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LM-BP神经网络的阿奇霉素分类识别

郝磊;董鸿晔

关键词:LM-BP神经网络, 分类识别
摘要:本课题以药学实验数据为研究对象,以Matlab中的神经网络为开发工具,运用LM-BP方法对各个厂家阿奇霉素指纹图谱的特征进行分析,建立识别系统,实现对阿奇霉素样品的分类,终实现药物整体质量品质的快速鉴别.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炙麻黄合三子养亲汤加减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对于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应用炙麻黄合三子养亲汤加减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社区门诊2003年2月-2011年6月收治的30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50例,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如抗炎、吸氧、止咳排痰、平喘等,治疗组采用纯中药炙麻黄合三子养亲汤加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咳嗽咳痰好转的时间,肺部啰音减少消失时间.结果 治疗组咳嗽咳痰好转时间、肺部啰音减少消失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社区呼吸疾病患者应用炙麻黄合三子养亲汤疗效显著,改善预后,并且降低了抗菌药物的使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颜瑜章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胃穿孔手术后的护理

    目的 对胃穿孔手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进行总结.方法 以我院136例胃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取如文中所述的术后护理措施.结果 132例痊愈出院,4例死亡.死亡患者均为老年,原因为术后失血性休克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应激性溃疡出血.另外,有4例患者出现了吻合口梗阻、4例患者出现了切口感染,均在护理人员采取应对性措施后消除并痊愈出院.结论 全面、科学的护理同样在促进胃穿孔手术患者痊愈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注意对各项操作技巧进行熟练掌握,从而为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更多保障.

    作者:杨海弟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激素替代疗法调节更年期妇女体内激素水平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雌激素替代疗法对于更年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收集在我院体检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在给予雌激素替代疗法后检测患者血液内雌二醇、促卵泡成熟激素、黄体生成激素、孕激素、碱性磷酸酶、总胆固醇及三酰甘油的水平.结果 在进行雌激素替代治疗后雌二醇水平明显提高、促卵泡成熟激素、黄体生成激素、孕激素、碱性磷酸酶、总胆固醇及三酰甘油的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合适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可以有效的模拟雌激素的生理学作用,改善患者的更年期症状,对于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曹智英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血液净化治疗氨氯地平过量中毒一例报告

    氨氯地平为第二代长效二氢吡啶类钙通道拮抗剂,可直接作用于平滑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从而降低血压.常规剂量下使用,对肾小球系膜有保护作用,可保护肾功能[1].过量中毒时主要通过扩张外周血管平滑肌,心功能抑制,致机体出现相对或绝对的循环容量不足,进一步可以出现顽固性低血压.

    作者:李金凤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免疫化学发光仪检测超灵敏促甲状腺素、游离三碘原氨酸和游离甲状腺素的应用分析

    血清中游离三碘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和促甲状腺素(TSH)的测定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采用半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用微孔板化学免疫分析法测定FT3、FT4、超灵敏促甲状腺素(S-TSH),为临床甲状腺功能及相关疾病提供快速准确的诊断依据,现报道如下.

    作者:付刚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哮喘持续状态20例诊治分析

    近年来,随着城市工业化的发展,空气污染的加重,哮喘发病率呈上升状态.我院ICU室自1996-2011年共收治哮喘持续状态患者20例,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例哮喘持续状态患者,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分期和疗效的评定标准.其中,男16例,女4例;年龄21~72岁,平均51岁.本次发作诱因:上呼吸道感染17例,有明确过敏源接触史2例,无明确诱因1例.

    作者:雷润华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胆管疾病与胰腺炎误诊为胃肠炎27例分析

    典型的急性胆囊炎、急性胃肠炎患者不难诊断,据多年临床经验发现,相当大一部分患者症状不典型,这就有了胆囊炎、胰腺炎被误诊为胃肠炎的可能.为此,就要提高医师的理论基本功和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以及工作态度是否严谨.

    作者:周佩锋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生长抑制DNA损伤诱导因子β在肝癌中表达的研究

    目的 探讨生长抑制DNA损伤诱导因子β(GADD45β)在人正常肝组织、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肝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肝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GADD45β的表达.结果 GADD45β在肝癌组织中呈现蛋白水平的低表达.结论 GADD45β在肝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娟;杨玉秀;周世昌;荆军祥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褥疮的预防及护理

    褥疮的发生与患者年龄、营养状况、所患疾病、局部皮肤清洁及创口处理、医疗环境舒适程度、护理质量有极大关系,尤其是护理质量.褥疮的护理应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未病先防,已病防止恶化,忌单一护理局部褥疮,忌单一护理方法.通过阅读大量相关资料,联系临床实践,吸取先进经验.从而了解褥疮发生的原因、诱因、易发人群,总结褥疮的防治方法,以减少褥疮发生率和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陈玉萍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女性生殖道解脲脲原体药敏结果分析

    目的 研究惠州地区女性生殖道解脲脲原体感染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应用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试剂盒,检测女性生殖道解脲脲原体感染情况,并分析常用抗生素的药敏状况.结果 药敏试验中对美满霉素、强力霉素、交沙霉素的敏感率较高分别为93.8%、91.9%、86.9%,对罗红霉素、左旋氧氟沙星、氟沙星敏感率较低分别为 12.4%、12.4%、9.8%.结论 临床治疗解脲脲原体引起的女性生殖道疾病,本地区推荐美满霉素、强力霉素、交沙霉素作为首选药物,在检测解脲脲原体的同时做药敏试验具有指导作用.

