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桂萍
目的 观察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联合加巴喷丁和伐昔洛韦治疗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69例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及对照组(33例).所有患者均给予伐昔洛韦,治疗组伐昔洛韦剂量加倍,同时加用加巴喷丁.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4、8周疼痛程度及治疗效果,同时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治疗结束2个月后再电话随访一次.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联合加巴喷丁和伐昔洛韦治疗可减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
作者:宗国勇;吴海娟;黄小雄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嗜酸粒细胞增多的原因,同时与白细胞计数比较,分析新生儿嗜酸粒细胞增多与白细胞计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ABX pentra DX 120 血细胞分析仪对953例新生儿静脉血进行检测,观察白细胞计数、嗜酸粒细胞百分比及计数值.结果 953例新生儿患儿中,179例嗜酸粒细胞增高,占18.8%,其中113例嗜酸粒细胞绝对增高,仅66例嗜酸粒细胞相对增高;且嗜酸粒细胞绝对增高不随白细胞计数增高而增高(P>0.05).结论 嗜酸粒细胞在新生儿期有增高的现象,其原因不明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燕;彭必燕;李宋萌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宫颈炎患者阴道支原体的感染情况及其主要感染类型,同时对致病衣原体进行耐药性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6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宫颈炎患者157例,观察其感染情况,并进行支原体培养和体外药敏活性试验,其中药敏试验按照支原体IST试剂盒方法(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进行.结果 157例宫颈炎患者中有78例患者支原体培养为阳性,阳性49.68%,其中有59例患者为单一解脲支原体(UU)阳性者,占总阳性人数的75.64%,有7例患者为单一人型支原体(MH)阳性,占总阳性人数的8.9%,有12例患者为UU和MH混合阳性,占总阳性人数的15.38%;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其中有97.4%的患者对原始霉素敏感,有93.8%的患者对交沙霉素敏感,有84.2%的患者对强力霉素敏感,有74.8%的患者对红霉素敏感,有49.2%的患者对四环素敏感,有42.8%的患者对于氧氟沙星敏感.结论 宫颈炎患者支原体感染率较高,其耐药菌株也增多,对于宫颈炎患者进行支原体药敏实验是十分必要的,对于临床药物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董洪春 刊期: 2012年第18期
合理用药对疾病疗效有着显著的影响,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祁玉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外伤性截瘫患者康复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给予护理干预.方法 对90例外伤性截瘫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外伤性截瘫组与国内常模SCL-90中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敌对和恐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外伤性截瘫患者SCL-90心理问题检出率为66.67%,女性检出率为77.78%;年龄<45岁检出率为76.92%,45~60岁检出率为83.33%,>60岁检出率为31.82%.结论 外伤性截瘫患者康复期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家庭婚姻状况,经济收入对外伤性截瘫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较明显,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作者:韩美林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HBV-DNAYMDD变异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拉米夫定清热解毒方、补脾肾法进行治疗.结果 患者治疗后其ALT、AST较治疗前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对慢性乙型肝炎HBV-DNAYMDD变异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患者疗效.
作者:张清科 刊期: 2012年第18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高血压患者日益增多,高血压致病因素与遗传、超重、高盐、饮酒等有关.其中不良生活习惯(高盐饮食、饮酒、吸烟)是高血压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社区护理人员通过对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指导,增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开展高血压人群的社区护理是治疗基本措施.
作者:安月荣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根据我院的放射科的基本情况,探讨放射科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通过对我院放射科医院感染进行监测和控制,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将放射科感染的管理工作落到实处.结果 我院放射科未发生医院感染事件,同时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增强.结论 放射科采用有效、合理的医院感染预防和监控措施,有效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放射科感染管理是医院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者:钱华伟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9-2010年219例肺炎儿童,使用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总有效率为84.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2%.结论 注射用阿奇霉素对儿童肺炎的疗效好、安全性高.
