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电话回访在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中的应用

孟淑兰

关键词:电话回访, 优质护理示范病房, 满意度
摘要:目的 探讨责任护士对出院患者的电话回访在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科2010年160例出院患者设为观察组,150例出院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组于出院的第3天,开始定期进行电话回访,回访时间为6个月,对照组出院时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并嘱其复诊未实施电话回访.6个月后对2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复诊率和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复诊率和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责任护士对出院患者的电话回访不仅满足了患者出院后的健康需求,提醒患者按时复查,还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促进了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的发展.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女性生殖道解脲脲原体药敏结果分析

    目的 研究惠州地区女性生殖道解脲脲原体感染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应用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试剂盒,检测女性生殖道解脲脲原体感染情况,并分析常用抗生素的药敏状况.结果 药敏试验中对美满霉素、强力霉素、交沙霉素的敏感率较高分别为93.8%、91.9%、86.9%,对罗红霉素、左旋氧氟沙星、氟沙星敏感率较低分别为 12.4%、12.4%、9.8%.结论 临床治疗解脲脲原体引起的女性生殖道疾病,本地区推荐美满霉素、强力霉素、交沙霉素作为首选药物,在检测解脲脲原体的同时做药敏试验具有指导作用.

    作者:张惠钦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左氧氟沙星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左氧氟沙星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3.8%,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氧氟沙星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和体征,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参考.

    作者:刘同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急诊肾绞痛患者解痉镇痛治疗方法分析

    目的 探讨肾绞痛患者解痉镇痛的急诊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53例患者使用黄体酮联合阿托品治疗并与51例使用杜冷丁和阿托品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统计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黄体酮联用阿托品用于肾绞痛解痉镇痛效果优于度冷丁与阿托品联用,其临床疗效更佳且复发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晓云;苏晓燕;宋福乃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电视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患者围术期的观察与护理

    电视胸腔镜是近几年开展的一种新的微创外科手术,具有切口小,创伤小,术后并发症低,减少了术后疼痛,降低了术后医疗工作量,缩短了住院时间,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2010年2月-2012年1月我们对32例肺癌患者行单纯电视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并给予精心地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小燕;谢雪梅;刘尧萍;罗珍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多索茶碱治疗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和评价多索茶碱治疗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方法 将134例患者分为多索茶碱(治疗组,72例)和氨茶碱组(对照组,62例),观察两组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索茶碱治疗哮喘及COPD疗效确切,且用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倪国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正常压力脑积水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后高压氧的应用

    目的 了解正常压力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高压氧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35例以侧脑室-腹腔分流术配合高压氧治疗.结果 35例术后均得到0.5~3年随访,28例恢复正常工作,5例生活完全自理,2例症状无明显改善.结论 高压氧配合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正常压力脑积水有效.

    作者:彭涛;谢庆海;陈东亮;谢观生;林通;罗海强;覃后述;陈世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免疫化学发光仪检测超灵敏促甲状腺素、游离三碘原氨酸和游离甲状腺素的应用分析

    血清中游离三碘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和促甲状腺素(TSH)的测定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采用半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用微孔板化学免疫分析法测定FT3、FT4、超灵敏促甲状腺素(S-TSH),为临床甲状腺功能及相关疾病提供快速准确的诊断依据,现报道如下.

    作者:付刚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新生儿嗜酸粒细胞计数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嗜酸粒细胞增多的原因,同时与白细胞计数比较,分析新生儿嗜酸粒细胞增多与白细胞计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ABX pentra DX 120 血细胞分析仪对953例新生儿静脉血进行检测,观察白细胞计数、嗜酸粒细胞百分比及计数值.结果 953例新生儿患儿中,179例嗜酸粒细胞增高,占18.8%,其中113例嗜酸粒细胞绝对增高,仅66例嗜酸粒细胞相对增高;且嗜酸粒细胞绝对增高不随白细胞计数增高而增高(P>0.05).结论 嗜酸粒细胞在新生儿期有增高的现象,其原因不明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燕;彭必燕;李宋萌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改良体位在小儿氯胺酮静脉全麻复苏期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改良体位在小儿氯胺酮静脉全麻复苏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患儿按照单纯随机抛硬币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患儿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观察组患儿侧卧头后仰位.比较两组患儿血氧饱和度、呼吸道畅通情况、吸痰次数和情绪变化.结果 观察组无呼吸道阻塞症状;对照组有呼吸道阻塞症状5例,血氧饱和度下降6例.观察组患儿吸痰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烦躁发生率高于观察组.结论 侧卧头后仰位能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稳定情绪,减少镇静药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是小儿氯胺酮静脉全麻复苏期合适的体位.

    作者:甘玉芹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宫颈炎患者阴道支原体感染状况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宫颈炎患者阴道支原体的感染情况及其主要感染类型,同时对致病衣原体进行耐药性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6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宫颈炎患者157例,观察其感染情况,并进行支原体培养和体外药敏活性试验,其中药敏试验按照支原体IST试剂盒方法(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进行.结果 157例宫颈炎患者中有78例患者支原体培养为阳性,阳性49.68%,其中有59例患者为单一解脲支原体(UU)阳性者,占总阳性人数的75.64%,有7例患者为单一人型支原体(MH)阳性,占总阳性人数的8.9%,有12例患者为UU和MH混合阳性,占总阳性人数的15.38%;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其中有97.4%的患者对原始霉素敏感,有93.8%的患者对交沙霉素敏感,有84.2%的患者对强力霉素敏感,有74.8%的患者对红霉素敏感,有49.2%的患者对四环素敏感,有42.8%的患者对于氧氟沙星敏感.结论 宫颈炎患者支原体感染率较高,其耐药菌株也增多,对于宫颈炎患者进行支原体药敏实验是十分必要的,对于临床药物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董洪春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HBV-DNAYMDD变异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HBV-DNAYMDD变异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拉米夫定清热解毒方、补脾肾法进行治疗.结果 患者治疗后其ALT、AST较治疗前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对慢性乙型肝炎HBV-DNAYMDD变异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患者疗效.

