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ARD11与NF-κB及Bcl-2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刘少芝;左云海

关键词:淋巴瘤, B细胞, CARD11, NF-κB, Bcl-2
摘要:目的 探讨CARD11与NF-κB及Bcl-2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不同免疫分型中的表达情况和相互作用关系,了解3种分子标记物对DLBCL 的发展过程和临床特征的影响.方法 收集临床资料,选取DLBCL标本70例,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结2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组织芯片技术对DLBCL进行免疫分型并检测分型中CARD11、NF-κB和Bcl-2的表达情况.对收集到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70例DLBCL组织标本中,GCB30例,non-GCB40例;Maxvision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DLBCL组织标本70例中,CARD11阳性42例,阳性率60.0%;反应增生性淋巴结中CARD11阳性5例,阳性率25.0%.结论 在DLBCL亚型的分类中CARD11、NF-κB和Bcl-2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了重要参考.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外科医生应重视阑尾炎的诊断与治疗

    阑尾炎是普外科常见的急腹症,阑尾切除术也是常施行的手术,特别是基层医院更是如此.正是因为其多见,手术操作又不复杂,所以容易被忽视,也容易发生误诊误治.因此,各级医生在诊治阑尾炎时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作者:李建寅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联合降压优化方案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片联合不同长效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CCB)的降压方案对老年高血压达标率、安全性及依从性,以寻找适合老年高血压的优化降压方案.方法 113例高血压患者随机接受A方案(厄贝沙坦片150 mg/d+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d,n=57)或B方案(厄贝沙坦片150 mg/d+氨氯地平5mg/d,n=56)降压治疗,总疗程8周;分别了解治疗2周时及治疗8周后降压治疗的达标率、安全性及依从性.结果 血压平均由(162.80±11.52)/(93.75±6.31)mmHg调降到(138.85±8.12)/(81.24±5.13) mmHg,2~8周血压总体达标率达为59.1%,A方案为63.3%,B方案为56.7%;两种降压方案在达标率和UACR对比无显著性差异;治疗中动态观察2~8周,血压值已基本平稳,肾保护作用继续加强.本研究主要不良事件少,例数为踝部水肿8例(7.08%)、干咳6例(5.31%)、皮疹或潮红6例(5.31%)、及低血压7例(6.19%)、心律失常5例(4.42%);依从性高达94.2%.结论 厄贝沙坦片联合不同长效二氢吡啶类CCB的降压方案,降压达标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依从性高,是老年高血压的优化降压方案.

    作者:余湘文;王建华;邓雪峰;叶慧玲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精神科门诊与心理门诊焦虑障碍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焦虑障碍患者在心理门诊和精神科门诊就诊情况,为焦虑障碍患者提供就诊指导.方法 随机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月在心理中心和精神门诊就诊的431例焦虑障碍患者,对其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心理咨询门诊焦虑障碍初诊患者(19.3%)明显高于精神科门诊(8.4%).心理咨询门诊以心理干预或联合药物治疗者为多,脱失率为60%;精神科门诊应用药物治疗者为多,脱失率为30%,两门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焦虑障碍患者在两门诊就诊特点的不同表现在人口学资料、干预措施及疗效等方面.

    作者:张莉;袁浩龙;何俊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天麻鸡汤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

    2002年5月-2011年10月我们用天麻鸡汤治疗偏头痛102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102例偏头痛患者中,男37例,女65例,年龄22~45岁,平均32岁.临床表现为一侧或双侧头部剧烈搏动性跳痛或胀痛,面色苍白,肢冷.有的人伴有耳鸣、眩晕、共济失调,构音困难,感觉异常,恶心呕吐,或者一侧眶上、眶周为主的剧烈头痛,伴有头痛侧流涕、鼻阻,颜面充血等症状.

