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的疗效观察

梁燕

关键词:阿奇霉素, 儿童, 肺炎,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 观察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9-2010年219例肺炎儿童,使用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总有效率为84.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2%.结论 注射用阿奇霉素对儿童肺炎的疗效好、安全性高.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两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改变.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较对照组的56.7%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液黏滞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变形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对不稳定心绞痛的症状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方面均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菊利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胆管疾病与胰腺炎误诊为胃肠炎27例分析

    典型的急性胆囊炎、急性胃肠炎患者不难诊断,据多年临床经验发现,相当大一部分患者症状不典型,这就有了胆囊炎、胰腺炎被误诊为胃肠炎的可能.为此,就要提高医师的理论基本功和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以及工作态度是否严谨.

    作者:周佩锋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传统化疗方案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肺结核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传统化疗方案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肺结核的疗效.方法 将我所2010年2月-2011年3月收治的79例肺结核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行传统化疗方案,实验组(40例)联合左氧氟沙星.对患者进行2~6个月的随访,对比两组2、6个月转阴率.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2、6个月转阴率分别为50.0%、82.5%,均高于对照组的38.5%、6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结核运用传统化疗方案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有利于痰菌阴转和病灶吸收,可显著提高疗效.

    作者:陈英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分型检测与组织病理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太原市女性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及患病情况,并对其中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研究期间同时行HPV+TCT检查的2046例女性,对HR-HPV阳性及细胞学≥ASC-US者,均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对不满意阴道镜者行颈管搔刮术.阴道镜下活检及颈管刮出物均送病理学检查.以组织学结果为诊断标准.结果 受检者HPV感染率为42%,其中HPV16阳性或混合HPV16阳性者占所有HPV阳性者比例的53%.混合感染183例,多为二重感染.HPV(-)组、非HPV16(+)组及HPV16(+)组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Ⅱ~Ⅲ及宫颈原位癌(CIS)/宫颈鳞状细胞癌(SCC)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04,P<0.05).正常/炎症组、CINⅠ组、CINⅡ~Ⅲ/SCC/意义不明的不典型腺细胞(AGUS)组混合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55,P<0.05).结论 HPV16亚型的致病性远高于其他高危亚型;宫颈炎症或柱状上皮异位的女性感染高危型HPV的阳性率远远高于无柱状上皮异位的正常宫颈女性.

    作者:李世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全科医生应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对苏北农村部分地区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情况的现状调查,总结出新农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根据全科医生的工作职责和工作特点,结合全科医生在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工作中的地位,认为全科医生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学革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急性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一例报告

    1 病例简介李某,男,63岁.主因:胸背部疼痛60min于23:00来诊.患者60min前准备睡觉时突然出现胸背部疼痛,以背痛为重并向两肩放射,伴两肩发沉感.既往: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史.入院体格检查:BP 165/100mmHg,P 90次/min,R 22次/min,T 36.5℃.神清,痛苦貌,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肝脾不大,四肢肌力Ⅴ级,病理征未引出.

    作者:曹玉萍;蒋学忠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孟鲁司特纳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临床疗效.方法 8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及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口服,具体用药量根据患儿情况而定,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8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获,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秦洁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他汀类药物致老年人肝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

    目的 探讨他汀类药物致老年人肝功能损害可能的危险因素,为指导临床他汀类药物的使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 查阅2011年5-11月的心血管病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有效病例为200份.使用统一的调查表格收集、填写调查数据资料.结果 发生肝功能损害15例,肝功能损害发生率7.5%.饮酒、营养、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性别是导致他汀类药物对老年人肝功能损害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本地区他汀类药物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与全国相关调查研究结果一致.饮酒,营养不良,HBsAg(+),女性是他汀类药物致肝功能损害的主要危险因素,治疗同时定期监测肝功能变化有助于减少肝功能损害的发生.

    作者:夏彦君;戚亚伦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对心室重构影响的研究进展

    心力衰竭是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病的终末阶段,其发生和发展的基本机制是心室重构,而后者主要归结于细胞外基质合成和降解间失衡.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ssue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hibitor-1,TIMP-1)是一种重要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特异性抑制因子,可局部调节MMPs的活性,减少细胞外基质的降解,从而在许多心血管疾病的心室重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就TIMP-1对心室重构影响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王文俊;纪亚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深静脉导管在引流拟行胸膜腔粘连固定术的恶性胸腔积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深静脉导管用于恶性胸腔积液引流的效果.方法 对95例拟行胸膜腔滑石粉粘连固定术的病人在术前采用深静脉导管引流出胸腔积液,评价其效果.结果 95例均一次穿刺成功.除3引流后肺不能复张,其余92例在积液引流后顺利行了胸腔镜手术.结论 深静脉导管可用于胸腔镜手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术前肺复张评估和引流积液.

