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振华;王学军
目的 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轮状病毒肠炎患儿9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在相同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系统护理干预,比较2组症状缓解时间.结果 干预组发热、腹泻、脱水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系统护理干预对提高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治疗效果有显著的积极作用.
作者:杜续兰 刊期: 2012年第20期
雷公藤属卫矛科雷公藤属,是一种木质藤本植物,味苦,萜类化合物为其主要活性成分[1].目前,雷公藤以及相关提取物主要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银屑病、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一些其他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疗.药理研究表明其有抗肿瘤、抗炎、免疫调节等作用,但其有大毒,应须谨慎[2].本文就其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研究进展等方面综述如下.
作者:张小蒙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腹膜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68例SAP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80例和腹透组86例.常规组单纯予以常规治疗,腹透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予以腹膜透析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体温正常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腹痛消失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病死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腹透组体温正常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腹痛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长于常规组,病死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膜透析治疗SAP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牛志勇 刊期: 2012年第20期
我国支气管哮喘患病率成人约 1%,儿童约1.5%[1].中老年的患病率又回升,形成第二个高峰.老年哮喘患者对平喘药物反应差,患者反应迟钝,就诊不及时,预后差,病死率高.现将我院老年病科2009年12月-2011年12月诊治的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36例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王素红 刊期: 2012年第20期
颈腰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重量.临床报道治疗颈腰痛的方法、种类繁多,其中具有中医药特色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应用广泛,疗效明显,目前主要采用综合治疗方法,但如何优化组合,尚有待进一步研究.临床上常将颈、肩、背、腰、臀、腿等部位的疼痛症状统称为颈腰痛,常见于中老年人.如今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颈腰痛的发病呈现年轻化与严重化趋势.近年来颈腰痛的治疗取得了很大进展,现综述如下.
作者:黄锦文;庞贞兰 刊期: 2012年第20期
便秘[1]是指大便次数减少,一般每周<3次,粪便干结,排便困难.晚期癌症患者约23%~80%需要接受通便治疗.现将晚期癌症患者便秘的预防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2007年9月-2010年12月收治晚期癌症患者1230例,男725例,女505例,年龄≤30岁39例,31~50岁302例,51~70岁644例,>71岁245例.发生便秘患者897例(72.9%).消化系统患者627例,其中肛门、直肠癌患者125例,肝癌患者188例,胰腺及胰头癌患者169例,食管癌患者21例,胃癌患者87例,胆道及胆囊癌患者37例.大量腹腔积液53例,长期卧床115例,恶病质78例,药物治疗后便秘825例.
作者:尹艳玲;张宗艳;章冰;寸美仙;谢安所;赵柳萍;封在李;杨领东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血清心肌酶谱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本院7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70例非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心肌酶谱[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变化.结果 观察组急性期心肌酶谱指标(AST、LDH、CK、CK-MB、α-HBDH)测定值高于对照组,且随着脱水程度的加重,其心肌酶谱呈升高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轮状病毒感染对心肌有不同程度的损害,早期进行心肌酶谱检测,并动态观察其变化,可及早发现心肌损害,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唐晓燕;田春;杨山;李杰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由于老年人生理、病理特点,对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提出了更高要求.我院自2003年1月-2011年12月行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125例.现将麻醉处理回顾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125例,年龄60~79岁,体质量40~87kg,美国麻醉师协会分级(ASA)Ⅰ~Ⅲ级,其中卵巢囊肿75例,子宫肌瘤50例;合并有心血管、呼吸、内分泌等系统疾病83例,包括高血压、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等,均经内科会诊治疗后行择期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或子宫切除术.采用气管插管全麻(ASAⅢ级老年患者)99例,硬膜外麻醉(ASAⅠ~Ⅱ级老年患者)26例.
作者:赵兵;刘文东;苏秀霞;刘丽霞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糖尿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内分泌-代谢疾病,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伴有糖、脂肪、蛋白质和水盐代谢紊乱,由胰岛素缺陷引起.久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心脏、血管、眼、肾、神经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引起功能障碍及衰竭.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代谢紊乱.帮助糖尿病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自我应对对于提高生存质量、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现代综合治疗糖尿病措施包括教育、饮食控制、运动疗法、降糖药物及自我监测5项内容[1].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在糖尿病的管理和控制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通过对48例患者健康教育的实施,充分提高了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有效控制了病情,大多数患者能掌握饮食和运动治疗的目的和方法,对糖尿病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学会自我管理,有效地控制血糖变化,并能在出院后应用所学到的糖尿病知识,定期监测血糖变化,合理用药,适当运动,防止了并发症的发生或发展,提高了生存质量.所以,糖尿病健康教育是糖尿病防治的重要一环,是必不可少的.
作者:郭春玲 刊期: 2012年第20期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64排螺旋CT(VCT)冠状动脉检查与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相比,具有无创、安全、经济快捷及在冠脉斑块分析方面优势明显的优点,且患者与医护人员接受X线辐射小,目前已被公认为是检查冠心病的首选手段.冠状动脉检查前心率的控制、患者的配合、造影剂注射的准备等是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关键,本文就与该项检查有关的准备问题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准备对策.
作者:杨义;高飞;王晓雷;孟婷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参麻通络胶囊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提取工艺中的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浓缩密度及浸膏的干燥温度进行研究.结果 确定了参麻通络胶囊提取加水量(7倍量)、煎煮时间(1h、40min)、煎煮次数(2次)、浓缩浓度[1.30(60℃)]及浸膏干燥的温度(80~100℃).结论 参麻通络胶囊生产过程参数合理,生产工艺稳定,方法可行.
