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湘文;王建华;邓雪峰;叶慧玲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 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3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发生并发症患者的手术过程及并发症处理方法.结果 本组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者,中转开腹1例,迷走胆管漏1例.大网膜损伤1例.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熟悉胆囊血管和胆管的解剖变异及熟悉胆囊周围器官组织的病理改变及损伤,提高手术操作技巧,适时中转开腹可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及时果断地中转开腹可以大限度地减少LC 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岳忠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灯盏花素注射液的临床应用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1000例应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患者,分析用药合理性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灯盏花素注射液主要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约占67.3%,年龄分布以60岁以上常见,约占52.9%,疾病及年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3%,不良反应类型以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症状为主,不良反应发生时间61min~1d者比例高,发生5例(38.5%).结论 灯盏花素治疗效果显著,特别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有特殊功效,可在临床广泛应用,但应用时需注意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作者:林勇;李林;骆志鹏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肺癌骨转移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2月-2010年2月我院收治的66例肺癌骨转移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唑来膦酸治疗,观察组给予唑来膦酸联合化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联合治疗的疼痛缓解有效率为84.84%,对照组为36.36%(P<0.05),观察组的骨转移灶缓解有效率为60.61%,对照组15.15%(P<0.05).对照组患者中有1例出现发热,其他患者无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中8例出现恶心、呕吐等反应,3例出现低热,经过适当的处理得到缓解.结论 通过比较分析,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虽然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但其治疗效果明显,不良反应易消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文彬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统计分析我院2011年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我院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建议.方法 收集整理我院2011年药物出入库数据及当年所有门诊处方和住院病历,采用随机抽取、分类统计、同时与2010年的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比较等方式,了解抗菌药物应用的情况.结果 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销售额高,占抗菌药物销售额的58.30%;儿科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8.49%,高于其他科室;2011年的抗菌药物使用率、联合用药率明显低于2010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我院2011年抗菌药物的应用基本合理、水平有所提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作者:杨晓往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全身麻醉术中SLIPA喉罩通气过程中出现通气障碍时使用不同方法处置的有效性及对术后苏醒的影响.方法 37例SLIPA喉罩通气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19例,B组18例.两组均增加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泵注速度20%,A组静注丙泊酚0.8 mg/kg.B组静注维库溴铵0.02 mg/kg.记录两组通气恢复正常时间,手术结束时TOFR、苏醒时间、离室达标时间.结果 两组通气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结束时TOFR、苏醒时间、离室时间A组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术中出现喉罩通气障碍时,静注小剂量丙泊酚加深麻醉,可迅速解除喉罩通气障碍,术毕麻醉复苏迅速,苏醒质量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任永伦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我院降血糖药的使用情况.方法 用DDD分析法和金额排序法对2007-2011年降血糖药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我院口服降血糖药使用金额增长迅速;瑞格列奈、吡格列酮及阿卡波糖位列使用金额前3位;按用药频度(DDDs)排序前3位是二甲双胍、吡格列酮和瑞格列奈;人胰岛素及胰岛素类似物的使用大幅上升.结论 我院口服降血糖药品种稳定,应用基本合理;胰岛素及胰岛素类似物的使用符合临床胰岛素早期强化治疗的趋势.
作者:周炳丰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补中益气汤治疗放射性肠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 2009年9月-2011年8月收治的66例放射性肠炎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3例,两组患者均应用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中药方剂补中益气汤加减辨证治疗,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辅助治疗放射性肠炎,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孔嘉欣;苏旭春;梁傍顺;闫冰川;王桦 刊期: 2012年第21期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chronic idiopathic urticaria,CIU)是皮肤科常见病,临床以病程持续或超过6周,反复出现风团伴瘙痒为特征,同时排除物理及其他可疑的刺激原因.部分患者抗组胺药物常规剂量治疗效果欠佳,为进一步探讨CIU 的临床治疗方法,本研究采用依巴斯汀双倍剂量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宗国勇;吴海娟;黄小雄 刊期: 2012年第21期
气管切开术是临床解除呼吸道梗阻、抢救生命的有效措施.近年来,气管切开术作为一种抢救手段,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中.然而由于建立的是人工有创气道,使进入肺内进行气体交换的空气未经口鼻腔湿化过滤,若护理不当,常可引起肺部感染.所以其气道护理一直是护理人员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作者所在科室常年收治大量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现结合临床实践,将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作者:谢雪梅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疣状胃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胃炎,又称隆起型糜烂性胃炎、痘疹样胃炎,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治疗方案也不统一.本研究就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集的我院门诊及住院疣状胃炎431例的临床、内镜、病理特点作回顾性分析.为临床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判断疗效和预后提供资料.