作者:梁燕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总结其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11月-2010年11月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26例,均采取手术治疗,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分析经治疗护理后治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6例患者经治疗护理后,治愈24例,治愈率为92.3%,二次手术1例,占3.8%,出现切口感染2例,占7.7%,其中手术时间在24h内的患者有17例,出现切口感染1例,占5.9%,手术时间在24h以上的患者有9例,出现切口感染1例,占11.1%.结论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前后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较少发生并发症,减低二次手术率,对提高手术治愈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杜桂萍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药师干预对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实施药师干预前的2010年和实施药师干预后的2011年5月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 干预前组75例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5.0%,干预后组65例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组较干预前组住院天数明显缩短,抗菌药物费用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药师干预措施对临床合理运用抗菌药物具有积极影响,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天数明显降低.
作者:许新锋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时选择不同的术式所产生的效果.方法 为来我院治疗的20例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实施手术,手术时间为2010年1月-2011年1月,16例的术式为腹腔镜修补缝合术(一组),4例的术式为彻底切除术(二组),比较术中情况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一组的术中操作用时为(45±5)min,住院恢复用时为(5±2)h,一组的术中情况较二组理想(P<0.01);一组的复发率为18.8%(3/16),并发症发生率为6.3%(1/16),一组的术后随访情况较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时可选择腹腔镜修补缝合术,术中操作安全简便,同时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比例,应使用常用辅助药物降低复发比例.
作者:刘勇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硫酸吗啡缓释片辅助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69例晚期癌症患者,观察组39例应用硫酸吗啡缓释片,对照组30例应用盐酸吗啡控释片,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疼痛缓解率达到92.3%(36/39),对照组疼痛缓解率为70.0%(21/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观察组中维持用药剂量≤80mg/d者共27例,疼痛缓解率100%(27/27);>80mg/d者12例,疼痛缓解率75.0%(9/12).对照组中用药剂量≤80mg/d者20例,疼痛缓解率88.9%(16/18);>80mg/d者12例,疼痛缓解率41.7%(5/12).同等剂量硫酸吗啡缓释片与盐酸吗啡控释片的疼痛缓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吗啡缓释片镇痛效果确切,是辅助治疗癌性疼痛的理想药物.
作者:汪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甜素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2月-2011年2月入住我院的58例过敏性紫癜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9例,给予2.5~5mg的氯雷他定进行口服,1次/d,同时给予芦丁片20mg,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之上给予其服用复方甘草甜素加以治疗(注意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服用剂量的控制).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100%,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为79.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复方甘草甜素用于辅助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其临床疗效非常显著,应该在临床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过程中加以推广并应用.
作者:丰廷富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监测SpO2可早期发现病情变化,为患者赢得抢救时间.SpO2是急性心肌梗死病情变化的重要指标,是心源性休克或急性肺水肿心脏性猝死早发生异常的参数之一.
作者:刘月玲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探索如何提高社区随访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方法.方法 随机抽取上钢社区门诊高血压患者2212例,以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探索提高门诊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方法,并评价其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高血压知识评分、个人健康行为率、用药依从性好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高血压知识评分、个人健康行为率、用药依从性好率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血压控制率为64.3%,对照组为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18.10,P<0.05).结论 全科医生加强高血压的疾病细节管理,不仅提高了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也提高了患者的高血压知晓率和控制率,强化了社区高血压的规范化管理.
作者:刘昊 刊期: 2012年第18期
药房管理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药房管理制度,高效的工作效率能体现一个医院的高管理水平,将药房管理工作做好,既可以充分有效及时利用药品资源,减少药品浪费,达到大化发挥医疗资源效能的目的,又能调动药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业务水平,有利于药房人员的成长,药房管理方式内容各式各样,本研究从药品和人员管理角度对药房管理方式进行总结.
作者:何春晓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83例糖尿病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95.1%,对照组为53.7%,观察组患者血压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高血压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白云 刊期: 2012年第18期
国际上目前有两种院前急救模式,一种是英美国家的先送后救,一种是法国的先救后送的欧洲模式,我国则是边治边送的中间型模式,表面上看我国的模式比较合理,但在实际中却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解决.
作者:张魏;魏晓霞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山莨菪碱在前负荷充足的状态下对小儿感染性休克的疗效.方法 选取从2008年1月-2010年9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感染性休克患儿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山莨菪碱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中放弃治疗有4例,而对照组放弃治疗有6例,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对照组为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我们认为山莨菪碱是治疗感染性休克有效的药物之一.
作者:卢永康;陈光;辛均连;杨建引 刊期: 2012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