作者:赵连增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该院门诊儿科哮喘药物的用药情况,并评价其合理性.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2012年1~3月门诊儿科处方中临床诊断为哮喘的处方,共计510张,对用药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抗组胺药物、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抗菌药物、中成药、吸入糖皮质激素与长效β2受体激动剂(ICS+LABA)复方制剂使用率分别为26.5%、17.3%、17.6%、9.4%、4.7%、4.9%、19.6%.2、3、4、5种药物联合应用分别占总数的28.6%、11.4%、6.7%和2.0%.在给药途径上,雾化吸入、口服给药糖皮质激素所占比例分别是90.6%和9.5%,β2受体激动剂分别是94.9%和5.1%.结论 该院对儿童哮喘用药的选择、联合用药、给药途径方案基本遵循<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中的标准,药物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王静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动态观察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S-100β蛋白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病情、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将76例ACI患者分为轻型组31例、中型组24例和重型组21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3例作为对照组.ACI患者给予常规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7、14天检测血清hs-CRP和S-100β蛋白水平,同时采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脑卒中评分量表(MESSS)评定患者神经功能.对照组同法进行血清hs-CRP和S-100β蛋白检测.结果 ACI轻、中、重型组血清hs-CRP和S-100β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中、重型组高于轻型组,重型组高于中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CI患者治疗后随着MESSS评分的降低,血清hs-CRP、S-100β蛋白水平也逐渐下降(P<0.01),三者呈正相关性.结论 ACI患者血清hs-CRP和S-100β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并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动态观察ACI患者血清hs-CRP和S-100β蛋白水平变化,有助于监测病情、观察疗效和评估预后.
作者:黄建辉;吴海雄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该院住院肿瘤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分析评价用药的合理性,为临床规范、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经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的住院肿瘤患者的基本资料、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抽查的1200份病历中,使用抗菌药物466例次,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8.83%;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为13.4DDD,使用品种选择以头孢菌素多;单一用药379例次(81.3%),二联用药58例次(12.5%),三联用药29例次(6.2%);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196例次,占使用抗菌药物病历的50.78%,其中Ⅰ类切口手术71例次,Ⅱ类切口手术125例次;232份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病历中,进行病原标本送检67例次(20.7%);36份使用喹诺酮抗菌药物的病历中,不合理用药7例次;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为45.9%;选择非限制性使用抗菌药物289例次(62.0%),选择限制性使用抗菌药物141例次(30.3%),选择特殊使用抗菌药物36例次(7.7%).结论 该院住院肿瘤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总体上较合理,但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今后应注意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重点落实对临床医师进行抗菌药物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合理用药意识,建立有效的监督和奖惩机制,以提高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水平.
作者:胡建华;朱茜;洪露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D-二聚体(D-D)及凝血4项检测在孕妇产前安全检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302例妊娠孕妇作为妊娠组,另将274例非妊娠健康妇女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2组D-D及凝血4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结果 妊娠组D-D、Fb水平高于对照组,PT、TT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妇女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产前进行D-D与凝血4项的动态检测,对治疗和预防出血、避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确保妊娠期及分娩期安全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吴涛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消癥汤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卵巢囊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消癥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当归芍药散治疗.2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评价并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0.0%、95.0%,高于对照组的25.0%、8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癥汤治疗卵巢囊肿疗效确切.
作者:王俊平 刊期: 2012年第20期
慢性宫颈炎多由于急性宫颈炎未治疗或治疗不彻底,病原体隐藏于宫颈黏膜形成慢性炎性反应,有些患者无急性宫颈炎病史,而直接表现为慢性宫颈炎,按病理可分为: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宫颈黏膜炎、宫颈囊肿、宫颈肥大5类[1].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是近年开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该方法采用低电压高电流以及细微的环型电刀切除宫颈病变,可在门诊进行并供应标本进行病理检查,简洁,易行,且不影响今后怀孕,是诊治宫颈疾病安全有效的方法.我院妇产科门诊于2010年10月-2011年12月应用LEEP治疗慢性宫颈炎患者430例,随访至今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梅 刊期: 2012年第20期
近年来自由基清除剂的研究成为神经保护剂研究的热点,依达拉奉作为一种脑保护剂(自由基清除剂),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并可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脑内花生四烯酸引起的脑水肿,减少平暗带面积,抑制迟发性神经死亡[1],还能防止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依达拉奉治疗中与其他抗栓药物联用不影响血液凝固、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溶解等的出血时间,因此不会增加出血风险[2].但其对肝脏的损害尚无系统的研究.笔者通过对<维普医药信息资源系统>检索,收集国内正式发表的依达拉奉临床应用的文献资料,回顾性分析其肝脏损害发生情况,以期为临床更安全有效使用依达拉奉提供有价值的证据.
作者:梁丽容;王启跃 刊期: 2012年第20期
子宫内膜病变是妇科常见病,其临床特点相似,多表现为阴道排液或月经异常,超声表现缺乏特异性[1].以往多采用手术或诊断性刮宫诊治.随着宫腔镜技术的日趋成熟,利用宫腔镜诊治子宫内膜病变已成为妇科常用技术之一[2].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宫腔镜诊治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以期为宫腔镜的临床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紫艳 刊期: 2012年第20期
近年来,随着胃癌手术的普遍施行,和人们对手术后生存质量要求的升高,尤其胃癌患者对保胃要求的升高,胃癌手术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而保留胃组织的大小与肿瘤的大小、位置及手术切除范围息息相关.我院于2008年1月-2011年1月对胃癌患者43例行胃癌切除术,术中行快速病理检查明确切缘无癌化后,再予胃空肠吻合,现将其临床资料及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蒙勤;邓忠南;利仕文;叶开华 刊期: 2012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