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逆行静脉穿刺术的护理操作

侯玉芬

关键词:静脉切开术, 逆行静脉穿刺, 护理
摘要:目的 研究逆行静脉穿刺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于2008年6月-2010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90例需长期静脉输液的患者,分成两组,对观察组进行逆行静脉穿刺操作,对对照组进行顺行静脉穿刺操作.比较两组的各项结果.结果 两组穿刺成功率、渗漏情况、手部活动受累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液体滴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为老年、慢性病等特殊群体的静脉输液,逆行静脉穿刺的护理操作不失为一个可靠、有效的方法,提高了一次穿刺成功几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其舒适度.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氯诺昔康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氯诺昔康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急性痛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氯诺西康组(治疗组,30例)和布洛芬缓释片组(对照组,28例).治疗组给予氯诺昔康片8mg,口服,1次/12h,给药4次.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缓释片300mg/次,口服,1次/12h,给药4次.采取疼痛类比目测法评分标准,选初诊,第1、13、25、37h服药后的第4h作为观察点,分别测定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服药第29h、第41h 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服药第5h、第17hVAS疼痛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1例:头晕感,发生率3.33%.对照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1例:出现呕吐症状,发生率3.5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诺昔康治疗痛风急性发作有良好的镇痛消炎作用,且耐受性好.

    作者:舒敏;于长久;黄镭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托拉塞米在脑水肿治疗中的研究现状

    脑水肿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病理改变,许多疾病均可以引发或伴发脑水肿.脱水和利尿是消除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的关键,甘露醇联合利尿剂是临床常用的方案,通过对现有临床研究分析,与呋塞米相比托拉塞米联合甘露醇作用效果更强,同时可以有效减少甘露醇的用量,降低甘露醇造成的肾脏损伤发生率,促进神经元的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沁华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深度压疮的护理

    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1].是长期卧床患者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也是护理研究需攻克的顽症.一旦发生压疮,创面很难修复,治疗和护理又很有难度,严重者对生命有威胁.近年来,负压封闭引流(VSD)是治疗压疮的有效方法,它可以控制感染,促进创面愈合,减少并发症,促进机体基本功能恢复.我科从2011年7月开始应用VSD治疗深度压疮,现报告如下.

    作者:兰先春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C反应蛋白在血液肿瘤感染中的鉴别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 检测在血液肿瘤感染中的意义.方法 对血液肿瘤化疗粒缺期确诊为细菌感染组与真菌感染组的病例进行CRP的检测,再以相似未感染病例为对照,三组之间再作对比分析;再按感染程度分为严重感染、非严重感染组二组.结果 细菌感染与真菌感染组CRP水平明显高于未感染组,细菌感染组CRP水平明显高于真菌感染组(P<0.05),严重感染组CRP明显高于非严重感染组.结论 CRP测定可作为血液肿瘤感染的预测指标,结合体温可作血液肿瘤细菌、真菌感染的鉴别诊断的较好指标.

    作者:董志高;陈旭艳;李华;肖萍萍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我院儿科用药不良反应特点研究

    目的 探讨儿科用药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特点和预防方法.方法 查阅我院2005年4月-2011年12月收集的有关儿科用药所致药品不良反应案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84例患者中,男187例(65.85%),女97例(34.15%);静脉滴注260例(91.55%);抗感染药物引起药品不良反应的例数多,为242例(85.21%);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变态反应多,共195例(61.13%).结论 医药工作者应重视儿科用药的不良反应,坚持合理用药.

    作者:梁雪茵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老年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体会以及出院护理指导.方法 选择63~85岁的老年患者42例,对其手术的护理配合内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42例老年患者的置换手术,术后无一例切口感染,住院2~4周,经1~3年随访,骨折治愈,恢复良好.结论 手术室护士应认真配合手术医生完成手术,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以利手术顺利安全进行.

    作者:谢琴;代丽仙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药师干预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药师干预对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实施药师干预前的2010年和实施药师干预后的2011年5月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 干预前组75例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5.0%,干预后组65例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组较干预前组住院天数明显缩短,抗菌药物费用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药师干预措施对临床合理运用抗菌药物具有积极影响,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天数明显降低.

    作者:许新锋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我国院前急救中的现实问题及解决方法

    国际上目前有两种院前急救模式,一种是英美国家的先送后救,一种是法国的先救后送的欧洲模式,我国则是边治边送的中间型模式,表面上看我国的模式比较合理,但在实际中却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解决.