    作者:李西娟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口服克林霉素过敏一例报告

    1 病例简介患者,女,37岁,因尿频、尿急、尿痛半天就诊,血常规:白细胞9.8×109/L,中性粒细胞0.79,尿常规:白细胞(+++),红细胞(+),尿蛋白(-),诊为急性膀胱炎.给予克林霉素胶囊0.15 g,4次/d口服,患者当日晚饭后半小时服药,服药后1h感舌根、咽部及耳道发痒,并逐渐加重,随后出现咽喉部阻塞感,双眼及鼻腔发痒,呼吸略感困难.

    作者:李静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基层医院防治小儿腹泻的体会

    目的 观察基层医院防治小儿腹泻的疗效,并总结临床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腹泻的患儿102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思密达、丽珠肠乐、妈咪爱联合灌肠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无不良反应,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不良反应有2例,占3.9%,总有效率为84.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使用思密达、丽珠肠乐、妈咪爱联合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显著,且起效快,无明显不良反应,患儿耐受性好,能够有效避免使用抗生素,减少对肠道内正常菌群的影响,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甫琴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自制红细胞悬液与商品红细胞试剂反定型检测结果分析

    血型检测是采供血机构的常规检查项目之一,微量反应板法血型检测技术是血站目前应用为广泛的一种血型检测技术.用于ABO反定型的红细胞可分为自制红细胞悬液与商品红细胞试剂.自制红细胞悬液成本低,制备容易,但保存期短,人为影响因素较多,易造成血型错判.商品红细胞试剂使用方便,保存期长,但价格较贵.笔者对一种商品红细胞试剂与我站血型室自制红细胞悬液反定型血型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晓峰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240例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的有效治疗措施.方法 选取2009年2月-2011年1月收治的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患者240例,分为药物结合健康宣教治疗的治疗组,单纯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每组各120例,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及随访1年的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为91.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年内,再复发人数为30例(25.00%);对照组患者1年内,再复发人数为70例(58.33%),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物结合心理健康宣教,不仅对于临床治疗有效,更是有效防治复发的手段.

    作者:曹琼华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克霉唑阴道片结合氟康唑治疗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克霉唑阴道片结合氟康唑治疗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6-12月收治的90例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单剂量的克霉唑阴道片治疗.治疗组给予单剂量的克霉唑阴道片结合氟康唑口服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在经过了1周的治疗之后,治疗组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克霉唑阴道片结合氟康唑治疗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不仅临床见效快、不良反应少,且安全、有效,是治疗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佳的治疗方式.

    作者:张小琴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有利于分娩的体位和姿势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体位对分娩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体位,观察组根据产妇分娩的生理特征,在产程进展的各阶段采取不同的体位.结果 观察组经实施体位指导,产妇对自然分娩信心增强,能积极与助产者配合,产程时间、难产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结论 进行体位指导,能缩短产程,降低难产率,减少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作者:武宝利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静脉注射泵在心血管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静脉输液泵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重要性.方法 将我院2010年1月-2011年9月收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82例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输液方法,实验组采用静脉输液泵,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治疗1周后,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采用静脉输液泵给药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

    作者:李智梅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

    目的 评价人性化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90例行乳腺癌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乳腺癌围术期专业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乳腺癌围术期专业护理措施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人性化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对缩短、降低乳腺癌病人不愉快的程度有一定效果.

    作者:冯建霞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慢性根尖周炎的治疗及防治

    牙髓根尖周病是口腔常见的多发病,可引起牙齿颌面部剧烈的疼痛和肿胀.根管治疗术是牙髓根尖周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即使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患牙仍存在4%~15%的失败率[1].经过反复多次常规根管治疗,根尖周病变仍迁延不愈的病例称慢性尖周炎[2],表现为复发性根尖周脓肿和进行性骨破坏,并导致牙槽内缺损和牙齿丧失,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是牙髓病治疗的新难点,也是专科医师面临的棘手问题.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的发展和显微CT的问世,为难治性根尖周炎病因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有效手段;镍钛再处理技术、光活化消毒技术、手术显微镜、显微外科技术在牙髓根尖周病治疗方面的应用促进了治疗理念和治疗技术更新,为提高难治性根尖周炎的治愈率和远期疗效,大限度保存患牙奠定了基础.