    作者:张惠钦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2008年和2010年唐山市院前急救疾病谱分析

    目的 了解唐山市院前急救疾病谱及其变化规律,发现问题并找到应对措施.方法 选取2008年和2010年2年间唐山市院前急救患者共20092例.将每位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急救车到达现场时间、主诉、急诊诊断、治疗方法等相关内容登记汇总,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年中,院前急救疾病谱中前6大类疾病均依次为创伤、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中毒、消化系统疾病;疾病高发年龄段均为50~79岁;均以11、12、1三个月为发病高峰期;各时段急救车到达现场平均时长排序:需时长均为7:00~9:00和17:00~19:00两个时段,且2010年各时段均明显长于2008年.结论 以上调查结果可以作为有关部门决策调整的依据.急救中心可据此合理调整工作安排及人员培训、急救设备的配置.院前急救工作目前存在困难较多,但为紧迫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通行不畅的问题.院前急救属公益事业,仅靠急救人员本身努力远远不够,更需要卫生及交通主管部门等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作者:张贵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脑出血患者的康复综合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脑出血的综合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0年6月-2011年9月收治的60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全方位的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出院时的日常生活能力、神经缺损程度以及再出血率.结果 观察组基本痊愈15例,显著进步9例,进步4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基本痊愈14例,显著进步8例,进步2例,总有效率为80.0%.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在出院时的生活能力、神经缺损程度及再出血率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有利于提高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改善神经缺损情况,减少再出血率.

    作者:陈霞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颅底血管与三叉神经根的位置关系及意义

    目的 研究颅底血管与三叉神经根位置关系.方法 采用福尔马林固定成人颅脑标本22具,经颈动脉灌注红明胶,运用手术显微镜观察.结果 左右两侧血管压迫或血管接触三叉神经几率相同,主要为小脑上动脉.结论 本研究为临床上三叉神经根微血管减压术提供了解剖学依据.

    作者:黄华;齐书妍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电话回访在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责任护士对出院患者的电话回访在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科2010年160例出院患者设为观察组,150例出院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组于出院的第3天,开始定期进行电话回访,回访时间为6个月,对照组出院时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并嘱其复诊未实施电话回访.6个月后对2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复诊率和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复诊率和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责任护士对出院患者的电话回访不仅满足了患者出院后的健康需求,提醒患者按时复查,还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促进了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的发展.

    作者:孟淑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宫颈炎患者阴道支原体感染状况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宫颈炎患者阴道支原体的感染情况及其主要感染类型,同时对致病衣原体进行耐药性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6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宫颈炎患者157例,观察其感染情况,并进行支原体培养和体外药敏活性试验,其中药敏试验按照支原体IST试剂盒方法(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进行.结果 157例宫颈炎患者中有78例患者支原体培养为阳性,阳性49.68%,其中有59例患者为单一解脲支原体(UU)阳性者,占总阳性人数的75.64%,有7例患者为单一人型支原体(MH)阳性,占总阳性人数的8.9%,有12例患者为UU和MH混合阳性,占总阳性人数的15.38%;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其中有97.4%的患者对原始霉素敏感,有93.8%的患者对交沙霉素敏感,有84.2%的患者对强力霉素敏感,有74.8%的患者对红霉素敏感,有49.2%的患者对四环素敏感,有42.8%的患者对于氧氟沙星敏感.结论 宫颈炎患者支原体感染率较高,其耐药菌株也增多,对于宫颈炎患者进行支原体药敏实验是十分必要的,对于临床药物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董洪春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他汀类药物改善脓毒症患者内皮细胞功能的机制研究进展

    脓毒症是感染引起的失控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脓毒症时全身炎症平衡紊乱可导致进行性的内皮细胞(EC)功能障碍,白细胞和血小板被激活,凝血纤溶破坏,终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1].EC功能障碍是脓毒症发展恶化的中心环节.脓毒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有资料显示[2],脓毒症的病死率为25%~80%.近年来国外有研究证明他汀类药物治疗脓毒症能够降低其发病率及病死率,其主要机制之一可能与保护内皮细胞功能有关.现对他汀类药物保护脓毒症内皮细胞(EC)功能的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李敏芝;田东莲;李敏;王艾红;赵鹤龄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健康教育在治疗慢性盆腔炎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慢性盆腔炎的健康教育措施及效果.方法 对2011年3月-2011年9月妇科门诊治疗的3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健康教育干预组和对照组.结果 干预组与对照组的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疗效果有明显差别,干预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提高了慢性盆腔炎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学到了自我保健及护理知识,促进了疾病康复,提高了治愈率.

    作者:闫志萍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肿瘤放疗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 观察心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放疗患者情绪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10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肿瘤放疗门诊住院患者,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30例.干预组患者在放疗和常规对症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放疗和常规的对症治疗及护理,对患者放疗前、后分别应用自评量表对其进行情绪测试.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焦虑抑郁程度及免疫功能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肿瘤放疗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不但能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而且还能帮助患者提高其机体免疫功能.

    作者:邱云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大出血致死一例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临床上较少见,诊断上较为困难,救治难度大.现将我所一例胸、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病例报告如下.1 病例简介患者,女性,83岁,因2010-05-16凌晨突然出现急性胸、腹、背部剧烈疼痛及右上肢麻木,烦躁不安,大汗淋漓,面色苍白,表情痛苦,二便失禁.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病史,劳累后时有胸闷、心慌,长期服用扩冠药物治疗有效;平时服用倍他乐克、络活喜等降压药物,血压可控制在140/90mmHg左右.

    作者:方明贵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 将90例早期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50mg静推;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杀胚消徵中药.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中西药结合治疗异位妊娠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琴 刊期: 2012年第1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