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莲芳
护理工作是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高素质的护理队伍离不开优秀的管理者,这就是我们的护士长.作为一个护理队伍的领头羊,只有科学的管理才能使一个集体的工作产生良好的效果.一个精明强干的护士长善于运用一些管理技巧和手段,行使管理职能,才能使一个科室充满生机,不断发展,从而促进各方面的工作.
作者:马志红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脉压(PP)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2010年8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36例高血压患者,行彩超检查其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分为正常组和颈动脉斑块组,并实施24h动态血压监测,计算出平均PP.同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患者动脉血中CTGF的表达水平.结果 颈动脉斑块组PP较正常组有增高,且CTGF也处于高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脉压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有密切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高水平的CTGF导致了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脉压的变化.
作者:罗才福;刘许增;余新东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踝关节损伤中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4月-2011年4月到我院骨科就诊的39例踝关节损伤中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其中13例采用非手术形式治疗,26例采用手术形式治疗.其中旋后外旋型9例,旋前外旋型11例,旋前外展型7例,垂直压缩型2例.结果 本组39例,随访6个月~5年,根据Baird-Jackson 踝关节评分标准:优18例,良9例,可7例,差5例,优良率为87.18%.结论 明确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方案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覃锦耀 刊期: 2012年第21期
作为冠心病的重要治疗措施,经皮冠脉介入治疗临床应用广泛,术后的抗血小板治疗对预防冠脉支架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及再发心肌梗死等严重不良心脏事件起重要的作用,但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会增加非心脏手术术中出血风险,因此,临床医生应合理权衡抗血小板治疗的手术出血风险与停用抗血小板治疗的血栓形成风险,制定个体化方案,帮助患者顺利实施手术,同时保障患者从长期抗血小板治疗中获益,并大限度地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贺立敏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9AA)中焦亚硫酸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通过专属性试验、准确度试验、线性试验、重复性试验验证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法)能准确测定9AA中焦亚硫酸钠的含量.结果 该方法专属性、准确度、线性和重复性均符合要求.结论 UV-VIS法能准确测定9AA中焦亚硫酸钠的含量.
作者:周秋云;黄绮红 刊期: 2012年第21期
1 病例简介患者,女,37岁,因尿频、尿急、尿痛半天就诊,血常规:白细胞9.8×109/L,中性粒细胞0.79,尿常规:白细胞(+++),红细胞(+),尿蛋白(-),诊为急性膀胱炎.给予克林霉素胶囊0.15 g,4次/d口服,患者当日晚饭后半小时服药,服药后1h感舌根、咽部及耳道发痒,并逐渐加重,随后出现咽喉部阻塞感,双眼及鼻腔发痒,呼吸略感困难.
作者:李静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 我院外科2006年6月-2011年12月收治SAP患者5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早期采用传统的方法治疗,研究组在传统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应用通腑攻下方点滴法保留灌肠,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中转手术率和病死率.结果 研究组治愈率(80%)比对照组(56%)明显增高(P<0.05),并发症发生率(32%) 比对照组(60%) 明显降低(P<0.05).中转手术率研究组(12%)比对照组(20%)相对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率研究组(8%) 亦较对照组(20%)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AP早期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有明显作用,其治愈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病死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可作为SAP的综合治疗的重要方法,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高庆冉;张宝林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丹参粉针剂联合高压氧与高压氧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4月-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均为FicatⅡ期)28例(34髋).其中15例(17髋)采用丹参粉针剂联合高压氧治疗,13例(17髋)采用单纯高压氧治疗.记录两种治疗方式的Harris评分.结果 两组治疗前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Harri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治疗后Harris评分丹参粉针剂联合高压氧组(87.12分)高于单纯高压氧组(70.54分).结论 丹参粉针剂联合高压氧对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髋关节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单纯高压氧组.是一种临床上可行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杰松;常鑫爽 刊期: 2012年第21期
水溶性维生素是一种复方制剂,系肠外营养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的主要成分为硝酸硫胺(维生素B1)、烟酰胺、泛酸钠、生物素、维生素B12、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C、叶酸等多种维生素组成,在体内参与酶系统的组成.我院自2009年1月-2011年6月在门诊输入此药的患儿中,有6例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源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泮托拉唑(PAN)治疗CYP2C19 强代谢型(Ems)消化性溃疡(PU)患者体内药动学的影响.方法 聚合酶链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泮托拉唑的药代动力学情况.结果 40mg组和60mg组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为(5116.49±784.27)μg·h-1·L-1和(8052.87±507.43)μg·h-1·L-1;峰浓度( Cmax)为(1242.04±122.51)μg/L和(1674.70±67.34)μ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清除率(CL)为(12.05±0.51)ml/h和(16.18±0.17)ml/h,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进行CYP2C19基因分型可为PU个体化抑酸治疗方案提供依据;CYP2C19 Ems PU个体口服PAN60mg/d比40mg/d能获得更好的预期治疗效果.
