人群的社区护理是治疗基本措施.
作者:安月荣 刊期: 2012年第18期
药房管理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药房管理制度,高效的工作效率能体现一个医院的高管理水平,将药房管理工作做好,既可以充分有效及时利用药品资源,减少药品浪费,达到大化发挥医疗资源效能的目的,又能调动药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业务水平,有利于药房人员的成长,药房管理方式内容各式各样,本研究从药品和人员管理角度对药房管理方式进行总结.
作者:何春晓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山莨菪碱在前负荷充足的状态下对小儿感染性休克的疗效.方法 选取从2008年1月-2010年9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感染性休克患儿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山莨菪碱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中放弃治疗有4例,而对照组放弃治疗有6例,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对照组为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我们认为山莨菪碱是治疗感染性休克有效的药物之一.
作者:卢永康;陈光;辛均连;杨建引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重度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12月收治的80例COPD并重度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治疗组及观察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加用BiPAP,连续治疗5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及疗效.结果 治疗组血气分析结果及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PAP对COPD并重度Ⅱ型呼吸衰竭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在较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的缺氧及CO2潴留,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邓睿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原发灶不明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近3年来收治的25例原发灶不明癌患者,所有患者均具有可测量的病灶,各器官无功能衰竭现象.对25例患者使用多西紫杉醇和顺铂进行联合静脉化疗,每3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对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在患者耐受的前提下,共完成5个疗程.结果 25例患者中共2例患者因不耐受而放弃治疗,其余23例患者的有效率为62%,对患者的中位进展时间和中位生存时间进行统计,分别为5个月和12个月.患者均伴有以下不良反应:呕吐、外周神经毒性、白细胞减少、肾毒性、肝毒性、心脏毒性.结论 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原发灶不明癌的疗效显著,且临床使用安全可靠,对于患者而言其不良反应能够承受,所以值得在临床上得到推广和应用.
作者:迪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PSVT)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心律失常,而妊娠合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则较少见,对孕妇及胎儿有较大的不良影响,部分孕妇发作频发,多数呈持续性发作,导致母体及胎儿缺血缺氧可出现严重后果,因而必须给予及时正确的处理.本文报道今年我科收治的2例妊娠合并PSVT病例的治疗经过、预后及分析,希望能给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参考.
作者:巫必武 刊期: 2012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