    作者:张魏;魏晓霞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电视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患者围术期的观察与护理

    电视胸腔镜是近几年开展的一种新的微创外科手术,具有切口小,创伤小,术后并发症低,减少了术后疼痛,降低了术后医疗工作量,缩短了住院时间,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2010年2月-2012年1月我们对32例肺癌患者行单纯电视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并给予精心地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小燕;谢雪梅;刘尧萍;罗珍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 将90例早期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50mg静推;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杀胚消徵中药.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中西药结合治疗异位妊娠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琴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小儿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的护理体会

    目的 对小儿化疗过程中经由外周静脉穿刺置管于中心静脉护理体会做一总结.方法 选取美国巴德公司产的单腔导管为30例患儿置管,经由上肢浅静脉穿刺置于上腔静脉,进行化疗.护理:导管维护及其并发症处理、置管后皮肤处理、器械准备中心理护理、置管前整体患儿病情评估.结果 患儿平均本次置管时间87.5d,长140d,期间无严重的并发症以及所引发的感染.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是保留时间长、并发症少、安全可靠、操作简便的深静脉置管术,能明显降低患儿化疗过程中药物引起的血管刺激等不良反应,该方法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黄群英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2008-2011年阳泉市梅毒血清学试验结果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本地区2008-2011年梅毒的流行特点、发病趋势等.方法 对2008-2011年自愿来我中心检测或者医院要求复查确诊患者,静脉采血同时进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结果 阳泉市梅毒感染者和梅毒血清学抗体阳性者呈逐年上升趋势,在年龄上主要集中在21~50年龄段,占总阳性数的77.21%,胎传梅毒和梅毒感染者低年龄化呈持续高位上升趋势,性别上男女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阳泉市梅毒感染率和梅毒血清学抗体阳性率处于较高水平,人群性别上男女 有显著性差异,低文化程度和低经济收入人群是梅毒患者的主体,因此应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群众充分了解梅毒感染的危害性以及传播途径;加强对性活跃期人群安全性教育;加强对性高危人群的监测和性病预防知识的普及.

    作者:刘宝莲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手术治疗与效果

    目的 分析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时选择不同的术式所产生的效果.方法 为来我院治疗的20例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实施手术,手术时间为2010年1月-2011年1月,16例的术式为腹腔镜修补缝合术(一组),4例的术式为彻底切除术(二组),比较术中情况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一组的术中操作用时为(45±5)min,住院恢复用时为(5±2)h,一组的术中情况较二组理想(P<0.01);一组的复发率为18.8%(3/16),并发症发生率为6.3%(1/16),一组的术后随访情况较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时可选择腹腔镜修补缝合术,术中操作安全简便,同时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比例,应使用常用辅助药物降低复发比例.

    作者:刘勇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药房管理方式的探讨

    药房管理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药房管理制度,高效的工作效率能体现一个医院的高管理水平,将药房管理工作做好,既可以充分有效及时利用药品资源,减少药品浪费,达到大化发挥医疗资源效能的目的,又能调动药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业务水平,有利于药房人员的成长,药房管理方式内容各式各样,本研究从药品和人员管理角度对药房管理方式进行总结.

    作者:何春晓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全科医生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索如何提高社区随访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方法.方法 随机抽取上钢社区门诊高血压患者2212例,以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探索提高门诊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方法,并评价其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高血压知识评分、个人健康行为率、用药依从性好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高血压知识评分、个人健康行为率、用药依从性好率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血压控制率为64.3%,对照组为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18.10,P<0.05).结论 全科医生加强高血压的疾病细节管理,不仅提高了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也提高了患者的高血压知晓率和控制率,强化了社区高血压的规范化管理.

    作者:刘昊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烧伤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34例烧伤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 总结34例烧伤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护理.结果 34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进行规范护理是取得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杨登会;李松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正常压力脑积水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后高压氧的应用

    目的 了解正常压力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高压氧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35例以侧脑室-腹腔分流术配合高压氧治疗.结果 35例术后均得到0.5~3年随访,28例恢复正常工作,5例生活完全自理,2例症状无明显改善.结论 高压氧配合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正常压力脑积水有效.

    作者:彭涛;谢庆海;陈东亮;谢观生;林通;罗海强;覃后述;陈世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血管加压素联合肾上腺素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血管加压素联合肾上腺素在心肺复苏中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将60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标准剂量肾上腺素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血管加压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自主循环恢复率,1h有效率和24h生存率.结果 治疗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的1h有效率和24h 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脏骤停患者在标准心肺复苏中采用血管加压素联合肾上腺素可明显缩短自主心律恢复时间,提高1h有效率和24h生存率.

    作者:朱鋆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基于LM-BP神经网络的阿奇霉素分类识别

    本课题以药学实验数据为研究对象,以Matlab中的神经网络为开发工具,运用LM-BP方法对各个厂家阿奇霉素指纹图谱的特征进行分析,建立识别系统,实现对阿奇霉素样品的分类,终实现药物整体质量品质的快速鉴别.

    作者:郝磊;董鸿晔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减轻静脉穿刺疼痛的技巧

    目的 进行减轻静脉穿刺疼痛的探讨,减轻患者静脉穿刺的痛苦.方法 临床肿瘤科病人静脉穿刺800次;外科病人静脉穿刺3800次;康复科病人静脉穿刺200次的静脉输液操作实践,观察患者静脉穿刺后疼痛的程度,分析静脉穿刺疼痛的相关因素.结果 患者感觉疼痛程度小,静脉穿刺相关因素与选择血管部位、穿刺的方法、进针时间长短有一定关系.结论 总结静脉穿刺的技巧,建议临床上推广使用,减少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使临床静脉输液技术提至一个高的水平.

    作者:王美遐;韩红霞 刊期: 2012年第1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