    作者:张清科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结扎术后盆腔静脉瘀血症的诊治分析

    盆腔静脉瘀血症是妇科独立的盆腔血管疾病,由于其主诉症状较多、而却无特异性阳性体征,往往诊断为神经官能症、附件炎等,而导致久治不愈.而由于结扎术式、结扎部位不当,手术操作粗糙等因素均可引起盆腔血液动力学改变而致盆腔静脉瘀血症.因此临床医生应正确认识,以期更好地预防结扎术后盆腔静脉瘀血症.

    作者:许秋丽;魏炜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纳美芬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纳美芬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科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脑梗死的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加用纳美芬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神经功能评分等指标.结果 经过两周治疗,观察组CSS评分及NIHS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总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是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美芬对于脑梗死患者具有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

    作者:朱沛传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两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改变.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较对照组的56.7%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液黏滞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变形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对不稳定心绞痛的症状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方面均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菊利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黄蒲茯苓胶囊对慢性胃炎胃黏膜修复作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黄蒲茯苓胶囊对慢性胃炎胃黏膜的修复作用.方法 将68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治疗组采用黄蒲茯苓胶囊;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结果 黄蒲茯苓胶囊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 黄蒲茯苓康胶囊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显著.

    作者:王智森;赵献超;高飞;赵正平;吴存虎;李乃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伊曲康唑口服联合酮康唑洗剂外用治疗脂溢性皮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伊曲康唑口服联合酮康唑洗剂外用治疗脂溢性皮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0月-2012年2月收治的脂溢性皮炎并经常规治疗(口服B族维生素、抗组胺药物和红霉素等)后效果不佳的病例84例,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单行伊曲康唑治疗,实验组(44例)联合外用酮康唑洗剂.随访1~2个月,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 两组间治疗后相比,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1%,高于对照组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伊曲康唑口服联合酮康唑洗剂外用治疗脂溢性皮炎,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钟征明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全科医生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索如何提高社区随访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方法.方法 随机抽取上钢社区门诊高血压患者2212例,以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探索提高门诊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方法,并评价其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高血压知识评分、个人健康行为率、用药依从性好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高血压知识评分、个人健康行为率、用药依从性好率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血压控制率为64.3%,对照组为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18.10,P<0.05).结论 全科医生加强高血压的疾病细节管理,不仅提高了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也提高了患者的高血压知晓率和控制率,强化了社区高血压的规范化管理.

    作者:刘昊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电话回访在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责任护士对出院患者的电话回访在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科2010年160例出院患者设为观察组,150例出院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组于出院的第3天,开始定期进行电话回访,回访时间为6个月,对照组出院时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并嘱其复诊未实施电话回访.6个月后对2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复诊率和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复诊率和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责任护士对出院患者的电话回访不仅满足了患者出院后的健康需求,提醒患者按时复查,还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促进了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的发展.

    作者:孟淑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原发灶不明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原发灶不明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近3年来收治的25例原发灶不明癌患者,所有患者均具有可测量的病灶,各器官无功能衰竭现象.对25例患者使用多西紫杉醇和顺铂进行联合静脉化疗,每3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对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在患者耐受的前提下,共完成5个疗程.结果 25例患者中共2例患者因不耐受而放弃治疗,其余23例患者的有效率为62%,对患者的中位进展时间和中位生存时间进行统计,分别为5个月和12个月.患者均伴有以下不良反应:呕吐、外周神经毒性、白细胞减少、肾毒性、肝毒性、心脏毒性.结论 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原发灶不明癌的疗效显著,且临床使用安全可靠,对于患者而言其不良反应能够承受,所以值得在临床上得到推广和应用.

    作者:迪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开放性喉外伤的救治研究

    目的 开放性喉外伤常可引起大出血、呼吸困难、休克等症而危及生命,若急诊期处置不当叉易致喉狭窄,咽瘘及术后声嘶等,通过探讨开放性喉外伤的急诊救治、手术处理方法,提高开放性喉外伤的救治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开放性喉外伤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7例全部急诊手术治疗,1例患者在抢救中因严重失血性休克合并心肺功能衰竭死亡,其余26例患者临床均治愈后出院.27例患者中有23例患者术后发音恢复正常,其中有1例术后发生咽瘘,1例术后发生气管食管瘘,经进一步处理瘘道愈合,无声音嘶哑.另有2例患者术后发生喉狭窄伴声嘶、气紧,再次手术后喉狭窄治愈,喉腔扩大,但声音仍嘶哑.结论 在开放性喉外伤的急诊救治过程中,应尽量抢救生命,保持气道通畅,抗休克,大限度保留、恢复喉功能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赵之栋;余文兴 刊期: 2012年第1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