    作者:陈溉;卫茂华;杨盛泉;王贵强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老年心脏病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指标的观察

    目的 探讨老年心脏病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指标的变化,为心脏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老年心脏病患者60例积极采用药物综合溶栓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心电图进行监测.结果 治疗后心电图3级缺血患者ST段抬高的幅度(0.84±0.44)mV,明显大于2级缺血患者的(0.46±0.31) mV,同时ST段回降率3级缺血患者(41.7%)显著小于2级缺血患者(81.7%).患者治疗前的24h SDNN、24h HRV三角指数明显低于治疗后.结论 老年心脏病的心电图ST段变化可反映心肌缺血分级程度,同时SDNN和HRV也有明显变化,可作为判断老年心脏病病情发展的重要监测标志.

    作者:高立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沟通在供应室下收下送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中心供应室下收下送过程中如何与临床科室沟通.方法 针对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下收下送主动了解临床一线无菌物品如何使用及使用过程.结果 通过与临床科室进行有效沟通,促进科室之间的和谐,满足临床需求.保证无菌物品优质快捷的供应和安全使用,达到临床需求和供应服务为一体.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在沟通协作中及时解决问题,不断完善规章制度,提高人员素质减少中心供应室与临床各科室矛盾.

    作者:刘玉叶;赵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妇产科APN连续排班的实施与评价

    医院应以病人为中心,为患者提供更多优质的服务,更全面地满足患者.我院妇产科从2009年11月起对传统排班模式进行改革,采用APN排班模式排班,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欧阳利珍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新生儿嗜酸粒细胞计数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嗜酸粒细胞增多的原因,同时与白细胞计数比较,分析新生儿嗜酸粒细胞增多与白细胞计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ABX pentra DX 120 血细胞分析仪对953例新生儿静脉血进行检测,观察白细胞计数、嗜酸粒细胞百分比及计数值.结果 953例新生儿患儿中,179例嗜酸粒细胞增高,占18.8%,其中113例嗜酸粒细胞绝对增高,仅66例嗜酸粒细胞相对增高;且嗜酸粒细胞绝对增高不随白细胞计数增高而增高(P>0.05).结论 嗜酸粒细胞在新生儿期有增高的现象,其原因不明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燕;彭必燕;李宋萌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全科医生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索如何提高社区随访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方法.方法 随机抽取上钢社区门诊高血压患者2212例,以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探索提高门诊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方法,并评价其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高血压知识评分、个人健康行为率、用药依从性好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高血压知识评分、个人健康行为率、用药依从性好率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血压控制率为64.3%,对照组为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18.10,P<0.05).结论 全科医生加强高血压的疾病细节管理,不仅提高了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也提高了患者的高血压知晓率和控制率,强化了社区高血压的规范化管理.

    作者:刘昊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外伤性截瘫患者康复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外伤性截瘫患者康复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给予护理干预.方法 对90例外伤性截瘫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外伤性截瘫组与国内常模SCL-90中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敌对和恐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外伤性截瘫患者SCL-90心理问题检出率为66.67%,女性检出率为77.78%;年龄<45岁检出率为76.92%,45~60岁检出率为83.33%,>60岁检出率为31.82%.结论 外伤性截瘫患者康复期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家庭婚姻状况,经济收入对外伤性截瘫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较明显,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作者:韩美林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急救中护理工作的组织与对策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中护理工作的组织体会.方法 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体位护理、建立静脉通道、保持呼吸道畅通、途中转运、病情观察的护理等护理措施.结果 269例患者中好转265例,到医院后继续接受治疗,无效4例,抢救成功率达98.51%.结论 对不同患者采取适当全面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不仅能降低急救患者的死亡率,而且还为患者到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奠定了基础.

    作者:王志敏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疗效以及实用性.方法 对某院120例脑积水患者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然后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120例患者中,其中50例恢复良好,63例症状得以改善,7例分流失败.结论 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治疗脑积水的常用方法,具有创伤小,手术方法多样、简单以及效果立竿见影的特点,只要严格控制好手术操作和并发症的发生,对于脑积水的治疗具有不可替代的临床意义.

    作者:马笑宇;陆朝晖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基层医院放射科防止感染的管理探讨

    目的 根据我院的放射科的基本情况,探讨放射科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通过对我院放射科医院感染进行监测和控制,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将放射科感染的管理工作落到实处.结果 我院放射科未发生医院感染事件,同时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增强.结论 放射科采用有效、合理的医院感染预防和监控措施,有效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放射科感染管理是医院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者:钱华伟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2000-2010年大同市用血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我市临床用血现状.方法 对我市2000-2010年临床用血总量、全血和成分血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0-2010年临床用血总量、成分血用量、成分输血比例逐年上升,全血用量明显减少;悬浮红细胞、血小板、冰冻血浆、洗涤红细胞、冷沉淀等成分输血均每年有所增加.结论 我市临床成分输血情况总体来说向科学化、合理化方向发展.

    作者:吴立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