    作者:程丽东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中医临床护理路径预防中风患者便秘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临床护理路径预防中风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 将72例中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 41 例,根据中医理论,按照临床中医护理路径实施干预;对照组31例,按照传统护理临床路径实施干预,并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便秘发生率17.07%,使用通便药率为28.57%,对照组便秘发生率为25.81%,使用通便药率为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临床护理路径预防中风患者便秘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伍诗惠;黄细妹;王少珊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含谷氨酰胺的肠外营养在ICU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含谷氨酰胺的肠外营养在ICU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1-2012年收治的300例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患者,按照营养成分不同分为观察组(140例)及对照组(160例),两组患者均常规应用卡文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谷氨酰胺100ml,随访14d,对两组患者营养指标及免疫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营养指标及免疫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含谷氨酰胺的肠外营养能有效维持患者的营养状态并提高机体免疫水平,有助于缓解患者病情,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瓦常文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术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化疗方案在进展期胃癌术后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我院2005年4月-2008年12月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患者60例,按1:1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联合化疗治疗,静脉滴注多西他赛75mg/m2,第1天,奈达铂60mg/m2,第1天,21d为1个疗程;对照组进行奥沙利铂、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5-Fu)联合化疗,28d为1个疗程,均化疗半年,观察两组患者近期有效率,比较1年、3年生存率,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为6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5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30,P>0.05);观察组的1年生存率为80%、3年生存率为60%,对照组分别为76.67%和56.67%,两组1年和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098和0.069,P>0.05);观察组神经毒性、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黏膜炎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联合化疗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与奥沙利铂、亚叶酸钙和5-Fu联合化疗方案相近,毒性反应均可耐受,可作为进展期胃癌术后的化疗方案.

    作者:李海涛;雷叶青;许金凤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地佐辛伍用布托啡诺合剂辅助椎管内麻醉镇静作用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地佐辛伍用布托啡诺合剂辅助椎管内麻醉的镇静效果.方法 40例ASA Ⅰ~Ⅱ级的择期下肢及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地佐辛、布托啡诺合剂组,Ⅱ组氟芬合剂组,每组20例.硬膜外穿刺均采用L2~3间隙,于麻醉平面稳定后,I组静脉注射地佐辛0.1mg/kg,布托啡诺0.03mg/kg;Ⅱ组静脉注射氟芬合剂2ml (氟哌利多2.5mg、芬太尼0.05mg).用视觉模拟法(VAS)评定疼痛程度,用Ramesay评定镇静程度.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镇痛效果Ⅰ组各阶段VAS低于Ⅱ组,注药后15min及60min时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效果注药后1、15、60min时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药后30min两组镇静程度基本相同,术中脉搏、血氧饱和度维持在安全范围.结论 地佐辛伍用布托啡诺合剂较氟芬合剂具有起效迅速,镇静、镇痛效果好,无蓄积的优点,可作为椎管内麻醉基础上的辅助用药.

    作者:王文辉;徐文兰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尿激酶静脉滴注溶栓治疗,并于溶栓治疗12 h后给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抗凝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7d,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以及治疗后心绞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为73.58%(39/53),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0.94%(27/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心绞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溶栓治疗能够有效恢复冠脉血流,促进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冠脉再通率,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临床治疗效果良好,可进行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罗钢;江洪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压疮的防治及护理进展

    压疮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并发症,甚至死亡,而且明显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加重经济负担.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国内外护理工作者对压疮的认识和防治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也存在着差异.本研究对压疮的病因、分期、防治及护理,进行综述.

    作者:孙燕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分析

    目的 分析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诱因.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6例,统计其临床常见病因,并给予积极的治疗措施.结果 86例患者的由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起出血者62例,占72.09%,门脉高压性胃病引起者13例,占15.12%,由消化性溃疡引起者9例,占10.47%,不明原因2例,占2.33%;其中58例发病前存在明显诱因,无诱因而发病者28例.结论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是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并且多数患者在发病前有明显诱因,应加强对诱因及病因的控制,降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

    作者:刘畅 刊期: 2012年第2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