作者:裴勇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9AA)中焦亚硫酸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通过专属性试验、准确度试验、线性试验、重复性试验验证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法)能准确测定9AA中焦亚硫酸钠的含量.结果 该方法专属性、准确度、线性和重复性均符合要求.结论 UV-VIS法能准确测定9AA中焦亚硫酸钠的含量.
作者:周秋云;黄绮红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监管前后围术期的使用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2008年6-8月、2009年6-8月两个时段在外科出院的Ⅰ、Ⅱ、Ⅲ类切口患者各120例,患者记录调查表,观察两组用药不合理情况差异.结果 2008年组当中,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率为70.0%.其中以Ⅱ、Ⅲ类切口的手术当中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较多;2009年组中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率为32.5%.其中Ⅲ类切口的手术当中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较多.两组均以用药时间长和药物档次选择太高为主要不合理使用药物情况.结论 在实施具体的药物评价标准后,围术期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已大有改善,说明政府文件的指导精神对医院临床医药的使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玉林;程丽;邓增潮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焦虑障碍患者在心理门诊和精神科门诊就诊情况,为焦虑障碍患者提供就诊指导.方法 随机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月在心理中心和精神门诊就诊的431例焦虑障碍患者,对其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心理咨询门诊焦虑障碍初诊患者(19.3%)明显高于精神科门诊(8.4%).心理咨询门诊以心理干预或联合药物治疗者为多,脱失率为60%;精神科门诊应用药物治疗者为多,脱失率为30%,两门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焦虑障碍患者在两门诊就诊特点的不同表现在人口学资料、干预措施及疗效等方面.
作者:张莉;袁浩龙;何俊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加味知柏地黄汤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2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加味知柏地黄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45%,观察组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味知柏地黄汤用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可明显提高治疗疗效,改善血脂代谢.
作者:颜瑞棠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内分泌住院患者低钾血症的常见病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2008年11月-2010年11月住院的353例低钾血症患者.结果 353例低钾血症患者中,明确为内分泌疾病引起的共204例(占57.8%),非内分泌因素引起的共63例(占17.8%),原因不明的86例(占24.4%).结论 内分泌疾病是导致低钾血症重要原因,积极寻找低钾的病因有助于从根本上纠正低钾血症.
作者:万璐;袁振芳;郭晓蕙 刊期: 2012年第21期
临床上药物与制剂品种数量与日俱增,很多新药的不良反应、配伍禁忌等在药物说明书尚未说明.2011年10-12月用药中,笔者发现注射用丹参多酚盐与甲磺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作者:邹敏 刊期: 2012年第21期
手术是外科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手术治疗尽管作用很大,但手术的本身仍是一种对身体的创伤和组织的破坏,会产生疼痛、不适、出血等.无论手术的大小,人们普遍对手术的反应是紧张、疑虑、恐惧,患者对手术的认识和心理变化各有不同,帮助患者正确认识手术和稳定情绪,是护士首要的工作.
作者:陈玉萍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踝关节损伤中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4月-2011年4月到我院骨科就诊的39例踝关节损伤中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其中13例采用非手术形式治疗,26例采用手术形式治疗.其中旋后外旋型9例,旋前外旋型11例,旋前外展型7例,垂直压缩型2例.结果 本组39例,随访6个月~5年,根据Baird-Jackson 踝关节评分标准:优18例,良9例,可7例,差5例,优良率为87.18%.结论 明确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方案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覃锦耀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和利凡诺终止中期妊娠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和利凡诺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凡诺,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后流产情况.结果 治疗组流产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出血量、清宫刮出物、胎盘滞留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和利凡诺能终止中期妊娠.
作者:杨青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两例茶碱中毒的原因,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对两例典型病例的用药过程进行分析,找出患者中毒的原因.结果 患者在给予低剂量茶碱制剂和依诺沙星联合用药多天后,两患者均出现了恶心、呕吐、气急等中毒症状,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显分别为19.1μg/ml和48.7μg/ml,在停用可疑药物后茶碱中毒症状随之消失.结论 此两患者茶碱中毒可能与联用依诺沙星有关,临床医生应尽量避免这种联用.
作者:杜贯涛 刊期: 2012年第21期