作者:陈尚君;刘冰熔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枸地氯雷他定胶囊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20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随即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给予枸地氯雷他定胶囊8.8mg,1次/d;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给予玉屏风颗粒5g,3次/d,疗程4周,治疗结束后观察疗效,并于停药4周后观察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58/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50/6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停药4周后,治疗组复发率为10.3%(6/58),对照组复发率36.0%(18/5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枸地氯雷他定胶囊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
作者:梁庆生 刊期: 2012年第21期
临床上药物与制剂品种数量与日俱增,很多新药的不良反应、配伍禁忌等在药物说明书尚未说明.2011年10-12月用药中,笔者发现注射用丹参多酚盐与甲磺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作者:邹敏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化疗方案在进展期胃癌术后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我院2005年4月-2008年12月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患者60例,按1:1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联合化疗治疗,静脉滴注多西他赛75mg/m2,第1天,奈达铂60mg/m2,第1天,21d为1个疗程;对照组进行奥沙利铂、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5-Fu)联合化疗,28d为1个疗程,均化疗半年,观察两组患者近期有效率,比较1年、3年生存率,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为6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5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30,P>0.05);观察组的1年生存率为80%、3年生存率为60%,对照组分别为76.67%和56.67%,两组1年和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098和0.069,P>0.05);观察组神经毒性、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黏膜炎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联合化疗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与奥沙利铂、亚叶酸钙和5-Fu联合化疗方案相近,毒性反应均可耐受,可作为进展期胃癌术后的化疗方案.
作者:李海涛;雷叶青;许金凤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 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3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发生并发症患者的手术过程及并发症处理方法.结果 本组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者,中转开腹1例,迷走胆管漏1例.大网膜损伤1例.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熟悉胆囊血管和胆管的解剖变异及熟悉胆囊周围器官组织的病理改变及损伤,提高手术操作技巧,适时中转开腹可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及时果断地中转开腹可以大限度地减少LC 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岳忠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牙髓根尖周病是口腔常见的多发病,可引起牙齿颌面部剧烈的疼痛和肿胀.根管治疗术是牙髓根尖周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即使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患牙仍存在4%~15%的失败率[1].经过反复多次常规根管治疗,根尖周病变仍迁延不愈的病例称慢性尖周炎[2],表现为复发性根尖周脓肿和进行性骨破坏,并导致牙槽内缺损和牙齿丧失,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是牙髓病治疗的新难点,也是专科医师面临的棘手问题.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的发展和显微CT的问世,为难治性根尖周炎病因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有效手段;镍钛再处理技术、光活化消毒技术、手术显微镜、显微外科技术在牙髓根尖周病治疗方面的应用促进了治疗理念和治疗技术更新,为提高难治性根尖周炎的治愈率和远期疗效,大限度保存患牙奠定了基础.
作者:程丽东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老年危重症合并低血压的疗效.方法 将2009年4月-2011年10月收治的87例老年危重症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等,观察组选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模式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24、48、72h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心率、血肌酐、乳酸、pH及平均动脉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率、血肌酐、乳酸、pH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动脉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于老年危重症并低血压患者较常规透析治疗效果、安全性更高.
作者:茹晃耀;劳志刚;戴良成;王素宁;吴昊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CARD11与NF-κB及Bcl-2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不同免疫分型中的表达情况和相互作用关系,了解3种分子标记物对DLBCL 的发展过程和临床特征的影响.方法 收集临床资料,选取DLBCL标本70例,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结2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组织芯片技术对DLBCL进行免疫分型并检测分型中CARD11、NF-κB和Bcl-2的表达情况.对收集到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70例DLBCL组织标本中,GCB30例,non-GCB40例;Maxvision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DLBCL组织标本70例中,CARD11阳性42例,阳性率60.0%;反应增生性淋巴结中CARD11阳性5例,阳性率25.0%.结论 在DLBCL亚型的分类中CARD11、NF-κB和Bcl-2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了重要参考.
作者:刘少芝;左云海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基层医院防治小儿腹泻的疗效,并总结临床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腹泻的患儿102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思密达、丽珠肠乐、妈咪爱联合灌肠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无不良反应,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不良反应有2例,占3.9%,总有效率为84.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使用思密达、丽珠肠乐、妈咪爱联合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显著,且起效快,无明显不良反应,患儿耐受性好,能够有效避免使用抗生素,减少对肠道内正常菌群的影响,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甫琴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硫糖铝预防甲硝唑胃肠道反应的疗效.方法 将入选病例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甲硝唑注射液250ml,1次/d静脉滴注,30~50滴/min,实验组在静脉滴注前半小时给予口服硫糖铝1.0g加温水空腹时冲服,对照组则不用硫糖铝预防.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实验组显效25例,有效4例,无效1例;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7例,无效7例.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硫糖铝能减少甲硝唑对胃肠黏膜的局部刺激,且硫糖铝不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无不良反应,方法简便,作为预防甲硝唑胃肠道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小荣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全身麻醉术中SLIPA喉罩通气过程中出现通气障碍时使用不同方法处置的有效性及对术后苏醒的影响.方法 37例SLIPA喉罩通气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19例,B组18例.两组均增加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泵注速度20%,A组静注丙泊酚0.8 mg/kg.B组静注维库溴铵0.02 mg/kg.记录两组通气恢复正常时间,手术结束时TOFR、苏醒时间、离室达标时间.结果 两组通气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结束时TOFR、苏醒时间、离室时间A组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术中出现喉罩通气障碍时,静注小剂量丙泊酚加深麻醉,可迅速解除喉罩通气障碍,术毕麻醉复苏迅速,苏醒质量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任永伦 刊期: 2012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